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第二阶段共产主义(四十)

2020-03-01 15:30:34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杨德宇
点击:    评论: (查看)

  中午时分,各食堂送饭的车队开出了村城,把可口的饭菜送到了各劳动工地。“同志们,开饭啰。”于长龙走下汽车,招呼着劳动的人们。

  于长龙和食堂的师傅们从车上抬下饭菜。因为在野外作业,同志们需要补充水分,餐饮部还特地嘱咐各食堂做了三鲜汤,考虑到有些工地可能连洗手的水都没有,又特地嘱咐各食堂还拉上一车水,供同志们洗手之用。

  “同志们,因为是在野外,我们送的菜品不是很多,这是需要大家谅解的。”食堂大师傅齐有才说。

  “我说师傅们,你们就别客气了,在野外能有这么多的菜,就已经非常的不错了,我们非常满足。”张兴说。

  “同志们,这里条件有限,没有桌椅板凳,你们就只好将就一点了。”于长龙又来了一番幽默。

  “没事,和革命前辈爬雪山过草地比起来,我们可是在天堂了。”肖芬说。

  “岂止是在天堂啊,二者之间简直就没有可比性。”张兴说。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在这里体现了出来,年轻的同志们见有老同志,他们纷纷让到一边,让老同志们先吃。

  老同志们也拗不过年轻人,只好“当仁不让”了。马鸿瑞老人洗了洗手,拍打拍打了身上的灰尘,但那些深入衣物纤维的灰尘靠拍打是拍打不掉的。

  见老同志满身满脸的灰尘,于长龙忍不住发笑道:“您老把灰尘弄到身上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弄到脸上啊。”

  “小师傅,没关系的,灰尘怕什么,没有灰尘,就构不成世界了。晚上回家,洗洗不就干净了。”马鸿瑞也笑道。

  “于长龙同志,你什么意思啊,这些老人们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一定要来工地参加劳动,他们的脸上身上是有一些灰尘,这就那么值得可笑吗?”方洁批评说。

  “哎哟,方洁同志,您可别扣大帽子,我就是开个玩笑嘛。”于长龙笑着说。

  “没事,没事的。灰尘给弄到了脸上,说明啊,我这个北京来的老头子,以前劳动太少了,以后还需要加强劳动锻炼。”马鸿瑞也笑着说。

  经过一上午的劳动,马鸿瑞老人发现,自己的胃口居然大了起来,马老一开始要了一个小白菜和瘦肉炒萝卜丝,又要了一点那种肥肥的猪肉炖粉条。平时,马老是不吃肥肉的,今天老人居然想吃一点。他一开始要的饭菜本来就比平时要多,吃完了以后,居然觉得还没有吃饱,于是,老人又去要了一些。老伴见了,忍不住说:“看起来还是劳动好啊,我们老马居然饭量也增加了。”

  “这是好事啊,说明新陈代谢旺盛了,身体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周亦农老人的老伴盛方琼说。

  王玉华老人点点头说:“您说的一点不错。就连我的饭量也增加了不少啊,要在平时我是吃不了这么多的。”

  “这就是劳动的好处吧。”

  虽说生活局餐饮部对各食堂送饭的地点做了安排,但由于具体情况不熟,还是造成了一些混乱,有的地方饭没有送到,有的地方却有几个食堂在送饭。当然,这些问题最后还是都解决了。

  

  华光正端着食盘吃饭呢,只见不远处,一群孩子正朝着工地跑了过来。很快,孩子们便来到了他们跟前,为首的正是周涛。他们一人手里还提着一个包。“周涛?你跑这儿来干什么?手里提的什么?”

  “叔叔,这是我们的干净衣服。叔叔,我们来参加劳动来了,您给我们安排点什么事做吧。”

  “安排点事做?你们?不行不行,你们太小了,你们能做什么?”

  方洁走了过来说:“你们这些小孩,不上学了?你们还小,等你们长大了再来不迟。”

  “阿姨,我们不小了,我们都快十二了。”

  “叔叔,求求您了。我们一会还要回去。您就快点给我们安排点事做吧。”

  “真要做?不怕把你们搞的一身脏?”

  “不怕。叔叔,您说,我们能做点什么?”

  “那里,看见没有,那里,把那里的小砖头,给搬到那里,扔到一个小水坑里。”华光分别指着拆除工地和小水塘说。

  “明白了,谢谢叔叔。”孩子们说着,就要过去。

  “等等。”

  “等什么,没多少时间了。”

  “那个地方,看见没有?上那儿一人拿一双手套戴上。”

  “谢谢叔叔。”

  在放手套的地方,周涛拿起一双手套,戴在手上,“这也太大了。”

  “管它呢,叔叔叫我们戴上就戴上吧。”

  尽管戴上手套,非常的不方便,但孩子们还是把手套套在了手上。然后跑到拆房工地,一人抱上几块砖头,向小水塘跑去。有的跑掉了,弯下身子把砖头捡起来抱着继续跑。跑到小水塘边,他们把小砖头扔到小水塘里,又向回跑去。也有同学两人抬起一个装满砖头的筐子的。

  华光方洁等吃完饭,放下食盘,来到孩子们中间,心疼地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你们不要这么跑,慢一点不要紧,别摔跤了,好不好。”华光说。

  “少拿一点,一次拿两块就可以了。”方洁也说。

  “叔叔阿姨,没事的,我们拿得动。”孩子们说着,抱起小砖头又向小水塘跑去。

  看见这些孩子们也跑到工地来劳动,高祥等老人们走了过来。周亦农这时才发现,这些小孩里,居然有自己的小孙子。“涛儿,你怎么也来劳动啊?”

  “太爷爷?您怎么也在这儿?”

  “劳动啊。我的小孙子都来劳动了,太爷爷能不来吗?”

  这时太奶奶也走了过来,心疼地说:“我的乖孙子哟,你们这么小,跑来干什么呀。”

  “太奶奶,我们不小了。我们课文上说,以前的许多孩子,比我们还小都要做家务,还要做饭给奶奶吃,还要参加劳动呢。”

  “现在是共产主义了,不需要你们那样劳动了。”太奶奶说。

  “共产主义的孩子也需要劳动锻炼。”黄智国说。

  小周涛抱起砖头说:“太奶奶太爷爷,不跟你们说了,我要走了。”

  “好,我的乖孙子,去吧。”太爷爷说。见孙子一路跑着,老人又喊道,“慢一点,别跑那么快,小心摔跤了。”

  “知道了,太爷爷。没事的。”

  工地上的人们吃完饭,也没有休息,就立刻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之中。一时间,工地上大人,小孩,老人构成了一幅热烈生动而又特殊的劳动场景。还好,由于华光给孩子们都戴上了手套,孩子们都没有受伤。快两点钟的时候,华光让孩子们回学校,“叔叔,让我们再多做一会。”

  “不行啊,孩子们,再晚了,你们就会耽误上课了。”华光让孩子们脱下身上的外衣,拍打一下满身的灰尘。孩子们换上干净的衣服,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跑去。学生们参加劳动的事情,最后还是让老师知道了。但老师并没有批评孩子们,而是对他们的举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后来,学校决定,由老师带领四五两个年级的同学们到工地去,接受劳动锻炼,感受一下劳动的艰辛。当然安全是第一位的,学校要求,带队老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劳动安全,并要求学生,一定要听从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出发前,学校领来了手套,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双小手套。在劳动工地,同学们开始也是自己搬,后来,老师让同学们排成长长的一路,进行接力传送,这样一来,同学们省力了许多。一小的决定得到了教育局的肯定和支持。后来,教育局决定,其他几所小学的高年级的同学也到劳动工地去,接受劳动锻炼。同学们也许能做的很少也很有限,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参加了,努力了,接受了锻炼,他们在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着快乐。

  

  第一天的劳动,人们从清早出发,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赵重光马鸿瑞等老人们回到养老院,养老院的老人们已经吃过晚饭了。从来没有做过体力活的马鸿瑞等老人,经过整整一天的劳动,感觉确实有些累了。马老和夫人简单地洗了一把脸,换了干净的衣服,便向外走去,他和几位老同志约好,他们一起到外面的食堂去吃饭。刚走出门,院长杨倩和副院长刘娟正好走了过来。“赵老马老王老,你们回来了。累坏了吧,辛苦你们了。”杨院长说。

  “两位院长,你们好。”马鸿瑞说。这时,其他的几位老同志也先后走出了房间。

  “老同志们,你们还没有吃饭吧,快上食堂吃饭吧。”杨院长说。

  “食堂不是已经吃过了吗,我们还是上外面食堂去吃吧。省得麻烦。”赵重光说。

  “别上外面去了,杨院长特地吩咐食堂为你们准备着饭呢。”刘院长说。

  “那怎么好意思呢,真是给领导添麻烦了。谢谢院长。”王玉华说。

  “谢什么呢,你们不顾年老体弱,还要去参加劳动,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应该感谢你们才是啊。”杨院长说。

  两位院长陪着老人们来到食堂。杨院长让老同志们找座位坐下,说:“各位老同志,食堂专门为你们做了牛肉面条,还有肉包子,萝卜包子,如果你们想吃什么,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满足大家。”

  “这就已经很好了。谢谢院长和师傅们,给你们添麻烦了。”老人们说。

  “千万别这么说。”杨院长说,“各位老同志,你们今天已经劳动了一天了,我相信你们一定都非常的累吧。”

  有老人点点头说:“说实在的,虽说我们没有做多少事情,但一天下来,还真有点累了。”

  杨院长说:“别说你们都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就是年轻人做一天事下来,也会感觉累的。所以,我建议你们明天就不要再去了,如果你们一定要去,那也得休息几天,等身体恢复了一些再去。如果把身体累垮了,累病了就不好了。”

  赵重光老人说:“是啊马老,我看你们明天就不要去了,一天下来,你们一定都非常累了。你们以前住在大城市,未必出过这样的体力,何况现在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以前我们还真没有干过这样的体力活。看来,我们真的是有些老朽了,不中用了。我同意你们的意见,我们明天不去了,等休息一下,身体缓过来了,我们再去。”马鸿瑞老人说。

  杨院长点点头说:“马老说的非常好。谢谢你们。”

  食堂的师傅们把装着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条的不锈钢大盆子端到取餐台前,把同样装着热气腾腾的包子蒸笼抬到取餐台上。师傅们往食盘里盛好面条,两位院长端起盛好面条的食盘向老人们走去。“两位院长,这可使不得。”见两位院长为他们端面条,老人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站起来,接过院长手里的食盘。

  “你们每天的事情就够多的了,还是我们自己来吧。”王玉华等老人说着,向取餐台走去。

  “有什么关系呢,你们劳累了一天了,我们为你们端一下盘子,有什么不可以的。”杨院长说着,随即又返身回去和刘院长一起,把装着包子的蒸笼抬到老人们的餐桌前。

  “是啊,没有关系的。你们劳累一天了,我们为你们端一下盘子是应该的。”刘院长也说,“各位老同志,你们慢慢吃,尽量多吃一点,多补充一点能量,这样身体才能恢复得快。”

  “谢谢两位院长。”老同志们说。

  也许由于劳累的原因,晚餐老人们吃的并不多,多数老人只吃了一些面条。老人们吃完饭,回到各自的宿舍,洗完澡便早早的睡下了。但是在他们的影响下,第二天仍然有老同志去到了劳动工地,赵重光老人也在其列。为了防止老人受伤,也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享受共产主义幸福美好的生活,几天以后,村城市委市府做出硬性规定,以后凡养老院的老人,一律不许参加劳动。

  

  华光带领的团队完成了房屋拆除工作以后,随即转入了农田改造和水利建设工程之中。在以前的社会,中国的土地被村庄分割成了许多条块,加上地少人多,土地只能被分割成许多小块。中国进入共产主义,为大规模的农田改造创造了条件。此次农田改造,就是要把小块的不规则的农田,改造成网格化的方方正正的大块的农田,以利于机械化作业。在农田改造的同时,华光他们还要沿着支干道修建用于排灌的支渠,以及安装用于输送沼液的管道。

  村城需要改造的这二十万亩土地,虽基本上是属于一马平川,但要把这多少有些起伏不平的土地改造成水平的水稻田,尤其是改造成大块的水稻田,也决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虽说此次改造,县上向村城调集了大量的推土机挖掘机,但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农田改造,需求与不足仍然是一对不可能解决的矛盾。但这些难不倒村城人民,他们就是用人挑肩扛也要完成这次大规模的农田改造任务。

  华光他们所在的这片地域,经过测量,总体呈北高南低,虽说坡度很小,但要把它改造成几百亩的大块农田,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在靠近支干道的一片地域,坡度相对较大一些,华光决定因地制宜,把它改造成几块几十亩的规模,其它的土地则改造成二三百亩或四五百亩的规模。在一块四五百亩的规划农田里,有一个十几亩面积的水塘,保留一些小水塘也是必要的,也符合农田改造规划的要求,华光也不忍心将这个小水塘给平掉,他决定保留小水塘,以小水塘的一边为农田田埂,同时把不太规则的小水塘整治成方方正正的模样,挖深小水塘,从小水塘中取土以抬高小水塘周边相对低洼的位置。

  推土机轰鸣着,把高处的土向低处推去,挖掘机则开挖着水渠。华光他们上百人,则用箢子和人力翻斗车,在一处规划的农田里,从高处取土,把它运往低处。通过他们的努力,他们要把这些总体北高南抵的土地改造成平整的便于大型机械耕作的大块农田。

  周婧和秘书王琳也来到了华光他们所在的工地,在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以后,周婧从方洁的手中接过扁担,“方洁妹妹,你休息一会,我来挑几担吧。”王琳则从肖芬的手中接过了扁担。

  “周婧姐,这怎么能行,您一大早就起来扫大街,还是让我来吧。”方洁拒绝道。

  “没事的,让我来吧,你先休息一下。”

  “周婧姐,华光哥会心疼的。”方洁见华光朝这边走过来,俏皮地故意加大了声音说。

  “你华光哥不一样也心疼你们吗。”周婧说。

  “那倒是真的。我哥就是好人。”

  “方洁,你这丫头,又说我什么坏话呢。”

  “华光哥,你来的正好,周婧姐抢了我的扁担,你说我能给她吗。”

  “你姐疼你,怕你累着了,知道吗。”

  周婧让方洁她们再往箢子里加满一些,方洁不愿意再加,“已经够多的了。”

  “你这丫头,你不加我自己来。”

  方洁拗不过周婧,只得又往箢子里面加了几锹,直到里面装的满满的。周婧挑起这满满的一担土,向着田的那一边跑去。劳动对于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周婧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两年多的村城建设,周婧也是这么从劳动中走过来的。这段时间的房屋拆除和农田改造,她也是走到哪里,干到哪里。华光见周婧挑起这么大一担土,心里着实有些心疼,待到周婧过来,华光从她手上接过了扁担,说什么也不让她再挑了。

  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