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杨德宇小说:第二阶段共产主义(原用名社会之巅.七)

2018-05-01 09:46:1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杨德宇
点击:    评论: (查看)

  第二阶段共产主义(原用名社会之巅.七)

  位于城北的科学文化研究院大楼,简称科研大楼,紧挨着市委市府大楼,是村城最漂亮的建筑之一,也是全市唯一一座25层的超高层建筑。科研路也因此而得名。把全市最高层最漂亮的大楼放在科研院,体现了决策者对科学文化工作的重视和对科学文化工作者的尊重。把唯一一座25层大楼建成科研大楼,也寓意科学文化工作者要登高望远吧。村城除了科研大楼,唯一的另一栋超高层就是19层的村城宾馆。其它均为七层以下的建筑。

  会议结束以后,叶君一书记和周婧市长邀请全体与会者,到科研大楼登高望远,鸟瞰美丽的村城风光。得到了全体与会者的热烈响应。

  科研大楼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大楼的外墙,涂装着天蓝色,远远望去,显得格外光彩照人。实际上这种蓝色,在做外墙粉刷的时候,已经加进了水泥里面。涂装成蓝色而放弃原本准备要镶嵌的蓝色瓷砖,主要是从建筑的寿命着想。大楼的玻璃上,均涂有一层同样天蓝色的特殊的膜。有了这层膜,大楼的玻璃既能隔热,又得到了强化,还不会形成反光,即便对着太阳,它也不会晃眼,远远望去,您看到的,不过是一片蓝色的如同湛蓝湛蓝的天空一样的建筑,而不是玻璃的反光,从而不会对城市形成光污染。大楼占地五百多平米,地下两层,地上25层,地下两层为停车场,地上一层略高于地面,人们要走上几步台阶才能进入一楼大厅。大楼一楼看上去要明显高于其它楼层。一楼的两扇大门,均是自动感应玻璃门。大门左侧的圆形立柱上,挂着村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牌匾。一楼高大的门窗及门窗之间,那镶嵌着赭红色人造大理石的巨大圆形立柱,使得一楼看起来显得格外的高大气派。一楼大厅左侧,有一幅巨大的楼层功能示意图。从这张图,人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融科研办公会议健身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就是说,大楼除了是工作场所,里面还有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以及咖啡茶厅等。大楼的25层为观光层。大楼共装有八部电梯,另外大楼的两边,还有两条宽敞的楼梯通达楼顶。值得一提的是,两条步行楼梯通往各层的楼道都装有不锈钢弹簧铁门,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万一某一楼层失火时,楼梯成为烟雾通道,从而影响人员从步行楼梯逃生。

  与会者进入大厅,大多数人乘电梯登顶,也有少数年轻人选择徒步登顶。

  观光层是一个大而敞亮的大厅。大厅除了南北两面是玻璃窗,东西两面也设计成了玻璃窗。这样,人们在大厅的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极目远眺了。在大厅四周的玻璃窗前,工作人员早已摆好了桌椅,安好了高倍望远镜,人们即便坐着,也可以透过低置的玻璃窗或望远镜,饱览村城美丽的风光。

  身着上红下白服装或鲜艳的天蓝色锦缎旗袍的男女工作人员,端着咖啡香茶牛奶或果汁饮料等走出大厅中央的工作间,一一送到观光客人的身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各取所需。

  会议代表们并不是登顶观光的第一批客人。这几天,随着各工地建设的陆续完工,村城市城市规划建设总指挥部已经安排了三万多的工人同志们登顶观光,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来自省上县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志愿者。

  “真漂亮啊!”这几天,凡登顶观光的人们,没有一个不会发出由衷的赞叹。人们在赞叹之余,一种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如此美丽的城市,就是在他们的手中建立起来的,怎不叫他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呢。

  在这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种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城市道路,宽敞笔直,纵横交错,由于建筑物之间,保持了足够的距离,这就给城市绿化留下了足够多的空间,使得整个村城的绿化率高达75%以上。只见各建筑物之间,各种林木花草环绕,无论是工厂企业,机关学校等建筑,还是宿舍区,莫不如此。除了城市各建筑物之间的绿化,在村城四周,也均有绿化林带环绕。在村城的东面,除了青川河河东的枫霞山森林公园,在青川河西侧大堤与青川河游泳场之间,就建有近百米的青川河公园绿化林带,在村城南北西三个不同的方向,环城南路与芦苇湿地之间,环城西路与农田之间,北面省县高速公路与城市建筑物之间,均建有近五十米的绿化林带。村城市的设计布局,使得整座城市看起来显得整齐大气雅致,并不像以往的许多城市那样,显得格外拥挤不堪。

  村城绿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植树为主,种植花草为辅,从而科学合理的处理好了植树和种植花草的关系。花草只能起到美化和装饰的作用,真正要为夏日城市带来绿荫,给人们带来清凉,只能靠栽种树木。比方说一个公园,如果大面积种植的只是花草,你即便设计布局的再漂亮,再完美,它也谈不上漂亮,更谈不上完美。没有树木,它就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样的公园,即便你繁花似锦,在夏日炎炎的季节,也会让人失望,也是留不住游人的。

  “的确很漂亮。你说呢,周姐。”说话的是来自省上的志愿者刘因。她和丈夫两年多以前,丢下了刚刚断奶不久的年幼的儿子,一起来到了村城。为了村城的建设,两年多来,她和丈夫没有回过一次家,只是中途,她的母亲和婆婆,带着孩子来过工地几次。刘因所带领的工程队的建筑质量,全被评为优良,其中不少工程还被评超过国家标准。两年多来,她不仅和村城的许多建设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是和周婧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婧虽为副总指挥长,但她却为人谦和,非常平易近人。两年多的村城建设,周婧既是一个副总指挥长,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建设者。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和工人们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一起解决问题。由于她的为人处事风格,工地上的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她,并亲切地称她为周姐。刘因也因此和周婧逐渐熟识起来。周婧比刘因略长,因此刘因也亲切地称她周姐。作为女人,她们都非常尊重对方,也非常佩服对方的人品和能力。她们都办事干练,认真负责,雷厉风行,她们也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喜爱。刘因和周婧都是一米七八的个子,人又都长的非常漂亮,每当她们走在一起的时候,都会被工人们称为美女会,成为工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周婧点点头说:“这是全体建设者,包括你们这些无私的志愿者的功劳啊。”周婧从服务员手中的托盘里,拿了一杯咖啡递给了刘因,自己也拿了一杯。

  刘因说:“我要是能成为村城的一份子,该多好啊。”

  “村城随时欢迎你啊。就怕省城舍不得你哟。”周婧说。

  一位身材魁梧相貌英俊的男青年微笑着向她们走来。刘因也微笑着向他点点头,又向周婧做了一个鬼脸。来者正是周婧的恋人华光。他两年前博士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国家农科院的邀请,回到了家乡。华光与周婧是高中同学,上大学以后她们成为恋人。周婧大学毕业以后,回到了家乡,华光则选择了继续深造。本来,两年以前,他们准备要结婚的,但在村城建设面前,他们选择了放弃。他们约定,等到村城建设完成以后,再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

  “华光哥,您好。”“您好。这么亲热,你们在说什么呢。”“说您呢。”“说我?我有什么好说的。”“您看,现在一个崭新的村城已经呈现在了人们面前,周姐,你和华光哥是不是该请我们吃喜糖了?”

  周婧羞赧地一笑,说:“你等着吧,早着呢。”

  刘因说:“周姐,到时候可千万别忘了,一定要请我们吃喜糖啊。”

  “刘因妹妹,放心吧,忘不了。到时一定请你们来。”周婧说。

  刘因微笑着点点头,又俏皮地用半举着的手招招手指头,转身离开了。

  工作人员端着饮料继续在人群中穿梭着。“要是有酒就好了。”人群中,不知谁这么说了一句。“还要酒干嘛,看了这么美丽的城市风光,难道你还没有醉吗?”有人回应道。

  “同志们,我们该下去吃饭了。”工作人员招呼大家道。人们开始向电梯走去。但有些人显然没有听到。是的,他们没有听到。大厅四周及中间的椅子上,有些人睡着了,他们睡着了,他们实在太累了。这些人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夜以继日,无私奉献,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他们不为报酬,也没有怨言,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地建设好村城。

  “让他们好好休息吧。”周婧吩咐工作人员,拿些毛巾被给他们盖上。

  “不用。”周婧的话倒把他们给唤醒了。“走,喝酒去。”

  周婧的电话响了。她拿出电话,是母亲打来的。“婧儿,你在哪里呀,华光呢,你们在一起吗,怎么还没回家?”

  “妈,我们在一起呢。我们马上就回。”

  

  电动小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悄无声息地行驶着。道路两边,一些村庄不时从车窗外闪过,偶尔,你会听到几声狗吠。道路很窄,华光不得不小心驾驶。过不了几天,这些弯曲狭窄的乡村公路包括这些村庄,就会成为历史了,取而代之的将是笔直且相对宽阔的农业公路和大块大块平整的农田,那一定是一幅美丽的新农业景象。

  “婧,你说,等过些日子,这里经过农田改造,会是一个什么模样?”华光首先打破了沉默。

  “那还用说,那一定是一幅现代农业的壮美图景。”周婧不假思索地说。

  “婧,你知道,爸妈今天为什么要请我吃饭吗?”

  “那还用说吗,爸妈喜欢你这个女婿呗。”

  “不对。现在村城的建设已经完成了,爸妈是希望我们早些把婚事给办了。”

  “那可不行。接下来的事情千头万绪的,爸妈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亲爱的,你现在是局长了,我们都应该起好的带头作用,可不能因为为了个人而耽误了工作。”

  “那你说,我们的婚事什么时候办。”

  “我有个想法,我想在国庆150周年前夕,在村城举办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你说那该多有意义。”

  “你的想法好是好,只是我们还得再等几个月”

  “我们几年都等了,还在乎这几个月吗?”

  “你知道吗,我可是度日如年啊。”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你知道吗,我爷爷奶奶这些年一直在念叨这事呢。”

  “我觉得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爷爷奶奶了。”

  不知不觉中,汽车已经使到了周婧的家门外。

  “回了,回了。奶奶,姑姑他们回来了。”周婧八岁的小侄子周强见姑姑走下汽车,赶紧一边向他们家院子里跑着,一边大声嚷嚷着。

  “慢点慢点,别摔跤了。”周婧笑着喊着。华光从车里取出了酒和水果以及小孩喜欢吃的糖果点心。

  听说女儿女婿回来了,正在厨房里忙活着的韩菊英跑了出来。见丈母娘出来,华光喊道:“大妈,您好。”

  “你这孩子,怎么还这么叫啊。是不是该改改口了。”“是该改改口了。”嫂子唐云霞也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妈,您别老把我们当小孩行吗?”周婧嗔怪地看了母亲一眼。

  “嫂子,您好。”“你好。你还这么客气,买这么多东西干啥。”

  周婧的爷爷奶奶,父亲等也从堂屋里走了出来。华光和他们一一打过招呼。周婧的几个侄儿也非常懂事地争着喊叔叔。华光俯下身子,双手抱起周强,在他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叔叔,你和姑姑什么时候结婚啊。”小周强的话,居然把个华光给问住了。唐云霞走了过来。“下来,你个小屁孩知道什么呀。华光兄弟,你们屋里坐吧。我们马上就好。”唐云霞说着,又上厨房忙去了。

  为了今天的这顿饭,周婧的母亲一大早就上集镇上买了好多菜。女儿当市长了,这当然让她高兴。但高兴也掩盖不了她的忧愁,女儿都二十八了,个人问题还没有解决,这成为了她的一个心病。现在村城的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了,村城人民即将进入共产主义了,女儿的个人问题也该解决了。韩菊英对她这个女婿是非常满意的。华光一米八几的个子,不仅一表人才,而且为人亲切忠厚老实。如果不是正好赶上村城建设,她早就该抱上小外孙了。

  周婧的这个大家庭可是一个光荣之家。此次村城建设,周婧的哥嫂和父亲可都被评为村城建设劳动模范,就连周婧的爷爷奶奶,他们也是时常去到村城的建设工地,尽量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母亲虽然没有参加多少村城的建设,但这几年一家老小的吃饭穿衣,可都是她一人在忙里忙外地辛苦操劳,正是因为有了她在辛苦操持着家务,周婧的哥嫂和父亲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城的建设之中。

  不一会的功夫,客厅的大桌子上,就已经摆满了鸡鸭鱼肉等各种菜肴。“嚯,这么丰盛啊。”周婧忍不住说。

  “你母亲为了这顿饭,可是整整忙活了一天了。”周婧的奶奶说。

  “真不好意思,辛苦大家了。”周婧说。

  周婧的爷爷周亦农打开柜子,从里面取出了珍藏了多年的两瓶五粮液。这可是老人当年出席劳模大会,市里奖励给他的。老人一直珍藏着,舍不得喝。“爷爷,这酒您老珍藏了这么多年都舍不得喝,今天怎么舍得拿出来喝了。”老人的孙子周光耀说。

  爷爷笑笑说:“华光,来,坐。”

  华光说:“爷爷奶奶,你们二老上坐。”

  “马上进入共产主义了,没那么多的规矩可讲。随便坐就行了。”爷爷说。别看老人七十有三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虽说桌子是圆的,但大家还是让爷爷奶奶在大首的位置坐下。

  周婧说:“这酒可是爷爷当年出席市里劳模大会时,市里奖励给他的。”

  爷爷说:“这酒我这么多年的确舍不得喝。就是光耀结婚的大喜日子,我也舍不得拿出来喝。但今天不一样了,今天有两层意思这酒要喝,这第一,我们即将进入共产主义了,我孙女的婚姻大事该办了。这第二呢,我们马上要进入共产主义了,我们更应该庆祝庆祝。”

  “爷爷说的对。婧儿,你看现在村城的建设已经完工了,你和华光的婚姻大事也该办了。”母亲韩菊英说。

  “妈,您放心,我们的婚姻大事迟早是要办的,但现在不行。现在这么忙,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的,哪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啊。”周婧说,“村城的建设是完工了,但万里长征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呢,接下来还有第二阶段废弃房屋拆除,农田改造,水库湖泊排灌渠等水利设施建设,林场建设等等,事情还多着呢。”

  “那结婚也不影响你工作啊,结了婚,工作不是一样能做吗。再说了,结婚耽误得了多大会儿功夫。”韩菊英说。

  “妈,您就别操这份心了。您放心,到时候,我们的婚姻一定办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周婧说。

  “妈,我觉得婧妹说的对,现在确实不合适。还是等忙过这一阵子再说吧。”嫂子唐云霞解围道。

  爷爷也说:“菊英啊,就听我孙女的。我相信我孙女。”说着,老人就要打开酒瓶。

  华光说:“爷爷,这酒您应该留着自己慢慢喝。”

  “那可不行。这酒今天一定要喝。”爷爷说,“好酒大家尝嘛。”

  周婧的父亲周雄说:“华光啊,本来,今天是要把你爷爷接来一起吃顿便饭的,可你爷爷说要照顾奶奶,不愿意来。”

  “我代爷爷谢过爸妈还有爷爷奶奶及哥嫂了。”华光说。

  唐云霞说:“别那么客气,那么客气干啥。”

  周亦农老人打开酒瓶,顿时,酒香四溢,满屋飘香。“嗯,真是好酒。”爷爷说,“来,我们喝酒。”

  “爷爷,哪能让您倒酒呢。”周光耀说着,从爷爷手中接过酒瓶,首先给爷爷斟满,给奶奶倒时,奶奶说什么也不要。

  “老婆子,这酒你今天可得喝一点。不要多了,尝一点就行。”周亦农说。

  周光耀说:“是啊,奶奶,这酒您多少得尝一点。这一来这酒确实是好酒,二来,这酒可是爷爷当年得劳模的奖励呀。”

  “好,那就尝一点。”

  周亦农说:“这酒的确是好酒。我建议,每个人都尝一点,不喝酒的也尝一点。”

  “太爷爷,我也要尝一点。”小周强说。

  “小孩子不能喝酒。”这是小姐姐周颖的声音。

  “你知道什么,太爷爷不是说了吗,不喝酒的也尝一点。”小周强说。

  “你小子,太爷爷说的是大人,你是大人吗。”周光耀说。

  “没事。让他们也尝一尝。”太爷爷说着,拿筷子在酒杯里蘸了一下,放进了小周强的嘴里。

  “辣,辣……”小周强用手在嘴边扇着风说。

  “还喝不喝?”爸爸笑着说。“不喝了,不喝了。”

  周光耀斟完酒,华光站起身,举起杯说:“我祝爷爷奶奶寿比南山,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祝哥嫂事事顺心。我先干为敬。”华光说着举起酒杯喝了一口。

  “慢点喝。”周婧说。

  见华光站起来,周婧哥嫂也跟着站了起来。因为爷爷奶奶的缘故,爸妈也站了起来。爷爷奶奶也要起身,被大家制止了。“爸妈就不要起来了吧。”华光说。

  “那可不行。有爷爷奶奶在,我们能不起来吗。”周雄说着,大家一起举杯,“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好,好。”爷爷说,“进入共产主义以后,象这样的机会恐怕就没有了。”

  “怎么会没有呢。”周光耀说,“以后,您老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也可以在食堂里过嘛。”

  “是啊,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华光也说,“食堂里都设计有一些单间,就是为家庭聚会准备的。”

  周亦农说:“即便可以做到,到时恐怕也没有谁会去追求这个了。”

  周雄说:“这恐怕是肯定的。在食堂里吃饭,这种家庭的气氛肯定要淡了许多。再说了,大家都在一起吃饭,谁会去给别人添麻烦呢。”

  周婧说:“共产主义社会,人们过生日的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肯定会变。大家天天在食堂吃饭,就像天天过生日一样,谁还会把生日当回事啊。”

  “我觉得婧儿说得有理,我就觉得共产主义好。”母亲说。

  爷爷说:“进入共产主义肯定好。我就是觉得,这么好的房子要拆了,实在是有些可惜。”

  周光耀说:“爷爷,您老真是的,有什么可惜的。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说过吗,不破不立。这拆除可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这样的共产主义改造运动,有利于节约耕地,这多好啊。何况,这拆房子是为了进入共产主义,从今以后,人们的工作轻松了,吃饭不用自己忙活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国家管了,这是多好的事啊,这点房子有什么可惜的。”

  韩菊英说:“我也觉得,我们这么大房子,又有这么大一个院子,拆了确实有点可惜。”

  周雄说:“那好办,你一个人在这儿住不就行了。”

  周婧说:“妈,等您搬家以后,在那儿住上一段时间,您习惯了,您也就不会觉得可惜了。”

  华光说:“大妈和爷爷的想法,许多年纪大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韩菊英说:“待明儿搬家了,我们肯定再也住不到这么大的房子了。”

  周雄说:“我看你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要这么大房子干啥,够住就行了。房子太大,搞卫生都是一大麻烦。”

  周峰说:“奶奶,我们这房子算啥,我们有同学家的别墅,那才叫个漂亮呢。他们都不觉得可惜,我们这算什么啊”

  周光耀说:“你小子懂什么呀。”

  周峰说:“反正与共产主义相比,这房子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周光耀说:“周峰,我问你个问题,你说说,共产主义有几大主要特征?”

  “那还用说,五大特征呗,消灭金钱,废除一切私有,吃食堂,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国家保障。不过我认为,消灭金钱和废除一切私有是进入共产主义的特征之一,进入共产主义以后金钱和私有制就已经不存在了,但其它几项特征还是存在的,所以,进入共产主义以后实际上应该是三大主要特征才对。”周峰说。

  唐云霞说:“还别说,我们峰儿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

  周光耀说:“有什么道理啊,五大特征就是五大特征,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都不能成其为共产主义。”

  这顿饭足足吃了两个多小时,一家人边吃边谈,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华光显得有些喝多了。周婧开车把他送回了家。

  

  华坤仲老人今天起得特别早。他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的两层小楼和房前屋后都打扫一遍。这已成为老人多年的习惯了。这栋楼房是在儿子结婚前翻盖的。虽说几十年了,在老人的打理下,房里屋外依然显得整洁靓丽,根本看不出几十年老房子的痕迹。华坤仲老人满头银发,虽说已年有90,但身体依然硬朗。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腰不弯背不驼,眼睛也还好使。每天,老人除了要操持家务,照顾卧床的老伴,还要下地,照顾他那几块菜地。此外,老人还饲养着十几只老母鸡。老人性格开朗,心胸豁达,他从不因小事与人斗气,总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他和老伴结婚近七十年,但从没有和老伴拌过嘴,更不要说动手打人了。几年以前,在他老伴生病卧床以后,政府工作人员几次上门,希望老人能搬到养老院去,那里有医生护士,有更好的条件。但都被老人回绝了。老伴生病几年来,他悉心照料,端茶喂饭,端屎倒尿,为老伴擦洗身子。邻居们都为他的作为所感动,还诙谐地称他为模范老头呢。要说老人一生也是命运多舛,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儿子媳妇不幸因车祸去世,留下了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孙儿。他和老伴硬是一把屎一把尿将小孙儿拉扯大。

  华坤仲老人一生虽然坎坷不幸,但他从不悲观,相反,有时,他还会觉得自己很幸运。这除了社会层面的原因,还因为他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好妻子,尤其老天还送给他一个聪明向上的好孙子。他的这个孙子从小就聪明乖巧,惹人喜爱。一度,曾经有人上门说,小孩子没有爸爸妈妈对孩子成长不利,他们愿意收养,并且允诺给他们一笔不菲的费用,但被老人回绝了。他相信,自己能够抚养好自己的孙子,他才不稀罕钱呢。孩子的姑姑怕老人累着,也曾希望帮助抚养孩子,同样被老人拒绝了。有小孙子在他们身边,倒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乐趣。他们的家境并不很富裕,但他们却生活的很快乐。小孙子也确实争气乖巧,他从不和别的孩子打架闹事,也从不和别的孩子比吃比穿。在学习上,他就没有让老人为他费过什么神,从小学到高中,他的成绩一直居班级前茅,最后以优异成绩被人大录取。最后又以优异成绩博士毕业。

  老人抚摸着门前这棵枣树,似乎有什么话要对它说似的。门前的这些枣树柿树梨树杏树,是老人几十年前亲自种下的。如今早已是枝繁叶茂。单是每年结下的果子,就够让人喜爱的了。现在,这里要拆除了,这些果树还能保得住吗。老人下意识地看了房子一眼。在这里居住了一辈子,习惯了,现在马上就要搬离这熟悉的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心里总不免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也许,这就是老人们常有的一种念旧情节吧。

  说实话,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对于现在的社会制度还是非常满意的。按理说,他们并没有为国家做出过什么巨大的贡献,但党和国家却给了老百姓太多的恩赐,完全的免费教育,学校还免费为学生提供午餐,对于上大学困难的学生,国家还给予生活补助,完全的免费医疗,对于住房困难的家庭,党和国家还给予大力的支援,出钱帮助修建新房。老人虽然只是当了一辈子的农民,但党和国家却给了他很多的荣誉,全国劳模,优秀技术员,模范共产党员,他们也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着退休的待遇,拿着丰厚的养老金。老人当然不是说共产主义不好,不是的。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共产主义难道不正是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吗。现在,共产主义马上就要到来了,中国马上就要进入共产主义了,中国人民从此将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啊。社会主义再好,它也是社会主义,它是决然不能与共产主义相比的。因为它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弊病,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公正公平平等。而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最伟大最灿烂最辉煌最美妙的社会形态。想到这里,老人的心情豁然开朗了许多。

  老人打扫完院子,回到屋里,女儿华琴和外孙女范莎莎先后走下楼来。莎莎是昨天特地从县城赶来看望老人,帮老人清理要搬走的物品的。半个月前,她奉命前往村城,组建村城电视台。

  “外公。”因为老人有点耳背,范莎莎大声喊道。老人用手指了指耳朵部位,意思是我戴着助听器呢,用不了那么大声。要在平时,老人是不会戴上助听器的。这两天因为女儿在这里,所以老人经常戴着它。

  “莎莎,怎么起来这么早啊。”老人说。

  “您才早呢。您老一大早扫地的声音,我都听见了。”范莎莎说。

  “你看,我这个老东西,把你给吵醒了吧。”外公说。

  “外公,可不许您老这么说。您可是我的好外公。”

  “莎莎,想吃点什么,鸡蛋啊面包啊什么的家里都有,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知道,您老就放心吧。”

  华坤仲老人走进洗漱间,刷了刷牙,又简单地洗了把脸。忙活了一早晨,老人身上已是汗津津的。老人拧干毛巾,又简单地擦洗了一下身子。洗漱完毕,老人对着镜子梳理着他的长髯和满头银发。透过时光老人用日月之刀,雕刻在额上和脸上的深深的皱纹与苍老的容颜,老人感到,自己确实有些老朽了。他忽然感到,自己的思想是否也老了,有些僵化了?

  老人洗完脸,又打了一盆水,准备给老伴洗脸。华琴从老人手里接过脸盆说:“我来吧。”

  要是在往常,现在该做早饭了,今天不用做了。老人便到各个房间里这儿看看,那儿摸摸,就要离开了,老人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呢。“再见了,老伙计们。”老人在心里默念着。

  “外公,吃饭了。”楼下传来了莎莎的喊叫声。

  餐厅里,莎莎已经在桌子上摆上了牛奶,煎鸡蛋,烤面包。“外公,您老快趁热吃吧。”莎莎把一杯牛奶放到老人面前说,“妈妈给外婆送过去了。”

  “你表弟呢。怎么还没下来。”

  “他已经吃过走了。”

  范莎莎见外公有些心情沉重的样子,说:“外公,您怎么了,不舒服?”

  “没有。”

  “没有吗?”

  “要离开了,怪叫人留念的。”

  范莎莎笑了笑说:“外公人老了,思想也老了。”

  老人笑了笑说:“可不,是老了。”

  莎莎吃了片面包。“这有什么可留念的。我们失去的只不过是一个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和弊病的社会,而迎来的却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莎莎喝了口牛奶,接着说:“社会总是进步的,人类总是发展的,这是个总的历史趋势。这个人类发展的趋势,虽说有时会有曲折,但总的方向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人类只会把这个世界建设的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坏。”

  老人说:“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就挺好的。我倒不是说共产主义不好。早日实现共产主义,毕竟是我们从小的梦想嘛。我只是觉得这房子拆了挺可惜的。”

  “外公,有什么可惜的。与共产主义相比,这房子根本不值一提。”

  华琴走了过来。“妈,外婆吃了。”“吃了。”

  莎莎说:“外公可能觉得今天的社会是不错的,但它和共产主义是没法比的。就说按劳分配这条社会主义的重要分配原则吧,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不公道尤其不道德的地方。按劳分配,能劳者有分配,看起来很公平,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呢,他们怎么办?还有那些劳动力少的。是的,是有社会救济。但社会救济毕竟不如按需分配更科学更合理更人道。再说,共产主义的敌人——私有制,它存在一天,社会就会存在自私,存在差别,这个社会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公平平等,人与人之间就会存在各种矛盾和斗争。而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克服消灭这些弊端,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新的境界下统一起来。这样,才更有利于社会进步,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高尚与和谐。人们常说,无私才能无畏。进入共产主义的人们,将都是真正勇敢的无私无畏并热衷于献身整个社会的人们。”

  华琴说:“莎莎,你也太不懂事了,你还敢给外公上课呢。你外公可也是一位老大学生呢。”

  “嗯,莎莎说的挺好的。”外公说。

  莎莎说:“您老有困惑,是因为您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还不了解。待明天,您置身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您就会觉得共产主义是多么的美好了。它只会比今天更好,而不是更差。”

  老人说:“莎莎,外公也不是想不通。我只是觉得那么多好的房子要拆了,挺可惜的。就觉得别扭,就想唠叨一番。”莎莎似乎想说什么,被老人制止了,“你先别插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虽说我很爱惜和看重这房子,但你外公绝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已经老朽了,没有几天的活头了。世界是你们的。你说的对,取消了私有制更好。取消了私有制,就消灭了一切私心杂念,大家就可以化私心为公心了,就可以一门心事地为社会做贡献了。这多好啊。”老人以他独特的吐字清晰,缓慢而有节奏的语言说道。

  “外公,您老想通了?”莎莎说。

  “我本来就没有什么想不通的。我只是心里有些别扭。再说,我也想见识一下,即将到来的这个新时代呢。”

  华琴说:“你这孩子,还真以为你外公老糊涂了。”

  “莎莎,家里的事可辛苦你们了。你弟弟是个不顾家的人。”

  “说什么呢,您是我外公。华光不是不顾家,他是不顾小家顾大家。”莎莎说,“外公,您吃点鸡蛋吧。”

  老人摇摇头,“吃饱了。你们吃吧。”

  华琴说:“老年人最好少吃点鸡蛋。鸡蛋里胆固醇偏高。对老人不好。”

  莎莎拈起一个鸡蛋吃了一口说:“妈,没那么多的讲究的。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

  外公说:“莎莎的话我赞成。”

  早餐过后,华坤仲老人便拿着他的手杖出了门。在湾里转了一圈后,老人又向地里走去。老人热爱这里的土地,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这块土地,可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啊。在这块土地上,有他童年的欢笑与嬉戏,有他少年的梦想与渴望,有他成年的奋斗与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说不完的喜怒哀乐。

  他来到青川河边,顺着河边蜿蜒曲折的林间小路走着。那合抱粗的梧桐樟树,那高大挺拔的杉木白杨,那婀娜多姿的杨柳,还有众多的各种果树,是那样的惹人喜爱。这些树木,是他们当年一代又一代青年,响应党中央“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的劳动成果。几十年过去了,当年这一排排的小树苗,如今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它们与青川河宽阔清澈的水流,与青川河两岸阡陌纵横美丽富饶的土地,构成了一幅秀丽的田园诗画。

  一群小孩从旁边经过,孩子们纷纷喊着爷爷。“好好,好孩子们,你们不要乱跑,更不要到河边去,早点回家,知道吗?”“是,华爷爷。”

  老人年轻的时候,每到炎热的夏季,常会和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起来到这里,看青川河水电站奔涌的水流,搏水击浪,摸鱼捉鳖;在农闲时节,老人会在河里垂钩,听林中鸟语啁啾;在果子成熟的时候,他们会攀上果树,采摘丰收的果实。

  一个土坷垃差点让老人摔了一跤。老人用手杖把土坷垃拨拉到一边,下意识地摇摇头,笑了。走了半天,感觉身上有些燥热。老人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这些石头,是他们劳动之余,休息纳凉的地方。一阵清凉的河风吹来,老人顿觉清爽了许多。

  树林里,枝头,各种鸟儿飞舞着,跳跃着,并且不知疲倦地吟唱着自然界最动听最迷人的歌。就像是一个天然的大乐队,在演奏着一曲美妙的森林大合唱。

  蓦地,老人看见了树林中一块大理石碑,上面书写着:青川河青年林几个大字。那是六十年前,为纪念青年们响应党中央号召,在青川河边营造防护林带而建立的。往事如烟,石碑却依然清晰。当年,当老人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便坚决响应党中央“植树造林,绿化大西北”的伟大号召,奔赴祖国西北内蒙新疆等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那是多么的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啊。如今,那里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应该也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吧。老人突然感到,世界是青年的,社会总是在前进的,旧的社会形态总是要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社会主义终究要让位于共产主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上就要搬新家了,旧的生活方式该结束了。老人隐隐感到,他是向旧的生活方式告别来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