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李旭之:经典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走进朝鲜

2018-04-22 11:24:12  来源: 当代评话   作者:李旭之
点击:    评论: (查看)

  新华社4月16日报道说,中国艺术团在朝鲜平壤演出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现场观看了演出。金正恩3月28日结束访华,半月后中国艺术团便访问朝鲜,证明中朝关系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朝友谊是经得起风雨考验的。

  祝贺《红色娘子军》在朝鲜的演出成功!

  在朝鲜演出剧照

  金正恩与中国中央艺术团演员合影

  

  在朝鲜演出片段

  【资料】《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傲人丰碑,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塑造出英姿飒爽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它首演于1964年9月26日,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中国经典芭蕾舞剧,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1994年)和“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012年)。五十多年来,这部芭蕾舞剧演出场次累计达4000余场,受邀在美国、英国、俄罗斯、丹麦、以色列、法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上演,为中国芭蕾艺术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为祝贺《红色娘子军》在朝鲜盛况演出,随附我一篇2016年5月写的现修改后的《跨越了的样板戏经典艺术》,以及197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舞剧团演出的经典电影《红色娘子军》,以飨读者。

  2018年4月19日

李旭之:跨越了的样板戏经典艺术

  昨晚在腾讯视频上看完了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的一场样板戏音乐演奏会,我深深让台湾的艺术家和学生们的演出感动了。提及样板戏,是一定会被跟文革贴在一起的,成了文革的又一代名词。我这个年龄的人,对样板戏并不熟悉,所知道的也仅限于几个戏的名称,所称的八个戏,至今我还不能一一说全,但《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沙家浜》是知道的,这几个的整部戏是在几年前从网络上看的,也仅此一遍,很多情节早已忘却,所记得的,是些众人熟悉的那几小段,比如《白毛女》的《北风吹》,《沙家浜》的《智斗》,《红色娘子军》的《连歌》,总之算不得对样板戏有过深的感情。

  这场演出,前半场因为对演奏的《杜鹃山》等样板戏里的音乐所知甚少,听得平平,而下半场从《红色娘子军连歌》开始,我一下子就被熟悉的音乐感染,情感被调动出来。激发的这种情感很特别,因为这场演出是在曾经与大陆敌对的台湾,音乐内容是红色经典故事,它讲述的是推翻中华民国的敌手。再转而“北风那个吹”的音乐响起,被调动的情感突然跃升到了高潮,在高潮的幽荡飘忽中,《白毛女》的音乐奏响了二十多分钟,直到全场结束。看来,这部最经典的《白毛女》《叙事曲》才是这场音乐的压轴曲。整场演出出奇得精彩,台湾观众送出的掌声长久不衰,直到指挥重新站台加演方息。

  几十年后再来看样板戏,单从艺术上讲,八个样板戏完全算得上经典。其经典之处,一内容是革命故事,讲述了革命的正义性,弘扬了底层群众觉悟后敢于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无畏的斗争精神,赞美了高尚的爱国主义,将群众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送上了国家舞台。回顾历史,中国戏曲舞台上从来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人民群众敢于斗争的故事从来都只能在口口相传中流传,不得上台面,即使非有这样的角色不可,也必要以“寇”“贼”“匪”的形象出现。

  二形式上的继承和创新。八个样板戏,有京剧,有舞剧。《红灯记》《沙家浜》等京剧,在继承传统京剧的基础上,乐器上加进了西洋乐器,使声乐更优美好听,音色更丰富饱满;在唱腔上有创新,感觉上唱的节奏不再拖泥带水,声调高亢,吐字标准易懂。在使用京剧和芭蕾舞剧的形式里,样板戏的表演动作,与改进后的京剧唱腔相配合,将革命故事演绎得更加干净利落,表现出了革命的豪爽、气势的高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点缀了一些革命浪漫主义的色彩。西方芭蕾舞形式的《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就是将西方芭蕾舞在服装和道具上完全中国化和革命化,芭蕾中舞刀弄枪实属罕见,但《红色娘子军》中却有一种独特的美,使人感到耳目一新。2015年7月11日《红色娘子军》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演出就震撼了美国观众。

  三实现了旧形式与新内容的完美结合,形式是艺术的道具,内容是艺术的灵魂。样板戏的成功在于在旧形式里装进了革命的新内容,这种突破和创新,如果没有大胆的革命创新精神是很难做到的,更是做不好的。每个样板戏还都是这两者结合后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的艺术精品。在几乎断了创新的今天的京剧界,不仅唱腔和吐字又回到了传统上,“白”非要唱成“薄”才算正宗,必须模仿哪一派才算是入流,且故事翻来覆去的又是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了,满堂是长衣水袖和长须脸谱,京剧成了古董展示会则个。即使偶尔有新编现代故事,但因为故事的浅与薄,好象没有生命力,几场之后便销声匿迹不再见了。现在的芭蕾和歌剧等西洋剧,有无我们自己的东西,好像也无从知道了。

  样板戏是时代的产物。从文化需求上说,新中国虽则在硬件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建设了大批量的物质经济,但人们头脑里的社会主义文化还非常少,人民群众必然要有新文化生活的需求,而现有的艺术都是旧社会留下的歌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小资情调的艺术,再唱旧戏就与翻身后的社会地位不相应了,如把伸屈平冤的希望寄于个别清官和告御状则与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味道不一致了,一切都反了过来,而这个空白艺术需要艺术工作者去创新。

  从社会制度上说,社会主义必须从上层建筑领域摒除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文化需要相对抗的以往私有制所遗留下来的一系列文化。如果社会主义在文化上还大力倡导和推行历史的私有文化,那么公有制社会主义必然会受到破坏性的冲击,一面讲反对压迫剥削,一面则讲要逆来顺受;一面讲爱护集体,关心他人,一面却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非让人思维乱套不可的。因此,新中国社会主义需要从无到有地创新和发展一批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并以新文化教育和引导人们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如此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长久。

  创新新文化是异常艰难的,而借鉴已有的且已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的旧形式,便一个最好的办法,样板戏就是这样产生的集体艺术杰作。

  从某个角度上讲,今天已经不需要样板戏了,因为已经没有了样板戏内容所传扬的社会环境。但样板戏所创新的艺术形式,是可以脱离开其内容而单独以艺术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这就是经典艺术的永恒魅力。台湾的这场音乐会只以音乐的形式便征服了台湾观众,该是最有力的证明。

  至于某些人,尤其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深受旧文化所教育出来的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是十分留恋旧文化的,怀念旧日里的好日子,而反感、厌恶或者强烈抵制新事物和新文化,他们本能地说一听到样板戏就浑身起鸡皮疙瘩。直到今天,还会有人给喜欢样板戏的人随口戴上“WG余孽”的吓人的大帽子,不过这次,这顶大帽子早已经跨越到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里去了。

  样板戏所代表的新文化,好似已成了旧日时光。但,人类社会必将走向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在这条曲折中前进的道路上,时间已经证明而且还将证明,经典的样板戏还必将是经典。这种经典,它已经跨越中国到美国,跨越大陆到台湾。我想,这也许是当初样板戏集体创作者们所没能想到的艺术奇迹吧。

  2016年5月26日发表于昆仑策研究院

  2018年4月19日修改

  【视频】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上半场,时长:53‘57’)

  

  【视频】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下半场,时长:47‘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