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曹征路:击缶(四)

2018-02-12 22:03:55  来源: 郭松民的散兵坑   作者:曹征路
点击:    评论: (查看)

击缶

曹征路

  舍人是干什么的?就是一奴仆啊,就是一马仔,那时候叫舍人,顶多也就是一门客一秘书。估计你最初进都城没什么门路,那时候的邯郸已经挺繁华的了,差不多也算挥汗如雨联衽成云吧,凭什么让你一个乡巴佬出人头地?而且你最初投靠的既不是文臣也不是武将,更不是王公贵族,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投靠文臣得有一手好文章,至少口才不错,估计你拿不出来。投靠武将得有一身好功夫,至少得有一身好肌肉,估计你也没有。你是没什么路子可走,才去投靠一个宦官令的吧?可你有一个好使的脑袋瓜子,爱琢磨事儿。还有就是你够胆儿,反正你本来什么也不是,你失去的只是锁链。这么一想,你当初也就是一个京漂儿,跟北影大门口外那帮找活儿的人差不离。

  可也不一定,宦官好啊,宦官才能接近君王啊。宦官令相当于中办主任吧?那你就是主任的马仔啦。这就看出你的精明之处,你等于一步就跨越了宫墙。混好了,你就一步登天啦。如果从文臣武将那儿走,那得攀上多少朵云彩才能达到这个高度?当然也有风险,干大事的谁不冒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那个宦官令缪贤把你也给骟了,还没等爬上去呢,就成了阉货。那你就是登了天又能怎么样?半个神仙的快活,挺着个肚子缺两个蛋,见着美女装不乱,有意思吗?不过你运气还不错。

  你的出现,正是老赵国宦官令缪贤忧心忡忡的时刻。老赵武灵王死了,新惠文王刚刚掌权,缪贤跟新主子没什么旧情,天天担心失宠。估计你看准的就是这一点。换季了就得换衣服,裁缝都知道生意来了,你没长心眼儿?

  规定情境一定是这样的:某个深夜,月明星稀,万籁俱寂,只有秋虫交欢的声响,令人惴惴不安,带点儿恐怖的那种。缪贤一个人独坐厅前,面对着门口一个方形的惨白月光。他已经接连几夜睡不着了,这天又看见惠文王冲自己皱眉了,而且直直打了一个喷嚏,说倒是没说什么,可这比骂他还厉害的喷嚏直奔脸面而来。当年先王也没这么待过他呀,他琢磨着,先王打喷嚏也是长袖掩面的呀,新王居然连手都不抬?他慨然一声长叹,令灯捻发出哔哔啵啵的哀嚎,那微光覆倾又复燃,复燃又哔啵。而早就在等待这一刻的你,蔺相如,适时地出现在门口,你已经窥探多日并且熬过多夜了。你也是个裁缝。你的影子被一束方形的追光长长地投在地上,又被油灯的微光鬼魅一般地摇曳着,陡然直立起来。缪贤大骇,扑通一下就跪了下去,口中叫着先王啊先王啊,我不想背赵而去啊,只是这日子没法儿混呀。

  你自然是就势跪倒,纳头便拜:主子呀主子,舍人相如无以相报,愿为主子解忧!

  惊魂甫定的缪贤只好将心事和盘托出,新王年轻气盛,视己如无物,奈何?

  你自然劝慰几句,什么慢慢来呀,急不得呀,只是不直说一个阉人他不靠着君王他能靠谁?

  缪贤说,燕王待己不薄,有一次如厕,还跟自己私下拉手“愿结友”。你看我去投靠燕国如何?

  你立马磕头如捣蒜,主子啊主子啊,你这是昏招儿啊。彼时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心腹,所以他愿意跟你交朋友。如今形势变了吗?没变,还是燕畏赵依附赵。你背赵去燕,于情于理必不敢留君。他非但不敢留你,反而会将你捆缚送回赵国,讨好赵王。主子啊,你这是自取灭亡啊。

  缪贤吸鼻落泪道,如此下去,将奈何?一个阉人不得宠幸就三魂五魄没着落儿啊,你不懂我的苦哇。

  你这才献上一计。明摆着呀,新王掌权不久,内政外交大事儿都顾不过来,怎么会像先王一样在意你呢?打个喷嚏算什么呀,这正说明他没把你当外人,顶多是不重视你而已。你如果真想吸引大王的注意就裸奔呀,就把衣服扒光了把自己绑起来,背上插一把斧头向大王请罪,请大王砍死自己,就说有这样念头就该死就有罪。大王肯定不会给你定罪的,不过他以后会多看你几眼多问你几句,一定会的。这造型多炫呐多酷啊。

  缪贤吸一口凉气道,这也太夸张了吧?我找时间认个错吧。不过经你这样一分析,我心里倒是宽慰了不少。你这孩子看上去不吭不哈的,倒也不缺心眼儿,踏实实干吧。

  自此,你算是站住了脚跟,你的识见开始显示,但你还需要积蓄能量等待机会,直到公元前283年。

  这一年,有楚国人因内乱来投奔赵国,献上的竟是举国共传之宝“和氏璧”。楚国几代君王家传的宝贝,为这块玉砍掉了雕刻大师卞和的两只脚,现在玉竟然到了赵王手里。

  消息传到秦国,让秦昭王忿忿不平,心想我联合韩魏齐攻楚,费好大的劲儿才把楚怀王扣住,怎么竟让你小子拣了便宜?但秦昭王毕竟不是声色犬马之徒,往深处一想就明白,在天下曾经“非秦即楚,非楚即秦”的时代,突然冒出一个赵国,本来就够麻烦了,这块玉的出现不是很蹊跷吗?难道这块玉会无缘无故落到你赵惠文王手里?找几个智囊来一研究,很明显嘛是楚人的阳谋嘛,这是要转移大秦的视线嘛。但众人一致认为,应该就汤下面,趁机敲打敲打赵惠文王,看看这小子宣布韬光养晦永远不当头儿是不是真的。于是就画了一张八杆子挨不着的地图送给惠文王,说是愿意用这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玉。

  这块玉后来成为了一个象征,据说先是被秦始皇刻成了印章吊在裤腰里,成为了权把子,实际上是祸根子。又经历无数杀伐争夺,又经过好几百年,好几个朝代,直到唐朝才销声匿迹,这已是后话了。

  当然那赵惠文王也不是傻子,知道这块玉是块烫手的山芋。面对秦国使臣送来的地图和信件,老臣宿将们也争作一团。老廉颇们认为应当实行三不政策,不换,不理,不睬。他以为老了还能顿饭斗米,吃一只猪胯子,谁都不敢把他怎么样。而老谋深算的老臣们知道,傲慢态度并不是强大的表现,也不符合外交惯例,赵国真正需要的是软实力,既要落着好又不得罪人,人家跟你装笑脸你总伸胳膊亮肌肉块儿,不够礼貌不够文明啊。

  你,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被隆重推出的,赵国需要一个真正的外交家。

  宦官令缪贤推荐了你。推荐的理由正是当年你建议主子不必“亡赵走燕”,只需“肉袒质斧”。果然惠文王召见了你,至少他认为你还有点儿见识,跟那班老臣宿将不一样。果然,一上来你就说“秦强赵弱,不可不予”。其实你心里早就有数了,惠文王愿意召见就说明了一切。你是宦官令的舍人,怎么可能不清楚惠文王的心事?只不过你能把这其中利弊分析得的更加透彻:“曲在赵”的事儿不能干,“曲在秦”的事儿可以一试。两策相较,“曲在赵”,免不了要挨揍挨打,“曲在秦”则有可能既保面子又保里子。当然你还得吹上一把,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把和氏璧带回来。惠文王怎么决定你不需要知道,你先露一脸儿再说。

  那时候你需要的是惠文王的信任,没有这一条你怎么出场?没有舞台你怎么表演?其实惠文王也并不指望完璧归赵,甚至不考虑你还能不能回来。他首先考虑的是怎么才能推迟战争,他还没准备好开战呢,国都保不住,要一块玉有什么用?他需要一个胆儿大而且有头脑的人。你成功了,你获得了舞台。

  

  认真论起来,你真正的大赌就是赌这块玉。跟今天云南那帮子赌石头的混小子差不多。

  那个时候你不可能知道秦王不杀你,就是秦王不吭声,他身边的侍从美女也得把你撕巴喽。凭什么呀,拿一块玉换人家十五座城?那时候大秦气焰正盛,根本没拿正眼瞧你,否则不会在章台接见你。而你也清楚,赵王也不会把你看得太重,他只是要拖延时间推迟战争,否则也不会派你出使,更不会相信你的拍胸脯,人家得了玉就是不给城,你能怎么着?赵王不派你完全可以派别人,反正他是看准了一条,不能“曲在赵”,更不能草率开战,能保面子更好,不能保面子就保里子。可对你就不同了,你是拿这块玉来赌自己的命运,你已经苦苦等了十多年,你连赵王的面都见不着,你差不多都急疯了。你也三十多岁了,该成家立业了。

  你是把一辈子的精气神儿都压上去了。

  章台,估计不是什么正规场合,大概是一个观鱼赏花的亭子。否则司马迁不会刻意强调这个地方,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美女侍从传看这块玉,也不会兴高采烈三呼万岁视你如无物。司马迁是在说,秦王根本没把你放在眼里,有故意羞辱赵国的意思,换城的事儿提都懒得提了。而这,正是你期待已久的机会。

  你不可能期待秦王信守承偌,这样的好事轮不到你做,王公贵胄多得是。让一个舍人出使大秦,本身就说明了风险,弄不好连小命都搭进去。反过来说,你要的不正是秦王的蛮横无礼吗?是他的傲慢成就了你蔺相如,也是他的理智清醒帮了你的大忙。

  这应该是个长镜头,至少三分钟。你的脸慢慢红起来,像一只青涩的辣椒先从尖头泛红,脖子,下巴,鼻翼,红血球像排着队往脑门上挤。你的心狂跳不已,你提醒自己深呼吸,深呼吸……然后你慢慢地做诚惶诚恐状,声音是那样沙哑如蝇虫般冒出来。你说:其实和氏璧也有瑕疵呢,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看。

  啪,镜头一转,秦王随手把玉还给了你。啪,镜头再一转,你就跟青蛙似的回身一跳,靠在柱子上。接着镜头猛推上去,一个特大的特写:怒发冲冠啊。你的发根弹簧似的直立起来,生生地把纱帽顶得乱晃……摇,接着摇……直到把人们的眼睛摇昏。大王啊,你说,当初赵国君臣都知道秦之贪婪,都认为换城是打白条子说空话,只有我认为平头老百姓做买卖尚且讲信用,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为一块玉惹得伟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呀。于是我们赵王斋戒了五日,在朝堂之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国书,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大秦表示敬意呀。而现在呢,大王在这么个亭子里接见我,太不规范了吧?又把和氏璧让嫔妃们传来传去,太不尊重了吧?既然这样捉弄我,看来大王是没有诚意补偿赵国的,我也没脸再回去复命了。我现在就把头和璧玉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

  镜头拉回,平移,缓推。秦王尴尬,沉思。秦王好言相劝,制止美女和侍从,又招呼人拿地图,说这儿那儿全都划归赵国了。而你呢,一只眼观察秦王表情,另只眼斜视柱子,始终摆出这么个姿势。这个动作难度很大,要折腾。至此,你的赌注已经下完,接下来就是怎么全身而退了。

  之前你当然设想过这样那样的各种可能性,你最担心的就是还没等见到秦王就被干掉,玉也没了命也丢了,等于没亮相呢没叫板呢就落幕了。这当然是最糟糕的情况,真出现了你也就认了,这只能怨自己时运不济,生在这个万恶的奴隶制时代。然而没有,事情正在向比较文明的方向发展,这就有了你腾挪的空间。有一点你坚信不移,此时的大秦并没有强大到可以完全不管不顾的程度,对小国多少还得装模作样摆摆外交姿态。

  你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送璧的时候还斋戒了五日。大王若有诚意也应斋戒五天,朝堂之上迎以九宾之礼,我才敢正式献上。于是镜头一路平移,把你送进广成宾馆。

  接下来的故事天下共知,可以略过。五日后,秦王设九宾礼,和氏璧已经归赵,你慨然请受汤镬之刑。秦国君臣面面相觑,恨得牙根痒痒。而秦昭王却由怒转喜,哈哈大笑。秦王毕竟是秦王,不会跟人一般见识。

  你赌赢了,秦王不但不杀还礼送出境,为赵国挣足了面子,当上了上大夫。你赢就赢在对天下大势有个准确判断,对秦王的心思揣摩得透辟入里。

  试想,秦王如果真的想要那块玉,怎么着也都得着了,那是个冷兵器的时代,怎么可能让你的随从“褐衣径道”轻松逃走?早就完璧归秦啦,你丢了还没地方说理去。再一说,秦王若一翻脸,就拿这个理由开战不是最好?你一个下国小臣竟敢戏弄本大王?甚至可以推测,是秦王下令暗中保护你都不一定,秦国缺拍马屁的人吗?他们不想弄到玉献秦王吗?历史真相是,秦王并不想此时开战,只不过借一块玉敲打赵王罢了。赵王老老实实送来了,秦王目的就达到了。赵王挣了面子又得了里子,目的也达到了。你借机充分表演出了大名,从此翻身得解放,更是目的达到了。皆大欢喜呀。

  这么分析不冤枉你吧。(未完待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