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清北仍是国人的情感寄托

2022-07-17 16:10:07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孙锡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暑期,既是毕业季,又是升学季,清华和北大总要成为中国教育的中心话题,因为中国最好的人才会一年一年地往这两个蓄水池里流。

  大学的预算,也是年近的热点话题,清华年度预算达到三百多亿,而湖南的985学校就几十个亿,且招生规模要大得多,单人预算差了近十倍,湖南的211高校则只有十来个亿,相差几十倍。

  有人看着不舒服,认为级差太大。

  我个人对这种差距持理性态度,如果清北这两个优秀人才蓄水池能把中国最好的人才培养好,就应该多给点钱,钱花好了,尖端人才就出来了。

  有人认为,清北的本科生都是高分考生,高分并不代表高能,并不代表是人才。

  高分,不代表高能,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面看,能考到顶尖分数的人,能力又能差到哪里去?凡能靠自己本事考进清北的孩子,实话实讲,智力都是相当了得的,不是靠做题死读书就可以达到的。

  清华,北大,早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符号,也是中国人期盼有自己创新科技成就的希望所在,每一批人才送进去,人民都藏着许多理想在其中,总希望这群人里能出几个诺奖得主,总期待这群人里能搞出点非同凡享的新玩意儿。

  什么叫情感?中国人愿意把最好的人才送进清北,并且愿意让政府把最多的钱投进清北,就是最浓的情感。这种情感,现在已经成为习惯。

  在很长时间内,群众对两校并没有什么意见,最近几年开始有点小情绪。

  为什么?因为美国人卡了我们的脖子,清北拿不出什么办法,最近几十年,两校培养的人才都没弄出什么原创高科技,没能让中国摆脱高精尖领域的对外依赖。

  另一方面,清北学生又出现一些不太让人满意的流向,比如说,出国留学不愿意归来,成绩越好的学生越想干金融,综合能力越强的学生越想搞行政,铁饭碗思维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高薪,清北博士挤着去特区当小学老师,去考社区干部,等等。

  从个人追求上看,上述流向都无可厚非,谁都想过得舒服点,谁都想往又高又稳的地方走,情怀市场早已经越缩越小了。

  然而,清北就是清北,绝不是一般的985,更不是一般的大学,你们把中国最最聪明的一群人抢走了,你们花了同等规模学校几十倍的经费,人民对你们的期望是不一样的,花了极高的成本,自然想得到更大的回报。

  再换个视角看,如果清北每年的预算跟中国大学平均预算相同,清北的学生会培养成什么样?还是顶尖吗?还能稳居中国前二吗?还能维持数据评比中的绝对优势吗?

  如果是,说明清北的优秀人才在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能,也许大学的办学模式会引起许多新的思考。培养成本上的优越性需要人才贡献上的基本对应,以达到一个合理的性价比。

  清北的学生出国留学是坏事吗?绝对不是。

  如果他们都不愿意出去,那才是坏事,那才是浪费。我们总是讲西南联大办得好。其实不是,在那个条件下,缺教材,无正常教学科研设施,西南联大本身的培养质量一般,只是西南联大的校风严谨,是西南联大的生源质量高,是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去美苏留学深造了,是这些学生有强烈的爱国心愿意归国奉献。

  如果中国的科技事业没有达到世界一流,留在国内,只能是矮子里挑长子,不会产生当年“两弹一星”时代那么多的卓越科学家。只要中国未站在世界顶峰,就应该鼓励优秀人才出国留学,这个开放心态不能中断,哪怕只有一半学成归来也是不错的,不能因怕他们不回来,就不让他们出去。

  我考不上清北,甚至连进去的机会都不多,但我希望看到清北变得更强大。

  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中国人对清北的情感仍然还是一样的:等着清北为中国产出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等着清北为中国解决卡脖子难题;等着清北带动全中国高等教育登上世界一流。

  美国为什么牛啊?全世界时刻都在等着它下一步会搞出什么新科技,都在害怕它又会搞出什么新武器,都在等它又能制造出什么治病救人的新药,它的教育与科技始终在给世界以新的想法。

  如果清北带领中国教育与科技也走到这个高度,中国能不强吗?留学生还会不回来吗?

  清华,北大,对社会上的不同声音,可能有自己的不理解,这也很正常。

  但是,清北也应该明白,国人的情感是真实的,是朴素的,情感中的期待也是合理的,毕竟每一分教育经费都是人民辛苦劳动所得,他们理应获得多一点心理安慰。

  写于2022年7月16日星期六


      【文/孙锡良,大学副教授,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原载孙老师新公号“孙锡良B”,欢迎关注。】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