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长篇小说:天与命(第二十一章)——谨以此书献给全国千千万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朋友们

2020-06-29 11:53:37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宋一臣
点击:    评论: (查看)

  第二十一章

  李小虎到市动检站工作不久,妻子候丽的工作也有了变动,升任为市国税局的副局长,成为市里少有的女领导干部之一。对于妻子的升迁,李小虎心中十分高兴,毕竟妻子辛辛苦苦的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也算是很好的结果吧。

  候丽当上了副局长,也就不在骑自行车上下班.局里给她配备了一辆桑塔娜骄车,每天负责接送,显示着身份的变更.红军巷的大婶大妈们都夸奖老李家找了一个好媳妇.必有后福,好日子长着呢.候丽听说后,倒是很谦和,工作忙忙碌碌,从来没有摆过架子,看见谁都是很客气的.有时候碰见年长的邻居,还要叫车顺便送一下,口碑是非常好的.而李小虎确从来不坐候丽的车,觉得丁是丁,卯是卯,该谁坐谁就坐,自已坚持骑自行车,从来不沾公车的边.平时也非常反对公车私用,觉得公车应用在公事上,而不是摆谱的工具,没有什么可眩耀的.候丽知道李小虎的脾气,也很低调,公私分明,俩人各忙各的,互不干涉,生活过的很随意。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风气也在变化着.候丽虽然当的不是什么大官,但在豫北市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各个部门开会,企业开业,常常被邀请到主席台就坐并剪彩,在电视里也常出镜,经常是早出晚归,连星期天也得不到休息.如此一来,家里面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李小虎和候丽经常忙的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换洗的衣服也顾不上洗,回到家里都累的不行,也就没有了温馨的交流,久而久之在感情上都平淡了.说起来,李小虎对候丽的工作一向是很支持的,毕竟妻子担负着领导职务,自已应该多承担一些家务才是.然而时间长了,耐心也就少了,矛盾和问题也会发生,使他感到很不适应,常常憋着一肚子气,总想发火.候丽在局里分管企业的税务征收,是比较忙的岗位,经常下基层,去企业,跑省局,也不知道都是什么理由,三天两头总有应酬,好像请客吃饭也成了革命工作的组成部分,推都推不掉。往往是李小虎在家做好了饭,候丽不回来吃,让他觉得很扫兴.更让他感到吃惊是,家里经常出现了登门送礼的,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知道了家里的住址,大包小包土特产,烟酒水果小磨油,来者都是满脸带笑,花言巧语,说得都很近乎,使李小虎哭笑不得.后来只要他看见,一概拒之门外,好不客气,令这些人好没面子.一时间,谁都知道,候丽的老公是个老倔头.根本不近人情,这让候丽也很尴尬,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李小虎听后,哈哈一笑,自豪的说,”我就是倔,不想让同志之情沾上铜臭,不想把人与人的关系庸俗化了,如果办什么事都要送礼,那太可悲了,我们共产党员绝不能做这些事情.”他并时常告诫候丽,千万不要被糖衣炮弹所击中,要做一个干干净净的党员干部,不要让人戳脊梁骨。候丽听了倒是显得很随和,虽然对李小虎的作法也表示赞成,但也坦诚的表态说:”人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人之常情也要理解啊,送礼的有些也并不情愿哪,他是怕你办事不公平。你不收就行了,也不要做的太生硬,那太伤感情。我有自己办事的原则,不符合政策条件的,绝不开绿灯。至于贪污受贿,那迟早是要栽跟头的,我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你就放心吧!”

  李小虎觉得妻子说的也对,想想自已的举动也有点欠妥,也就不再多说.日子一天天的过着.以后到家里登门送礼的真的减少了许多,是因为李小虎固执的名声在外,还是候丽做了工作,总之家里面没有了往日的闹腾,这让李小虎感到很高兴。

  生活就像一只万花筒,在五颜六色的人生道路上,坎坷和忧愁会时常伴随着,虽然李小虎和候丽在工作上都很顺利,但家里也还有本难念的经,这让他们想起来就头痛.那就是女儿的学习.女儿李芸在豫北市二中上学,虽然很努力,但各门功课始终上不去,特别是数学,经常不及格,老师已警告过多次,让人十分焦虑,又觉得束手无策。

  现在女儿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面临着高考的重大转折,经学校几次模拟考试,女儿的成绩始终处在高三年级的下游。如此状况,是很难考上大学的.按老师的评估,能上个普通的专科学校就不错了。

  女儿整天愁眉苦脸,无精打采,象个霜打了的茄子,进门就把自已关在屋里,使劲的复习功课,饭不想吃,连话也不愿意说。

  李小虎,候丽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总得想办法解决啊,通过熟人请来一位退休的名师到家里给她补课,老师教了几次,觉得她基础太差,找个借口不来了..

  李小虎俩口儿无可奈何.真不知道再如何使劲.李小虎觉得,女儿已经尽力了,只能顺其自然了,不能强赶着鸭子上架,那样肯定会出问题,有学上就行,总归会有出路的。如果考不上,就继续复读,事在人为,相信女儿终会有出息的。而候丽觉得,让女儿上个一般的学校,起点太低,没有本科文凭,毕业后连个好工作都难找.必须另找途径才行,况且河南的考生太多,录取比例非常低,在国内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坚决主张送女儿到美国去读书,在美国上大学,那样才会有好的前途。

  两人都觉得自已的想法正确,私下商议几次也没有头绪,你争我辨,谁也说服不了谁,一直僵持着……

  星期天,吃着早饭,候丽与李小虎为女儿的事又吵了起来。

  候丽急切的对着李小虎说:“去美国上学的事,我已经了解好了.我给你说,现在我们省局的牛局长和几个处长的孩子早就在美国读书了,那边的条件可好了,怎么办手续,怎么办签证,路子我都弄清了,咱就是跟着走,处处都会开绿灯,咱家的经济条件也可以,钱也能拿的起,人家也愿意给帮忙,到时候把各种手续一办就行.再也不用过独木桥了,那是多好的事啊.现在大城市的孩子,有点门路的都走了,咱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影响孩子的前程。况且在美国上学,拿的是美国大学的文凭,走那儿都吃香,你怎么就想不通呢?”

  李小虎坚决的:“我很想的通,还是那句话,不同意!我就不信,咱的女儿在国内没有前途,非得到美国去镀金。中国这么大,总会有适合她学习工作的地方。孩子受点磨难怕什么,更能锻炼人,现在的环境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我们根本不用为她的将来担心.孩子只要忠于祖国,热爱祖国,能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到那里都可以大有作为,现在国内学习生活条件多好啊,离我们又近,跑那么远干什么.咱们是老红军的后代,女儿才高中毕业,就送她到美国去念书,接受美国的教育,这有点太荒唐了,还爱不爱祖国,简直不可思议。”

  候丽反驳的说:“什么荒唐,什么不可思议,你这是思想落后,跟不上形势了.到美国上学,就不爱国了!到那儿学好本领,照样能回国为人民服务。你怎么就是死脑筋哪,真是湖涂了!现在那么多的领导干部都把孩子送到了美国,人家难道就不懂道理,人家难道就没有觉悟,你是思想僵化,钻了牛角尖哪。”

  李小虎固执的:“人家怎么做,我管不着!他们就是上天也行。我的女儿就应该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不能忘本,不能坏了家风,不能跑到敌人那边去,敌我不分!”

  候丽无奈的:“你呀,你呀,什么是敌人,什么是朋友,孩子到美国上学怎么就敌我不分了。你自己的脑袋就是一盆浆子,糊涂的很,现在都什么年月了,你难道还想着阶级斗争?还想着和美国打仗,我告诉你,现在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我们跟美国都讲友好了,能到美国去,那是很幸运的,你的思想真是落伍了,都成老黄历了!”

  李小虎生气的:“老黄历就是老黄历,我从小就是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打倒美帝,打倒苏修,我一直记着,永远也不会忘记!现在让女儿去美国上学,让美国鬼子教她读书,我不放心!不高兴,不愿意!”

  候丽气急败坏的:“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别人家的孩子,十二、三岁就送到了美国,初中就在那儿上学了.咱的女儿都十七八了,独立生活能力强着呢,何况跟我们省局几个处长的孩子在一块上学,比咱们当兵时的条件好多了,集体宿舍还有空调,学校菅的也是挺严的,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你这是瞎操心,认死理,顽固的很!”

  李小虎火了:“顽固就顽固,我就是这个样子.老李家的人,生来就是骨头硬,认准的道理就要走到低!”

  候丽沮丧的妥协下来,“好了,好了.咱们不争了,你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饭也凉了,我也不想说了,咱们看看女儿的态度再说吧.”

  李小虎气呼呼的[哼]了一声,没有反驳,算是表态同意了,拿起馍头狼吞虎咽的吃着.候丽端着碗去重新热饭,俩人都没有再说话,静默之中就是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同意征求女儿的意见,让女儿自己定。

  晚上,家里面紧张的空气已经消除.女儿回到家里后,李小虎、候丽郑重的与女儿开始了谈话.不料想,女儿听完后,竟高兴的跳了起来,大声喊道:“爸爸,妈妈,你们真是太伟大了,太了解我了.我不想在国内上个三流的大专,我愿意去美国上学,非常愿意去美国,我太高兴了,作梦也没想到啊。要是让同学们知道了,谁都会羡慕,我太幸福了!”

  女儿扑在候丽的身上又是亲又是搂,高兴的欢笑着.候丽得意的眼光看着李小虎,示意着自已的正确.李小虎看着,心里非常酸楚,女儿怎么就没有一点骨气呢,怎么就没有自尊心呢.女儿真的变了,变陌生了,不知学校平时是怎么教育的?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崇洋媚外呢,难道美国就那么好吗,难道真的成了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吗?中国教育的失误啊,真是可悲呀.李小虎心中觉得隐隐发痛,坐在沙发上闭上了眼睛,没有再说一句话……

  李芸轻松的参加完高考,成绩出来了,离省定大专录取线还差十二分,显然是很不理想的,仅够地方民办院校的录取条件。候丽见状也不再和李小虎商量,马上与中间人联系好,带着女儿去了北京,在参加英语强化学习后,就办理手续奔赴美国上学。

  五月十八日,人们俗称[我要发],谁都说是个吉祥的日子。

  这天,天气也特别晴朗.由郭丙贵投资改建的“富贵饭庄”在豫北市红星路上隆重开张。这是郭丙贵早就规划好的大事,也是他一生中的最高理想,一辈子的追求将变为现实,他真的太高兴了。回想从骑自行车卖猪蹄,到开卤肉店,再到投资建饭庄,可以说是完成了人生中的三级跳,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腰包越来越鼓,终于走上了更加富裕的康庄之路。

  已经发福的郭丙贵头发乌黑,穿着崭新的西装,打着红领带,挺着肚子,满脸带笑的站在饭庄门口,喜迎八方来宾,与前来祝贺的各位领导,嘉宾握手致谢,谈笑风生.礼宾小姐领着客人们鱼惯而入.郭丙贵对办好饭庄信心很大,专门请豫北市一位退休老厨师掌大勺,并计划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菜系“八碗香”。在开业前四处求教,选择礼品,招聘人员,还多次找到李小虎让其帮忙策划,李小虎也盼着老同学的事业一帆风顺,兴旺发达,认认真真的给他出了好多主意,想了不少办法。

  开业之日热闹非常。客人们一进大厅,就被挂有毛主席诗词的大幅诗配画所吸引,立马引起了不同反响.不少人站在前面驻足观赏,留影拍照。

  这是毛主席手书的著名诗篇《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瘳廓江天万里霜。]诗画大气磅礴,令人敬仰.

  在饭庄的走道和包间内,一幅幅豫北古城的风景画和历史典故挂在墙上,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饭庄与文化联姻,让人耳目一新,觉得有品位,有文化素养,在餐饮中品味乡土风情,在聚会时领略时代画卷,颇有创意.特别是具有浓郁特色的豫菜八凉八热八碗香,更让客人们大饱口福,留下了深刻印象。

  富贵饭庄说火就火了,生意越做越好,一时间还需要提前预约,很快成了豫北市的知名饭庄,并且被市政府列为定点接待单位,还时不时的有外宾到此参观品尝。郭丙贵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变成了知名人士,大老板,社会地位迅速上升,还被选为区政协常委,经常出席各种活动,甚是风光。

  福无双降,或许老天爷是公道的,就在郭丙贵名利双收,饭庄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李小虎突然接到了郭丙贵妻子的电话,说老郭生病住院了,请李小虎务必到医院去看看他。

  李小虎因为站里的事情多,也有两年时间没有见过郭丙贵了,闻讯老同学有病,急忙忐忑不安的赶到了医院.

  郭丙贵住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的高干病房,过去必须地厅级以上干部才能住,现在只要有钱谁住都行.病房十分讲究,里外套间还有卫生间,鲜花水果摆满了外厅.饭庄还派了个女服务员专门伺候.

  李小虎与穿着病号服的郭丙贵见面后,发现他真的瘦了,头上也有了白发,一副疲惫的样子。李小虎以为是得了什么大病,关切的询问情况。郭丙贵却感慨的说:“其实也没什么大病,还是老毛病高血压,糖尿病,可能是累的,心里面堵的慌,一忙就头晕,上个月在店里摔了一跤,一查高压二百三,血糖十六,把家里人吓坏了,赶紧把我送到了医院.医生让我住院检查,我想也好,干脆就休息一段吧.这不,现在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我也踏实了,就让老婆给你打电话,想找你说说话,诉诉苦啊!“

  李小虎放下了心,开起了玩笑,“你真让我吓了一跳,我还以为不行了,要留遗言呢.”

  郭丙贵哈哈大笑,说着拉着李小虎进到了里屋坐下,放松的:“我呀,死不了,命还长呢.知道你忙,我不说严重,你能来这么快,有些心里话,我愿意给你讲啊。你是我的好朋友,又是老大哥,老班长,我不找你找谁呢.”

  李小虎关切的问,“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想法,饭庄要扩大规模,还是在经营上出现了困难,”

  郭丙贵坦城的,“那道不是,规模就这样了,饭庄的生意也一直很好,中午晚上基本满座。看到这些,我心里高兴啊,从来没有想到能挣这么多钱,谁都说我有福啊!”

  李小虎直快的:“怎么,还不知足,还嫌挣的少?”

  郭丙贵连忙否定:“不,不,不,知足,知足,早就知足了,每月挣的钱超过市长。”

  李小虎坦然的:“那你还发什么愁,真的应该好好感谢党啊。”

  郭丙贵发自内心的:“是啊,我感谢党,感谢党的好政策呀。可一遇到一些具体事,就心里着急,发毛,睡不着觉啊,这不,整整瘦了十斤哪。”

  李小虎不解的:“什么事还让你这么上头啊?”

  郭丙贵诚恳的:“实话实说,开饭庄是真让人操心哪,什么事都得想到,各方面的关系也得处理好,我现在主要是脑力劳动,不亚于市长啊.你要知道,咱们饭庄之所以兴旺,靠的就是“两款”,一是公款,二是大款。大款在这儿吃过饭马上就给结了帐.而公家的呢,都是吃完饭领导签个字,以后再算账结账,没有给你当场付钱的。不象我过去卖猪蹄,卖卤肉,一把一清,谁也不欠谁的账。”

  李小虎接着:“怎么有人不给钱,有赖账的?”

  郭丙贵摇摇头:“那倒不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吃了喝了还是认帐的.”

  李小虎不解的,“那怎么回事,”

  郭丙贵继续,“现在关键问题是不好要,本来是月清,季清,甚至是半年清的,到时候去要账,没有顺利的,三趟五趟都解决不了,有的单位好一点,去两回就给了.有的单位不讲信用,一拖再拖,就是不给,好像大爷似的,我还得求告着,真象三孙子似的,弄的灰头土脸的.特别是有两个单位换了领导,新官不理旧账,让去找当事人要,你说气人不气人!”

  李小虎愤慨的:“那是,太不象话了!”

  郭丙贵无奈的:“我现在手里攒着三十多万元的欠条,心里面堵的慌啊,职工和服务员的工资不能欠,进货商家的钱也不能欠,周转资金都成了问题,你说怎么不着急啊”

  李小虎气愤的:“这些人真是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到市委告他们去!”

  郭丙贵气虚的:“不敢哪,都是有权有势的部门,得罪不起呀.你去告他们,就会伤了和气,以后饭庄就没法开了,谁都能找你的毛病,还是忍着吧!”

  李小虎愤愤不平的:“你啊,就是肉啊!象个皮球任人踢了!还没有一点骨气!”

  郭丙贵苦笑:“没办法,和气生财嘛 ,我是一忍再忍,憋出了毛病,知道病根在那儿,所以想找你诉诉苦,你说,我不给你讲,给谁讲啊.你最了解我,咱俩最对脾气嘛.这不,这会儿就觉得好多了,气都顺了,看见你我心里高兴啊。你放心,我垮不了,好在还有积蓄,能杠住,慢慢的要吧。”说着话锋一转,对着外面的服务员喊道,“小董,你过来.”

  坐在外厅的女服务员应声而进.郭丙贵喜悦的,“你给饭庄打个电话,中午让他们多送两笼蒸饺,还有八宝粥,我和老同学一块吃.”女服务员点头答应,退出.

  李小虎疑或的,“怎么,你要叫我在这儿吃饭.”

  郭丙贵直白的,“咱们好长时间没见面了,难得相会,要不是医生不让喝酒,说什么咱俩也得喝两盅啊.饭庄新上了虾肉蒸饺,可好吃了,一会儿让他们开车送来,你尝尝鲜.”

  李小虎惊叹的,“行啊,你这谱摆的也够大的,赶上资本家了,可真会享受啊.”

  郭丙贵实诚的,“比起当年我爹住院强了一百倍,那时候八个人一个屋,乱哄哄的,放个屁满屋臭,连饭都吃不好,现在今非昔比,咱有这样的条件和能力,能享受就享受吧.他们天天往这儿送饭,想吃啥就送啥,再说我还有好多事,想向你请教呢,你就多坐一会儿吧。”

  李小虎不好拒绝,只好留下了……

  夜已深,豫北古城已是一遍沉静.街上看不到行人.在豫北市第一毛纺厂的门口,两个保安象贼似的,搬着梯子正在爬上爬下把破旧的厂牌摘下,然后抬着悄悄的扔进了仓库,此举是工作组安排的,意在减少震动,也不想招惹闲话,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愿让更多的人看到,标志着这家国有企业寿终正寝,彻底完了.

  在市政府破产清算工作组的主持下,豫北市第一毛纺厂正式宣告破产.厂门口贴着布告,要求全厂二千多名职工分期分批与工厂剥离,办理手续,限期离厂。黄东成,候大菊因为早已下岗,在领取了一万多元的补贴金后,双双办理了退休手续,转入社保。从此和工厂没有了任何瓜葛。

  拿着领到的补贴金,黄东成无语.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一旦兑现,真是伤感.这辈子就这样被打发了,自已才五十岁,上有老下有小,就不让干了,这点钱怎么够花呢,再说自已就值这几个钱吗,到那里去诉说呢.他走出厂门,回望自已熟悉的工厂,鼻子酸了,两眼发呆.未来的路怎么走啊,他心中茫然,找不到答案.不少工友悲痛欲绝,不想离开工厂,可又有什么用呢.

  候大菊和车间里的女工们抱头痛哭,她们在第一毛纺厂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经历了工厂从盛到衰的全过程,当年意气风发,以厂为家,党叫干啥就干啥 ,从来没有讲过价钱.心甘情愿的工作着.美好的青春在这里渡过,而现在却是花开花落如此凄凉。那时候工人阶级是何等的荣耀,人人都觉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翁。而如今,工厂变成了一盘散沙,工人就象断了线的风筝,无人菅无人问,沦为了社会的最下层,今后可怎么办哪。

  黄东成,候大菊想不通,厂里的工人们也都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给作解释,只能听天由命了。

  中原证券解放路营业部已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宽敞的大门口只放着两辆自行车,卖[证券周报]的大妈也不见了踪影.股市长期低迷,使绝大多数股民被套,让股民们变的心灰意冷,在大厅里看盘的只是剩下七八个人.冷冷清清令人叹息.

  此时大盘又是绿油油的,黄东成心里拔凉拔凉的,解套没有希望,割肉又舍不得.工厂垮了,股市犯熊,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回想自已在股市的经历,倒腾来倒腾去,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到头来弄的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差一点把老本都赔了进去,真是倒霉呀。特别是前几天,他非常敬重的一位股友突然离世,让他倍感震惊.股市真的险恶,象个绞肉机啊,小散户在里面迟早会被玩死的.自已必须得接受教训哪.

  黄东成的这位股友姓崔,也是个下乡知青,曾是豫北市一中高二班的学生.早年下海后在深圳打拼,挖了第一桶金.后来又进入股市,挣的盆满钵满,回到家乡直接进入了大户室,谈股论金,意气凤发,往往讲的很准,被大家尊为股神,也一直是黄东成学习的榜样.在中石油上市时,他非常看好这只股票,预测能涨到八十元,于是在四十元时满仓吃进,不料想该股冲到四十八元时,一路向下直接跌到二十几,他觉得已跌无可跌,倾其所有进行补仓,没有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中石油又跌到了十元左右,这一下让他彻底赔本,从百万富翁很快变成了贫穷者.以后该股价一直在七,八元处浮动,最低时只有六块多.老崔再无回天之力,心生闷气,又没地方诉说,一天早上突发脑溢血,才五十四岁就去世了.临终前告诫黄东成,“人哪,不能耍小聪明,想投机取巧挣钱是靠不住的.股市不是穷人待的地方,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是股市能挣钱,天下还有打工的吗,见好就收,还是找点踏实的事干吧.”.

  晚上,黄东成垂头丧气的回到家里,不想再说一句话.喝了点闷酒,躺在床上似睡非睡的回想着自己的大半生。一路走来真是难哪,痛苦多于喜悦.日子过的实在艰辛,是自已不努力还是懒惰?为什么命运如此的捉弄人?从下乡到如今,他一直都在努力的工作着,想当个好农民,好工人,不菅干什么都想作出成就。还幻想着能当上技术员,坐在办公室里绘制蓝图。然而,一切都化为泡影,命运总是坎坎坷坷,件件事都让自已刻骨铭心,无限悲痛!命啊,难道天命不可违,就该如此吗.往事不堪回首,黄东成觉得自已脑子清醒了……

  人过半百,一辈子已经定型.是富是穷天已注定.不能再折腾了.黄东成静下心,下决心不再炒股,把股票帐户清了,洗手上了岸.但觉得还不能闲着,不能坐吃等死,还得找点事做,人活一口气,还得提起精神,走完最后的路。他想起父亲晚年曾经干过的事,于是托人找到一份夜间看大门的工作,虽然挣钱不多,但心里踏踏实实的。

  深秋的夜晚,凉风习习.在一家民营企业的仓库外,刚刚上岗的黄东成顺拿着手电,认真负责的沿着外墙巡查.忽然,他看见在前面的树下,有一对黑影,立刻引起了注意,他打开手电灯照去,顿时听到了一个男子的呵斥声,“照什么照,照什么照,没长眼吗.”

  黄东成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一对男女青年正在热烈拥抱,亲妮着…黄东成看见女孩的裤子上露着两个大洞,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脚上也没有穿袜子,警觉的问,“你们是干什么的,怎么把衣服都撕破了,”

  男孩哑然失笑,得意的“这,这叫时髦,标准的牛仔裤,你就是一土老帽,什么都不懂啊.”

  黄东成感到不快,提醒的说,“那也别在这儿,天冷了,赶快回家去吧.”

  男青年直快的,“家里没地方,就这合适.”随后不满的,“这地你菅得着吗,多菅闲事.这都什么时代了,神经病.”说着紧紧搂抱着女青年,故意的,“来,吻一个,让他长长见识,开开眼.”说着两人狂吻…

  黄东成见状,羞愧的赶紧离开,嘴里连说着,“好好好,你们随便,随便吧…”

  冬去春来,黄东成的心平静下来,觉得自已真的变老了,不去攀比,不再折腾,象一棵历尽苍桑的老树,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每天在夜幕中慢慢的消沉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