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硬核佩奇,跨不过的城乡鸿沟

2019-01-20 12:09:53  来源: 南风窗   作者:曾于里
点击:    评论: (查看)

  《啥是佩奇》刷屏了。

  很多人表示:被打动了。

  《啥是佩奇》只有短短5分钟,剧情也并不复杂:儿子一家要回农村过年,孙子在电话里告诉爷爷他想要“佩奇”。于是,爷爷开始了“寻找佩奇”的奇幻之旅。

  爷爷拿出许久没用的老花镜,把儿子读书时买的字典翻了出来。可惜的是翻阅了半天也没找到关于“佩奇”的半点线索,只有“佩带”、“配种”等。他到村里的广播站,通过喇叭喊出了自己的疑问,“什么是佩奇?”村里人集思广益,有人说佩琪是洗洁精或护发素,有人说他认识的人就叫佩奇,也有人说那是某款跳棋。

  终于,爷爷从曾在北京做过保姆的老三媳妇那打听到——佩奇是动画片的小猪。通过老三媳妇的描述,爷爷勾勒出佩奇的模样,并且用身边的工具创造出一个佩奇来。当除夕夜家人团聚,爷爷开始展示爱心礼物,“硬核佩奇”出现,惊呆众人……

  

  《啥是佩奇》,刷爆朋友圈。

  做人,真寂寞啊

  虽然只是一个短片,《啥是佩奇》却拍得很聪明。

  它的运镜很讲究,灰白色调凸显出某种萧瑟感——这与农村的整体气质相符合。更关键的是,它有冲突、有悬念、有波澜、有反转,还有可以触动人内心中最柔软地方的爱。

  短片中的“爷爷”,让很多观众联想到了自己的爷爷,或者自己的父母。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只有一类长辈:都甘心为了子孙付出自己的一切。

  这个爷爷他可能执拗、倔强,亦或者他有某些缺点,比如像许多中国式父母会干涉子女的选择;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全心全意爱着你,愿意为你付出所有。

  小孩子的一个心愿,爷爷视若珍宝。所以他会费尽心力地“寻找佩奇”。

  当儿子在电话里说,今年不回老家时,老头落寞地往回走,下一秒似乎都要哭出声来了。

  但即便这样,他也没在电话里责怪儿子。这就是中国式父母:无私付出,却不求回报。

  很多观众说,被爷爷打动了。其实这个短片刷屏,从更深层次的心理角度来说,它触碰到了许多人内心中的愧疚——我们是愧对我们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的。

  就像短片中,儿子一家都在城里生活,只有爷爷一人留在农村。这是许多家庭的常态,子女在城市打拼,老人却是留守一方。

  少数老人是因为习惯在农村生活,但大部分则是因为太“懂事”了,他们怕给子女添麻烦——而承认吧,很多子女也惧怕这样的“麻烦”。不是说他们不爱父母,而是大城市巨大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以及有限的居住条件,迫使他们不得不“丢下”老人。

  这让人想起日本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子女们都爱父母,都欢迎父母前往东京相聚。刚到东京时,妈妈说:“原来东京这么近。”可决定离开东京的时候,妈妈却说:“东京真的太远了。”

  因为老人到了东京后发现,子女太忙了,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子女。父母在他们心中的排序,是在小家庭之后的。这很残酷,但它又是东方社会的常态。一个家庭的繁衍生息,是建立在对另外一个家庭的割舍基础上的。我们愿意在小孩身上投掷全部的热情和耐心,但面对老人的絮语,很可能是不耐烦的。

  这是我们内心中的愧疚。我们清醒知道不该这样做,但仍无动于衷。

  短片没有告诉我们的是,当爷爷在城里过完年,他是不是又会“懂事”地回到老家来?哪怕他疼爱孙儿,但他也不愿打扰子女。但我们都知道结局是这样。就像很多人感动地流完泪水,其父母依旧留守在农村。

  我们的感动背后,是深深的愧疚——我们为父母做的太少。

  “一个人生活,觉得每天都特别长。”

  “做人,真寂寞啊。”

  这是《东京物语》最后,两个老人的对话。

  东方社会的老人,真的寂寞。

  艺术创作下的“农村”

  《啥是佩奇》并非没有争议,也有不少人痛批这个短片。

  他们摆出事实和证据,例如,这个村子不穷啊,有视频彩铃、有4G网、有智能手机卖,怎么可能全村没有人知道佩奇呢?

  再比如剧中出现的那辆车的车牌,经过仔细辨认,是:豫F的,河南鹤壁。它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镁基地,有发达的电子工业,不偏也不穷,城乡差距不可能这么大云云。

  因此得出结论:短片夸大了城乡鸿沟,里面的农村不是真实的农村,短片的农村是“沉默的,没有话语权的”。最后上升到一个高度:短片传递的是一种刻奇的情感,它唤起的是一种廉价的感动,是“城市精英主义对乡村的虚假想象”。

  这样的文章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却很蠢。它犯下的一个根本错误是:现实真实和艺术真实,是不同的。

  如果这是一个纪录片,那么你必须符合现实真实,例如明明村里有人知道佩奇,为了拍这个片子却刻意说没人知道。

  但如果你是在写小说、拍电影,那么你就拥有虚构的特权。你可以像马尔克斯、福克纳、鲁迅、沈从文、阎连科那样,把自己的故乡当做世界的缩影。你可以将你对中国农村的想象,全部浓缩在你的故乡里。

  如果有人评论鲁迅的小说,说他笔下的“未庄”根本不是浙江绍兴的样子,湘西根本没有沈从文笔下那样美好的翠翠,所以他们的小说不是好的小说——这不是特别滑稽?

  所以有人按图索骥地找到河南鹤壁,说短片夸大城乡差距云云,是找错靶子了。

  事实是,短片中反映的许多情况,都是符合现实的。

  比如流动的中国,割裂了无数家庭;二元对立的城乡格局,使得农村无论是物质、精神还是话语权,都处于“落后”的地位(城市掌握了佩奇的话语权,看电影得到城里去);爷爷到了城市,与城市文明有着尴尬的错位(比如爷爷在电影院里大声讲电话)……

  导演经过艺术虚构和创造,将农村存在的种种问题,浓缩在短片的农村中。这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

  保守的中产视角

  如果说《啥是佩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那是在哪呢?

  有批评者说“城市精英主义对乡村的虚假想象”,说对了一半,对农村的想象并非虚假;但短片的视角,的确是城市精英主义视角。

  城市精英主义,用一个更普世更通俗的词,就是中产阶层。

  这个短片是一个电影的宣传片,它本来的出发点,也不是引发我们对于城乡二元的反思,它只是希望打动我们,然后让更多人走进电影院。

  这部电影定档春节档,大年初一有多部重磅电影上映,该电影相较之下没有什么人气,因此它只能在营销上下功夫。它主打的概念是合家欢,目标受众不仅仅是城市家庭,也包括广大的小镇青年和农村青年。

  短片最后一幕,是贴在农村斑驳墙壁上醒目的红底白字广告词:大年初一不收礼,全家进城看佩奇。

  对于短片中暴露出的城乡之间的隔阂以及由此引起的种种问题,电影给出的解决策略是:全家进城看佩奇。

  这是一个消费主义呼吁。说明白点,它就是想赚大家的钱——从城里的中产到小镇青年再到农村的老人。

  但它将这样的意图包装在一个非常打动人的故事框架里,让你心悦诚服掏钱。有多少人看了这个短片后,第一反应是赶紧到购票软件下单买张电影票。

  从营销角度来说,这是高明的,成功的。但假设我们把这个短片,当做一个农村叙事的样本,它的落脚点,虽然很温情,但也很保守。

  它虽然揭示出了不少问题,但它并未深入现实肌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当城市掌握了对佩奇的话语权时,农村是否只能接受失语的命运?佩奇受欢迎,农村真实的猪是否就没有意义了?过完年后,短片中的爷爷又该何去何从?

  这些内容虽然不是一个短片能够涵盖的,但它最后选择的是一条最容易走的路径:以消费抚慰疲惫,以温情实现和解,用感动泪水让观众停留在逻辑的半山腰上,并实现中产阶层的道德豁免和责任豁免。

  爷爷虽然快乐地过了个年,接下来却依旧要寂寞地在乡下度过其他的360多天。

  《啥是佩奇》的问题,在这些年来一些反映底层社会现状并受到好评的电影中普遍存在,比如《找到你》《无名之辈》等。在《找到你》中,底层女性孙芳的苦难(比如经济贫困、权利贫困)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最终只是让中产阶层女性李捷顿悟,反思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等等——一个典型的中产议题。

  换言之,虽然关注底层,但其主要是中产的视角,最终表达的是中产的声音、中产的诉求。

  考虑到中国中产阶层的历史处境和现实处境,《啥是佩奇》是他们保守范围内最好的创作了。

  虽不够好,却也聊胜于无。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