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锡良:人的趋光性

2023-01-06 14:22:1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孙锡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我在自家大阳台上放了两盆植物,每过三个月,我便要转动一次花盆,因为向光的一面会长得很茂盛,另一面则长势缓慢,只有通过反复变换方向,才能让整盆植物变得很匀称美观。

  夏天的时候,很多家里都会买灭蚊灯。带电的灯为什么能灭蚊呢?因为蚊子喜欢往有光的地方跑,它不太聪明,不知道自己会因为人类陷阱而送死。因为很多昆虫有趋光性,农业上还利用灯光除害虫。

  阴天,雨天,在家或是在办公室,不管干不干事,总是要把灯打开。人只要不是处在睡眠状态,就不喜欢阴暗的环境,有光,才感觉舒服。这说明人也是有趋光性的,只要眼张开,灰暗就让人有不好的体验。

  事实上,人类在所有生命体中最具趋光性,植物和一般的动物只具有自然性趋光,而人类则是全面的趋光,除开自然性趋光,还具有强烈的精神性趋光,即社会性趋光。

  什么叫社会性趋光?

  简单讲,就是人类对于社会的阳光和阴暗做出的适应性表现。这里的光,主要指物质之光、文化之光和制度之光。制度之光又表现为全面性制度,而非某一种特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类只要感觉某个地方有更多的光或者说有他更喜欢的光,他就会往那个地方集中,光的吸引力如同地球物体自然由高势能位置向低势能位置运动一样,不需要动员,也没有办法阻止。

  当人类的趋光性得到确认之后,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一定要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包容性,任何人的趋光性行为都应当得到理解,不应该以其它固化的强制性理念批评或指责他们,“人往高处走”的科学解释应当是“人有趋光性”。

  地球是圆的,地球也是运动的,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理论上讲,它的光照度在大部分地方具有相对公平性,在同一个经纬度上更是如此。然而,自然光相同的地方,吸引力未必相同,有些地方总是更具磁性吸引力,而有些地方则反之,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光照度。光照度越好越全面的地区越有吸引力,光照度越少或越窄的地方则不易留下趋光性强的人。

  如果我们要对整个地球的各个角落进行光照度分析,不难得出一目了然的结论,有些地方,偷渡者能想到它是危险的,它就像是装了灭蚊灯,但他们仍然冒险前往,丝毫不怕被电打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某种强光在照射着他们,他们愿意用生命去追光。

  人类在往前走,一直希望自己永远地进步下去。

  什么是真正的进步呢?

  很难有统一标准,因为各个地方的步伐不一样,会在各自的建筑里产生分歧。

  然而,规律是客观的,它会通过光照度得到充分体现,任何排斥性结论都不足以影响到业已存在的真相。越是有吸引力的地方,一定越能代表进步,越是逃离欲望强烈的地方,一定不是进步的代表,法国踢世界杯决赛下半场的队伍几乎全是非裔,说明法国比非洲更具进步性。人的逃离欲,不仅仅只取决于物质之光,还取决于环境整体的光芒。

  社会光照度又取决于什么呢?

  取决于人。人具有趋光性,人又决定社会光照度,这就是社会关系的对立统一原理。进步的人,可以让社会光照度变强,进而让自己享受更多的光照效益。落后的人,没有能力提高社会光照度,甚至还会降低社会光照度,进而让自己和其他人处于缺光的状态。当两者统一的时候,进步是有序的。当两者排斥时,一种状态是继续暗光,让趋光者另寻进步,一种状态是进步者勇敢地发出光芒照亮社会。

  全人类的进步,为什么是螺旋式上升?就是因为人类存在趋光者和背光者的对立,两者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就体现在这个螺旋之上。

  动物世界,并不是所有动物都表现出相同的趋光性,也有喜欢暗环境的动物。人类也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趋光性,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具有不同的趋光性,部分人甚至有强烈的惧光特征。

  我们在对地球世界各处的进步性做判断时,一定要抓住大方向,大方向是追求进步,就一定要求大家整体上保持追光的偏好,千万不要习惯于背光状态。

  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粒子性决定了光有压力,所以社会也是有压力的,波动性让人明白社会的非平直规律,起伏也是正常的,光的干涉、衍射等许多特性都能在社会中得到生活上的对照。

  在这篇短文的末尾,我很想表达一种愿望:希望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能继续改善光照度,都能满足人的自然性趋光和社会性趋光,人类的进步就是文明之光。

  附言:

  有人问及批评专家的许多帐号被封禁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真理之光会越来越多,请保持好进步心态。

  写于2023年1月6日星期五

  【文/孙锡良,红歌会网专栏学者,独立时评人。本文原载孙锡良新公众号“孙锡良B”】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