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人民健康 > 中医

还是抓紧时间学点中医吧!

2022-11-14 08:11:5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重楼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优化”了,微调了。

  昨天就有嗅觉灵敏的网友在自己公众号留言板块建议读者准备相关物资了。

  今天网络上也满是讨论要不要抢购制氧机和呼吸机的声音。

  看来,只要不是天真的人,都知道,新一波的冲击无可避免。虽然科罗娜女皇座下奥系家族的确往高传染性低毒性的变异方向走,但是看美日新等地的数据,反复感染+不正确的治疗,的确会有部分人群留下后遗症。

  冲击之下,最先受影响的必然是有基础病的人群,君不见某“明珠”3-5月份举全国支援的情形下去世的近600名患者全是因基础病而死?道理很简单,本来他们的身体就很脆弱,是在药物和仪器的加持之下才形成了脆弱的紧平衡,结果那啥一来,平衡被打破,事情就会变得很棘手。这个时候,离世了,争论究竟是die of 还是die with其实意义不大,因为那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几天还有某地网友讲述自己母亲作为透析病人,医院停掉了病人及陪护的每日核酸,且院内发生院感,其母被感染肺部感染合并心衰离世。这还是一个三甲医院,后专门只接透析病人,要求透析完了必须住在医院。

  医生也很无奈,哪怕发生院感了,也得带病硬抗。

  在NHS(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最为发达的英国,long covid患者的比例,全人群中患病率医护能排到第三,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比例医护能排到第二。

  真流感化了还好,问题是目前还是比流感要猛那么一点点,更何况得了流感如果不及时治疗,自身免疫力差的还是有死亡风险的,19年春的一篇文章《从流感发烧到重症监护 一场流感如何改变一个中年中产之家的命运》,当时惹得多少人焦虑不安?

  这次微调当然还包括了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增加重症床位,准备救治药物等,这也是三年来一直都在强调的。

  这个时候,真的得抓紧时间学一点中医。毕竟相比不确定的大环境,人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

  不然,如果家里有人发烧或其它突发急病,碰上医院院感、医疗挤兑、原则居家等情形,还真是麻烦的事情。下两图是加拿大部分网友的经历:

  类似的情形,3-5月时“世界的某都”,也出现过不止一例孩子发烧,线下求助无门,最后家长诉诸网络,然后问题在线下得以解决的情形。

  如果家长懂一点中医,类似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网友“马贼山”就分享了自己2020年冬春之交的故事,在风暴之中的他们,大年初一儿子发烧38.6度,妻子力排众议,用厨房的食材和一点中草药使得孩子两天退烧,三天止咳。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们一家更是幸运地躲过了医疗挤兑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

  除了常见病的治疗,特殊情况下某些急症的急救也可以用,典型的就比如潘粤明的母亲在针灸医生远程指导下缓解了他父亲的新发脑梗,具体情形详见《能做个实事求是的合格“中医黑”吗?》,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中医还讲治未病,预防为主,懂中医理念学中医方法,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当然了,除了口罩,该备的防.yi药品和物资储备还是要做。网友“中医妇儿-林波”医生就建议,“包括但不限于:艾条,苍术粉,藿香正气丸,连花清瘟胶囊,银翘解毒颗粒,参苏丸,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九味羌活丸,清肺化痰丸,午时茶,荆防颗粒,四磨汤或槟榔四消丸,保和颗粒,安宫牛黄丸,云南白药等等”。

  最终,心态很重要。有了相应的知识和物资储备之后,心态还是要平和,要稳,国内和国外的经验都证明,中医对该病有很好的疗效(HK3-5月那波冲击还特意从大陆请的中医专家和团队过去支援),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胸有成竹,咱们不慌。

  【文/重楼,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针砭药石”,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