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啥是佩奇》:一场城市精英主义对乡村的虚假想象

2019-01-19 17:15:07  来源: 新京报   作者:张丰
点击:    评论: (查看)

打不开?点这里>>>

  一大早就被《啥是佩奇》的短片刷屏了。在我的朋友圈里,至少有三位表示感动。我认真看了一遍,很遗憾,这部片子并没有感动我。

  原因大概在于,我对《小猪佩奇》并不熟悉,只是两年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了解过,而我又对短片中那个假设的北方农村场景太熟悉了。

  从叙事的角度看,这个短片还是非常精巧的。在乡村的老头盼望儿子带着孙子一起回家过年,电话中他问儿子,孙子想要什么样的礼物,答案是“佩奇”,这可难坏了这位农村老大爷,他不知道佩奇为何物,于是,就开始了“寻找佩奇”的过程。

  这个叙事的基础,建立在城乡鸿沟和信息鸿沟的基础之上。

 

  一、短片夸大了城乡鸿沟

  农村老人不知道城市小朋友喜欢的动画片,这其实很符合逻辑。即使在城市,如果不是陪伴孩子的人,也不一定知道小猪佩奇。

  但是,城里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搜索,很快找到这个答案。农村老人的另一个“落后”之处,是可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所以,短片中的老人,和自己的儿子、孙子之间,存在一种双重的隔膜。

  这个逻辑是大致成立的,但是问题在于,为了突出戏剧效果,短片把这种鸿沟严重夸大了。

  现实是,智能手机在农村已经非常普及,在我老家(同样的河南农村)的村子里,尽管也有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但是60岁以下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已经相当普遍。

  村里有一个微信群,人们在这里抢红包和发表情包的劲头,和城里的白领没有什么区别。

  事实上,微信群里既有不少在村里生活的人,也有一些在外打工者,移动互联网的进步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

  如果一个不上网的老年人,想搞清楚“啥是佩奇”,并不需要费那么大波折,他只要向稍微年轻一点的人询问就行。

 

  二、这样的“乡村”并不具备普遍性

  《啥是佩奇》的一个问题,就是假设农村中已经没有“稍微年轻的人”,所以片子里出现的,都是牲畜、柴火、炊烟和老年人,以及要对大家进行智能手机培训的高音喇叭,这个场景是相当荒诞的。

  这完全是一种假想。既然老人的儿子可以开车回到村里,别的车也一定可以。短片中那辆汽车,车牌是“豫F”开头,显示地点是在河南鹤壁。鹤壁在河南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它有山,过去也产煤。

  但是鹤壁又是非常小的城市,恰恰缺乏“城乡对比”,从鹤壁市区到下面的农村,其实相当方便,那里的“山村”并不是这种隔绝状态。

  

  在短片的导演看来,乡村既是全方位落后的,也是与世隔绝的。所以,在那个老头心中,在城里当过保姆的就会成为一个权威。

  因为保姆去过城市,就意味着见多识广。这样的状况,可能在一些真正偏远的山村存在,在“北方农村”却并不具备普遍性。

  城乡之间,尤其是乡村和小城市之间的互动,是真实存在的,小城市都在忽悠农民进城买房,哪里还存在真正的“隔绝”。

 

  三、《啥是佩奇》塑造了一个丧失话语、始终沉默的乡村

  城乡差别,当然也会有隔膜,但是却不是这种表面的、无理性的隔绝。

  事实上可能相反,乡村往往表现出对城市时时刻刻地模仿。比如跳广场舞以及对微信红包的熟练运用。

  而此前媒体有报道过乡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塑料袋这种工业社会才有的垃圾,在乡村处处可见。被城市驱逐的污染强的小作坊,也早已慢慢转移到乡村。

  这才是乡村的真实情况: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事实上存在一种“单向的流通”,城里淘汰的东西,会进入乡村;城里出现的隐疾,在乡村会被放大。

  乡村的问题,并不在于它是和城市对立的“另一个世界”,而在于它可能常常处在城乡关系中沉默的、丧失话语权的一方。

  《啥是佩奇》对乡村的想象,是刻板而简陋的,也是忸怩作态的。最后那一句,让农村人都跑到城里去看“佩奇”,其实倒隐含着对乡村的文化“霸权”:农村什么都没有了,连真正的猪,也变得没有意义。

  □ 张丰(媒体人)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