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从老冷战到新冷战:温铁军谈国际关系演变的真实逻辑

2022-09-09 12:05:28  来源: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作者:正懋 弘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友导读

  我们的知识体系建构一般产生于教科书,而现行人文、经济、社会、历史等学科的教科书是冷战的产物,由西方人书写并编辑,对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国际关系演变的描述是西方本位的,其中的理论逻辑带有明显的西方意识形态色彩。

  几十年来,读着教科书长大的几代中国人,往往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话语的引导,未能对历史建立实事求是的认知。温铁军教授认为,还原历史真相,必须通过亲身调查研究国际比较研究

  走出西方教科书知识体系,

  穿越历史烟云,

  用中国人自己的双脚踏遍世界、实地调查研究,

  用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审视世界历史,还原历史真相。

  欢迎品读温铁军教授演讲。

  (本文系根据友成君学习温铁军教授《从老冷战到新冷战(解构新老冷战)》系列课程笔记整理,文中除明确是温铁军教授的观点引用外,属于作者的理解,与您分享,邀您共同思考。)

  关键词

  调查研究

  国际比较研究

  老冷战

  后冷战

  新冷战

  八一九事件

  意识形态

  制度体系

  内生需求

  全球化解体

  中国崩溃论

  中国威胁论

  学习笔记

  尽管有人反对“冷战”的提法,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谋求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和世界各国(及其人民)保护自己国家独立自主发展的权益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而这对矛盾当中,美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特别是自特朗普政府明确提出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之后,美国对华“脱钩”政策延续至今,中国已然被动地被拉入“新冷战”

  认清形势的来龙去脉,才能对形势做出正确的研判和应对。从本周起,友成君将以每周分享一课的频次,邀请您一起学习温铁军教授的《从老冷战到新冷战系列课程。

  总序:从老冷战,到后冷战,到新冷战

  ——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

  做有独立性的思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定得和我们的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得出相对更接近客观真实的理论和观点。

  ——温铁军教授

  ”

  温铁军:大家有多少人了解过去的老冷战,有多少人知道老冷战结束的时候,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多少人知道当老冷战结束转为后冷战时代,以及当后冷战又再转为新冷战的时候,都是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这些转化?这是我认为大家应该有所了解的、这个客观世界的演变过程。

  作为伴随着国家一起长大的一代,我们经历了太多年轻人没有经历的事情,在这种经历中做有独立性的思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一定得和我们的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结合在一起,我们可能才能得出相对更接近客观真实的理论和观点。我要介绍的就是关于新冷战的调查研究和我们在调查研究中的思考形成的理论和观点。

  拨乱反正:乱“源”何在?

  “

  问题是:我们的分析能力,构建在没有清理的知识体系之上。

  ——温铁军教授

  ”

  温铁军: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知识形成于教科书,或者说你们是读着教科书长大的一代,而教科书恰恰是在冷战时期所形成的,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历史科学等等,这些学科知识体系和冷战时期的对立斗争和意识形态的对抗性矛盾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我们对这些教科书的知识没有辨析的能力,且不说是否对这些知识有所清理,就是认识这些知识本身的背景,恐怕也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在全球化发生内生矛盾,并且内生矛盾导致全球化危机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人们似乎还是“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我们很难在没有清理的知识体系构建成我们的分析能力的这样一种条件下,去面对今天全球化解体的过程中,我们身处其中的复杂形势

  当代中国人,仍然需要“睁开眼睛看世界”

  “

  苏联解体后,迈开双脚我就去了苏联东欧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做实地调查,我去了7个国家,我是个亲历者。

  历经了10年对国际问题的比较研究之后,我又有机会去接触西方大的金融资本集团,甚至到他们做重大决策的地方,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所以我跟大家交流、讨论的观点不产生于你们的教科书,也不产生于这些被意识形态浸淫了多少年的所谓理论和观点,而主要产生于国际比较研究,产生于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的大变局。

  ——温铁军教授

  ”

  温铁军:80年代后期,我作为当时的中央政策部门的一个调查研究人员,正好有机会参与当时世界银行项目——世行在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推行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体系。世界银行是跟中国政府签的协议,我作为中国政府方面的工作组成员,参与了世界银行对中国政府的软贷款,也就是帮你做制度调整,其实也就是帮你推进西方制度体系——这样的贷款工作小组,被送出去,到美国去学习怎么操作这些贷款,也就是说世界银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是怎样操作贷款的。为了了解这个经验的过程、执行的过程,又得先去学习它的方法。

  跟班作业、辅助世界银行的庞大团队在中国推进按照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体系“转轨”的具体工作,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我得以了解西方对发展中国家一般推进制度转轨的内生性的需求。

  1991年苏联东欧解体,八一九事件,叶利钦登上坦克,苏联实际上解体是八一九事件。它发生的时候,我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带着在中国做的一个全国性的量化分析(抽样调查),了解中国国民的政治文化和政治态度,拿到美国去做数据分析。

  1989年到1991年,三年左右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巨变,苏联东欧体系轰然倒塌,这正好是我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这时在西方盛行的是“中国崩溃论”,没有谁会认为苏联东欧这个庞然大物都解体了,中国还能撑得住。所以当时我在美国要做讲座的时候,很多人说你什么都不用说了,“铁幕”已经垮了,你们只是“竹幕”,根本撑不过3年。

  那怎么办呢?我说我还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看。所以迈开双脚我就去了苏联东欧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做实地调查,我去了7个国家,当时这些国家社会非常混乱,甚至很多地方在发生战争,很少有中国的官员和学者能在这种条件下亲身去经历这场事变。我是个亲历者。

  不仅如此,2001年,911事件爆发,美国新经济危机爆发,双重危机同步爆发的时候,因为中国在2001年加入了WTO,原来的“中国崩溃论”突然转为“中国威胁论”,这时候我又有机会被西方的大金融资本集团请过去跟他们做对话。

  历经了10年对国际问题的比较研究之后,西方这些大金融集团开始重视我们比较另类的对中国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分析,所以我又有机会去接触这些大的金融资本集团,甚至到他们那些做重大决策的地方,身临其境地去体验。所以我想我能够跟大家交流、讨论的这些观点不产生于你们的教科书,也不产生于这些完全被意识形态浸淫了多少年的所谓理论和观点,而主要产生于国际比较研究,产生于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世界的大变局。

  希望大家从我这个系列讲座中,能够得到一个更多地贴近客观实际的观点的分析,而不是只从教科书形成一套比较符合理论逻辑的观点。

  友成君说:

  用《矛盾论》的观点来看,在世界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在多个矛盾并存并不断变化的形势中,以美国为首的旧势力为维护既得利益,频频在国际上挑起争端;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势力则团结起来,与美国的霸权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美国是矛盾中的主要方面。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矛盾的次要方面会对主要方面发生反作用,矛盾的双方会相互转化。美国如果继续罔顾其他国家的发展权利而谋求优先权利,国际格局将会随着其他国家的觉醒而转变。我们面临的这场大变局,将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发生在眼前的生动案例。

  历史烟云:

  1

  中国崩溃论

  “中国崩溃论”是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对中国的历史定位和国际角色认知不完全,从而制造相关唱衰中国的舆论。它反映了面对日益强盛的中国,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对中国认知的复杂化和多元化。

  早在苏东剧变时,西方就兴起了第一波的“中国崩溃论”。但苏东剧变后,中国不仅顶住了西方和平演变的压力,而且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西方的“中国崩溃论”不得不把重点转向经济,开始唱衰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

  特别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东亚奇迹”被打破。中国则出现了百年一遇的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中国崩溃论”再度兴起,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屯资聚集香港,做空港币。当时中国政府力挽狂澜,对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对内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从那时起,国企深度改制,国家动用千亿外汇保卫了港币……中国安然度过那次危机,“中国崩溃论”再次破灭。

  2

  铁幕

  铁幕原意为封锁某国家或某集团,后转为某国家或某集团对自己实行铁桶似的禁锢。该词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在众议院宣称:“要在布尔什维克主义周围装上铁幕”。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的演说中,运用“铁幕”一词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此后,西方国家用“铁幕国家”来蔑称社会主义国家。

  温斯顿·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美国、北约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序幕。而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3

  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源于西方国家对西方模式“优越”的固执,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歪曲,其实质是西方国家意图进一步强化对世界秩序的霸权统治。

  中国通过经济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突破了西方模式“优越论”,形成了创新发展和成功转型的独特中国模式。因此一些西方国家炒作起了“中国威胁论”,主要表现为:一是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威胁到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二是极力给中国文化添加莫须有的侵略属性;三是通过不断夸大和歪曲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歪曲中国发展的目的,否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四是对中国的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无端指责;五是肆意抹黑中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交流。

  从历史上考察,“中国威胁论”并不是今天才有。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西方舆论声称“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妄言中国太穷对世界构成了威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入,中国的经济实力快速增长,西方舆论又声称“没有哪一个大国的崛起不改变政治格局”,用“国强必霸”的逻辑宣扬“中国威胁论”。如此看来,在西方人眼中,无论中国怎么样,都对世界构成威胁,除非你不走自己的路,跟着西方设计的道路走,按照西方提出的要求做。显然荒唐。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