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13)

2019-05-29 11:56:0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东海之韵
点击:    评论: (查看)

  1952,鸭绿江上的春天(原创)连载(13)

  文/东海之韵

  (十三)赵宝桐空中亮剑牟敦康雾海迷踪

  从1951年10月起,志愿军空军先后有9个师18个团的歼击机和2个轰炸机师陆续参战,参战飞机数量增至525架。

  1951年10月20日,已是副大队长的赵宝桐和空3师的战友们驾驶50架米格-15歼击机抵达安东前线机场,担任掩护泰川一带新建机场和平壤至安东一线交通运输任务。空3师首先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制定了实战锻炼计划,请空4师和人民军的同志介绍美机的活动规律和特点,学习空中作战经验。随后由人民军空军带领,以大队和团编队的形式熟悉战区,训练战法。可战情紧迫,时不我待,仅仅半个月后,赵宝桐就参加了第一次空战。

  11月4日上午10时,我空军地面雷达报告:敌机6批共128架,进犯我清川江、定州、博川等地区。地面指挥所命令7团升空迎敌。

  副团长孟进率22架战鹰,在人民军空军的掩护下跃入天空。地面指挥员及时通报着情况:“价川上空约5500米高度,F-84、F-80飞机20架。”

  赵宝桐,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参加过辽沈战役、解放抚顺及武汉三镇等战役战斗,1949年进入第四航空学校学习,是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

  初次参战的赵宝桐,此刻既紧张又兴奋。从机舱望下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地面上清澈的清川江和被敌人炸毁的城镇村庄。飞至朔州上空后,在师指挥所引导下,飞机进入战斗队形,搜索前进,赵宝桐所在的大队在高空担任掩护。此时,敌机已窜至价川上空,孟进见敌情改变,令转向东南方向前进。可3大队却没有听到副团长左转弯的命令,在大队长牟敦康的率领下继续向南飞去,不久就到了顺川的上空。

  “注意,前面有敌机!”赵宝桐从耳机里听到大队长的声音。只见大约6公里外有十余架F-84战斗轰炸机,高度4000米,分为上下两层,正在向南飞行。大队长牟敦康命令各机投下副油箱,加大速度爬高向敌机飞去。敌机近在眼前,共有24架。牟敦康迅速下令:“2中队掩护,1中队攻击!”并率先冲向敌机,赵宝桐和僚机紧随长机组跟了上去。

  敌机被志愿军的飞机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下子四散逃离。而赵宝桐因冲得太猛,一下子掉进了20多架敌机的中间。几架敌机马上围拢过来,都把机头对准了他的飞机。赵宝桐毫不迟疑,猛地一拉操纵杆,飞机像离弦的箭,向斜上方冲去,机身旁闪过道道弹光。

  等他回过头来,看到4架敌机正在左转弯,露出一个空档,就一个半滚冲了过去,顺势咬住一架敌机紧追不放。敌机左转,他也左转,双方在几千米的高空展开了追逐战。终于赵宝桐把敌机慢慢地套入瞄准具的光环,此时4架敌机也从尾后向赵宝桐包抄过来,机头也对准了他的飞机。

  但机警的赵宝桐先敌开炮,三炮齐发,随即一个跃升,敌机的机舱已同时打来,紧擦着赵宝桐的机尾飞过去。赵宝桐加大飞行速度,突然飞机失速进入螺旋,像一片落叶,旋转着快速坠向地面。但赵宝桐保持镇静,终于在300米高度改出螺旋,飞机又向高空冲去,而被打下的那架敌机已扎进江湾的泥滩里。

  此时,敌机在志愿军空军的打击下,掉头向西南方向飞去。“想逃,没那么容易!”赵宝桐盯住一架敌机追了上去,500米、400米、300米,他稳稳地将敌机套住,按下炮钮,“咚!咚!咚!”炮弹正中敌机机翼。敌机冒着浓烟向地面栽去,摔在小山坡上爆炸了!

  首次空战,赵宝桐就取得了骄人的战绩:2:0,但这毕竟是同性能较差的F-84的较量,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11月底,美空军第51战斗截击机联队完成了F-86的改装,美军在朝鲜战场的F-86"佩刀"式飞机增至两个联队120余架,并担当美混合机群的空战主力,美军以它为后盾,进一步加大了轰炸强度和密度,空战规模日益扩大。

  12月2日,志愿军空军第一次参加了敌我双方多达300架飞机的大空战,赵宝桐遇上了真正的对手--F-86。

  下午2时33分,美机8批120余架飞机向泰川、博川、顺川等地飞来,准备对我交通线重点轰炸。志愿军空3师首次全师出动,配合人民军空军4个飞行团的兵力,升空迎敌。当空3师飞至顺川、清川江口上空时,与美军20架F-86"佩刀"式战斗机迎面相遇,双方在空中展开厮杀。赵宝桐毫不畏惧,上下冲 杀,接连击落两架“佩刀”,成为空3师击落“佩刀”战斗机的第一人。

  在抗美援朝空战中,赵宝桐共击落美机7架、击伤2架,创造了志愿军空军击落击伤敌机的最高纪录。1952年赵宝桐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两次荣立特等功,成为中国空军历史上的“空中之王”。

  翻开抗美援朝空战史,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赵宝桐、王海、刘玉堤……一一映入我们的眼帘。然而,有一位悄无声息的英雄飞行员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就是赵宝桐的战友牟敦康,这位在第三次轰炸大和岛战斗中牺牲的英烈,我们将永远铭记。

  牟敦康,在1951年抗美援朝大和岛空战中,他与战友们鹰击长空,奋勇阻敌,给旁若无人的敌人以沉重打击。可是,当他第四次驾驶战机升空攻击之后,却再也没有回来。为了祖国的安危与尊严,英雄年青的生命,戛然止步在23岁的灿烂年华。

  遗憾的是,由于无人亲眼看到他的捐躯,迄今为止许多资料上提到牟敦康的名字时都语焉不详,乃至在介绍大和岛空战捐躯者时都很少提到他。茫茫大海吞没了英雄矫健的身影,悠悠岁月却抹不去我们对英烈的无限怀念。

  1942年,14岁的牟敦康从老家山东日照来到沂蒙山抗日根据地,进入抗大一分校学习。

  1946年12月,他被选调到“东北老航校”学习,成为解放军第一批飞行学员。

  1949年7月,牟敦康以优秀的成绩从东北航校毕业,并留校任教,成为人民军队培育的第一代飞行教官。

  1950年1月,新中国刚刚诞生,牟敦康奉调进京,与战友们一道,为首都防空构筑空中金盾。同年8月,他被调入新组建的混成第4旅,移驻上海,担负“守护大上海”的防空使命。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志愿军空军,以增援志愿军地面部队作战。牟敦康所在的空3师,奉命进驻安东(今丹东)浪头机场,担负保卫志愿军后勤运输线的重任。

  此时牟敦康担任第7团3大队大队长,对于战斗中驾驶的米格-15喷气式飞机,他和战友们只飞了十多个小时。而他们的对手,美国飞行员约有半数参加过二战,他们头顶“王牌飞行员”的光环,飞行时间平均在数百小时以上,最多的达3000余小时,

  虽然实战经验不足,但求战心切的牟敦康和他的战友们,抓紧点滴时间刻苦学习,严格训练,特别是经过苏联空军“以战代练”的传帮带后,年青的志愿军飞行员终于有了冲上蓝天与敌人“拼刺刀”的机会。

  1951年11月4日10时许,敌人出动6批128架飞机,侵犯清川江、定州、博川等区域,牟敦康所在的空3师7团22架米格-15战机,在友军的掩护下升空迎敌。初次交手,便让美军尝到了厉害:4架敌机被击落。其中,牟敦康击落、重伤敌机各1架,美军飞行员被俘,而牟敦康所驾战机在多处负伤的情形下,依赖滑翔平安返回机场。

  首战便取得如许战绩,让牟敦康兴奋不已,他盼望着再立战功的机会。仅仅过了20天,美空军一百多架F-86、F-84歼击机卷土重来,第7团以3个大队的大机群迎战敌机。战斗中,牟敦康与僚机一道,同4架敌机展开空中厮杀,在被两架敌机围攻、机翼受伤的情形下,他们机智勇敢,沉着应战,终于又一次将敌机击落。

  1951年11月30日,第三次轰炸大和岛战斗前夕,刘玉堤和牟敦康正在机场休息室等待出发命令,俩人正聊着,忽然听到警报响了,所有人都飞也似的往停机坪跑。休息室距离停机坪有一百五六十米,刘玉堤记得,牟敦康跑着跑着就吐了。刘玉堤说:“小牟,你能行吗?不行就别去了。”牟敦康干脆地答道:“行,走吧!”刘玉堤感慨道:“牟敦康一直胃不好,那天他之所以会牺牲,跟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

  此时,刘玉堤发现排列整齐的轰炸机编队,已从他们头上呼啸而过。当时刘玉堤顾不上多想,他们所能做的只有赶快起飞。刘玉堤回忆,当时他们也顾不上集合,谁先起飞谁就先向大和岛方向追去......

  在第三次轰炸大和岛战斗中,我轰炸机群突遭敌人伏击,千钧一发之际,担任殿后任务的牟敦康领衔的3大队及时赶到并投入战斗,迫使敌机在占据一定战场优势的情况下撤离战场。这是一次从装备到经验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的较量,但年轻的志愿军飞行员敢于同敌人进行殊死的空中搏斗,虽然伤亡较重,但也让敌人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在战友的眼里,牟敦康骨子里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劲,尤其面对强敌,他几次因为担任掩护任务,没能与敌人短兵相接,更渴望能多一些酣畅淋漓的杀敌经历。这一次也不例外,赶到作战空域的牟敦康看到美军一架F-86击中我一架拉-11后,立刻追了上去。

  雾海茫茫,迷失了英雄战机的身影;长空漫漫,难寻觅雄鹰翱翔的英姿。从此,牟敦康便从战友的视野中永远地消失了。

  当完成任务返回机场后,刘玉堤发现出征的24架米格-15回来了23架,唯独不见牟敦康的踪影。刘玉堤问牟敦康的僚机严忠祥:“你的长机呢?”严忠祥回答说,牟大队长看到敌机打掉了我们一架拉-11,他追下去,后来就失去联系了。

  原来,牟敦康见我们空中友邻部队,正遭敌机攻击,即奋不顾身前去救援,严忠祥跟着他攻击了三次,即失掉了联系。后来,严忠祥用无线电大声呼唤他,但始终没听到回音。

  一同作战的1大队大队长刘玉堤回忆说:“他最后是怎么样一个情况,没有人看到,他的僚机只顾打了,也没有看到。”尽管谁都没有看到牟敦康牺牲的一幕,但大家推测,他可能是在俯冲追击敌机时,没有拉起来,冲入了海中。刘玉堤说:“我们飞到轰炸机上方,眼看着自己的飞机着火往下掉,你想他能不急吗?”

  按照性能说,F-86和米格-15各有千秋,F-86低空性能好,而米格-15则高空性能优越,低空性能一般。这也是造成牟敦康最后没有拉起来的原因之一。

  综合战友的讲述,人们猜测,牟敦康是在进行第四次攻击时,不幸坠海牺牲。至于因何坠海,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米格飞机不适于低空作战,当天飞行高度太低而没能拉起来;一说是牟敦康“误判高度”,联系刘玉堤所说“我们没有飞过海,人家飞过”,似乎也有一定道理。

  是夜,志愿军第50军登岛成功,一举拿下大、小和岛,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但牟敦康没能看到这一切,他在赴浪头机场参战的第40天,便一去不复返,给怀念他的战友和亲人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和悬疑。为表彰牟敦康的英雄战绩,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

  (未完待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