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端正“人材”观念, 还我校园文明

2022-06-08 08:55:1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韩万斋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浮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把他们青少年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一定要不择手段。我们的商业机构和人员,都绝不能以占据了商业市场为最后目的,因为商业市场会转眼就失去的,如果我们没有占领政治市场的话。……”

  ——以上这段赤裸裸的、充满杀气的文字,绝非出自哪个人的瞎编或杜撰,而是摘录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极其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如何对付中国的、内部代号称之为《十条诫命》(Ten Commandment)的第一、二、三、六条(内容详见2000年6月18日《香港商报》)。

  看看吧!当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反华、反共势力在如此清醒、如此执着地履行着他们的“诫命”之时,我们的情况如何呢?

  近年来,媒体中不断的在报道着、社会上到处在谈论着发生于大、中、小学生中的越来越严重的不文明、不道德言行……。

  发生于学生中的不文明、不道德言行,虽然主要责任在学生本人,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应从教育——广义的教育中去深究: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的大、小环境如何?我们的教育的大、小环境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多少正面的、高尚的教育导向?这些年来,在拜金主义的大潮中,有多少人在关心青少年乃至整个国民的文明、道德?当门户全面开放之后,有多少人在关心消灭“苍蝇”的问题?

  不仅如此,更有许多媒体不断地向我们的青少年,向我们的国民大量的灌输着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假为真的观念;一些电视、报刊大量地向我们的青少年,向我们的国民兜售着“爱的寂寞、爱的无奈、爱的惆怅、爱的徘徊、爱的无聊、爱的失落、爱的痛苦、爱的悲哀……直至爱得死去活来”的国外、港台及低级程度远远超过国外、港台的国内某些“音乐人”、歌星所制作、演唱的流行音乐,并大量地报道着国外流氓球员、流氓球迷的流氓言行……;一些在国外混不下去而归来的所谓“艺术家”也打肿脸充胖子,把在国外时只能混迹其间的贫民窟、小广场、地铁……的所见所闻作为西方“主流文化”,向我们的青少年及国民大肆兜售、大肆吹嘘,毒害了我们的青少年和国民;再加之一些黑了心肝的“理论家”甚嚣尘上的“代沟论”的鼓噪,更给了一些青少年抗拒一切善意教导的顽硬盾牌。

  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的并非神仙的青少年,我们的并非神仙的且身心稚嫩的大、中、小学生们又如何能抵挡得了那“精彩世界”的诱惑呢?

  再看看我们的“教育”的小环境:对过去常用的“人材”一词,——本意有三种:“一、德才兼备的人;二、指才学、才能;三、指人的品貌”(《辞海》)。过去,我们提到“人材”时的约定俗成的理解总是指第一种含义:“德才兼备的人”。八十年代以来,“人材”的含义突然被异化成了只有“才学、才能”——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唯才为上,不问其德的风气。从小学开始,我们的孩子们就在“唯升学率论”的独轨上疲于奔命。有多少人在关心他们的德?

  我们的教育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刑场上,某医学博士在枪声中结束了制毒、售毒的罪恶生命;监狱里,某名牌大学发明“一号病毒”的计算机精英在铁牢中熬渡着漫漫的刑期;看守所,送进了毕业于某警校的能飞檐走壁的扒窃高手;戒毒所,曾为某政法学院的高才生的瘾君子被强制戒毒;宿舍里,仅因为怀疑别人歧视自己而连杀几位同窗;大街上,弹钢琴的手向年轻的女士连捅八刀致死;而年仅十七岁的职高学生便在互联网上兜售起了制造冰毒的配方……

  这些,早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淹没在“国家急需人才”、“一定要培养人才、爱护人才、保护人才”的“理直气壮”的声浪中,忘记了:国家真正需要的是“人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而不是缺德、无德的“人才”!

  真正的人材,其品德首先必须是高尚的;真正的人材,其审美趣味也必然是高雅的。五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提出的 “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方针,非常及时而完整的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对“人材”的起码要求,确是我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它们的意义的伟大深远,必将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日益显现!

  然而,当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发表之后的状况,国人哪个不记忆犹新:尽管各级党政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做了一些宣传,几个月之后,舆论之舟终于在空前的理智与冷漠中启动了,但却并未见激起多大的涟漪!偶见于个别电视、广播、报刊上的,谈《纲要》的片言只语,其篇幅也连歌星、影星佚闻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在一些媒体的“观念”中,《纲要》远远不如“上海宝贝”、“资阳赌卒”、“美腿皇后”、“变性舞男”、“F4”、“姐弟恋”、“名流过生日800万”……那么“重要”,那般“有趣”,那么“刺激”!为什么会扭曲到如此程度?为什么会麻木到如此地步?就在于我们的许多机器、许多媒体被经济唯一、玩乐至上的观念侵蚀了。

  我真诚地祈盼:快点纠正这种扭曲!快点结束这种麻木!

  我真诚地祈盼:我们的某些媒体、商界与教育界中人,讲点良心——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孩子们的未来想想,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想想。不要忘记:遥远的大洋彼岸的那一双双虎视眈眈的贼眼!

  我真诚地祈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学校,能够恢复“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方针,掀起一股“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风暴,彻底荡涤校园内外的一切不文明、不道德的言行,还我们一个洁净、文明、高尚的、符合国家与民族要求的、真正能与国际文明社会接轨(而不是仅仅与美国接轨)的校园!让我们的大、中、小学校园真正成为培养德才兼备“人材”(而不是才高德差或有才无德的“人才”)的校园!

  本文作者:韩万斋,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一级作曲、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四川省委讲师团特聘主讲教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