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司马平邦:为何至孝之子皆生于至穷农家

2012-07-04 16:21:09  来源: 天农网   作者:司马平邦
点击:    评论: (查看)

  [天农网]导读:孝,是中华民族最传统和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在城市,经常听到或看到孩子因为父母的财产分不均而不赡养老人或是仅仅因为父母生病、生活不能处理而将父母拒之门。不过也能看到,偏远地区的贫困农村娃来城里求学,也带上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张蕾和朱天鹏的事迹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例子。


  6月在贵州的铜陵,结识了该校图书馆的新任老师张蕾,一个在铜陵学院刚刚毕业留校任教的普通农家女孩。

  她的不普通是,大学期间,她一直带着双目失明的爸爸在身边。

   

  张蕾与父亲张正学


  1987年张蕾出生于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杉树乡永靖村一个叫岭上的土家族山寨,也是一个贫穷的山寨。

  张蕾8岁时,也就是1995年,长期在外打工的父亲张正学因突然患青光眼彻底失明,家里花光了所有钱,仍没有治好父亲的病,更不幸的是,张蕾的母亲因实在受不了生活的煎熬,一狠心丢下她和7岁的弟弟,带着家里仅有的100元钱,一走了之,从此,张蕾再也没有见过母亲。

  一个双目失明的农民带着两个尚在童年的孩子,在一个穷乡僻壤过生活,他们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可想而知。

  8岁辍学,张蕾用绳子牵着双目失明的爸爸犁地,全家穷得只有土豆和红薯当主食,而张蕾每顿只煮一小盖米的稀饭,即使这样仍不能维系张蕾全家的生活,后来,拉得一手好二胡的张正学决定上街卖艺乞讨,幸好,得到青岛市妇联的资助,张蕾得以重回学校上学。

  从小学到中学,10个寒暑假,张蕾带着父亲和弟弟上街卖艺讨饭,她跟我说本来是生活在大山里的一家人,那时为了讨饭最远去了重庆,到重庆的大街上拉二胡讨钱,但现在,你根本在这个女孩平静的讲述中感觉不到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曾是多么的艰辛。

  2007年,苦读的张蕾考上了铜陵学院中文系,成了一名大学生,第二年,弟弟也考取了警察学校,于是,从2008年起,张正学就被上大二的女儿带到铜陵,她在铜仁城边为父亲租了一间8平米的小屋,每天中午、下午,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的张蕾还要走几里路去给父亲弄吃的,她又给父亲凑钱买了台收音机,不想让父亲因为双目失明而完全成为一个这个社会的真正盲人。

  张蕾的故事,从童年,到少年,再到大学,再到现在,没有任何的戏剧性内容,贫困、艰难一直咬定这个不幸的家庭不松口,2011年也大学毕业,她的至孝故事已经在学校被传得人人得知,学校将其留在校图书馆,从此她成了有固定收入的大学老师。

  她现在期待着上警校的弟弟能尽快毕业,那样,他们艰难的生活或者会渐渐好转。


原载:http://www.tianong.cn/a/zhuanti/2012/0702/8475.html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