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刘仰:对历史和革命的浪漫图解

2012-10-22 12:19:37  来源: 作者博客   作者:刘仰
点击:    评论: (查看)

  一、二年前就接触过电视连续剧《圣天门口》,最近看了新剪辑的40集版本,说点看法。这个电视连续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鄂豫皖交界地区有一个叫做“天门口”的小镇,镇上有两大势力家族,文的雪家,武的杭家,这两家基本控制了本地,包括当地官员的任命。后来,小镇上来了一个说书的,他是一名共产党。此后,天门口的赤卫队、红军就开始风起云涌。经历了西历1927年的血腥,到后来建立红色根据地,又开始长征,到后来的抗战,再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通过天门口镇上两个家族主要人物和小镇上众生相的命运,反映历史的变迁。

  我一开始就对片名用“圣”字感到不解,是指革命圣地吗?似乎不像。“天门口”本来的名字就不错,为何非要加一个“圣”字?电视剧中,天门口镇的中心位置有一个基督教堂,虽然已经没有了牧师,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都在这个教堂里发生,或者与教堂有关。电视连续剧改编自小说,小说我没看过,据说小说中的天门口有真实原型。我不知道现实中的天门口是否也有基督教堂,或者只是创作者自己加上去的。就红军来说,当年使用的房子,主要是祠堂或书院,它们是中国农村比较常见的公共建筑、公共活动领域。虽然中国古代也经常用“圣”字,例如圣人,齐天大圣,但是,该电视剧中西洋废弃教堂与“圣”字的结合,使得它有了明确的西化意味,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西化色彩,是对历史和革命的浪漫化解读的产物。

  电视剧中大量使用西方音乐,虽然《国际歌》是当年红色根据地经常吟唱的歌曲,但是,无数普通中国农民在闹暴动、闹革命的时候,由西洋音乐来衬托,总觉得不真实,总觉得是被文人用一种浪漫包装了。电视剧中革命者的重要人物名叫傅朗西,从苏联回国,剧中绝大多数场景,傅朗西穿着一套苏军制服,也很不真实。一个弹钢琴的小女孩,在教堂里翩翩起舞,为他人的革命理想而陶醉;剧中经常出现用法语演唱的《国际歌》,剧中革命者结婚时用的是苏联音乐;剧中几乎所有庄严、神圣的场景,所配的音乐都是以色列国歌。种种手法在我看来就是创作者将自己对于红色革命的浪漫化理解强加在当年的那场革命身上。傅朗西的名字暗喻法国大革命,傅朗西政委还是一个有坚定和纯粹的革命理想的人。与剧中的其他情节相配合,我们看到的整体是:一个完全西化的职业革命家,带着一群地痞、无赖,发动了一场红色革命。文人用浪漫来包装历史虽说是一种常见的手法,但是,它往往会离真实较远。该电视剧对于历史和革命的浪漫化包装,使得人们淡化了农民为何要革命的真实原因。剧中将不少农民参加革命的原因描述为打土豪、抢浮财、抢女人,我不否认这确实是存在的,甚至也是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是,深层的原因就是如此吗?

  创作者基于自己对革命的浪漫化理解而脱离实际还造成严重的硬伤。剧中在讲述西历1927年革命遭遇低潮的时候,形容坚定的革命者傅朗西就像苏联的夏伯阳,甚至还穿插了苏联电影《夏伯阳》跃马挥刀、驰骋战场的镜头。首先,我不知道当年中国腹地的农民有几个人知道夏伯阳是谁,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其次,苏联电影《夏伯阳》拍摄于西历1934年,因此,西历1927年的鄂豫皖苏区绝无可能出现夏伯阳的镜头。当然,如果我们把它看成是现在的创作者对革命的浪漫化图解也可以原谅,但是,这样的浪漫化的确离真实太远了。时间会淡化很多细节,只留下一些粗线条。比方说剧中的女一号名叫阿彩(小宋佳饰演),这个名字贯穿始终,这也没什么,她的大名有时的确无所谓。但是,当剧中非常具象地出现了阿彩的结婚证,上面的名字居然也只是“阿彩”,这样的浪漫就过了。浪漫可以淡化细节,但需要理念上的真实,当细节被抽空,历史事件被浪漫淡化成传奇、神话、幻想,以至于当年那场革命可以简化为“留学生带领的痞子运动”,这对于真实乃至对于今天,又有何意义?

  我不喜欢片中一大段重要情节。当围剿与反围剿形势严峻的时候,天门口红军独立大队被上级要求派往其他战场。红军战士是当地农民,不愿离开家乡,便枪杀了上级派来的“王巡视员”。这个情节我相信有一定的真实基础,但是,此后好几集,围绕“谁杀了王巡视员”而展开,则是一大败笔。为了调查王巡视员的死亡真相,上级又派来“小曹”,权力特别大。面对面、背靠背,隔离审查等等,连调查人员内部还有互相监视。有人说,那是反映AB团,不好敞开了说,只能搞得神神鬼鬼。我说,明眼人谁不知道你在说AB团?再说,AB团现在也不是什么禁忌啊,有何不可说的?在我看来,这一大段情节更像是影视作品刻意营造的卖点,即谍战或悬疑。几年前,充满悬疑的谍战剧有相当大的票房和收视率,《圣天门口》的制作方其实也想沾点光,就利用AB团的内容,制造了剧中这么一段不伦不类的情节。如果仅仅是反映AB团,没必要搞得那么悬疑、占那么多集。电视连续剧与单本电影不同,与一以贯之的谍战连续剧也不相同,因为从头至尾的谍战剧,观众的欣赏口味比较一致、连贯。在普通电视剧里插入谍战悬疑段落,观众的欣赏习惯有很大的落差,是否来得及调整很难说。而且,在电视连续剧《圣天门口》中,寻找杀害王巡视员真凶的最终结果,分散在40集的好多角落,错过一段就有可能完不成故事。这是从故事叙述角度对这个段落的意见。从内容来说,这个插入段落也很阴暗。四个涉嫌杀害王巡视员的红军战士,一个被冤杀,一个后来投靠日本人,一个被国民党抓捕后毁容被卖掉,一个后来自首,蹲了共产党的监狱。而那个审理案子的“小曹”因审办不力被降职当了一个班长,无声无息地死在长征路上。这个段落简单说就是一个无能的共产党领导,判了一个糊涂案子,所有涉案人的结局都很糟。我实在觉得,如果创作者要反映AB团,还不如直接说如何扩大化伤及无辜,没必要这么拐弯抹角。

  这部电视连续剧中柯蓝的角色值得一说。柯蓝以前是个挺欢乐的主持人,在剧中饰演一个大家族“雪家”的“女掌门”,自然就不能那么欢乐,更多是含蓄。以家族史的方式由小见大反映历史大致始于《百年孤独》,这种方式在中国电视剧中又常常演变成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但是,这种方式未必能像《大宅门》那样自身就有极丰富的关联与发散,因此,电视连续剧中长篇家族恩怨情仇,尤其是与大历史紧密相伴的题材,都需要大量的虚构。虽然文学可以想象、需要想象,但是虚构这件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地胜任的。柯蓝饰演的梅子就是剧中一个重要的虚构角色。

  梅子的身份好像是一个教授的女儿,她父亲因为同情共产党被国民党杀害,但她的小社交圈中又有铁杆国民党和忠诚的共产党,几十年来,国共双方都想靠近她。而她却嫁给了一个懦弱的丈夫,非国非共,是一个科学家,最后为了抗日,为了消灭日本间谍而死。梅子这个角色本身就有虚构的难度,为了体现她的高大,她从武汉来到天门口的雪家,丈夫却逃走了,她便带着拖油瓶女儿永久性地住在了雪家。电视剧塑造这个人物,应该是展现历史广度的需要。用家族史映射历史,比较容易展现历史的剧变,现实中无穷无尽的变化因素,也给了编剧们无数虚构的可能。但是,历史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当它需要具象地展现不变的一面时,梅子这个角色便承担了这一使命。然而,这一使命在我看来并不成功。雪家的紫阳阁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的地方,梅子作为女主人似乎代表了这一中国本土的传统,她与共产党更为亲近,似乎象征着革命与中国传统的关系。但她又具有德国医院护士的资格,使得她又具有了救命的“天使”身份。我觉得梅子这个角色虚构得有点生硬,包括她的女儿和丈夫。文本角色的不真实感也难为了没多少演员的经验的柯蓝,应该说,这个角色在剧中充当了重要的纽带作用,但是,全剧看完,这个角色并没有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不是演员的责任,而是编剧的问题。我甚至认为电视连续剧《圣天门口》将无意中承担一个标志性的重任:自此以后,以家族史映射大历史的创作手法将会衰落,因为,所有的手法都已经老了,再难有新的表现力。当然,这个改变更主要的会从小说开始。

  顺便说一下,剧中很多不出名的演员演得还不错,只是由于这个剧本身有缺陷,那些名气不大的演员未能引起观众的广泛注意。电视连续剧《圣天门口》的片头采用了红色基调的卡通方式,当年,制片方颇为得意地说:也要红色一把。仿佛是想借助方兴未艾的红色文化而让电视剧走红。事实上,该剧的核心内容对红色的理解有太多既定的浪漫,并没有真正把握红色的实质,甚至还有不少矮化红色文化的倾向。因而在赞美红色的时候显得不情不愿。其实,我并不认为红色文化只能一味高调地歌颂,然而,创作者如果在核心问题上游移不定,想同时讨好各个方面,恐怕有难度。这也是电视连续剧《圣天门口》的基因缺陷。它与演员无关,只与文本和原创者的观念有关。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