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顽石:荒唐的罪名,真实的历史

2018-11-05 14:44:00  来源: 微信“依旧顽石”   作者:顽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罪加害岳飞,昏君奸相因此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此事知之者甚多,顽石这里就不再详述。

  和“莫须有”异曲同工的还有一个罪名叫“意欲罪”,知道的人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率军进犯大明疆土,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于谦等大臣劝阻,御驾亲征。朱祁镇号曰英宗,其实是个草包皇帝,行军调度,作战指挥全都交由一个太监专断,致使土木堡战役明军全部覆没,自己也被敌军俘虏。

  

  明朝留守京城的大臣听说皇帝被俘,瓦剌大军如此骁勇,竟然纷纷要求南迁。在这动摇国本的关键时刻,主持兵部的大臣于谦主张谁要是极力建言南迁,就斩了谁。在于谦等人的努力下,京城得以保全。

  瓦剌俘虏了英宗后,常常用他来要挟大明,于谦从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英宗安全的角度出发,推举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做了皇帝,号为代宗,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代宗继位断绝了瓦剌用英宗要挟大明的希望,期间明朝军队几次重挫瓦剌军,瓦剌也不敢加害英宗。代宗并不想迎回这个太上皇哥哥,因为这会威胁他的皇位。但以于谦为首的一些大臣极力主张迎回英宗,代宗也不好明着反对。在于谦的倾力斡旋下,瓦剌终于交回了明英宗。回到北京,英宗就被代宗软禁了起来。

  

  景泰八年,明英宗在太监曹吉祥等人的帮助下复辟成功,重新登上了帝位。徐有贞建议英宗处死于谦,英宗心里清楚,无论是对江山社稷还是对自己个人,于谦都居功至伟,杀他确有不忍。但复辟总要找正确的理由才能保持正统,在皇权和道义之间,英宗没有做什么艰难的抉择,就以“意欲谋反”的罪名杀掉了于谦。

  “意欲谋反”,即想要谋反,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代忠臣就这样冤屈而死,而“意欲罪”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罪名之一。

  历史上还有一个可与“莫须有”、“意欲罪”不遑多让的罪名,知道的人可能就更少了,这就是“腹诽罪”。

  

  所谓“腹诽罪”,简言之就是在心里(顶多是暗暗地)妄议朝政。

  关于“腹诽罪”,《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权威史书均有记载,虽听来荒唐之极,但可以判定确为史实。

  《史记•平准书》记载:“(颜)异与客语,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张)汤奏异当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以此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这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颜异曾与客人闲谈,客人说到某法令刚刚颁布时有些弊病,颜异没有回应,客人以为他与自己见解不同,反唇讥刺了几句。张汤知道此事后上奏天子说,颜异身为九卿,见法令有不妥处,不向朝廷进言,只在心中妄议诽谤,其罪当死。从此之后,就有了‘腹诽’的罪名,而公卿大夫多以谄媚逢迎、阿谀奉承取悦于人了。”

  

  司马迁认为,“腹诽罪”肇始于汉武帝时张汤处死大司农颜异所定之罪,而据《资治通鉴》考证,比颜异之死早十余年就已经有了这个罪名。宰相武安侯田蚡图谋构陷耿介正直的魏其侯窦婴,于是罗织罪名,说魏其侯与灌夫经常召集豪杰之士妄议朝政,“腹诽而心谤”。“腹诽罪”也就成了魏其侯致死的重要罪名。《汉书·窦婴传》写田蚡迫害窦婴用的就是“腹诽而心谤”的说法。其实《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同样有“腹非而心谤”的记载,可能司马迁以为魏其侯冤死的时间在颜异被诛之后吧。

  总之,不管是源于张汤还是田蚡,“腹诽罪”滥觞于汉武帝时代则是确切无疑的。大约从那时起,不要说公开妄议朝政,就是心里发发牢骚,或者暗地里嘀咕几句,在多数朝代都是要治罪的。

  “腹诽罪”带来的后果就是司马迁说的“以此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也就是说,“腹诽罪”是导致官场谀辞满天、“屁颂”盈耳且绵绵不绝的重要原因。

  顽石仅是说点历史掌故,以供大家茶余饭后作谈资,敬祈读者诸君万勿胡乱联想!!

  2018.11.0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