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顽石:公生明宜行矣,事君笃可鉴乎

2018-04-19 09:52:3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顽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上个周末,因事去保定,留有半日闲暇,顽石便独自参观了直隶总督府。

  虽为历史陈迹,但巨大的石狮,恢弘的物宇,深深的庭院,硕大的古树,御赐的牌匾,气派的楹联,豪华的陈设……都依稀可见当年地方最高衙门(权力机关)的尊荣与威仪。

  不止是建筑,直隶总督府的荣耀还可以从它的主人身上得到印证,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晚清改革总设计师李鸿章、发动戊戌政变的权臣荣禄、窃国大盗袁世凯等都曾在这里“旗镇冀门”、“威抚畿疆”。

  从雍正八年至清朝灭亡,这座府第一直是直隶总督官署,它亲历了大清的辉煌,也见证了大清的没落。“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诚不虚言!

  在大门通往仪门的正中大道上,赫然矗立着一座牌坊,牌坊正面镌写有“公生明”三个金色大字,背面镌刻的是大书法家黄庭坚手迹:“御制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顽石在这座牌坊下徘徊良久,心有感悟。

  “公生明”出自明代山东巡抚年富的《官箴》,原文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从年富以后,“公生明,廉生威”便成了明清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铭,几乎每个官署都会树立“公生明”的牌坊,至少会挂上刻有这三个字的牌匾。

  “公生明,廉生威”大意是,为官公正,才能使政治清明;为官清廉,才能在百姓中树立威信。这样的官箴虽然较之真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差距不可以道里计,但作为官员应该恪守的基本底线还是值得肯定的。看来“公正”、“廉洁”不止是现代理念,也是封建官场一直致力弘扬的核心价值观。顽石好奇的是,任直隶总督长达25年之久的李鸿章,无数次从这座牌坊下进进出出,何以能如此从容地中饱私囊大肆贪贿,以致成就了“宰相合肥天下瘦”美名?由此可见,官场立的牌坊,多半是用来忽悠人的。

  据说,前某总也喜欢用“公生明,廉生威”来教训别人,他让几千万工人下岗的时候可曾想起过“公正”?他让公子小姐腰缠万贯甚至富甲天下的时候是不是记得“清廉”?

  在大堂到二堂之间,还有一块牌匾让我产生了兴趣。匾上刻有康雍乾三朝名臣孙嘉淦的《居官八约》:“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所谓“居官八约”,就是做官的八条规矩,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坚持四个意识而不自我显摆,尊重同僚而不骄横跋扈,不争夺权势,不追逐功名,办事务求兴利除弊,说话务求简明扼要,不搞团团伙伙,力求清廉节俭。

  一个官员如果能够真正坚守《居官八约》,即使不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是可以做到的。可见,《居官八约》即使放到今天,也还有它的积极意义。

  在封建官场,官员的能力大小、志向高低、品行好坏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必须忠诚;而忠诚的对象只能是皇上。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封建时代,“朕即国家”、“朕即天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忠于皇上也就是忠于国家。不过这还不够,忠诚之外,做臣下的还不能显得比皇上聪明,不能比皇上有才华,不能自作主张,不能另搞一套,不能功高震主,尤其不能得百姓拥戴。站在封建立场思考,上述规矩,似乎无可厚非。但现代文明社会,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倒回去看,“事君笃而不显”的规矩则多少有些封建糟粕的意味了。

  直隶总督府作为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督署,里面可看的东西还有很多,顽石目光局促,很难穿透历史烟云,所见毕竟狭隘,所感亦为肤浅。甚憾!

  2018.04.18

  这些日子比较忙,《出路》还没来得及写,接下来我会抽出时间,继续写完该小说,请关心琢孟出路的朋友耐心等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