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评电影《湘江北去》:人不闻道是为虚生

2011-07-19 10:09:22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范玉刚
点击:    评论: (查看)

  人不闻道是为虚生

  ——评电影《湘江北去》

  作者:范玉刚


  作为建党 90周年重点献礼片,由潇湘电影集团、华夏电影发行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湘江北去》,以电影语言讲述了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一段人生历程,在时代风云际会的革命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以其人生经历阐释了:人不闻道,是为虚生。影片以艺术真实揭示出:信仰的感召不仅使青年毛泽东有了光辉,也使今日的大众感受到精神的力量。青年毛泽东的人生历练就是他的革命实践——教书、勤工俭学、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创办《湘江评论》、酝酿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出席在上海的中共一大,在其革命实践的展示中我们看到了革命者是如何练成的。正是上下求索的真理探寻,正是信仰和理想使他们成为坚定的革命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其人生历练告诉我们如何寻求中国的出路?什么是社会文化的创造力?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术和学术的社会作用?知识分子的使命何在?劳苦大众怎么说话?在我看来,不能把《湘江北去》简单地定位为青春励志之作,除了这种大众文化式的生产配方和时尚元素的程式化运作之外,其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理想和人生信仰的弘扬,正是这种形而上的人文价值唤起时代的知识分子投身火热的斗争实践,使原本读书做学问的知识分子成了革命家,这是时代强音!但即使投身革命斗争,他们心中始终有着人文价值的格位,因而能超越狭隘的利益之争和功利性的短视行为。因此青年毛泽东能够认识到:在湖南仅仅驱除张敬尧是不够的,仅仅实现湘人治湘是不够的,他要探寻苦难深重的中国更根本的出路……但即便如此,他心中还是有着做一个教书先生——毛先生的热情,特别渴望做一个他的老师——杨昌济教授那样的在大学教书的先生。这体现了时代杰出的知识分子代表杨昌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对成长中的青年人所产生的巨大导向作用和文化思想熏陶,影片鲜活地塑造了陈独秀的个性——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以“摔杯子”展示了他的思维敏捷和思想激烈。其中,辜鸿名老先生留着辫子的形象也颇有意味:仅仅剪掉有形的辫子,新学就能成功吗?在新旧文化的交替期,透过风起云涌的纷繁表象,是不是每个人在心里都留着辫子?!正是在不同代际知识分子的精神传承和发扬中,观众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难以遏止的崛起的生命力。没有信仰的民族是矮小的,有了信仰并为之奋斗的民族是伟大的,它不仅传承文化,还是人类文明的引领者。

  影片增加了毛泽东教人做操的动感桥段,寓无形之思想于有形之身体,不仅使影片具有观赏性,还立体化地塑造了青年毛泽东的形象,通过一系列行动展示了青年毛泽东豪情满怀、充满理想和坚定信仰的人格魅力。不仅于此,影片还以新民学会为中心塑造了奋发有为的青年群像,并以生动的细节形象地启示观众:人可以牺牲利益,但不能牺牲主义(信仰)。影片注重展示信仰性的精神力量以及富有使命感的神圣内容,说到底是以文化的力量滋润观众的心灵,而不是以感官娱乐甚至“星星”来满足大众的心里欲望。毛泽东宽阔的胸襟与青年群体胸怀天下的壮志,促使观众思考如何达到开阖自如的人生境界?这既要有内心的修养和自觉,也要有外在的实践和人生历练。

  通常,对于人们心目中定格化的领袖人物,很难用影视语言完美地再现出来,很难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因在心目中每个人大体上都会有一个模糊又清晰的伟人神态。毛泽东一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静态与动态都有,让同时代和后时代的人都有机会目睹这位伟人的风采。因而在影视生产中留给艺术创造的空间就少得多。对于在大众心目中有着深刻印迹的伟人来说,如何在屏幕中激活他,给人物塑造留下的空间并不大。对导演和编剧来讲首要是历史的真实,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要做到艺术真实,在遵循艺术真实的情况下拓展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表现力,使人物形象富有信仰的感召力,能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接受,这是一个有难度的事情。一个时期以来,各色造型的“毛泽东”相继登场,令人目不暇接。老中青三代“毛泽东”充斥屏幕,浪漫的、愤青的,说家乡话的、说普通话的,激扬文字的、指点江山的,既有呐喊也有柔情,但大多数人物造型只是看着面熟却又生疏。可以说,不是点上一颗痦子就演得了毛泽东,不论润之哥哥也好,主席先生也罢,不是随便的对白就能传达出历史的真谛。纵览屏幕,真正能和大众心目中“典范”相合的恐不多见,在此意义上,《湘江北去》在如何表现伟人成长历程的传记片中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相比某些号称“国家大片”的电影,《湘江北去》没有那么多“星星”可数,也没有那么强的宣传造势,但它却很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在历史的坐标系中给人物造型注入了灵魂和青春激扬的活力。相对于某些大片的“星光璀璨”,演员阵容的奢华令观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导致“星星掩盖了真理,娱乐遮蔽了文化”,在数星星中“一切坚固的都化为乌有”。《湘江北去》却在平实中有着一股亲和力和亲近感,虽然青春洋溢,但留给观众的是,在历史的深处并非“神马都是浮云”!

  影片整体基调高昂,在电影欣赏中,一种精神自然徜徉在观众的心中,在充满青春朝气的群体中昂扬着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和为了信仰而百折不挠的毅力。影片感动人的还有那些纯粹的情感,无论是师生情、同学情还是男女之间的爱情,都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而不是以今人之时尚元素和观念刺激观众的感官,艺术之情与现实之感恰到好处,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关链接:专家盛赞电影《湘江北去》:全新青年毛泽东形象令人信服(高清观看):

http://www.szhgh.com/?action-viewnews-itemid-25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