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读书

延梅:斯诺与《红星照耀中国》的问世

2023-06-28 11:23:59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延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jpg

  1925年来自美国密苏里的埃德加·斯诺,毕业于著名的密苏里大学新闻系,成为一名记者。1928年怀着对东方世界的好奇,登上远洋巨轮来到中国,进驻燕京大学任教授。亲眼目睹了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民族危机,震惊运动和重大事件,亲自前往上海、东北,抗日第一线采访。

  斯诺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大上海和西部满眼苍凉,白骨成堆,连接着天堂和地狱。一边是富人花天酒地,屯粮满仓;一边是食不果腹,卖儿卖女,强烈的反差。他感到震撼写出《拯救25万生灵》的长文。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他不辞辛苦深入抗日第一线,收集资料,发表报告通讯《远东战线》这是他人生觉醒的起点。

2.jpg

  【1928年,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

  他写了不少有影响的新闻报道,开始思考并寻找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最终,他找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西北抗日根据地,传递着“抗战之声”。从此,他的生命同中国西部紧紧连在一起,决定深入抗战红色苏区,成为工农红军的西方记者。

  1936年,在友人宋庆龄的帮助下,他迎来去陕北苏区的机会。6月,一位有良知,求真相,敢于说真话,将真实报道公之于众的美国新闻记者斯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冲破重重封锁,秘密经西安抵达陕北。冒着硝烟战火、寒风凛冽,带着许多疑问,对延安及中共领袖的好奇、向往,踏进了陕北红色大门。围绕“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组织?”“为何长征到达落脚陕北?”“中国共产党军事策略”等一系列问题,深入陕北苏区,进行实地采访和课题研究。

3.jpg

  【1936年7月保安革命旧址】

  当他看到荒凉、贫瘠、沟壑纵横的黄土地,山高坡陡的土窑洞,有些茫然。听到当地百姓亲切称红军是“我们的军队”,发现他们籍贯和方言不一,却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反而充满轻松、愉快、热忱、真诚,每个人眼里透着淳朴、善良、坚强、刚毅的神态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7月16日,毛泽东在保安(今志丹县)简陋的石窑洞会见了斯诺,他走进毛泽东和夫人(贺子珍)的住处,环视了一下窑内,只有简单的土炕和一卷铺盖,一张自制的木桌上摆满着书籍。地面中间放着一个火盆,上面坐着一个铁皮壶,四周用石头垒的坐凳,斯诺感到非常惊讶。

  毛泽东微笑的示意让他坐在石墩上,与他开始了彻夜长谈。亲口回答斯诺提出的所有疑问,答复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抗日战争、红军长征的经过、红军和国民党军队合作等问题,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包括自己的身世。他们几次的交谈,逐渐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友情,还给斯诺发放了统一的红军军帽和军装。

  斯诺在他的书中这样描述毛泽东:“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做了十年红军的领袖,千百次地没收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几天后,斯诺在采访中又提出您对目前世界形势、国际统一战线、抗日形势、苏维埃政府对内政策、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等问题?毛泽东坦诚地做了全面的回答。还将自己《七律·长征》诗词抄赠给斯诺。

  斯诺惊奇地发现,毛泽东对世界历史和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对欧洲社会和政治也非常了解;他酷爱读书,不仅精通马列主义,而且熟知西方哲学著作;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

4.jpg

  【毛泽东与斯诺(1936.7)】

  在斯诺的眼里,毛泽东有着一张精明、睿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坚定的态度、清晰的阐述、准确的预见性和鲜明深邃的思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国民党宣传的是个鲁莽、无知、凶暴的匪首,与面前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的人,无法联系在一起。

  斯诺激动地说:“我们进入红区,就是一片新气象,是一片崭新的天地,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和鼓舞,忘记了路途的疲劳。这里的一切证明蒋介石的宣传是骗人、荒谬的。”

  毛泽东对斯诺说:“你可以到根据地任何地方采访,你所看到的,都可以报道,不限制你的采访活动,而且尽量给你们方便和帮助。”

  斯诺听到这番话高兴地说:“……没有想到共产党给我采访的自由。我会公正地、如实地向全世界报道你们的情况。”

5.jpg

  【在陕北的埃德加·斯诺】

  斯诺在保安又采访了多位中共领导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李维汉等,进行多次广泛的交谈;采访红军大学的战士,观看他们的文艺演出;又与当地农民融入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斯诺从毛泽东打满补丁的衣服、朱德用战马的尾毛自制的牙刷、彭德怀夫人浦安修用敌军的降落伞为他缝制的背心、林伯渠用麻绳为自己眼镜缠绕着一条腿……从中,他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一种无坚不摧的意志,被他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

  7月的一天,斯诺在毛泽东居住的石窑洞为背景,决定为毛泽东拍摄一张照片,镜头对准后,觉得毛泽东的头发有些凌乱,便将自己的红军八角帽戴在毛泽东的头上,拍下了这张身穿黑蓝色军装,灰色红军帽。为人们留下了一张极珍贵的照片。

6.jpg

  【1936年,毛泽东在保安(斯诺 摄)】

  十几天后,斯诺又到陕甘宁边区前线采访,亲眼目睹了彭德怀指挥红军主力和军长徐海东浴血作战的场景。在苏区前沿亲身接触,从红军高级将领、指挥员到干部、士兵、群众各类人员,一起出操、侦察、生活、学习。在斯诺采访根据地和苏区中写道,这里正在蓬勃发展:“不论他们生活多么原始、简单、艰苦,都是一种健康而乐观的生活,自由、尊严、希望,这里的空气新鲜……”

7.jpg

  【1936年7月,斯诺(右)在陕北采访途中】

  四个月的战地采访,斯诺获得了生动、真实的材料,留下了大量的文字、照片、影像,完成了从求真相到求真理的转变。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正如他动情地写到:“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回家,而是在离家。”分别的前一天晚上,毛泽东用玉米饭、南瓜菜为斯诺践行,他们一直谈到深夜,斯诺才依依不舍地与毛泽东告别。

8.jpg

  【1937年10月,英文版《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

  根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和红军将士的访谈、日记和影像记录。离开陕北后,通过经历和见闻资料的整理。1937年10月英文版《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籍。1938年1月,美国兰登书屋出版发行了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美国版。

9.jpg

  【1938年1月,美国版《红星照耀中国》由美国兰登书屋出版发行】

  1938年12月,它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考虑到要在敌占区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发行,译本改名为《西行漫记》。又被世界各地译成20多种文字发行,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影响。美国总统罗斯福3次约斯诺讨论中国问题,了解毛泽东等领导人表达与中共打交道的愿望。

10.jpg

  【1938年12月,《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西行漫记》在上海出版】

  此书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党派色彩,通过实地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展示了全面、真实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及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彻底瓦解、歪曲、造谣、抹黑、丑化中国共产党的谣言。

  斯诺在这本书序言中说:“这本书有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欲望、一种热情,但不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而是书中这些人,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11.jpg

  【《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三联版】

  同时,斯诺多次参加国际报告会,以令人信服客观准确地向世界各国政府与人民介绍中共苏区、根据地、红军的情况,让人们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领袖毛泽东,了解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及做出的努力,国际影响力巨大。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和外国友人奔赴到延安。1936年6月21日美国记者托马斯·亚瑟·毕森也前来保安采访,与毛泽东交谈,让他终身难忘。白求恩来中国前曾书信告诉友人:“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阅读一下斯诺写的《西行漫记》和史沫特来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1933年斯诺在北平安家,1935年6月以美国《纽约日报》驻华记者的身份应邀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41年2月,斯诺因被蒋介石政府吊销采访资格而不得不离开中国。晚年一直定居在瑞士,曾三次访问新中国,受到热烈的欢迎。

12.jpg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和斯诺及夫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1972年2月15日,这位与中国人结下不解之缘的斯诺,因病在日内瓦与世长辞。在他弥留之际,告诉夫人:“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1973年10月19日,他夫人遵照他的遗愿,将他一部分骨灰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

13.jpg

  【斯诺(1905-1972)位于北大未名湖之墓】

  2019年夏天,我特意来到苍松翠柏、绿草成荫、一池清澈的北大未名湖畔,四周宁静安谧,茂密的花丛中,掩映着一块长方形,没有经过雕琢的青色大理石。上面用楷书镌刻着叶剑英的手书“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下面是两行英文。站在墓前,我感慨万千,恭敬地献上一束鲜花。久久地凝视着墓碑上的名字,他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爱好和平,主持正义。是他让世界人民认识了西北黄土高原的小城延安,认识了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方针政策,是他追忆、开启我党和国际社会交往大门的这段重要历史。

  斯诺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西北大地,必将照耀着全中国,照耀着全世界。他是新中国居功至伟的模范人物,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国际友人!

  【作者系北京知青】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