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张弘:乌克兰危机并非意识形态之争

2023-11-23 08:56:18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张弘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最近几天美国和欧洲一些领导人频繁造访乌克兰,参加乌克兰“独立广场革命”10周年活动。除了表达对乌克兰继续战斗的支持之外,部分西方官员还试图扯上中国,将乌克兰危机形容为东西方的“意识形态之争”,宣扬一旦西方输掉俄乌冲突,就有可能在意识形态上给俄罗斯和中国带来机会。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甚至宣称,“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取得成功,中国将更有底气使用武力扩大其在印太地区的领土”。

  美西方一些人无疑是想将一场地缘政治危机演绎成东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他们借乌克兰“独立广场革命”10周年,为了美化自身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想象,打出“对抗专制”的意识形态大旗。

  首先,炒作意识形态之争是在转移乌克兰危机的矛盾焦点。众所周知,乌克兰危机是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的地缘安全危机,后者严重挤压俄传统地缘安全空间,引发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紧张。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地区稳定和集团安全的口号进行多轮东扩,将成员国版图从中欧扩大至东欧和东南欧,并积极拉拢后苏联地区的乌克兰、格鲁吉亚加入。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亲西方派组织了一场推翻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所谓“广场革命”,而在俄罗斯看来这就是一场颜色革命。从2014年到2022年持续多年的乌克兰危机是俄罗斯与北约的地缘安全矛盾激化的结果,北约和俄罗斯激烈争夺地区安全事务的话语权。

  目前,俄乌冲突已经持续600余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俄罗斯都陷入乌克兰僵局,双方在军事、经济和外交上都很难打败对方,而乌克兰的人民则饱受战争之苦。美西方无疑在转移焦点,将一场赤裸裸的大国地缘政治缠斗美化为“西方对抗专制国家”的竞争,目的是用“民主和自由”掩盖西方在乌克兰搞的零和游戏和集团政治。

  冷战结束后,后苏联地区国家选择了西方民主制度,定期举行的选举和自由市场经济打破了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差异。10年前的乌克兰面对的是欧盟的联系国地位协定和俄罗斯主推的欧亚经济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向决定着谁将获得在乌克兰的主导权。从价值观角度上看,根本不涉及西方民主与非西方的意识形态之争。

  其次,炒作“民主与专制”之争意在胁迫西方盟友为美国战略买单。目前俄乌冲突丝毫没有转圜的迹象,这场冲突已变成一场持久战、消耗战和拉锯战。进入2023年以来,美国在军援乌克兰上已经力不从心,众议院中两党相争导致援助乌克兰方案迟迟不能被批准。现在拜登政府面临强大的国内压力,一方面需要解决不断攀升的国债问题,另一方面共和党批评拜登政府的乌克兰政策缺乏效率,反对无原则地援助乌克兰。为了缓和国会暂停援助乌克兰拨款的风波,拜登政府不断向欧洲国家贩卖“俄罗斯威胁论”,将俄乌冲突形容为“民主与专制”的意识形态之争,试图唤醒欧洲国家的冷战记忆。通过安全威胁和意识形态竞争,白宫打算让欧洲国家为美国的全球利益埋单。

  如今,俄乌冲突尚未结束,巴以冲突再起,美国在护持世界霸权越来越力不从心,但又不愿意分享主导权和话语权。因此,我们看到拜登政府在外交上不断打“价值观牌”和“联盟牌”,说白了就是要引诱和胁迫西方盟友为其全球战略服务。

  最后,炒作意识形态差别无助于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持续的俄乌冲突令乌克兰民众伤亡和流离失所人数持续上升,形势仍然令人担忧。这是欧洲遭遇的一次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对全球秩序和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国际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共同努力,推动以政治外交方式解决这场危机,应该共同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共同避免冲突加剧升级。美西方一些人炒作乌克兰危机是意识形态之争,实际是在破坏国际社会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氛围,意图继续分裂国际社会,制造更多矛盾和对抗。回望“独立广场革命”后的乌克兰这10年,国际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对话和包容,而不是对别人指手画脚,更不能搞街头革命。(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