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评

环球时报社评:莫被互联网虚构的“路线斗争”迷惑

2012-08-26 10:00:45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环球时报社评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今天的中国有路线斗争吗?从互联网舆论场看很像有,而且还很激烈。一种路线主张,中国应推进激进政治经济改革,并以最终奉行西方政治、经济及社会治理模式为目标。另一种路线则主张,中国应放慢甚至停止改革,坚守传统。

  第一种路线的网上阵容很强大,公开主张第二种路线的人不多,它至少有一部分是第一种路线的推崇者虚拟出来的靶子。而如果跳出互联网,走向真实的中国社会,这两种路线都跟中国的现实政策选择不沾边,它们都是虚构的。

  中国大的改革开放路线自邓小平时代就已确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不断丰富,充实,政策层面的具体调整也一直在发生,然而最近20多年,中国主流社会的路线认识越来越稳定,社会实践的积累看不出对国家路线突变有什么暗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人的政治经济自信。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有人认为国家的改革可以停下来吗?大概没有。改革措施在不断推出,政府的执政理论不断创新,对传统意义的“左”,官方一直保持着警惕,“左”的名声自文革之后就一直没翻身。

  与此同时有能力影响政策制定的人中,有谁认为中国应当全盘西化,尤其是迅速在中国推广西方式自由选举吗?大概同样没有。苏联、南斯拉夫解体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西方选举政治导致社会动荡的教训制造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只要中国发展不经历灾难性挫败,让整个中国社会愿意冒险选择那些国家的路线,根本不可能。

  由于统一性一直是中国体制的突出特点,它内部发生任何争论都很受关注。实际上中国体制内围绕改革的争议即使有,也是策略及操作层面的,既不是“改不改”,也不是“朝哪改”的分歧,而是怎么改的问题。

  中国普通民众对“路线斗争”的真实兴趣也很低,中国社会各界目前存在利益之争,也会因此产生具体的权力之争,而中国今天的“路线”之所以坚持不动摇,是因为它几乎是这个国家基于历史、现实以及国情的“被迫”选择,它是改不动的。

  舆论不仅会渲染某些理想化的目标,而且常会夸大一些事实,制造出这个国家正在经历或面临路线斗争的假象。舆论精英们很容易分派,党同伐异,形成一个个抱团的小圈子。他们会在相互攻讦中把对方,也把自己逼向极端,很多人并非特别“左”或特别“右”,但他们在舆论场却显出左和右的姿态。

  中国目前奉行稳健路线,但舆论场上最活跃的却是有“右”和“左”明显标签的人物,“中庸”些的人物纷纷失声,这就是舆论脱离实际,通过不真实争论自我膨胀的结果。

  当然,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是舆论的正常现象,各种极端观点会拓宽社会的思考空间,丰富构筑国家主流路线的思想材料。路线的稳健和思想的多元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要从“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悖论和怪圈中真正跳出来,增加国家政治深处的宽容和从容。这需要国家路线的长期稳定,以及人们对这种稳定性的深信不疑做基础。中国路线的稳定决非改革的笼子,它恰是各种想象力和推动力的源泉。

  中国舆论的开放不会有回头路,今后国家只能在一片嘈杂声中前行。让我们大家都习惯它吧。

  

  2012-08-24 07:13环球时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