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追寻英雄足迹——怀念“王成”原型特等功臣赵先有

2023-10-31 16:58:48  来源: 网易号   作者:王志才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赵先有烈士生前照片

  看过电影《英雄儿女》的人都知道王成的故事,1964年面世的电影《英雄儿女》,是导演武兆堤、编剧毛烽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小说《团圆》描写“王成在山头勇敢地牺牲”,影片中,王成连续呼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拉响爆破筒,与蜂拥而至的敌人同归于尽的壮举,令人热血沸腾。然而,王成的原型赵先有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代在同一个连队战斗过的故事却少为人知……

  我与赵先有烈士是同村人,我俩于1947年10月同时参军后,被编入冀东军区48团,1949年2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65军194师582团。直至赵先有牺牲,我俩仍是一个营的战友,所以对赵先有和他家事的了解莫过于我。每次我看到《英雄儿女》这部电影,每当我讲述起赵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迹时,都是含着一眶热泪!

  解放战争:妻子送郎上战场

  解放战争初期,在河北省乐亭县,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有一名人人喜爱的支前模范、游击能手,他就是姜各庄镇庄东村民兵赵先有。赵先有是该家的独生子,全家省吃俭用供他读完小学六年级,由于他的父亲去世家境贫寒终止学业。他从小就经受过炮火硝烟的洗礼,小小年纪的他就立下了报国之志。如今,19岁的赵先有已是一个英武、健壮的小伙子了,经人介绍与临村的一个叫陈连华的姑娘相识,她是一名聪明、伶俐、俊俏、贤淑的姑娘。经几个月的相识,两颗年轻的心,在炮火硝烟中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不久,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新婚佳期,赵先有身在洞房,心早已飞到了前方战场。陈连华也读过小学,是一位思想进步、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先有要去参军的想法,首先得到了连华的支持,便郑重向全家提出。

  1947年10月的一天,先有撇下了多病的母亲和才过门几个月并已有身孕的妻子陈连华,告别了乡亲们,加入了轰轰烈烈的百万解放大军。尽管连华不想让先有走,但还是眼含热泪说:“男儿当为国分忧,你走吧,家里有我,我等着你立功的消息。”临别那天,连华泪水涟涟,依依不舍,直到滚滚尘烟淹没了先有远去的身影。可谁知,这次离别竟成了他们的永别。

  在部队赵先有遵守纪律,团结同志,吃苦耐劳。入朝作战前,他曾随部队转战冀东,后又参加过新保安、太原、兰州、宁夏等几十次战斗。每次战斗他都英勇善战,奋勇杀敌,曾三次荣立战功。1949年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

  1949年9月,先有所在的部队解放了宁夏北部各县后,便进驻在宁北的黄渠桥。野战军号召全体指战员“下定决心扎下根,建设大西北!”此时先有已当上了排长。1950年先有参军已三年,家中音信皆无,也很惦念家里人。当时因部队比较固定,便给家里写了从当兵到牺牲唯一的一封信,并随信邮来一张穿军装和一张戴着军功章的照片。当先有的母亲、妻子和家人接到先有的来信和看到照片时悲喜交集,激动得都哭了起来。此时连华便产生了去部队看望先有的想法,经全家人的同意,凑足了路费,便和邻村的一名与先有同在一个部队的家属,带着先有两岁多的儿子奔向了宁夏的黄渠桥。经长途跋涉,在到达宁北的黄渠桥时,已是1950年12月上旬。连华与当地老乡打听才知道先有所在部队刚刚离开宁北。直至先有牺牲,连华只知道他又去执行新的任务,不知是入朝作战。连华痛失这次相逢的机会,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打击。终生遗憾的是先有牺牲前,还不知在1948年3月陈连华为他生下的是一个儿子名叫赵绪文。

  赵先有率领加强班顽强战斗三昼夜

  赵先有1951年2月随志愿军65军入朝鲜参战,参加了我志愿军发动的第五次战役,不久便已是六连的副指导员。于1951年8月奉命开赴开城前线,担负保卫我方停战谈判代表和保卫开城的光荣任务。1952年10月,在中朝联合指挥部指挥下,我志愿军在全线发动了秋季反击作战。

  当时,战场上两军对垒,激烈拼夺;板门店谈判也在激烈地进行。其中攻防67高地是最激烈的一场战斗。谈判代表团团长李克农询问194师师长赵文进:“你们有把握打下67高地吗?”赵文进说:“有把握,坚决完成任务!”那时194师全体指战员情绪高昂,决心夺取新的胜利,迎接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到来。

  67高地不足一平方公里,海拔只有67米,距板门店只有五公里,原是敌人在开城前线右翼前沿,沙川河东岸重要支撑点。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教训美军谈判代表张牙舞爪不可一世,10月2日,上级决定由582团2营5连夺取敌人占领的67高地这一战略要地。同时,我团3营7连负责攻打“红山包”(西场里北山)。在我军炮火掩护下,经过勇猛顽强的战斗,胜利全歼了两个阵地上的守敌,占领了阵地。

  敌人的反击主要对准67高地。10月3日,按照上级的部署将阵地交给2营6连坚守,因指导员、副连长首战受伤被抬下阵地,赵先有同志便率领一个加强班,从10月3日到10月5日顽强坚守在67高地上。三昼夜中,敌人以连到营的兵力多次疯狂的反扑。战斗进行到第三天,67高地上已多次增兵,但这时我军阵地上只剩下4个人,副指导员赵先有、通信员刘顺武、副排长王桂印和战士李富。当时派去的一个班,因敌炮火封锁都伤亡在路上。哪天一大早,先是敌军重型轰炸机把重磅炸弹倾泻在我67高地上,后是敌军战斗机,对我守军用机关炮打,还抛下大批凝固汽油弹。有一架被我守军击中,栽到67高地山脚下,敌机爆炸燃烧起来,敌军的飞行员葬身火海。其他飞机仍在疯狂地对我守军扫射和轰炸。尔后敌陆战第一师部署在中立区边的数个炮兵群的上百门大炮,向我小小的67高地发射了数万发炮弹、炸弹、凝固汽油弹,使整个阵地变成一片火海。67高地坚守防御战,在朝鲜战场上,创下了单位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

  赵先有最后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

  战斗中,赵先有发扬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鼓励战士多杀敌立功,向上级汇报作战勇敢战士的事迹,还把自己仅有的水送给伤员喝。赵先有轻伤不下阵地,也是无声的政治动员。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他率领着小分队灵活、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鏖战三昼夜,将敌人一次次疯狂的反扑击退,杀伤大量敌人。战斗中赵先有还为我炮兵准确的指示目标,将敌人发起的多次冲锋击退。最后一个营的敌人在12辆坦克和3辆喷火坦克支援下,从四面八方冲上了67高地……。

  直到10月5日上午11时20分,副排长王桂印和战士李富牺牲。最后仅剩下赵先有这位双目失明、腿等五处受伤的指挥员和通信员刘顺武,刘顺武代替他的眼睛和腿,向他汇报敌情,连搀带背使他能运动,赵先有和刘顺武与蜂拥而来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情况紧急,赵先有命令刘顺武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敌人已冲上我阵地,要求团炮兵直接“向我阵地开炮!”

  当时,团指挥所内气氛紧张极啦,赵先有、刘顺武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英雄气概,使团长张振川(后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至离休)和其他首长的内心都受到了极大震撼。我们的同志还在阵地上,我怎能下令大炮射向自己的同志?团长张振川在观察所看到赵先有、刘顺武他们在一片火海中和敌人拼杀的身影,在危急时刻,团长张振川又听到步话机里传来赵先有嘶哑却坚定的声音:“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不久,在6连隐蔽部方向一阵急促手榴弹、冲锋枪响声后,阵地沉静了。我们的英雄赵先有实现了上阵地前的誓言:“我们坚决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一步!”

  赵先有、刘顺武的壮烈牺牲,使团长张振川心情激动不已,转过脸对炮兵群陈世勋群长说:“老陈,!开炮打!”几秒钟的时间,我们的大炮轰鸣起来。支援我们作战的炮八师的几个炮兵团,早已把炮弹擦好了,放在大炮旁,只等一声令下,我军炮弹就飞向敌群!

  我军大炮将成吨的炮弹用急速射压向敌人。我们的两个反击小分队勇猛地冲上阵地,一阵短兵相接后,敌人溃退。我军收复了阵地后,发现赵先有同志和刘顺武同志已经与敌人同归于尽,但他们双手仍紧握着冲锋枪,面前倒着20多具敌人的尸体。

  赵先有同志率领的加强班坚守67高地,当时有几大困难:

  第一,我们是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守住新占领的三座山。特别是67高地,是原敌人的连指挥所,位置在板门店谈判帐篷旁,双方代表团用目视就能看到。这是美陆战第一师的防区,丢失67高地,美军和南韩谈判代表及守军觉得很没面子,恼羞成怒,拼命也想夺回去,反攻火力之强可想而知。严重的是阵地上没有坚固工事,更没有坑道,仅有敌军的简易工事。敌人几次轰炸,工事早已被轰平。

  第二,我军面对的敌人是美陆战第一师整编成的南韩陆战第一团。此时的南朝鲜部队已经不是战争初期一触即溃、只会望风而逃的傀儡军队了。美军为了培植自己的炮灰,南朝鲜军的军官得到了美国军队的培训,这些韩国军官的作战和指挥水平提高很快,很多南朝鲜军士兵的战斗力也明显增强,其战斗意志高于美军,作战战术水平甚至渐渐强于美军步兵,其装备水平也不亚于美军了。战斗中美军以全部火力支援其反扑,不但有飞机、大炮、坦克,最后把美军的喷火坦克也用上了。我军一打红山包时,赵文进师长命令抓一个俘虏来了解情况,我军四、五个小战士才抓回来一个俘虏,可见南韩陆军步兵战斗力比美军步兵战斗力强多了。

  第三,地形对我不利。67高地在沙川河以东,距我河西主力部队阵地1000多米。在河东西场里北山西边的一个青山包,我们秘密挖了屯兵洞,但距67高地也有1000多米长的丘陵地段,虽然我们在河东屯兵洞秘密屯了一部分预备队,但增援和运送粮弹十分困难。敌人在这段丘陵地上,设了封锁区。还在敌155高地上设有观察哨。同时,白天敌军在空中增设炮兵效正机,一发现我军增援,不过一分钟敌人的炮就打过来,给67高地防御增加很大难度。

  67高地战斗,仅赵先有率领6连的战士们整整坚持了三天两夜。先后打退敌人发起的17次冲锋(不含我炮兵击退敌人发起的冲锋次数),并主动出击两次,获得歼敌562名的光辉战绩(不含我炮兵和其他连歼敌数字)。这次战斗,之所以他们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以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与营、团的正确指挥,炮兵的大力支援是分不开的。就赵先有而言,他不仅是一位英勇顽强的战斗员,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基层军事指挥员和一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

  上级给我们65军很高的荣誉,家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副指导员赵先有、通讯员刘顺武等烈士英勇牺牲传遍全军,在志愿军19兵团机关报《抗美前线》,所刊发的日红的文章“在步炮坦联合指挥所里”,报道了六七高地战斗实况。其中,六连副指导员赵先有、小通讯员刘顺武两位烈士在危急时刻,要求自己的炮兵“向我开炮”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事迹,也作了报道。

  志愿军65军在保卫开城反击作战胜利后,再次召开了庆功大会。志愿军总部为582团6连记特等功,并发来“英勇顽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的大奖旗;为582团6连副政治指导员赵先有追记特等功;会上志愿军19兵团为志愿军194师582团光荣受奖;为194师582团二营记一等功,并发来“攻防全胜”大奖旗;为582团5连记一等功,并授予“能攻善守痛歼顽敌”奖旗;为582团1连记一等功,并授予“攻如猛虎”奖旗;为582团7连2排、团侦察排记一等功,发来“保卫开城二级英雄排”;为6连的刘顺武追记一等功、战士关景春、刘殿良等全团共八位同志荣记一等功;志愿军65军为194师共31名干部、战士记二等功。

  ▲①巴金(右)和驻守开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军长兼政委王道邦(左)在一起;②1952年巴金(左)与黄谷柳在开城来凤庄门口合影;③张振川将军(中)时任582团团长兼政委;④作家巴金(右)在志愿军65军前沿阵地进行采访。

  部队还将赵先有的遗体运送回国,与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丘少云等十名烈士,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的一个墓区内。

  1954年4月1日乐亭县委、县政府在赵先有烈士家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大会上人人皆悲,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会上县领导赠给赵家“人民功臣”的大锦旗,交给赵先有烈士的妻子陈连华,并在赵家的大门上挂上了“功勋卓著”的牌匾。1958年我县建起了烈士纪念馆,内有赵先有烈士的大照片、展板及其展物,每年清明节前后这里的人们络绎不绝。

  ▲①赵先有烈士追悼大会留影,②“功勋卓著”的木牌匾③④杨根思烈士与赵先有烈士墓碑⑤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赵先有烈士展牌

  巴金采访赵先有烈士英雄事迹,为其塑像题字,英雄塑像揭幕大会召开

  1953年8月,当时不到50岁的著名作家巴金曾第二次赴朝鲜采访时,志愿军65军政治部主任陈亚夫(原赵先有烈士的师政委),专向巴金介绍了赵先有和通讯员刘顺武两位烈士的事迹,后巴金等同志到582团采访了团长兼政委张振川,了解英雄事迹后,被烈士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了。作家巴金后来特功6连采访过赵先有烈士的事迹,并与特功6连同吃、同住在一处一个来月…。作家巴金在我部队采访,当时我2营在我停战谈判代表团驻地,担负看管战俘与警戒任务,直至我65军即将回国,才去其他部队采访。

  巴金两次赴朝采访在我师住了很长时间,体验生活,巴金的小说《团圆》由此产生而奠定基础,小说《团圆》中写的“王芳演唱的赵连长的英雄事迹”和“通信员小刘的英雄事迹”,以及“王成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也是赵先有、刘顺武等烈士和一等功臣关景春的真实写照,小说《团圆》后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

  65集团军为宣传英雄事迹,决定在194师582团营区办公楼前立一个“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有”的英雄塑像,并请我国老作家巴金同志题字。

  为此,张振川将军和军政委李真将军(曾任65军军政委,后大军区正职离休)给巴老写了信。194师582团政治处副主任戴秀斌去上海文联,经介绍找到巴金的女儿,《收获》副主编李小林同志,后来去医院见巴老。近90高龄的巴老身体不好,正在医院治疗。见到两位将军的信后,他欣然题笔写下:“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有)巴金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巴老想的很细,他写了一份横的,又写了一份竖的,供塑像时选用。

  1992年8月上旬,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在华北小镇柴沟堡,立过战斗大功的194师582团营区广场上,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有烈士塑像揭幕了。约2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方形底座上,是放大了的巴老金光闪闪的题字,塑像背面是张振川将军写的碑文,叙述了赵先有和六连的英雄事迹。

  汉白玉的赵先有塑像高高矗立,英雄年轻俊秀的脸上既刚毅又亲切,炯炯的目光在昭示着后人奋勇前进……

  揭幕大会上,首先由65集团军政委田书根将军(后任军事科学院副政委)讲话,由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赵文进将军(原194师的老师长)和65集团军副政委扬惠川将军(后为北京军区副政委)为英雄塑像揭幕。这时,英雄的儿子赵绪文眼含热泪就坐在张振川将军身边。老将军张振川介绍了立特等功的钢铁第六连和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有同志,在开城前线坚守67高地的英雄事迹。

  ▲赵先有烈士雕像揭幕仪式

  会后,老师长赵文进将军在张振川将军陪同下,来到唐山乐亭县。老师长向乐亭烈士馆中的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有同志的遗像行了军礼,又到医院看望了正在治病的英雄妻子陈连华,并嘱咐她多保重。老师长亲切地摸着陪奶奶住院的孙子小新民说:“这孩子长得很好,将来是个好兵!”

  ▲赵文进将军(中)在张振川将军(左)陪同下,来到唐山乐亭县烈士纪念馆与赵先有烈士之子赵绪文(右)合影留念

  中央电视台播出“向我开炮”的英雄事迹

  1992年8月,在为赵先有烈士塑像揭幕大会当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有塑像落成大会实况,河北电视台、张家口电视台以及《河北日报》、《张家口日报》都发表了消息。《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12月5日刊登了汤小微写的向巴金老人汇报英雄塑像落成的文章《浑身闪闪披彩虹》,《解放军报》也刊登了张保平等写的文章《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祖孙三代同在一个特功连里》。

  2000年,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活动中,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播出《寻访王成的原型》,播出了赵先有烈士事迹。

  200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最可爱的人”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充满感情地讲述了“向我开炮”的志愿军65军194师582团的赵先有同志英雄的事迹,当年赵先有的团长张振川、战友关景春都参加了节目。他们在节目现场讲述了当时战场上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赵先有英雄的事迹,现场观众都感动的流下了热泪。

  关景春曾在赵先有烈士的指挥下一起守卫67高地,也是67高地战斗一等功荣立者之一。因负伤被替换下阵地,在赵先有牺牲后带伤参加了反击分队。他讲述了:在屯兵洞内,不仅亲耳听到了报话机中赵先有呼叫炮火向自己阵地射击,而且还亲眼看到赵先有、刘顺武两位烈士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场面。据报道关景春在回老连队讲传统时说:“1953年在我负伤住院后,著名作家巴金曾来我连采访了赵先有烈士事迹和我本人及其他战士,并与我连同吃、同住在一处很长时间,体验生活,直至我们部队即将回国,才去其他部队采访,据说巴金两次赴朝采访在我师住了有两个月。巴金通过在朝鲜战场采访众多的英雄事迹,综合提炼写出小说《团园》,后又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

  ▲1973年一等功臣关景春(后左3)、时任582团团长金锁(后左4)与6连大功5班合影。赵先有烈士之子赵绪文(后左2)时任6连5班班长

  同年10月,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活动中,中央电视台的军事报道节目播出了“一家三代人前仆后继以实际行动实现王成精神的故事”。张振川将军和我曾在这个节目中,讲述了赵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迹。时任582团团长吴建新在该节目中讲述了:“1953年巴金到了我们团采访,后写出了小说《团圆》”,以及报道了582团指战员继承前辈遗志、训练等情况。

  他的家人说:“永远不愧做一名战斗英雄的家人”

  赵先有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以后,人人皆悲,年仅24岁的妻子陈连华,经受不住这沉重打击,痛不欲生。在隆重的追悼大会上,陈连华突然晕死过去,几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但却从此精神失常。在组织的帮助下,经两次去保定精心医治,陈连华的病情奇迹般地恢复正常。

  2000年10月,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活动中,中央电视台的军事报道节目播出了“一家三代人前仆后继以实际行动实现王成精神的故事”时,其结束语是这样说的:“值得一提的是:陈连华这位英雄的妻子于1993年去世,去世前虽然家庭生活困难,但她从未向政府提出过特殊要求,总是以先有为榜样教育着自己的儿孙。”让人回味的是,赵先有是赵家的独生子,父亲已去世,母亲有病,妻子又有身孕,当时不去参军也是无可非议的,赵先有产生当兵的想法后,却得到了妻子陈连华的支持,陈连华这种舍小家顾大家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的确是令人敬佩。

  小绪文从小就懂事,在乐亭一中上完初、高中后,68年因学校文革结束回家。1970年10月,赵绪文辞去了税务差事,踏上了北去的列车,来到了驻扎在塞外深山沟里的大功团特功六连,成了父亲生前所在连队的普通一兵。

  赵绪文入伍后,时刻告诫自己:永远不愧为一名战斗英雄的儿子。他训练十分刻苦,由于其过硬的军事技术,他当兵一年便成为师尖子班成员之一,后还成了师军事三项队队员。他当兵第三年就被提为干部,他尤其擅长射击和射击学理。

  ▲赵绪文在特功6连

  1978年,石家庄陆军学院成立并从特功六连挖走了这块“宝”,从此,他又成了一名技艺高超的射击教官。1982年,因母亲身体不好,组织上照顾他调他去乐亭县人武部,在人武部他工作了14年,后任副部长等职。期间赶上了1986年人武部移交地方,1996年因人武部收归军队,他因超龄服从组织安排去了县检察院任副检察长。无论他在县人武部还是在县检察院,由于工作突出,他本人和分管的业务多次受到上级通报表彰,个人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模范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赵先有牺牲23年后,他的孙子赵新民来到了这个世上。赵绪文发现儿子在上初中时有着很好的射击天赋,于是就有意识地培养儿子射击。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小新民14岁就成了乐亭县中学青少年小口径射击队的主力,17岁被北京军区射击队录取为青少年组队员。在射击队里,赵新民成绩一直很好,是青少年组中最有实力的选手之一。然而,赵新民却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我是英雄的后代,我也应该像父亲那样,拿起真正的枪,把火红的青春献给火热的军营。

  1994年,他把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他支持儿子的选择。1994年10月一个晴朗的日子,赵新民离开了北京,离开了他酷爱的射击场,来到了驻扎在塞外柴沟堡小镇,他爷爷、父亲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特功六连。

  赵新民虽然射击专业比较过硬,可是来到个个都有“两下子”的特功六连,他却没有一点优势可言。于是,他就从新兵开始,一招一式走队列、站军姿、练投弹、跑障碍,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拼命地练。为练投弹,他胳膊肿了消,消了肿,肿肿消消中一年过后,便成了特功六连里响当当的班长。

  赵新民和父亲一样,最突出的也是步兵轻武器射击,他在入伍前,曾参加唐山军分区民兵尖子比武,其56式班用轻机枪对200米机枪靶的隐显目标射击,获得了第一名。其在平时训练,使用56式班用轻机枪对200米机枪靶隐显目标实弹射击,9发子弹3次点射,全部命中那是常事。

  后来,赵新民被保送上了军校。军校毕业,有人劝他:“你身体素质这么好,你爷爷的首长有的是省军区领导,有的是军区首长,他们又都和你家关系那么好,谁都能为你说上话,留石家庄进北京都是非常容易的事,何必还回到那偏僻的小山沟呢?”然而,赵新民却说:“我身上流淌着英雄的血液,继承英雄的遗志是我的夙愿。”于是,他毅然地回到了特功六连。赵新民既和他的爷爷一样,任过特功六连的副指导员,也同他的父亲一样,任过特功六连的副连长,后仍是65军某部的一名优秀部队干部。……

  ▲赵新民在特功六连

  作者王志才:与赵先有烈士是同村人、同时入伍、同一个营的战友。时任志愿军582团5连2排排长,曾参加攻打67高地战斗,荣立二等功。晚年被安置在《唐山常记功臣幸福院》

  编辑、配图:胜利

  注:张振川将军、巴金等作家用名:赵先友;实际姓名:赵先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