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锡良:5.12地震的纪念与反思!

2011-05-14 01:59:58  来源: 乌有之乡   作者:孙锡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三年前的今天,汶川让中国哭泣,汶川让世界悲鸣!  

   

三年后的今天,时间已经让痛楚不再如此强烈,然而记忆却是永生铭刻,当我们回首灾难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因“多难兴邦”而高兴,还是为灾难前后的种种教训而悲哀。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阶层也许有不同的思考定位,站在官方角度看,我认为高调回顾一下近三年来的成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取得的成绩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从成绩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的团结与互助精神,从成绩中,我们还可能看到全国人民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从成绩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  

   

灾难终究是灾难,无论成绩有多大,我们都不可能把灾难演成一部喜剧,就果真的演成了喜剧,那就是对逝者的一种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全国人民所作牺牲的一种嘲讽。在我看来,所有各方,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要理性反思,反思灾难为什么伤亡如此严重?反思重建过程有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反思灾区有没有善用国家和人民的爱心资金?反思中国其它地方有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没有深刻地反思,就无法避免人祸的反复重演。在支持官方宣传成绩的同时,作为民间人士,我想用反思的眼光来纪念这一让全人类哭泣的灾难时刻,即便“灾后重建”被认为是个敏感话题,我想今天也无须回避。  

   

首先,我想谈谈中国人的健忘症问题。  

   

如果我笼统地说中国人没有记性,可能会冤枉很多人,但是,中国人很健忘是肯定没有错的,汶川地震之后,在全国人民深感悲痛的时刻,没有人去深究天灾之中隐含的人祸因素(豆腐渣工程),本以为灾难平复过后会有一次全国性的大反思、大讨论、大检查和大整顿,然而,这种事后亡羊补牢式的行动也并没有如期展开,且不说全国各地层出不穷的新豆腐渣工程,就是在大灾过后的四川重建地区,也频频曝出新的豆腐渣工程,2010年的一次泥石流,差点让刚刚重建接近完成的某县城再次演绎人类悲剧,大量房屋出现移位,另外, 2010512 ,香港某媒体还曝光了北川陈家坝乡双堰村的豆腐渣工程,后因阻力和压力太大,没有继续跟踪报道。然而,无论做多少掩盖的工作,时间总会让一切丑事公之于众,人祸总会在下一次天灾中得到体现。  

   

反思中国人的健忘症,绝不止于豆腐渣工程,还要反思中国人的技术意识。人类想回避天灾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可以做到与天灾做斗争,人类如何战天斗地?靠的就是人类智慧,靠的就是技术。以前,我们常抱怨底子薄,房子没有进行抗震设计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今天的新建住房都考虑防震设计了吗?农村房子有没有强制标准?如果没有,那么下一次的地震,仍然是农民成为死亡主力军,不能说农民自建房政府就没有责任,我认,在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政府必须保证任何审批新建的建筑都要符合抗当地的抗震标准。城市住房是不是就完全达到了图纸设计要求呢?我看也不一定,“楼脆脆、楼歪歪、楼倒倒、楼塌塌”的陆续出现,表明城市住房也不靠谱,一堆烂泥巴就让上海一栋新建的大楼整体性倒掉,那如果遇到7级、8级地震呢?谁为中国的住房扎紧保证安全的技术保障篱笆?是政府还是老百姓自己?漠视技术是另一种形式的健忘症。  

   

其次,我想谈谈中国人对形象工程的盲目偏爱  

     2009323 ,成都一家媒体公开报道,《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专家组审定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获得通过。该报道中表明,《方案设计》所指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控制面积为27平方公里,整个项目投资估算约为23.45亿元,以“永恒北川”为主题。估算范围主要包括任家坪和县城遗址及周边水文、地质灾害治理直接相关的区域。  

作为一介平民,虽然建馆的资金不会要我掏,但是,我还是想牢骚几句,因为它会动用全国人民的救灾专款,也有可能动用国家的财政拔款,无论是哪一种途径来钱,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的钱,也会有每个人的一丁点贡献,我就凭这么一丁点贡献也足够批评几句,别看灾区重建的资金当中,老百姓没有出大头,实际上,整个灾难重建过程也是老百姓财富不断稀释和贬值的过程,无偿地援助重建并不是不产生经济泡沫的,中国的所有人都是重建的主力军。  

今天,回过头来,我还是想问问建大型地震博物馆的必要性何在?某些专家、某些地方官肯定会对大搞建设很感兴趣,但是,在我看来丝毫没有必要动用23亿巨资建这么一个博物馆,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地球是什么?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个行星,这个星球从它的诞生的一刻起,就象人的生命一样开始了它的自身的内部运动,会有火山爆发,会有海啸,会有地震等等地球现象,这是与人类活动没有任何关系的不可控制的自然规律,我们今天生活的地形地貌就是长久的地球自身活动的结果,我们的山川河流都是地球运动留下的痕迹,人类如果要纪念的话,现在的山川河流都是值得纪念的,从人类发展远久的历史角度来分析,有必要为一次地震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搞博物馆来纪念吗?我看是没有任何必要的,人类能纪念多少地球现象?纪念就不发生地震了吗?  

2、地震博物馆是否是保存灾难记忆的最好方法?世界上近百年之内发生的地震及海啸灾难数不胜数,比汶川大地震惨烈得多的灾难我们还记忆忧新,但是,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想到灾后动用如此庞大的资金修一个所谓的纪念性博物馆,唯独中国人想得出来这样的主意,是中国人更有钱,还是中国人更怀念自己的同胞,抑或是中国人更热衷于形象工程?一个大灾难是否为后人记得不是靠修博物馆来做保障的,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留住灾难记忆的手段和方法实在太多了,即使在几百年前没有科学支撑仅限于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人类尚且能够保留灾难记录,何况今天呢?有人会说,建一个大博物馆会给后代留一个更加生动、更加直观的地震破坏真实场面。这有必要吗?难道说人类对地震的破坏性没有认识吗?难道说人类从来没有品尝过地震的苦难吗?难道说只有建了这么一个大工程才能中国人记忆永恒吗?圆明园烧得惨不惨?这种血和尊严的耻辱痛不痛?现在留下给后人看的遗迹又有多少呢?一个民族最悲哀的耻辱事件尚且不能完整保存,何况一个自然灾害的痕迹,也许博物馆刚开始会吸引一些人,也许他能让一部分人体会到灾难的可怕,但是,一个自然灾难的痛留在中国人心里又有多大意义呢?无论博物馆建得多大,都不可成为中国人的怀念地,只可能成为四川人的旅游区。  

3、地震博物馆最该纪念的是什么?如果说当地政府一定要建博物馆的话,什么东西都可以忘记,只有一件事不可忘记:学校的废墟。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值不值得纪念?当然值得,但是,救灾人类共同的道德行为,是一种自发的互助的行为,无论多苦多累,彰显的都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观,不纪念也不会遭到质疑,唯有地震中校舍的惨不忍睹和学生的大面积死亡让人不可接受,北川政府如果是对地震真的痛彻心扉的话,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学校为什么都如此不抗震?我们的中小学生为什么都如此残忍地被夺去生命?我们的纪念馆是不是应当把主题定在反思上?是不是应当更加积极的申请更多的钱投到新校舍的建设上?非常令人气愤的是,三年过去了,四川省仍然没有把死亡的大体准确学生人数公布出来,这些学校的质量问题更没有公布出来!人民有什么理由相信博物馆能真正产生什么效益?  

4、北川地震博物馆与经济效益无关。北川县林业局长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好了,保护了地震遗址,具有科研价值,我们也会通过旅游等方式增加收入,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博物馆科学严谨的建设,将来的产出,一定会超过现在的投入。”我非常反对这种说法,首先把遗址的科研价值搬出来是糊弄一般人的搞法,我虽然不是学地质的,但是,我知道其科研价值微呼其微,唐山大地震还离我们不是太远,不要希望从遗址中找到什么奇迹,科学家如果真想做点什么的话,选取部分代表性的样本就足够了,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留着遗址搞研究的。再者,林局长说可以通过旅游收入收回投入,并超过现在的投入,这更是站不住脚,如果,博物馆用的是捐赠款的话,工程就不能带有盈利性质,这是在《公益事业捐款法》中有明确规定的,如果不是用捐赠款,从有限的财政中拔款搞旅游项目,更是不可为之,因为23亿的大资金投到其它任何旅游项目上经济效益都是显而易见,为什么非要建博物馆呢?博物馆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是不可持续的旅游热点。  

我们能从媒体看到的有关灾后重建的新闻,除了嫌钱不够用还是钱不够用,反正“资金缺口大”是新闻中的最大新闻,我能理解这么大一个灾难损失肯定惨重,花钱也是必要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关方面的着眼点有些偏:歌功颂德、英雄升迁、表彰报告、形象工程好象远远超过了平凡实事的吸引力。据暴露的一些事情可以看出,重建过程中利益之争超过了重建本身,地方小算盘超越了全局一盘棋,只要某些人不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央政府的一切努力都会被某些丑事所湮没。  

    最后,我想谈谈重建过程中如何做到量力而行和勤俭节约的问题。  

20095月初,有报道称某灾区县城要建成中国的示范性县城,北川中学要花二亿多资金打造成中国一流中学,某单位花重建资金买豪华越野车,加上之前的23亿建地震博物馆,种种此类报道不绝于耳,20115月,游客们又拍到汶川第一小学有着象牙黄的外墙、欧式的拱形大门,顶楼设计成别墅式,各主体建筑上有精美的大花浮雕。学校分教学、生活、体育、休闲等几大功能区,通过架空层、连廊等互相联通。室内有标准的篮球场,室外有环形塑胶跑道、游泳池。学校占地面积 20000平方米 ,总投资达6000万。这样的重建是不是理性的?我想可以多打几个问号。  

    1、救灾款到底是多了还是不够用?如果说从样板工程的规划来看,我感觉救灾款有太多之嫌,我查阅了近年来世界上各地发生过大地震的国家,没有查到有哪一个国家在灾区建什么耗资巨大的样板性工程,更没有打造什么一流的规划,一个重灾区需要花钱的地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有很多灾民还住在简易抗震房和临时板房内,有很多家庭还在自帮自建一些算不上安全的永久性住房,他们又何尝不想把房子尽快建起来、建好点,但是,他们缺的就是钱,一个北川中学却要花二个多亿去打造所谓的“一流中学”,一个汶川小学也要花费6000万做成“超五星级”,原因何在?姑且不论它能否打造成一流中学,单从合理性上就不值一驳,是因为钱多没地方花吗?是因为有特殊人物的关照吗?是因为有些人要利用热点灾区重建捞取政绩吗?是有人要借救灾款搞形象工程吗?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样是灾区,都江堰地区却因资金短缺,20多处重要文物修复工作无法启动,四川省难道不知道吗?灾后重建是怎么安排的,是怎么规划的?有些地方因为钱多吃饱了没事撑着,有些地方却因缺钱饿等送米下锅,这是搞法行不行?  

2、救灾款的使用到底是如何分配的?有些人可能说,北川县之所以得到更多的钱是因为有些个人捐款者指定要把钱用在那儿,这个我不反对,中国不乏爱心之人,不乏爱心企业,当然也不乏阿谀之辈,理由为何不必细谈,大家心知肚明。有人愿意给钱不是坏事,但是,作为四川省政府就要考虑清楚,整个灾区重建的资金是有限的,北川得到了更多私人或企业的关照,那么公共救灾资金就要适当少拔,做到最大的资金使用平衡,不能说灾区也有“命贵命贱之分”,作为省一级政府应当对整个灾区的资金使用了然于胸,岂有一边缺钱,一边却在建形象工程之理?如果省级政府对一个省的灾后重建资金尚且不能用好管好,你们有什么理由向中央开口要钱?还有什么理由要全国人民为灾区捐款?尤其是对那些套取重建资金的单位及领导为什么不立即撤职,为什么不主动晒到网上,为什么在媒体指出来之后还遮遮掩掩?  

3、灾区就是灾区,不可能成为乐园。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三年多来,一方面很多灾民生活艰难,另一方面很多人却成天出席奠基仪式;一方面灾民连喝口干净的水都不容易,另一方面却在很多地方摆出场面宏大的欢迎领导剪彩、铲第一锹土的场面;一方面很多人因为失去亲人痛苦地在社会上煎熬生活,而另一些人却乐此不疲地搞歌功颂德的所谓报告会。我说得可能直接了一点,但并非针对那些有功之人,在当今时代,不作任何报告会,人民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其实,中国已经完全不需要世界独有的“报告会式”的宣传,我们要尊重所有在抗震救灾中做出重大贡献和微小贡献的人民,他们的贡献不管大还是小都是值得永远铭记的,并且要记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报告会是微不足道的。  

   

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媒体也好,政府也好,都在有意识的找亮点,都在“自觉”地将聚光灯和金钱放在亮点,甚至某些地方都快要成为人类的乐园了,我支持让灾区人民过得比其它地方更好一些,以减少活着的人对亲人离去的悲伤,但是,不支持“让部分人先好起来,再共同好起来”的作法,灾区不能搞形象工程,只能用“普爱”代替“特爱”,灾区不一定都要建成乐园,他们渴望的幸福,也正如中国每个人渴望的幸福一样。  

   

本人在震后三周年之际仍寄语灾区一联,以表我心:  

   

蜀道劫尽,白云归来,忆当年繁花美景,何处衔花听乐(yue);  

胜地重光,校场永固,喜今日汶山北树,都城碧水笙提。  

   

——孙锡良(转载须署名)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