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朝鲜战场上的戚先初

2016-08-17 09:17:4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丁琦  喻林源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戚先初(1913-1991),原名漆先初,金寨县斑竹园镇人。1929年5月,立夏节起义胜利后,先后参加了儿童团、少年先锋队。1931年2月参加商城县独立团。同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通信员、排长、团政治保卫局科员、师直属队特派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3营特派员、团政治处保卫股股长,第18集团军总部巡视团巡视员,冀鲁豫军区第八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冀鲁豫军区第7团、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第1旅第1团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16军48师、第16军随营学校副政治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共贵州省凤冈县委书记、县长,第16军干部部部长、186师政治委员,送部入朝。

  (一)

  1951年3月,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时期,志愿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战役的胜利,然而,先期入朝的部队因连续作战伤亡严重,前线急需补充大量兵员。当时,正在贵州地区担负剿匪任务的16军46、47师奉命准备入朝,48师仍留四川泸州军分区,另将62军186师调归第16军建制。至此,16军下辖46、47和186师。

  此时,戚先初担任西南军政大学5分校1总队(原为16军随营学校)政委,同时兼任贵州省凤冈县县委书记和县长。西南军政大学5分校1总队是1950年初由第二野战军5兵团16军负责筹建的。1950年8月,戚先初带领1总队部分学员共1700余人,到凤冈一带进行剿匪。16军接到准备入朝的命令后,戚先初立即结束剿匪和地方政权建设任务,离开凤冈,返回遵义罗庄1总队校部。随后,1总队宣布结业,9700名学员被分配到16军各部队。1总队总队长杜海林调任46师代师长,戚先初则调到16军干部部任部长。

  16军在进行了编制和人员调整后,各部先后整装北上,开赴重庆地区。1951年4月底从重庆登船,沿长江向东到湖北武汉,又从武汉乘火车,昼夜兼程,赶赴河北省辛集一带集结,进行入朝前的整训。186师主力则从贵州三穗乘汽车进湖南,从湖南长沙乘火车北上河北,进驻河北深县王家井。

  部队调动频繁,干部调整也频繁。6月,刚刚在16军干部部任职3个月的戚先初,又奉命调任186师政委一职。原186师政委胡立声调任46师政委。

  部队驻扎河北后,开展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思想工作。军事训练包括射击、投弹、刺杀以及体能、耐力训练,苦练杀敌本领。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此外,部队还进行了保密教育,以及学习简单的朝语等。为保证入朝前训练、教育效果,尽快提高部队的政治军事素养和战斗力,戚先初经常下到团营甚至连队,找干部谈心,了解情况,及时掌握部队的思想动态。

  这期间16军还进行了大换装,配备了全套的苏式装备。三个师均按照苏军建制,配备了坦克团、炮兵团,以及高炮营和反坦克营,坦克团包括24辆坦克和16部自行火炮(俗称火箭炮)。各步兵团也配备了炮兵营。这在当时被称为是可与美军装备相媲美的志愿军最精锐之师。

  9月,经过突击训练和必要的准备,16军主力继续北上,开赴吉林通化和辽宁凤城、安东、义县等地区。接到部队开拔的命令后,戚先初带领186师北上辽宁,进驻到沈阳以北的铁岭地区。不久又移师营口,一方面准备入朝轮战,一方面担负辽东半岛的海防任务。

  (二)

  1952年朝鲜战争已进入僵持阶段,16军在辽东半岛及鸭绿江一带高度戒备,随时待命准备入朝。4月至6月间,已经入朝一年多的15军接防了26军的全部阵地,担负了东起五圣山,西至斗流峰、西方山30公里的防区,而上甘岭正是五圣山的前沿阵地。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

  上甘岭战役开战之前,戚先初为了了解朝鲜战场前线形势和志愿军的作战情况,两次深入朝鲜前线,进入坑道之中,了解战场情况。

  上甘岭战役爆发后,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先后动用了美7师、美187空降团,南朝鲜第2师、第9师,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等共7万余人的兵力,企图夺取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村庄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五圣山——美方将其称作“三角形山”,其山前有两个小山包,这两个小山包全部加起来只有3.7平方公里,志愿军第15军45师的两个连在此防守。

  上甘岭开战一周后,驻防辽宁营口的186师突然接到上级紧急命令,命令186师立即入朝,尽快赶到朝鲜五圣山前线。关于186师入朝的任务,戚先初将其概括为两个字:“送兵”。何谓“送兵”,就是186师将自己的士兵送到朝鲜前线,补充给那些在前线作战中伤亡较大的部队。

  由于朝鲜战争的残酷性,前方部队减员严重,兵员补充在当时已成为一种常态。这些补充兵员通常是由国内各部队抽调而来,抽调方式影响原部队的基本建制。一年多前, 16军还在河北整训期间,就曾抽调90个建制排,共3600多人,作为补充兵员入朝参战,补充给在朝鲜前线作战的其他志愿军部队。其中,186师就抽调了1800人。

  然而,这次186师入朝“送兵”的任务是一个特例:因为此次送兵是将一个1.5万人且装备精良的苏械师,全部作为补充兵员,补充到朝鲜战场,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尚属首例。同进,从这证明了上甘岭战役的惨烈程度。

  上甘岭战役共历时43天,敌我双方在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均投入大量兵力、火力,进行反复争夺,战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见。战役中,敌人共发射炮弹190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上甘岭主峰被削低了整整两米,阵地上一片焦土,寸草不剩。该战役的炮火密度,已经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役的突然性、复杂性、残酷性,让志愿军在前线指挥的许多高级将领都没有想到,更不用说在国内待命的186师领导。按原计划,186师应与16军一起入朝,是以186师的番号参战。而此时,全师士兵都成了补充兵员, 这预示着186师的建制将不复存在。将自己熟悉的部队、熟悉的士兵送给别的部队,作为186师政委的戚先初心中充满了不舍。然而,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当上级命令下达后,186师全体官兵无条件执行。

  此时,186师师长蒲大义还在军事院校学习,无法赶回,入朝“送兵”任务便由戚先初全权负责。由于战场情况紧急,戚先初命令驻扎在鸭绿江附近的某团,组成先头部队,共2000余人,立即启程,乘火车赶往五圣山前线。同时命令186师各团迅速集结,赶赴安东(丹东)地区,随后入朝。

  (三)

  先头部队行动迅速,昼夜兼程,在朝鲜德阳地区下火车后,又乘汽车连夜赶往上甘岭。此时,战役已进入最为严峻的第二阶段后期,45师急需后援,15军又兵力告急。186师的到达犹如雪中送炭,立即被补充到损失惨重的45师,并迅速投入上甘岭战场。

  论战斗力,45师算不上主力师。正因为如此,45师被布防在五圣山这个被认为敌人不可能进攻的方向,而将15军44师、38军112师这两个主力师,布防在西方山谷地一带。也正因为对敌人进攻方向判断失误,15军的炮兵主力也被布置在44师的防区方向。上甘岭战役打响后,由于45师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第一天就伤亡500多人。4天后,该师投入的15个连全部遭受重创,45师前沿部队因伤亡太大,不得不退入坑道,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手。到20日,战役第一阶段结束,45师已无一个完整建制的连队,其中21个步兵连伤亡超过半数以上。到11月1日战役第三阶段开始时,全师27个步兵连全部打光,各连所剩人数多则不过二三十人,少的仅有四、五人 ,就连15军军长秦基伟从未使用过的军警卫连,也被补充到45师参战。阵地几度失守,几度收复。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誓与阵地共存亡,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惊天地、泣鬼神。危急时刻,拉响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成为普遍现象,涌现出黄继光、孙占元、胡修道等战斗英雄。

  11月9日,戚先初率领186师主力赶到五圣山前线。此时,45师已奉命从上甘岭撤下来准备整补,由12军接替15军,实施上甘岭战役反攻阶段的作战。

  在前线指挥部,戚先初见到了15军军长秦基伟和12军副军长李德生,专门拜会了45师师长崔建功。戚先初向秦基伟和李德生汇报了186师的兵员、战力、装备等情况,这两位前线指挥员也向戚先初介绍了上甘岭战役的进展,以及让戚先初吃惊的伤亡数字。戚先初在前线观看了志愿军在强大炮火支援下的反攻作战。

  根据15军和12军的减员状况,以及上甘岭战役作战需要,186师将一部分兵员补充到12军,一部分兵员补充到15军29师,而将大部分兵员,近1万人,留给了45师,极大的缓解了前线战争的紧张形势。

  和15军、12军的英雄一样, 186师的战士在上甘岭战场上勇敢顽强作战,不怕牺牲,不少战士一上战场就立了功,许多战士从此长眠在这块血染的土地上。戚先初率186师将士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完成了自己抗美援朝的历史使命。

  这次战役双方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资料统计,志愿军共伤亡1.15万,联合国军伤亡2.5万人。曾有人对这一数字提出质疑,认为1.15万人仅仅是15军的伤亡数字,没有包括12军4200人的伤亡,两者相加,志愿军上甘岭战役伤亡总数应是1.57万人。186师1.5万士兵补充给了15军和12军,志愿军伤亡应是1.57万人。

  上甘岭战役是精神对物质、意志对钢铁的胜利。上甘岭一战志愿军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朝鲜战局也因此一战稳定在三八线上,在人们心中竖起了一座永久的丰碑。上甘岭战役,15军、12军和16军186师将付出了重大牺牲,他们用鲜血铸就了上甘岭的辉煌。

  (四)

  在186师完成她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后,戚先初奉命将186师643名排以上干部带回祖国,准备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国土防空部队:高射炮兵101师和102师。

  就在戚先初回到祖国一个月以后,已备战一年多的16军接到命令入朝。12月28日,16军携46师、47师,以及刚刚调入的32师,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西海岸,担负起反登陆、反空降的作战任务。1953年6月,16军挥师三八线,接防了五圣山到平康一线的防务。

  1953年1月,戚先初被任命为高炮101师政委,从此离开了有10年情结的16军,也离开了陆军军种。戚先初率186师的363名干部筹组101师师部,其他近300名干部奉命组建高炮102师。5月, 101师接收了东北防空司令部所辖的502、508两个高炮团,进驻辽宁鞍山市,担负起保卫鞍钢的战备任务。原186师在完成由陆军向防空军的转身,退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

  1959年4月,任空军第2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政治委员,空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修建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8月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3月9日在北京逝世。(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丁琦  喻林源)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