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中国教育哲学:辅其自然,育大智若愚之自由人

2013-09-02 16:37:14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曾飞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教育的目的:培养大智若愚,能为无为的自由人

  老子哲学最与世俗观念相反的无过于他的教育哲学:“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何以如此怪异?老子解释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其中有深刻的寓意——愚朴为贵,智辩为贼,人若修炼至于如此,则大顺矣!所谓的“将以愚之”也就是扶助人们成为大智若愚之自由人的意思。

  由于老子“将以愚之”的教育哲学与世俗以智辩之士为荣的尚贤观念相去甚远,一向为世人所不解,而长期被庸俗的文人所曲解,指其为“愚民教育”。

  即使到了近代,历史学家李泰棻教授还是认为,老子思想中最反动的方面:一是愚民之说,“恒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六十五章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不以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但首先要提醒人们的是,老子一向把自己比作“愚人”,自称:“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至少,“愚人”在老子的语汇里绝非贬义,而是褒美之辞。老子主张把人们教育成和他一样的大智若愚的纯真之人如何反动了?反倒是把人们教育成智辩狡诈工于忽悠和奉承之奴才是真正的反动!

  《老子》二十章曰:“唯之与诃,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欲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意思是:唯诺与怒斥相差有多少?美与恶相离又有多远?被人所畏惧的(官威无限,人皆畏惧),也不能不畏惧别人(民可沉舟,不可不畏)。恍惚啊,这些情状还没有分明!大家煦煦攘攘,好像祭天,好像春游登山那样热闹(人世间,沽名钓誉,人欲横流)。我却独自无作为而不外现,好像婴儿还未能嬉笑,沉困得好像无所依归(纯真遵道,不敢自以为是,胡作非为)。大家都有所盈余(学富五车,财富万贯),而我独自好像有所失遗(诚惶诚恐,怕失去道),我那愚笨人的心思啊,又混又沌!世人很明白,我独自糊涂;世人够明察,我独自浑噩。迷茫啊,我好象在汪洋中一样;漂流啊,好像无止无境。大家都有所因由,而我独自笨拙得好像是浅陋。我的欲望独自不同于常人,而贵重从母原那里求食(唯独贵重从大自然之母源那里求得规律)。

  老子觉得自己所主张的“无为无不为”的境界还不被世人所理解。因此世人看起来好像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明智得很,自以为有学问和辩才,因而盲目自信。相比之下,遵道而无为者反而看起来好像很浑噩,就像无知无识的样子,很迷茫而不敢自信。世人都自认为有自己有道理作为根据,而敢作敢为。遵道而为无为者独自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道与德与博大的无名之朴相比,还是很浅薄、简陋的,因此行事十分谨慎,而不敢妄为。所贵重的原则却是“贵食母”,只从母亲那里求食,直接吃母源的,也就是一切源于无名之朴(大自然),只遵循无名之朴的规律性办事。一个高明的治国治事者,也应该一切遵循无名之朴的规律性办事,而不应当自信“人定胜天”,自作聪明,而敢于按照自己的意愿逆自然的规律性而蛮干,还自己溢美为敢想敢做,“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而大胆妄为,从而在大自然和社会面前失去自由,自己毁灭自己。所谓“贵食母”,系比喻之词。苏辙曰:“譬如婴儿,无所杂食,食于母而已。”

  因而,老子六十五章所说的意思是: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用它来使人们充满狡智(譬如“政治智慧”,权术和大忽悠的才智),而是用它扶助人们变得大智若愚。臣民的难治理,是因为他们多狡智。所以靠则自作聪明的政治智慧来治国的,是国之贼;不以自作聪明来治国的,是国之所得。常知晓这两个道理,也就是所谓的法式。常知晓法式,这说的就是抽象的德。抽象的德变得幽深而又遥远,和事物的直观形象相背离了,到了如此地步才达到与无名之朴极其相顺相符的境界。在本章老子说:“非以明民,将于愚之。” 第三章说“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则无不治矣。”郭店《老子甲》说:“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从字面上看老子好像是主张使人们“愚”,而不主张“智”。但是老子的“愚”与“智”不能单凭字面来理解,以主观的臆想代替作者的本意。老子所反对的“智”,是工于巧辩的狡智、自作聪明妄作条规的狡智,并非一切的智慧。老子称“知天下然”,天下原本如此,人需要的是知其然,知道它原本是这样,也就是知道它的规律性(道),并遵道行事。这样的智力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智慧。而自己制作出条规或铁律用以巧言润色,用以强辩,用以欺世盗名,用以滋事,以至于“人多智,而奇物滋起”(郭店老子甲),用在奇异不利国计民生的方面,就不是真正的智慧,而是有害的狡智。因此老子多称“知”,譬如“知天下然”,“知常,明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描述真正有智慧的行为,而这样的智慧在世人看来好像是不太聪明善辩,似乎有点愚笨,所以老子自称“我愚人之心也哉”。这也就是常说的“大智若愚”的意思。既然老子十分明确地认为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知天下原本如此的人聪明又智慧,而表面上又若愚,所以老子的扬愚贬智就在情理之中。也就是老子提倡大智若愚之“愚”,消除狡诈狡辩之“智”就合情合理。跟愚民政策根本相反。连大思想家老子自己都说像是愚人,主张对人们将以愚之,教化得像老子那样真正聪明但又很像是愚笨的人,也就是成为“大智若愚”的人又有为什么不对呢?显然这根本不是所谓的愚民政策。反而是推行大智大慧,要使民众具有大智慧,而不是止于小聪明。近代中国的一些学者臆断老子主张愚民,甚至指定老子为愚民政策的鼻祖,这是用臆断替代研究,是很不严肃的。《广雅》:“将,扶也。”“将以愚之”也就是扶助他变成大智若愚的意思。稽式,它本或作楷式。稽、楷两字古多通用。稽式,法式之谊。帛书甲、乙本均作稽式。老子所指的法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思维中的理念,这种法式所表达的理念,就是老子所称谓的德,从朴那里偷来的所得。“邦之德也”他本或作“国之福”。德者,得也。今据帛书甲、乙本写正。大顺,顺,服从,不违背;大顺,德极其服从朴的意思,也就是做到了德不违背朴,人的认识与实践符合规律性而至于一切顺顺当当。

  因而,扶助人们发展成大智若愚之自由人也就是符合自然与社会规律的教育目的。这种哲理也与马克思关于教育的观念相契合。

  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17页)而这样的新一代必须是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而不是资本的奴隶,资本的工具,贵族政治的工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教育绝不是强行灌输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而进行奴化,而是在人的遗传属性、社会属性的基础上,在自然与社会的活动中扶助其自然发展,还人的本质——自由。这样的自由,老子高度抽象为“无为而无不为”的哲理。老子二章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主张实行无需说教的引导,扶助受教育者自己发展而不是滔滔不绝地强行灌输。

  马克思还指出:“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连反对自由者在反对实现自由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他们想把曾被他们当做人类天性的装饰品而否定了的东西攫取过来,作为自己最珍贵的装饰品。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是反对别人的自由。可见各种自由向来就是存在的, 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3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还指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升到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人的彻底解放的高度。因而以人类的未来为己任的现代的教育也就只能是扶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而不是强行奴化他们。这种思想正是老子教育哲理的现代发展。

  教育的路径:求真求善求美养成大智若愚的纯真之人

  老子养成大智若愚之才的教育,也就是在为无为的宗旨下,扶助学生不断修炼而求真求善求美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老子的教育哲学:求真求善求美而修炼成大智若愚之自由人,乃至大顺。

  如何扶助人们求真求善求美呢?老子主张:辅其自然,以“道”求真;知止不殆,以“止”求善;清静守中,以“中”求美。

  1.辅其自然,以“道”求真

  辅其自然,也就是“为道”,“为无为”。以“道”求真,讲求“辅万物之自然”。人的发展也必须辅其自然,扶助人们按照人的生物和社会的属性——人的遗传本性和社会文化属性来发展。而不是钳制扭曲之,强行把人扭曲成极少数统治者的奴才,训练成政治的工具,资本的工具。

  《老子》五十六章曰:“治人事天莫若啬。”郭店老子丙曰:“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换句话说,也就是能够辅佐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而不敢妄自作为。自然,自己那样,原本如此之谊。田夫为之啬夫。见《说文》。嗇,农事也。老子说的是:治理治理众人、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事那样。也就是说只有顺应作物生长的规律,不强制它,服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因此,教育者扶助学生发展,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服从人们自身和社会的规律性,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教育成果。同时《老子》还指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学习者不是单纯地扩展知识,而且要不断抽象寻找规律,从而能把握规律,应用规律办事,达到人在自然界与社会里能够自由活动的最高境界,形成生存本领。

  《老子》十七章曰:“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也就是说,最高明的教育者,学生仅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学生亲附于他,赞誉他;再其次的,学生畏惧他;最差劲的,学生辱骂他。信用不足,于是有不信任。谨慎啊,自己要慎言!最好是教育成功了,学生们都以为“我自己如此。”这就是扶助其按照规律性发展的最好教育方法。而不是拔苗助长,强行拔高、奴化的摧残人的所谓教育。

  这也就是老子辅万物之自然思想在教育问题上的具体化。最佳的教育使受教育者都觉得是在顺其自然地成长,以致养成了大人才大家都不觉得有人在强制他们。由于一切顺着规律运行,因此仅仅知道教育者的存在,而感觉不到他是如何教育的。

  2.知止不殆,以“止”求善

  知止不殆,也就是要“知止”,知止才能不殆。以“止”求善,讲求“不盈”,能发展,受教育者才能有得益。讲求“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教育者之道为而不争。因而能利众受教育者而不害之。不争、不盈、知止才达到大智若愚的最高境界。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知止,求全责备,贪得无厌,追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虚名,自以为知识万能,分数万能,物极必反,就会自取失败,为人所困,失去自由,成为别有用心者的奴才。知止,则不会违背规律,可以长久而不衰。

  老子曰:“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说的是:遵循这个规律的人不希望满盈。正是因为不满盈,才能保持事业壮大了不至于就迅速破落而生成别的新事物。因为满盈的继续发展必然是败落而转化成新事物。要维持人的真正能力能够长期处于发达的状态的唯一方法是不要让它满盈。不满盈的知止可以不殆,不产生危险,可以持续发展,而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众人。

  老子曰:“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说的是:教育者之道就是为道而获取教育的成功,而不是依靠你死我活的竞争、强行争利而获得所谓的成功。老子比喻为最善的行为就像水那样,利他人而不争他人之利,能得众人之助,自己也就能获得成功。不专注于与他人争利,而专注于为道,符合规律必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成为能够把握住道的大智若愚的自由人。因此别人也就难以与他竞争。

  总之,知止,适可而止,谦则益,满则溢,不要走极端,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善于利用事物处于不盈状态下的发展壮大的规律性而成功遂事,以利众人;知止,不专注于争利,而专注于为道,则能获得事业的根本性成功而利人利己。以知止、不盈、不争的哲理为基础,形成观念,用以求善,以获得教育与学习的成功。

  3.清静守中,以“中”求美

  清静守中,也就是“守中”,执中以求和。以“中”求美,形成审美观,以“中”求美,讲求“清静”。清静而能归根,因而万事和谐,尽善尽美。

  老子认为“清静为天下定”(楚简老子乙)。《老子》曰:“归根曰静”。所谓“根”,就是“无名之朴”,归根就是复归于万物的本源,复归于万物的本源就是真正遵从道。遵从道而作为,而又没有“妄作”的欲望,内心清而且静,也就不会偏离道。因此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由于“不欲以静”,让事物依照它自身的规律发展,天下也就能依照原本的规律性而自定。因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夸夸其谈实在无补于事,不如奉行“守中”的原则。《说文解字》:“中,内也。俗本作和也。非是。当作内也。内者,入也。入者内也。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也合宜之辞也。……云下上通者,谓中直或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也”。“引而上或引而下皆入其内”,不离道之谓也。“守中”,守其不偏离道也,不偏离道自然“合宜”。守道而致宜,是为美。此是老子对“允执其中”、“持中致和”传统思想的哲学阐释。是谓清静守中,以静达中求美。

  郭店老子甲曰:“守中,笃也。”《说文》:“笃,马行顿迟也。段注:顿,如顿首,以头触地也。马行竺实而迟缓也。”老子又曰:“各复其根”,是以笃形容实实在在地复归于本源之状。如是,“守中”,复归本源之谓也。《老子》又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执阴阳之两端而用其中,以中为和。足见老子的“守中”与“允执其中”的传统思想一脉相承。

  老子还以“治大国若烹小鲜”形象地形容这种以静治国治事的治道。也就是比喻说,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煮小鱼那样,切不可胡乱搅动它。煮小鱼如果不遵守小鱼柔脆的本性而胡乱搅动它,则破碎而不可收拾。治理国家或某项事业如果不遵循它的本性而胡作非为,则必乱而不可收拾。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乱搅动把事情搞糟。许多教育者一旦有了教育的大权,往往把自己当做救世主,认为是自己给了学生许多恩惠,期待学生对自己顶礼膜拜,感恩载德,也就以“感恩教育”为荣。好似自己当了教育者就突然聪明绝顶了,什么事都懂了,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好为人师”的本能,胡乱指手划脚强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往往把一个原本好端端的学校搞得乱哄哄的,一点也不尊重教育原本的规律性和青少年发展的阶段性,不看火候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胡乱叫喊“赢在起跑线上”,胡乱灌输,超量作业、考试进行强压,结果毁了学生。因此,教育者要特别牢记搞教育也好比煎小鱼,要静下心来,好生伺候。火候不到就瞎翻动,鱼就会被搅糊;火候不到就瞎捣鼓,超阶段高负担灌输,强化竞争高压“教育”,受教育者同样也会被搅糊。搅糊了也就不完美了!

  这就是老子对“持中致和”的中华文化的发扬。要问中国文化的精髓到底在哪儿呢?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中国文明为什么没有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文明那样只成为历史的遗存呢?回答只有四个字:“人文精神”。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的也正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就是人本精神。《易•贲》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可以化成天下,当然也可以化成青少年之“天下”。叶朗教授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朴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是人文主义的。中华文化的兴趣,不在超自然的冥想,也不在葝任自然的放纵和入自然的苦思,而是重在对於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的关注。”(庞朴:《中华文化万古常青》)中华文化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中才发展起来的西方人文主义有更深的内涵和渊源。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说:“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核就是‘和谐’两个字。强调和谐、强调整体。其实和谐就是整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自古以来就一直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生存。”(王胡瑞等:《人文精神丧失必然导致社会灾难》)和谐才是美!因此,教育也必须以中求和,以“中”求美。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