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锡良:透明外交(2)——战略目标与决心

2020-06-21 12:00:29  来源: 孙锡良公众号   作者:孙锡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透明外交(2)——战略目标与决心

  美国总统前国家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最近出了新书,书中曝光了白宫及特朗普本人的一些事情,引发了总统府和特朗普本人的高度不满。

  这件事,在我看来是好事,这是透明时代的一种表现,美国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哪怕披露的事件不完全真实,哪怕仅仅只是狗咬狗,也算得上是一种进步,有撕咬的过程,才会有真相,有透明的勇气,才能给邪恶以压力,如果是两个恶魔,两败俱伤也有价值。

  透明,早已经成为人类的需求;透明,必将成为未来的常态。

  今天,想重点聊聊外交的战略目标与战略决心。

  应该向美国学习什么?

  “二战”对世界是悲剧,对美国是喜剧,美国成功地决定着世界格局的演进。这其中不完全是偶然因素,也决不只有简单的霸权行为。回过头来看历史,我们不得不佩服美国外交的战略定力,其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其决心是非常坚定的,其收益是非常丰厚的。

  下面,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二战”后的美国外交战略史。

  ●一个联合国,两个大阵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威尔逊虽然从框架上构建了“国联”,但因为国会的阻挠,创始者竟然未入该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完全不同,罗斯福不但提出了不一样的联合国框架,而且让美国成为联合国的始终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

  时隔几十年,我们不难看出,联合国既可以说是世界的联合国,也可以说是美国的联合国,与其说联合国处理国际事务,不如说美国指导联合国决定国际事务。

  1943年底,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举行了三巨头会议,虽“二战”还处于激战之中,但三巨头对胜利显然保持着信心。正是由于有这个“信心”的存在,也就决定了三个怪物各怀鬼胎,争的是“第二战场”,想的是战后分脏,冷战思维自此而始。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既是分脏会议,更是决定世界进入冷战时代的预备会议,杜鲁门只是大势的执行者。

  一场战争,让美国获得两大收益:控制着驾驭世界的联合国;控制着世界两大对立阵营的优势阵营。

  两大阵营显然不是美国的终极目标,“和平演变”另一个阵营才是美国的长期战略,到了里根时代,这一战略进入收尾阶段,也是冲刺阶段,在西欧国家的配合下,“华约”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肢解,美国胜利。

  ●中东权力的转换

  “二战”之前,中东地区的控制权毫无疑问地掌握在英、法、苏和土耳其手上,美国只是一个旁观者。“二战”后,美国并没有费太高成本便成为中东的“主人”。事实上上,它只用了以下几招:

  A,充分利用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之争,用所谓的“和平计划”赶走曾经的殖民力量;

  B,把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支点,充分激发犹太人的智慧和欲望;

  C,诱导并主导六次“中东战争”,用战争来构建中东新秩序;

  D,将中东有效分裂,利用教派冲突,利用领土争端,利用资源争端,不停地制造对立国间的斗争和战争。

  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实情况已经演变成以下事实:没有美国的参与,中东就无法解决任何重大问题。换个说法,可以表述为,美国随时可以在中东制造重大问题。中东讨厌美国,中东害怕美国,但中东又需要美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东的命运就掌握在美国手里。

  ●美国价值观的全球化

  在国内的宣传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美国向世界推销价值观的方式是依靠战争和霸权,并不是以文明和正义的方式。然而,在我看来,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社会主义阵营的集体崩溃,美国没有对其发动任何战争,用的是外交“和平演变”。

  美国为什么能和平地对一个新兴制度的大阵营兵不血刃地进行演变呢?不是靠武力,靠的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美国是整个资本主义集团的盟主,并且始终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向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包括东方盟主苏联。齐奥塞斯库之死,并不是美国举起的屠刀,是罗马尼亚人民执行的处决。

  价值观,几十甚至几百几千年都很难评判对错,它虽与经济有关,更与文化相关,价值观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还取决于信仰者的推广决心和能力,简单点讲,就是国家的战略推动力。你对自己的信仰不坚定,或者是一边高喊自己的信仰一边羡慕着别人的信仰,唯一的结果就是失败。

  ●美国对单极世界的领导

  两大阵营对垒的格局消失,对美国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控制一个没有真实对手的世界比参与两个阵营的斗争更加艰难,因为缺少了外交借力点。但是,美国并没有失去动力,勇敢地充当了“世界警察”和“人类盟主”的角色,并用多种形式改变着世界走向。

  推动经济全球化浪潮。全球化就是“共主化”,美国就是要给世界制造一个明确的结论——美国是唯一的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军事等一切活动都搭载在“全球化”这艘大船中,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改革无不围绕着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展开。

  两次“伊拉克战争”是残酷的外交语言。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敢于挑战美国决心的国家会被视为美国外交的眼中钉,一旦触碰到底线,那就会听到外交的终极语言——战争。美国在伊拉克打了两场战争,一是以盟主身份主持“国际正义”;一是以盟主身份解决“国际威胁”。这两场战争,即使本质是邪恶的,但从形式上看,就足以震动世界,它让各大国从睡梦中惊醒,战争的模式完全被改变,战争也可以透明的方式打。

  不停地寻找“新威胁”。一极独霸,看似位高权重,但内心会更不安全,高处不胜寒。小布什时代制造“邪恶轴心国”,特朗普时代全面废除或修改国际共识与规则,无不透露着美国的危机感与日俱增。全球化是一体两面,美国用自己的优势影响了世界,同时也带动了世界,其结果是美国与主体国家之间的距离缩短了,美国自身领先的“科技瓶颈”开始逐渐显现,人口增长瓶颈也开始显现,这就决定了美国的经济优势和军事优势面临着多个国家的迫近性“威胁”。制造“新威胁”已成为美国拒绝进步国家挑战自身权威的重要外交选择。

  设定虚拟的“热战阵营”是现在和将来美国的战略重心。热战时代是美国制造的趋势,它的本来目的是制造世界各国之间的冲突与战争,在合适的时机,再由美国来主导战争。但是,世界的变化并不全如盟主所料,人类似乎并不需要盟主,挑战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多,一股似乎看得见又看不见的力量让美国心神不宁。基于“美国利益不可挑战”的定位,美国必须制造出一个新的“阵营”——中俄及其隐形支持者同盟。美国推动全球热战的目标就是消灭中俄及所谓的附从者,这将是未来五十年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目标。

  新中国的外交战略目标与成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大陆成立。在对岸的台湾,还有一个政权是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全中国在联合国行使主权。起初的时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并不多。这就决定了新中国自出生之日起便非常艰难,其外交工作的艰巨性时刻都如同攀登珠峰。

  不过,即使在这样艰难条件下,新中国外交仍然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第一阶段:全力争取国际支持,尽力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与中国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十几个,可以认为非常孤立。面对这样的形势,无非就是两个方向突破:一是中国主动向世界突破;二是推世界各地同步突破。

  1950年,联合国总共只有59个会员国,在决定中国联合国代表权的投票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稍一用力,支持新中国的就只有16国,轻易失败。

  毛主席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冷静,不着急,不放弃原则,一方面争取获得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是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鼓动世界各民族推进解放事业,大力支持各民族的独立运动,在力所能力的范围内,尽我国所能帮助它们实现目标。

  从1950年到1971年的二十一年间,世界又诞生了72个新国家,并成为联合国新成员国,总会员数达到131个,联合国的结构和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在1971年的联合国投票中,有76个国家给中国投了赞成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国民党政府行使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是中国国际地位历史性转折点,中国从此才真正成为世界大国,这是新中国外交取得的第一次巨大成就。

  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代表的中国也是常任理事国,为啥就不一样?当然不一样,台湾政权在联合国内基本上处于被无视状态,美国召开“旧金山国际会议”,讨论二战的亚洲赔偿问题,中华民国被拒之门外。在联合国内部讨论中东问题,中华民国也被排除在外,没有发言权,当时的联合国,流行“四大国共识”(美、苏、英、法),在讨论中东和其它国际重大问题时,首先都采取用“四大国干涉”,并不是“五常干涉”。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有学者写文章否认非洲朋友对中国大陆入常的贡献,说亚非拉的贡献还不如欧洲国家贡献更大,因而证明毛主席的对非战略是错误的,也是失败的。

  下面,我想把具体情况再写写,还原一下事实,以正视听。

  1971年的提案国主要有: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刚果,古巴,几内亚,伊拉克,马里,毛里塔尼亚,巴基斯坦,南也门,索马里,苏丹,也门民主共和国,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坦桑尼亚,赞比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二十三国。(非洲国家为主)

  大家注意!提案国非常重要,它们要顶着受美国打压的巨大压力,干着具体的推动工作,敢参与写提案的国家都可以认为是铁哥们关系。

  1971年投赞成票的国家有:阿富汗(亚),阿尔巴尼亚(欧),阿尔及利亚(非),奥地利(欧),比利时(欧),不丹(亚),博茨瓦纳(非),保加利亚(欧),缅甸(亚),布隆迪(非),白俄罗斯(欧),喀麦隆(非),加拿大(北美),锡兰(亚),智利(拉美),古巴(拉美),捷克斯洛伐克(欧),丹麦(欧),厄瓜多尔(拉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非),赤道几内亚(非),埃塞俄比亚(非),芬兰(欧),法国(欧),加纳(非),几内亚(非),圭亚纳(拉美),匈牙利(欧),冰岛(欧),印度(亚),伊朗(亚),伊拉克(亚),爱尔兰(欧),以色列(亚),意大利(欧),肯尼亚(非),科威特(亚),老挝(亚),利比亚(非),马来西亚(亚),马里(非),毛里塔尼亚(非),墨西哥(拉美),蒙古(亚),摩洛哥(非),尼泊尔(亚),荷兰(欧),尼日利亚(非),挪威(欧),巴基斯坦(亚),也门民主共和国(非),刚果(非),秘鲁(拉美),波兰(欧),葡萄牙(欧),罗马尼亚(欧),卢旺达(非),塞内加尔(非),塞拉内昂(非),新加坡(亚),索马里(非),苏丹(非),瑞典(欧),叙利亚(亚),多哥(非),特里尼达和多巴哥(拉美),突尼斯(非),土耳其(当时属亚洲),乌干达(非),乌克兰(欧),苏联(欧),英国(欧),坦桑尼亚(非),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非),南斯拉夫(欧),赞比亚(非)。

  根据资料,可以看出,投赞成票具体分布为:亚洲17国,非洲29国,欧洲23国,拉美6国,北美1国。

  大家还要再注意!单看欧洲国家数似乎不少,但最多的还是非洲国家。有一个特别要指出的事实是,在欧洲国家中,有11个国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乌克兰和白俄罗都属于苏联,但在联合国有单独投票权。有些人,故意把今天的西欧国家概念混淆于当时东西欧分裂状态下的国家概念,他们故意忽略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

  “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说法是没有任何不妥的。

  当然,我并不是不感谢当时支持我们的欧洲朋友,只是反对有人故意混淆是非,欺骗网民,借此否定毛主席时代的外交政策。

  第二阶段:用实力稳固外交,划分世界,继续改变世界格局。

  近代中国史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弱国无外交。

  强国安全的基本依靠是什么?是军事硬实力,是军事威慑力。

  经过二十来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用几场影响世界的战争胜利宣示了中国军队是维护国家和平及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用紧跟美苏各类战略武器的诞生向世界宣示中国可以执行与自身地位相匹配的外交政策。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只是新中国外交的第一步胜利,毛主席及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决不止满足于此,他们仍致力于全世界的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继续鼓励和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1974年,毛主席历史性地公开其在人类革命历史上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三个世界理论。这一重大成果影响了世界几十年,即使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逐步淡化该成果,但整个世界并未忘记该成果。2019年,特朗普曾经讲过“我感觉美国才是第三世界国家”,这说明“三个世界”的概念始终在他心中存在着。

  三个世界理论,今天在淡化,不远的将来,它又会重新被抬出来,只要革命运动面临新高潮,它就必然分化成不同层次,“三重划分法”恰恰能比较好地全面概括势力分布。

  第三阶段:韬光养晦的三十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自中国跟美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开始,就可以认为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成为国家战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一直都在坚定地执行着。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中国践行了韬光养晦,所以才获得了一个比较和平的外部环境,所以才能进行改革开放,所以才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进步。

  我们绝不能否定经济与社会事业的进步,但需要厘清一些原则性观念误区。

  1950年,支持中国的国家只有16个,1960年,支持中国的国家上升到42个,1971年,支持中国的国家已经是76个,欧洲大部分国家也都已经对中国开放,比较难以攻克的是亲美国的拉美国家。这个事实,难道不能反映中国在不断地对世界开放吗?

  另外,我们不妨再反问一下几个问题:中国不韬光养晦,就没有资格融入世界吗?中国不韬光养晦,是不是就得挨打?世界所有大国,除美国之外,都得韬光养晦吗?对美国韬光养晦,那是因为美国太强大,对世界都韬光养晦,那是因为什么?

  韬光养晦的最大损失是:让中国变成“和稀泥”和“不管闲事”的不负责形象,没有国家敢于依靠中国追求正义。

  2012年以后,中国逐步转变了被动性韬光养晦战略,已经和正在主动适应世界巨变,独立外交和尊严外交逐步取代了附从外交和屈尊外交。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艰巨任务

  如果把2013年作为中国新时代的起点,中国外交毫无疑问也应该以此为新起点。事实上,恰恰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外交的风格在转变,即使还没有达到彻底抛弃韬光养晦的程度,至少已经让国人不再在每件事情上都深感委屈甚至是悲愤。

  放眼未来,我认为,中国外交的战略任务应该分三个层次:主权外交处于战略优先地位;正义外交处于制衡位置;竞争外交处于远景位置。

  虽然中国很大,虽然中国有足够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至今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至今还有多个领土与领海区域陷于国际纠葛之中,国内的诸多地区还被以美国为首的分裂势力所影响。这种现实决定了未来中国外交的第一任务必须基于主权维护。

  如何保证中国外交主权优先的目标?

  第一步,应该明确经济外交让位于主权外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了经济,为了商贸,我们忽略或者说放弃了主权利益,让东海、南海、藏南问题复杂化,黄海也有局部区域存在隐忧,台湾问题的解决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如果不准备全部放弃上述主权,就必须放弃与之相关的原则性让步,对任何国家都一样。

  执行这一战略的重点不在于政策,而在于决心,没有决心的战略还不如零战略。

  第二步,必要时刻只能寻求外交终极语言——战争。解决主权问题,和平手段在部分最核心问题上已经基本失去效果(比如台湾和钓鱼岛),一个多世纪都无法让和平奏效,那又何必再寄望于它?

  战争,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它取决于“机会”,涉及中国主权的四大主要隐形战场(台岛,南海,东海,藏南)时刻都可能出现机会,关键在于敢不敢抓住。可以认为,中国已经没有办法通过一次战争解决任何一个主权争议区域,只有采取阶段性积累实现最终目标。

  个人认为:追求终极手段,并不意味着要好战,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有必要调整名存实亡的九段线主张,要有取有舍,战略妥协与战略维护双向并举可能是更有利于国家整体利益。

  如何执行正义外交?

  当今世界仍被视为丛林世界,只有强权,没有公理。但,这只是一个笼统概述,并不表明整个世界就无正义可言,很多情况下,强权也要屈服于公理,美国也不是想打谁就能打谁,它也有害怕的时候,它也有顾忌的时候。美国为什么也会害怕?因为代表各国行使国家权力的领袖们还没有集体性丧失正义良心,他们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正义外交的前提是“正义”,中国不能成为邪恶力量的帮凶。

  正义外交的另一层考量是“制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必须考虑到它对于中国主权外交的正面作用,或者说可以借用正义外交来制衡外部力量干预中国主权。

  竞争外交应该是中国的远景。

  这里提到的“竞争”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商贸和军事竞争,它是强权国家间的竞争,更直接一点讲,它就是大国给世界划框框的竞争。

  没有解决好自身的主权问题之前,中国的周边外交和区域外交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认为,火药桶就在自己身边。这样的情形之下,中国构建稳定的区域外交伙伴都非常困难,更别说跳出亚洲走向世界,给世界各国划框框暂不应该进入我们的部署。

  当然,今天做不到,并不意味着未来办不到,远景是可以规划的。

  世界在不断透明化,中国也需要慢慢透明化,新时代外交工作的层次关系也可以透明化,只有透明化,才可以让当事各方了解中国最迫切的战略目标,释放出中国对主权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坚定决心非常重要。新时代,我们既依赖外交的和平过程,也依靠外交的终极手段。中国新时代外交战略目标必须明晰化,必须有时间表,然后必须有坚定的决心。

  附言:

  1,如何看待蓬皮傲与杨先生的见面?答:我不认为这次会面是美方的乞求行为,我更倾向于双方都有需要,美国可能对中国执行第一阶段协议不满,中国对美国在南海、香港、台湾和西藏几个方面也非常不满,需要出出气,需要交换条件。

  2,如何看待湖北大学梁艳平被处分?评:依法依规是重要原则,虽然晚了点,毕竟是一个触动。这起事件,并不关乎言论自由,她是共产党员,她的涉港言论和涉日言论均违法违纪。一般性合法言论,我希望公众仍能给予合法公民正常的言论自由。

  3,如何评价北京市的抗疫?评:也许现在还不是终点,但我预先给他们一个“赞”字,他们很出色,没有让全国人民恐慌,放在美国任何城市都做不到。

  4,有人问及中印冲突走向会如何演变?答:中国不会在印度疫情未缓解之前主动挑起战争,印度应该也不会自绝,因此,短期很难打仗。

  写于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