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赵磊:想起了毛泽东

2012-08-08 16:32:52  来源: 作者博客   作者:赵磊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想起了毛泽东

  赵 磊

  赵按:拙文《重温<贺新郎·读史>》挂出来后,得到了“新浪网友”的抬爱,并建议我将另一篇纪念文章《想起了毛泽东》挂出来。《想起了毛泽东》是我在2007年为纪念毛泽东114年诞辰而写的,至今又过去了5个年头。下面将这篇旧文挂出来,以感谢读者诸君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明天是您的诞辰。

  114年前的明天,也就是1893年12月26日,您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普通农家。

  昨天和朋友聚会,她问我:“你最怀念毛泽东什么?”

  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夜,雾好象越来越紧了。我的思绪犹如这弥漫的薄雾,在黑夜中伸向远方……

  我想起,1925年秋您站在橘子洲头,望着北去的湘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我想起,1930年1月5日,您就着井冈山八角楼里摇曳的灯光,无比自信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想起,1935年2月攻克娄山关后,您赋词一首:“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我想起,1936年6月您在陕北保安会见斯诺的时候,一边说话,一边坦然地捉着虱子。有道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我想起,1944年9月8日,您在纪念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坚定地承诺:“为人民服务”。这个承诺,您至死不变。

  我想起,1949年您站在天安门层楼上挥手高呼:“人民万岁!”这洪钟般的呼声余音绕梁,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我想起,1958年在上海观看《白蛇传》时,见法海和尚把白娘子镇在雷峰塔下,您怒不可遏地起身大喝:“不革命行吗?不造反行吗?”以至于松开腰带的裤子滑落下来,而您却全然不顾。

  我想起,1973年在党的“十大”闭幕会上,望着依依不舍的代表们,身体已极度虚弱的您既无奈又幽默地说:“你们不走,我也走不了啊”。

  我想起,1975年12月31日深夜,您在北京接见尼克松的女儿时说:“地球真大,大得像个西瓜”。此时,离您生命的终点已然不远了。我仿佛看见您孤独的背影,正在渐渐远去。

  蒋介石说,您“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绝”;郭沫若说,您“美若一妇人”;基辛格说,您的存在“本身就是意志的巨大作用的见证”;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由于您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您对自己一生的概括,是“办了两件事”:一是把老蒋赶到一个小岛上;二是发动文革。您说,前者持异议的甚少,后者拥护的人不多。为此,有人说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

  毁也好,誉也罢,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把您的名言永远刻在了心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于是,我轻声吟诵着您1964年春写下的《贺新郎·读史》——能写出这样诗词的人,我愿为他牵马坠蹬,肝脑涂地: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

  东方白。

  吟罢,我已是泪流满面……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4周年,写于2007年12月25日凌晨 成都)


  重温《贺新郎·读史》

  赵 磊

  赵按:《贺新郎·读史》,是我最喜欢的词之一。今日重温,浮想联翩。读到“几个石头”,“几千寒热”,仿佛看见毛泽东用他特有的手势比划着说:“地球真大,大的像个西瓜”。读到“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内心犹如万马奔腾,血脉激荡。读到“更陈王奋起挥黄钺”,胸中块垒冰雪消融,郁闷心情为之一扫。下面我把这首词挂出来,与大家分享。另:在网上看见有关这首词的鉴赏,颇以为然,不知何人所做,一并附在后面。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1964年春)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

  东方白。


  注释:

  ①人世难逢开口笑:唐朝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伤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

  ②盗跖(zhí)庄屩(jué):盗跖是春秋战国间的大盗;庄屩是战国楚人,《荀子·议兵》:“庄屩起,楚分而为三四”。

  ③陈王:即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④黄钺(yuè):象征帝王权力的用黄金装饰的斧子。《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鉴赏:

  诗人写的这首《贺新郎·读史》就是自己一生读书,尤其是读中国历史书的艺术性的总结,充满诗情画意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这首诗从人类诞生一直写到社会主义,纵贯几百万年的历史,而着墨仅仅115个字,的确是气象恢宏,古今罕见。

  上阕起笔就是“人猿相揖别”,说出人类刚诞生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但表面写来却是那么轻松,好像只是人与猿作了一个揖就从此分道扬镳了一般。这个“揖别”用得极为形象,而富有谐趣,但“人猿”却显得很巨大,富有深沉遥远的历史感,两个词汇一搭配,诗意立刻就产生了,读者的心也一下被震荡起来了。

  接着是漫长的人类的“蒙昧时代”,几百万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就是人类发展最早的阶段——石器时代。这个时代在诗人眼中不过是磨过的几个石头,仿佛只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儿童时代。一个“磨”字让人顿生漫长而遥远之感,而“小儿时节”让人感到诗人对人类的把握是那么大气又那么亲切,这一句有居高临下之概,也有往事如烟之叹。

  第四、五、六句,诗人仅用了三句就交待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铜铁炉中翻火焰”一句写得既形象又浓缩,仅此一句就把火焰中青铜之光的象征意义写出来了,人类随着铜与铁步入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但若要问这一具体时间,却不易猜得确切,不过也就是几千年的春夏秋冬而已嘛。时光在飞逝,时光在诗人的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并不足道,仿佛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人世难逢开口笑”一句化用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但诗人在这里化出了新意(此句本意是指人生欢喜少悲伤多,也就是哭多笑少,恨多爱少),在此句中注入了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含意,正如诗人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所指出的:“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面对如此严峻的斗争,人生当然难逢开口笑了。而且还不仅仅是“难逢开口笑”;还要在人生的战场上一决生死,剑拔弩张,这是指具体的生死存亡的阶级斗争,是指革命是暴动,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而结局呢?那自然会有牺牲,会有鲜血。人类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残杀,诗人在此喟叹出二句:“流遍了,郊原血。”鲜血只能不断唤起革命者的斗争,革命者面对鲜血岂能笑得出声来。

  下阕第一句非常富有诗意,用一句“一篇读罢头飞雪”就艺术性地浓缩了诗人自己一生读历史书的情形。诗人从少年到老年一直潜心读史,不知不觉一下就满头青丝变白雪了。这句诗也透露了诗人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慨,真是人生易老,一刹那青春即逝,转眼就是暮年。

  那么对于中国浩瀚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让人记得些什么呢?诗人仍从一贯的大象着眼,举重若轻,一笔带过。诗人道:只记得些斑斑点点,那也不过是几行陈年旧事而已,什么“五帝三皇”的神圣伟业,那不过是些骗人的东西,却还骗过了多少人世间匆匆的过客。其中到底有几个真风流人物呢?诗人虽用的问句,但意思却是所谓正统史书上所赞誉的风流人物都是伪风流人物。

  在诗人的眼中,真正的风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谓历史斥骂的人物,如盗跖、庄蹻、陈胜,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们揭竿而起,反抗剥削阶级,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最后二句,诗人沉浸在吟咏历史的情景中,歌声意犹未竟。当诗人终于拨开历史的迷雾,剔除了伪英雄,找到了真英雄时,不觉已是东方曙色初露了。这“东方白”一句,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吟咏此诗直到天亮,犹如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诗中一句:“吟诗一夜东方白”。二是喻指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历史谱写了新篇章,犹如旭日东升,势必光华万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