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自媒体号

有钱不敢花?错问又错答

2024-01-06 09:15:34  来源: 纸上建筑公众号   作者:纸上建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在70后、80后的记忆里,白岩松老师总是眉头紧锁,代表着尖锐和深刻。如今00后都已经参加工作,白岩松老师依然眉头紧锁,却常常令人哑然失笑。

  近日,白岩松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微提问道:“老百姓有钱,但是他不敢花,也不愿意花,你怎么看待让人愿意花钱?”

  王微回答说:“要给大家一个信心,同时呢,我们也在通过政策的推动,和一些改革的措施,能让老百姓的消费环境更加的完善,让他有钱敢消费。”(央广网)

  一个好问题要胜过一百个好回答。然而,这个提问就错了。不知白老师口中的“老百姓”代表的是不是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根据新近的统计数据,我国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有6亿人,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有9亿人——这恐怕已经涵盖我国人口的大多数了吧,这些老百姓算“有钱”吗?今天的物价大家都知道,每个月就这点钱,能顾住嘴就不错了,还问什么“敢不敢、愿不愿”,这不是笑话吗?

  一个假的问题后面,不可能有真的回答。王研究员更是扯出十万八千,完善什么消费环境?充斥三无假冒的某多多连年大火,反超了送货快的某东,反超了品牌馆的某猫,是老百姓不喜欢优质的消费体验吗?是因为9亿人的一两千块钱,只消费得起某多多,货不对板也忍了,这点钱能活着就不错。大商场的消费环境好,那是咱能消费起的么?

  当然,凡事要积极的看,毕竟我们还有4亿的“中等收入”人群,按绝对数字也很庞大了,按理说应该能支撑起比较大的消费市场,然而现实依然不理想。首先,“中等收入”不等于中产。我们对“中等收入”的定义是月收入2000到5000,在发达国家这个收入要低于贫困线,跟“中产阶层”更是不沾边。所以你指望挣这点钱的人像其他国家的中产一样消费踊跃,那还是比较难。从我们老百姓的实际体验来看,就这个月收入,菜市场都不敢自由,其它消费更谈不上,都是以维持生活的刚性支出为主。

  而且,在白岩松节目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解读说,这4亿的所谓“中等收入”人群,大部分还是位于靠近标准下限的这部分,也就是人均两千多,比前面那9亿人,也就敢多点一次外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网购还是得回到某多多,某宝都嫌贵的水平。

  最后,剩下那些收入略高的1亿人,还是几千万人,理论上算是略微可以消费升级一下了,为什么也不敢花钱呢?那我们看看月入5千以上的这些较高收入群体,大部分都不是铁饭碗,工资高但是不稳定,还得老加班,基本是拿命换钱。所以他们的收入盈余并不敢敞开花,而需要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大功率磨损的血肉之躯,一场大病就是几十万起,医保只能管一半,没有另一半就得拔管。所以不管收入多少都得存钱,这不仅是传统观念,也是现实之需。久病床前无孝子,大病到来夫妻散,多少人间悲剧,只因没有存款。

  有些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人群为啥不存钱,因为医疗是真免费。先别说效率高不高,需不需要等,但起码实现一件事,对大多数人来说,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你多存几万镑就能优先买命。对普通人来说,大家就踏实了,完善福利就是一种托底,普通老百姓没必要去存那三瓜两枣。别管这托底有多低,它起码有底,何况很多国家的这个下限并不低。但对我们来说,有没有这几十万存款区别很大,决定你能不能用进口药,能不能转到北京大医院,不管你是月入2千还是2万,这都是一道选择题,所以大家都得存钱。

  那么再往上,月入1万以上,好像能支撑得起高消费了,但别忘记饱暖思淫欲,有钱就得买房。不买房,男孩子找不到对象,女孩子没安全感,小孩上不了好学校,老父母没人尽孝。房子多贵大家都知道,所以本该划拨给各种消费的那些资金,基本被一套房子一把薅光,还玩啥嘛。发达国家月入几万的中产阶层,游艇高尔夫海滨度假,我们呢,月薪2万还贷1万5,如此重复三十年,直到大厦老化。所以不论月入几万,最后能自由消费的钱还是只有几千,这是很多都市人的实际情况。

  只有挖出真的问题,才能找到真的答案。所以其实也很简单,要想促进消费,首先完善福利,实现免费医疗,其实也花不了多少财政预算。然后要降房价,打断钢筋水泥的支柱,其它产业才能兴旺,产业转型,此消彼长。至于信心不信心,倒时候你看。得了大病不怕拔管,穷人自然有信心;房贷降一半,消费多一倍,一业落幕百业兴,各行各业都有好光景,中产也会有信心。真的把老百姓当成亲人来呵护,不要当牛马来压榨,挣5千花5千,挣一万花一万,大家才会不怕。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