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孔庆东的语文观

2012-05-28 18:07:31  来源: 东博书院   作者:毛冰 孔庆东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注:我在进行“批注式语文教学”的实验,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都有意识引导学生养成勾画批注的读书习惯。我觉得这是古人传下来的简便易学且非常个 性化的读书方法。对于孔老师布置的这项作业,我也尝试用这个方法来完成,不知是否妥当。以下是我从网上下载的孔老师关于语文学习的文章,括号里的红字就是 我个人的理解和简要分析。

中学生朋友,总是有人不分羊年马年地命令我,跟你们谈谈怎样学语文,这对我说来,实在是个苦差事,仿佛是叫一个老叛徒给青年人讲讲革命道理。我的语文的确 学得满好,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反正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语文考试永远第一,到高中阶段就已经基本不用听语文课了,闭着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对孔老师这样的语文超常生,高中语文老师的明智之举就是放羊)可是我的语文本事主要不是从教科书上得来的,而是“功夫在书外”。(孔老师奉行的是“大语文”观,从生活中学语文,广泛而充实的课外阅读才是让语文学习开花结果的厚实土壤。本人就是“大语文”教学观的忠实践行者。从生活中学语文,还可以弥补教材时效性、鲜活性、个性化不足的缺陷,引进源头活水,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所以我很怕你们跟我学歪了,我只好把我个人的体会半真半假地告诉你们几句,希望你们别当真,凡事还是听老师的没错。

要说怎样学语文,就必须明确你学语文干什么。如果你学语文是为了语文考试成绩好,那我没什么可说的,你们老师已经说得够好够多的了。我说也还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对老师们说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经验一直保持语文考试的高成绩的。(说明提高语文考试成绩的方法就那几条,是通用的,没什么秘诀可言,说白了就是些技巧性的东西。如果仅仅是为了应试,教过几轮毕业班的老师都可以是好的教练,但要想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就有必要向孔老师这样的大家学习)但如果你学语文不是为了考试好,或者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好,那我可能会有几句另类的话跟你说。当然,这二者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现在有矛盾,这是我们当前的教学机制和教育体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深以为然。僵化的教学机制和教育体制,将最有灵性的语文学科逼到了应试的窄路上,将最能体现创造性和愉悦性的写作和阅读,变成了机械重复的习题训练,从而使 语文学习整体上变得枯燥乏味。语文学科的考试真的应该大大有别于其它偏重知识技能的学科,考什么怎么考,才不至于考死语文,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考试不再 成为枷锁镣铐了,语文学习的天地就广阔了)我学语文那时候,老师和课本,都比现在要实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个高调,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诉你,专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人,考试大都不好。少数考试好了,以后也没出息。因 为在只为了考试的千百次训练中,他已经把人格训练坏了,他专门投其所好,没有独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个投机取巧的坏人,他对社会只有破坏,没有创 造。而不为了考试,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象专门想当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当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这是一个人格的选 择,不是方法的选择。

第二,你要明白语文是什么。语文不是跟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并列的一个学科,你要那样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学不好。要知道,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所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高屋建瓴。有这样的理解,才有大语文实践的理论支撑。三个“一切”,何其“大”哉)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语文学不好,干什么都愚昧弱智。你看我们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学“语文”吗?学完了就什么都能干,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经济,堂堂五千年中华文明不都建立在“语文”上吗?一切其他学科,不都是用语文表达出来的吗?离开语文,就如同虎毛离开虎皮,一风吹散,啥价值也没有。所以,你必须以对待整个人生的态度来对待语文,(如此苛刻的条件和高门槛,其所指向的“学好语文”当然不是指考个好分数好名次那样的功利目标)才能学好语文。

第三,语文教学体系所教给你的“语文”, 是一群中国的弱智人为了他们的饭碗而强加给你们和你们的老师的。他们自己的语文水平很差,没有几个思想有水平说话有水平或者写文章有水平,没有几个敢无耻 地站出来跟批评他们的好汉比一比。你们每所学校里的语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们强。我这样说不是贬低他们,我也理解他们工作的辛苦,他们也不是故意毁你 们,他们是没办法,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用一颗“善良”的心拼命做野蛮的事。这样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总跟他们过不去了,要尊重他们的劳动,体谅他们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术指导,怎么办呢?造反是不对的,只好自己另起炉灶吧。这回就该明白,语文乃是在“语文书”以外了。(对语文教材大不认可,而且觉得语文教材的编辑水平没有改善的希望。教材虽然有诸多局限,但其入选的篇目有不少还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是承载了传统文化信息的文本,在倡导“大语文”的同时,是否也要重视教材经典文本的学习?)

第四,其实,学好语文很容易。随手教你几招,不怕你扩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写日记,要写那种不给任何人看的日记,每天就写100字,不多不少。写到一千回,下笔如有神。(拿“写”当酵母,催生“读”。而且写自由文,写心里话,写真实情。无拘无束,我手写我心,先不管章法结构,不管中心思想,不管语言雅俗,把语言写顺写活写明白再说。先练“写话”,再练“写文”)二、大搞文字游戏,开玩笑,猜谜语,写对联,填诗词,给所有老师起外号。嬉笑怒骂,激扬文字,把语言玩得山穷水尽。到那时,看语文书上的课文如同老叟戏顽童,老牛吃嫩草,什么语文考试,作文竞赛,简直不堪一击。(大搞文字游戏,其实就是活学活用语文,创造性地使用语文,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途径)三、进行背字词、背诗文比赛。(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自古皆然)电脑里存盘的资料多,可调用的东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东西,不用思索,“语文”就顺口而出了。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边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见影。(积累了语文知识要现学现用,用过的东西才真正记得住,用过的东西才算是自己的)以肚子里东西多为荣,君子耻一物之不知,连说一百个成语不重样,假装深沉是蠢驴……明白了吗?

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学生主要是在语文学习中成熟、成长的,其它学科顶多管到“智商”,语文管的是人的全部)你要明白了这个道理,语文很快就学好了,也就是说,很快就进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写十万字,你还是个猴子。

儒家思想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思想。其最根本一点就是“学以致用”。另外一个思想叫“中和的精神”。语文最后也是中和,就是调节人心灵。

并不玄妙的语文,为何难住了学生?我们要认真的到源头反思,语文是什么?语文本来不是那么玄妙的东西,语文就是说话,写出来的也是心里的话,就是自己会说话,能够听懂别人说话,就可以了。(不要把语文学习繁琐化,深奥化,应该让学生容易接近,喜欢亲近,愿意把玩,语文能力才会自然而然的生成。语文成绩可以逼出来,语文能力是逼不出来的)

我们总结一下,古人是怎么学语文的,那个时候学语文非常简单。没有这么多的ABCD选择题,它是一种整体认知。就是你学了一篇课文,把它熟悉了,首先把里 面的字词都解决了,有不明白的就问,老师解释,大家议论。没有不明白的大家就念两遍。这个念很有作用。我们过去说书声琅琅,现在校园里没有念书的声音了, 因为考试不考,凡是考试不考的学校都不练。你不念书,这书有什么意思?(诵读是语文学习的经典方法,偏重对文本的整体认知,而且是通过每个个体心灵和文本的对话来完成。诵读调动起来的更多是情感,是感性认识,是对文本鲜活生动的印象。就像看一个人觉得她美,好看,却又说不出到底哪里好看,可就是横竖看着赏心悦目。诵读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根本就不需要讲,老师领大家念课文就行了,课文里包含什么思想,只要学生不问,老师不一定讲。(这要因人而异吧?对那些性格内敛,不好问不善问的学生,老师不讲他可能一无所获。当然,培养学生“问”的习惯和能力,本身就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现在是老师不讲也不行,不讲老师就显得没学问。老师通过这个来证明自己有学问,好评职称。如果老师上课什么也不讲,只领着学生念课文,人家就说你不负责任,家长也不放心。其实,老师领着学生摇头晃脑地念课文,是最好的教学。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实不是讲课,而是朗诵和吟咏,乘法口诀我都能朗诵得让你肝肠寸 断!(这的确是惊风雨泣鬼神的本事。几人能及?吾辈还是讲读结合吧)

还有写作文,就写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随便写出来就行了,不要去给学生过多的讲怎么写作文。第一段怎么写,第二段怎么写。越讲就会把学生的头脑讲得越笨,越讲他就越不会写。(还是写自由文,赞同。写自由文,才能写出真性情,写出不一样面目,写出每一个“我”来。某种角度说,)到最后,孩子们写出的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人本来是有想象力的,但他一想象你就说他不对,就扼杀了他的想象力。老师总说学生的作文没有联系生活,没有联系实际,何必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呢?要以文章本身作为它的标准,事事都要联系生活实际那不成了框框了吗?

孔和尚认为,这种教育方法是错误的。文章当然可以改,但什么情况下改?如果说有很多错别字,有很多病句,要改。作文有明显的技术性错误,老师一指出来,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这儿写错了,改过来之后,文章不更好了嘛。这样改的结果是老师、学生都高兴,就达到目的了。(改多了,刀劈斧削地改,按老师说的作文规矩改,到头来学生也会无所适从,干脆搁笔不写,怕写)

语文好就能理解天地万物,理解各种东西之间复杂的关系。天下哪门东西最复杂?语文最复杂。其他东西都是很简单的。其它东西给你的已知条件恰恰够你做出答案。(又说语文最复杂,又说语文并不玄妙,到底该怎么理解语文?)

还是应该培养孩子对语文的乐趣。(这是语文学习的“纲”,有了乐趣,学生自然有学好语文的想法和动力。)怎么培养乐趣呢?要加强课外阅读,不要跟着老师一篇一篇学课文。我给学生讲座时说:你们一个学期就学20多篇课文,薄薄的一本书,不亏死了吗?一个学期至少 得读5本长篇小说。语文书当天上午发的,下午就读完了,以后跟着老师上课凑合凑合就行了。语文还用那么学吗?这是对学生讲。如果从老师的角度来讲,一本语 文书,一个月就应该讲完,剩下的时间就该领着学生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这个构想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完全可以实验的,其蓬勃的学习生命力也是可以预期的)不要以为这样学生成绩就不好,考试成绩一点都坏不了。当一个学生见的太多了,见到任何题目都觉得很熟悉。如果一个学期领着学生读了一遍《史记》,那么还有什么样的文言文能难住学生?(如何高效地处理教材?其中精讲精学的比例是多少才合适?)

对于中学生,我常说,考试不能超纲,但是教学必须超纲。(精辟)

学好语文其实很容易。(而且还要让学生觉得考好语文也容易)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之 外,我还是推荐写日记。我说的写日记不是每周交给老师看的日记,写日记是加强人生修养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它不光是提高语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够在写 日记中体现出来,只要能坚持,就会有成效。我小时候,很多同学都写日记,我不知道现在学生为什么觉得写日记是一个很苦的差事,我觉得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 写日记,不要交给老师看。你随便写,愿意记叙,愿意抒情,愿意议论,愿意骂人都可以。每天写那种不给任何人看的日记,每天就写100字,不多不少。写到一千回,下笔如有神。你会发现写日记是会上瘾的。学生不知不觉就发现写作能力提高了,拿写东西不当回事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题目,学生一点都没有畏难情绪,什么都能写。(写日记的确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但这里面有个学习自觉性的问题要解决)现在的学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课,满脸愁云,就是因为没有写的兴趣。家长送孩子去作文班,给孩子买很多优秀作文选看,却忽略了作文不是学出来的。(好作文不是学出来的,是写出来的)

毛冰老师的这种实验,我很赞同。批注是读书与思考结合的有效方式。本文的批注紧紧抓住了语文问题的核心,有醒悟,有阐发,也有引申和疑问。通过这样的“心 灵对话”,不仅加深了对原文的理解,同时也一步步系统化了自己的语文观,巩固了自己的教学姿态。而这样的阅读方法,也是可以推广到学生那里的。另外,在细 致解读具体文句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原文在不同的语境下的不同叙述策略。其实,整个人生,也是一种批注。

——孔庆东 2011.12.3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