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邓力群在延安马列学院工作时干部培训的特点

2016-11-28 16:06:34  来源: 红歌会   作者:郭谦贵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延安马列学院创办于1938年5月5日。当天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120周年诞辰。延安马列学院就在这一天正式开学。校址设在延安城北七八里的蓝家坪,土石山上的一排窑洞就是校舍,同杨家岭隔延河相望,紧邻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住的窑洞。马列学院创造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中国的干部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邓力群头顶北京大学经济系、中央党校第五班、延安马列学院第一期高材生的闪亮光环,先在行政上担任了马列学院教育处副处长,党务上担任了马列学院总支委员会教育科科长。后又担任了马列学院教育处处长,院总支副书记。全程经历了马列学院成立和发展光辉闪亮的三年时光。邓力群在延安马列学院工作时干部培训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特点一:马列学院有高素质的干部学员。马列学院第一期(也称第一班)招收学员100人,其中“一二·九”运动之后入党的知识青年大约占三分之一。这部分人在入学之前,大多已经在中央党校、抗大、陕公、安吴堡青训班或中组部训练班经过短期学习,入学时又经过笔试与口试,政治上和理论上都具有一定基础。另外将近三分之二学员,是参加革命战争多年或在国民党统治区做过多年地下工作的老干部,甚至有些还是有资历的红军高级指挥员和地下党领导人,马列学院前后办了5个班,第二、三、四班各100多人,第五班不到100人,学员的基本构成大体都是如此,只是比例有些变动。马列学院还为准备参加中共七大的代表专门开过2个班(100多人),学员全是党在各地区、各方面的主要骨干,领导精英,杰出人物。

  特点二:马列学院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马列学院开设六门课程:政治经济学、哲学、马列主义基本问题、党的建设、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西洋革命史。学校专职教员的配备是一流的。副院长王学文讲授“政治经济学”,他是一位造诣很深的学者,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马克思主义阵线方面的主将。讲授“马列主义基本问题”的是吴亮平,他是张闻天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老同学,那时他们就合作翻译过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中央苏区,吴亮平担任过国民经济部部长。斯诺来访,同毛泽东谈话,就是他当的翻译。着名哲学家艾思奇讲授“哲学”,来延安之前,他所写的《大众哲学》已经在进步青年中广为流传了。“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和“西洋革命史”的教员分别是杨松和陈昌浩,他们都去苏联学习过,陈昌浩还是红军中有名的领导人之一。“党的建设”前部分党建理论是康生讲课,后部分党建基本问题分别请刘少奇、陈云、李富春等作专题报告。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陈云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就是给马列学院学员作的报告。

  特点三:马列学院有高标准的外请报告。马列学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是重视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前重大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学习与研究。二是重视毛泽东的学术报告。马列学院开学不久,正值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张闻天每次都要各组派学员和院部的同志一起去听讲。后来,他又亲自约请毛泽东到学院作报告。毛泽东的《战争和战略问题》、《反对投降活动》、《新民主主义论》的部分内容,都是在马列学院作过的讲演。三是 重视敌后、作战区和国统区的实际工作经验报告。有领导同志从前线或大后方回延安,只要有机会,都请他们来马列学院作报告。周恩来的《国内外形势与大后方统一战线》,朱德的《形势与华北抗日游击战争》,彭德怀的《华北战场》,邓小平的《华北抗战形势与敌后根据地建设》,彭真的《关于晋察冀形势》,董必武的《关于大后方形势》以及贺龙、张鼎丞等的报告,都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

  特点四:马列学院有高顶点的阵地意识。党中央把马列学院做为思想理论武装的战略制高点牢牢抓住不放,有高顶点的阵地意识。张闻天作为党中央总书记,兼任马列学院院长。这本身足以引起全党全军的重视。从创办马列学院开始,张闻天就兼任院长。直到1941年7月马列学院改组。党中央总书记张闻天除了亲自讲课,主持课堂问答以外,经常就党内重大事件、党中央重要的方针和决定作报告,明辨是非,阐明真理。马列学院开学不久,张闻天作了一次批判张国焘叛变投敌的报告,反复阐明“必须党指挥枪,决不能枪指挥党”的道理。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开完以后,他立即向马列学院师生传达。一共作了六七次报告,详尽地阐述毛泽东所作政治报告《论新阶段》的精神,结合历史与现状,精辟地阐述了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与策略,不指名地批判了王明的右倾错误主张。1940年7月7日抗战三周年纪念日,中央作出《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政策的决定》,马列学院曾停课专门进行研究和讨论,张闻天对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作了七次集体解答。邓力群撰写了《策略教育在马列学院是怎样进行的》,以笔名“理群”载《共产党人》第13期(1940年10月)。正如当年邓力群在《策略教育在马列学院是怎样进行的》文章所说,上述这些报告,以及对中央各种决议、指示、宣言的研讨,对党报、党刊的阅读、座谈,“使同学们有了实际的收获,由此,他们接受了抗战中某些经验与教训,使一般马列主义理论原则的学习充实了实际的生动的内容,因此,保证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接触实际问题,参加国内党内军内的政治生活,并从中来学习党的策略在各种环境、各个时期、不同工作部门具体运用。”

  特点五:马列学院有高质量的教学方法。马列学院以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来培养、教育干部的。为了“使学生切实了解马列主义的精神和方法”,马列学院要求学生认真读书,养成自学的习惯。学校采取在教员指导下以个人自习(即自己读书)为主的原则,对于文化、政治水平较高的学员则引导与帮助他们去直接阅读、研究马恩列斯的基本著作。

  马列学院为了帮助学员切实弄懂所学课程的原理,同时也为了检查教学效果,学院对学员反复抽查。吴亮平给第一班讲“马列主义基本问题”,每讲完一个问题,张闻天就来主持一次课堂问答。每隔一两个星期他还要来给大家回顾,温故而知新,更给学员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所谓抽查回顾,差不多每星期六下午,同学们在山下那间土墙泥顶的大教室里集合,张闻天便就一周所学的各门课程综合提问。通常都是先由他提问并点名回答,被点名的人站起来讲,如不充分就找第二、第三人讲,然后由他指点。提的问题很活,围绕所学的原理,而又联系到当时国际的形势、抗战的实际。

  特点六:马列学院有高细分的理论研究。马列学院对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是很重视的。马列学院除办学员班外,还成立了一些研究室,有马列主义研究室、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哲学研究室、中国革命问题研究室等。为了让学员和广大干部读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原著,还设立了编译部,专事翻译。对翻译人员规定任务,平均每天译1000字,一年完成36万字。1940年春,张闻天还请刚从苏联回来在中宣部窑洞暂住的师哲在马列学院办了一个俄文班,吸收中宣部的干部参加。希望有一部分人经过学习能借助字典读马列著作俄文原文,甚至能翻译原文。他常向师哲询问教学情况。为了让大家好好学,他把自己的字典借给大家用,还捐出自己的一本俄文版《列宁主义问题》给大家当课外读物。

  特点七:马列学院有高浓度的学术民主。在马列学院内,特别提倡发扬党内民主,提倡在学习中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提倡同志式辩论问题的作风。无论是理论课程的学习,还是党的文件的研读,或是各种辅导报告的消化,都要学员们进行民主讨论。班里常举办辩论会。在平房面前摆上一张桌子就辩论开了,有讲正面意见的,有讲反面话当“反派”的,争论激烈,印象深刻。为了让学员能有比较和鉴别,学院的阅报室公开陈列包括国民党顽固派报刊在内的各种观点的读物。据邓力群:《我对延安马列学院的回忆与看法》,见《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马列学院的这种民主学风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使学员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解得深透,掌握得牢固,有利于培养敢做敢为、敢于负责、独立思考的干部。马列学院对学院干部和青年的爱护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对他们的大胆使用上。马列学院领导机构的领导干部除总支书记张启龙、秘书长朱光等老干部外,大部分是从学员中选拔的。当时参加学校领导机构工作的宋平、邓力群、马洪、安平生、孙鸿志等,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

  特点八:马列学院有高效益的教育成果。延安马列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攻读马列主义的比较正规的学校,是当时延安的最高学府。马列学院培养了一批坚强的干部,培养了一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精英,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马列学院毕业的学员,初步获得了马列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对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整个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大大提高了思想水平,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提高了党性修养,使他们终生受益、永身难忘。许许多多的毕业学员先后走上了各个行业、各条战线省部级以上的重要领导岗位。为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 国家建设做出了无法估量的历史性贡献。

  参考资料:程中原编著《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讲述中共中央总书记岗位上的张闻天》一书

  (湖南桂东县委党校)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