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做官莫忘焦裕禄

2013-03-15 10:29:58  来源: 环球视野   作者:邓伟志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做官莫忘焦裕祿

  邓伟志

  焦裕祿已经去世48年了。第一位在《人民日报》上报道焦裕祿模范事迹的记者也逝世多年了。1966年接见焦裕祿后代的领袖们也都相继与世长辞。还有那位挥笔写长诗赞颂焦裕祿的董必武老人也早已驾鹤西去。

  可是,我们的广大干部并没有忘记焦裕祿,继续以焦裕祿为榜样,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奋发图强,知难而进。当然,也有些当年曾被焦裕祿的事迹感动过的干部,后来受一波又一波金钱拜物教大浪的冲刷,如今也淡忘了焦裕祿。不用说,也有少数官员认为焦裕祿的精神已经过时,做出了很多不堪入目的、与焦裕祿精神背道而驰的丑事、坏事。

  焦裕祿精神有没有过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没有过时!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应当大力弘扬。当今“焦裕祿式的干部”的多寡是公务员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成效的标志。“焦裕祿式的干部”增多,意味着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稳如泰山,反之,如果“焦裕祿式的干部”减少,则意味着执政党执政地位危于累卵。

  焦裕祿的“形象观”

  艺术家为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祿绘制的标准像并不怎么高大:披着中山装,掐

  着腰,腰板似乎也没有挺直。不是西装革履,不是挺胸凸肚,看起来可能是少了点敬畏感,然而,却多了点真实感、亲切感。其实,焦裕祿开会、做报告时形象更不太美。他不断用左手按住腰部,还常常要用硬物或者右膝顶住肝部。为什么?因为他肝区疼痛,因为他是带病工作。谁能知道,就是因为他这般不太美的形象,讲话催人泪下,报告催人奋进。

  群众爱听焦裕祿的讲话,不是因为他的口才抑扬顿挫,是因为他能讲到群众心坎上,是因为他这位官人不爱讲官话,乐群众所乐,忧群众所忧,讲群众所言。官是民的代言人。民众想说的,就是官员要说的,说到底,群众的语言就应当是官方的语言。官话首先应当是群众的话。

  如今有些官员颇关心自己的外在美,既讲究衣着,又注重染发,还会悄悄地去雀斑。这是一种趣味,不过不是高级趣味,而是低级趣味。官员应当学习焦裕祿的“内在美”。什么是官员的内在美?那就是群众在官员心中的份量轻重,要像焦裕祿那样:“心中想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群众在官员心中的份量重则内在美,轻则内在丑。外在再美也是丑。

  焦裕祿的时空观

  焦裕祿在处理干群关系上,有几句话。他认为干部应当“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经常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请注意他的“时刻”和“经常”。这就是焦裕祿的时间观。现在我们在谈应急管理时习惯于讲“第一时间……”,这是合乎焦裕祿的时间观的。干部应当急群众之所急。群众有急事我们理所当然地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时间就是稳定,时间就是和谐。古人云:“众怒不可蓄也”。拖延会把小事拖成大事,把局部的矛盾变成全局性的矛盾,把非对抗性矛盾会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在第一时间赶到固然很好,那么在“第二”、“第三”时间呢?也应当“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想”。这就是说,要像焦裕祿那样“时刻”和“经常”。

  现在,我们爱讲与群众“零距离”,这虽是“舶来品”,但也是一个极好的形容词,巧妙地表达了干群间的空间观。问题是:“零距离”之后干什么?是零距离训斥,零距离忽悠,还是零距离服务?焦裕祿的做法是:“卷起裤脚与群众一起干活,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焦裕祿的做法是:“住在农民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一句话,焦裕祿的空间观是: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兰考县当时是有风沙、内涝、盐碱“三害”的困难地区。上级派他去兰考。他说:“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干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学习焦裕祿就要学习焦裕祿这种货真价实的、毫无形式主义的时空观。

  焦裕祿的干部观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里都会有官员,在氏族社会也有不是官员的氏族长,可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官员是不一样的。当今中国的官员应当怎么当?焦裕祿为干部制定了“十不”。“十不”中的第一个“不”,是“不准用国家的或集体的粮款或其它物资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第二个“不”,是“不准参加或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十不”是干部的底线。不仅中国,许多国家都规定不许官员用公款吃喝。可是,我们有些地方“无酒不谈政务”。有些地方公款吃喝的费用高于扶贫款。这是很可怕的。也有些官员干了坏事以后,“做贼心虚”,便求神保祐。求神之后,自以为有了神的保祐,再去干坏事,陷在恶性循环当中不可自拔。这就足以说明焦裕祿半个世纪前把这两条置于“十不”之首的前瞻性。

  焦裕祿在对干部制定底线的同时,又对干部提出高要求。他说:“干部不领,水牛掉井”。他认为当干部的必须带头。带一次头胜过一百道动员令,胜过念一百遍“重要报告”。不带头就成为爬不起来的死牛。在共产党人中曾流传过一句名言,那就是:“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组成的。”这“特殊”不是特殊享受,而是特别能奉献。

  “特别能奉献”就是焦裕祿式的干部。全国有600万,甚至更多的公务员,拥有八千万中共党员。一个党员按18大精神带好17人奔小康,“中国一定强”,中国更加美!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1月9日《党史信息报》)


  链接:焦裕禄1948年剿匪手持双枪击退400敌人

  许元

  焦裕禄1922年出生于山东博山,旧社会饱受苦难。1947年7月,为配合解放军挺进中原,华东局在山东解放区抽掉干部随军南下,崮山区武装部选送了焦裕禄。1948年元月,焦裕禄随南下大队到达豫皖苏区,分配到尉氏县,在彭店区搞土改,焦裕禄任区队指导员。

  一次,十几个土匪在岗沟里聚会,商定在山川寺纠结,趁焦裕禄立足未稳杀个下马威。焦裕禄得知情况后让20多个民兵集中起来,布置完任务后便双手拎着两把盒子枪,抢先冲上了山川寺。

  这时候山川寺庙堂里火光通明,庙堂中央放着一张大桌子,周围坐着8个土匪头目,他们一边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边在商量着事情,上了膛的枪摆在身边,一派杀气腾腾。焦裕禄一个箭步冲进去,趁土匪还在发愣,转眼之间就把桌上的枪收拢起来,然后两把盒子枪就对准了土匪。民兵们跟着冲进去,土匪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一个个被捆绑起来了。

  这次行动,让周围的群众见识了焦裕禄的果断与胆识,也让一贯横行无忌的土匪领略了这个共产党区指导员的威风。

  1948年春天,国民党鄢陵县保安中队长洪启龙带领队伍袭扰彭店。当时,焦裕禄正在吃饭,他把饭碗一推,说声“掩护群众转移,咱们作好准备,设法对付”,就直奔村口。这时400多敌人已经到南门外了,双方相距不过几百米。边上的人说:“这么多敌人,咱只有几棵烂杆子枪,咋能挡得住啊!”焦裕禄说:“咱得保护群众和财产,跟敌人拼了也不能跑,要死咱先死,沉住气。”焦裕禄指挥大家卧倒,等敌人靠近时一声令下:“打!”队员们一齐开火,七支枪只响了六发,一颗子弹瞎了火。但就是这样,敌人已经纷纷掉头逃窜。

  这次战斗群众没受一点损失,大家都称赞焦裕禄沉着机智有办法。有人问:“老焦呀,敌人为啥那么听你指挥呢?”焦裕禄说:“事情到了危急关头,不得不演空城计。咱穿的是便衣,群众穿的也是便衣,满坡黑压压的,咱就来个全民皆兵。枪声一响,大家一卧倒,保安团净是熊包,他们怕咱暗中包围。凭这就打发他们走了。”

  焦裕禄(1922~1964)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庭贫寒,幼年只读了几年书。日伪统治时期,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参军到了河南,历任尉氏县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及团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1953年6月,任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县委书记处书记,1962年12月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35期,摘自《党史周刊》)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