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锡良:贸易冲突走向与“二十二条”

2018-07-11 11:22:55  来源: 作者微信   作者:孙锡良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贸易冲突走向与“二十二条”

  在经过几个月的双边磋商之后,中美还是没有取得对方的认同,冲突成为不可避免,2018年7月6日,随着特朗普340亿美元的第一枪打响后,夫妻之间真吵起来了。

  我无意对贸易冲突的前因做太多分析,媒体已经反反复复地做了无数次盘点。

  今天,我要特别对网友、媒体和部分高位人士提出的是:在认识异国政局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意评价它国政治人物,更不要低估他人智商。

  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讲,在特朗普竞选期间和当选后,我没有从人格及能力上贬低过他一次,我无数次提醒大家要把他当个硬对手,要把美国的战略定力置于高位,与谁当总统无关。然而,中国媒体一直在误导国人,一直在做极端性判断。今日之结局,挑事者在特朗普,误判者是他的对手。

  再回到贸易冲突现实中来,大家不妨看看舆论对比:

  美国方面,官方近期少有言论,主流媒体有专家评论,也有引自中方的新闻,新闻量不大,很平淡,网友看法中性,它们没有把中美贸易冲突要上升到“举国事件”。

  中国方面,官方一直在不断地发出密集言论,媒体一直在配合形势做轰炸式宣传,几乎天天有头条,网友评论简单化,很想把此事上升到“举国事件”。

  不想评估到底哪一种宣传方式更优,我只是认为,能不能赢得胜利,大抵不取决于声音的大小,底气实际上就隐藏在各自的宣传手法中。

  事已至此,不妨认真分析一下未来的进程和结局,这对我们以后的态度影响很关键。

  我对中美贸易冲突的判断

  1、贸易冲突仍属夫妻争吵的一部分。我过去讲过很多次,自从认定“夫妻关系”以来,只要中美不发展到军事冲突的地步,贸易冲突仍局限在吵架范围,不到绝望时,不会离婚。美国式民主政治,红脸黑脸轮番唱主角,主次轮动的政治形态特别容易让双方找到圆场的机会,或者说用一个冲突替换另一个冲突,只要不太损体面,还得过日子。

  2、贸易对冲方案可能在某个时候低调展开。谈判谈不拢,强势的一方通常要耍点横,耍给选民看看,美国就是这样的角色。但是,耍横归耍横,耍到一定时候,自己赢得了一定的民调之后,他还是要回归理性,只要对方在往设想的方向上靠近,他就会顺坡下驴。

  中方会不会给出对冲方案?

  我个人认为可能会。前些日子推出的“二十二条”(后面再详细分析),实质上就是对冲方案之一,只是未达到美方心理要求。中国对冲美国出牌,不完全是失败或投降,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中短期破坏力,尽管我们反复强调特朗普的行为伤害了美国在华企业利益,但我们又必须看到,如果真的影响到美国在华企业,那对中方员工和地方税收影响同样巨大,中方还会考虑这一因素。

  还有哪些对冲方案可以缓慢推出?

  大概不外乎以下几点:

  A、中方在贸易平衡问题上做出更显著的让步,逐步使双方的贸易差额缩小到对方可以接受的程度。(美方可能试图让中国的能源供应和农产品供应美国化)

  B、中方可能会低调将“中国制造2025”延迟为“中国制造2035”。(中国面临的知识产权壁垒可能将更加森严,部分非保密高科技产品美国化)

  C、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将会放慢,挑战美元地位不是人民币的短期任务。(对抗货币战和贸易冲突,子弹耗费巨大,容忍美国的全球金融主导地位)

  3、西方集团内部贸易冲突的缓解会进一步压缩中方的主动性。中方一直在向欧盟喊话,希望它不要在背后放枪,也向日本发出了友好信息,力图不出现与群狼对峙的局面。但是,这种思路可能有一个误区:没有看到西方国家几十年来的外交惯性和利益相关性。意识形态不能当饭吃,但意识形态就是西方国家内部的一根起串联作用的绳子,无论内部怎么波动,都是在这根绳子的牵引之下。

  4、中方友国的协调能力难以达到预期。严格说来,中美陷入贸易冲突时,中方并没有特别有实力的盟友可依靠,俄罗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顶多只能做一些象征性工作,在“普特会”即将举行的前提下,俄方也不会做出太多让特朗普难堪的事情。其它国家,要么怕得罪美国,要么经济体量太小,无足轻重。部分小国可能仅仅满足于获得从美国那里挤出来的一点点农产品市场,构不成联盟级的筹码兑换。

  5、双方采购商的态度。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美双方只是在相互提高进口关税,不是在进行贸易封锁。如果中方出口到美方的产品增税后价格偏高,美国采购商有两种选择,有替代国的情况下,他们会放弃采购中国商品,在没有替代国的情况下,他们会继续采购中国商品,由美国消费者来承担税增后果。与此相同,中国采购商对美国商品的态度也一样。

  现在,我们有必要分析清楚的是,中美商品的结构性质,尤其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从而判断贸易冲突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中国进口美国的商品,有部分是无法替代的,甚至是害怕美方不卖的,还有部分商品,诸如农产品和能源,即使对其扩大征税,恐怕仍打击不了它的竞争力。短期看,美国农产品会受影响,但如果其它市场的农产品趁机抬价,中方损失会很大,因为它们吃定了中国刚需,尤其是美国金融资本还可以间接操纵期货价格。只在一种情况下中国是主动的——国际农产品严重过剩。

  还要说点闲话,网友们不要再提什么“抵制美货”,这是无用的口号。当年日本在钓鱼岛海域扣压福建船长,中国国内不只是高喊抵制日货,还爆发了大规模游行。结果呢?中日贸易不降反升。前两年,因韩国部署“萨德”,国内又一次群情激愤地抵制韩货。结果呢?中韩贸易在同期也是不降反升,那个什么超市撤退对韩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抵制美货,更不可能成功,我敢讲,有些人,30万买美国车,你再加到40万,他照买不误,这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爱好,没有人管得着,你骂他贱,他骂你穷。

  6、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我记得自己在特朗普当选后不久写了篇文章,指出特朗普将改变国际局势的原有轨迹。看起来混乱不堪的美国外交实质上就在改变着各国政治决策们者的原有行事方法,大家都在适应最大的霸权国家,即便是个大混蛋在主导美国,也没有谁能够在短期内不跟着他转,这就是强者优先论。

  大家不能忽视,美国朝野两党在“中美贸易冲突”问题上表现出了很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对中国的战略预期没有很大分歧——遏制。换句话讲,美国把中国正作为未来的最大对手,甚至是最大的敌人。美国政客在执行这一战略目标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容忍特朗普对国际关系进行重塑,为美国更牢固主导未来奠定基础。美国驻以色列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多任总统想干而不敢干,特朗普轻松地干了,且没引起多大震动。美国对盟国“压而不打”是过去的惯例,特朗普也变了,他又压又打,只是做到不破。美国过去总是指责俄国人爱撕毁协议,现在不了,特朗普很随意地就撕毁很多国际协议,只要他感觉协议不利于美国。

  如此深刻的变化,让我们高度紧张地盯着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中国南海、中东等区域,防备有突发性事件,不能排除西方盟国携美生事。当国际政治与主权局势突变的时候,经济贸易都将服从大局。

  总而言之,我对中美贸易冲突的未来看法是:边打边谈,边谈边做,边做边和,制造“双赢”条件,只要双方未陷入军事冲突,还会保持那种关系。

  我对“二十二条”的看法

  实事求是地讲,刚看到“二十二条”的时候,我也是有些震惊的,似乎有些过头。但我反对将其夸张为“卖国条约”。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把“中国市场”变成“世界市场”。

  这本不是今天的新看法,近几十年一直都是这么走来的,一直都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只是步伐安排不一样,对外开放的总目标就是拥抱世界。

  为什么在此时推出“二十二条”?

  1、缓慢对冲的需要。我在前面讲过,中美贸易冲突的形势是险峻的,总有一方要做对冲,美国需要得到安慰,中方可以适度安排,既有部分无奈,亦是经济指标的考虑。二十二条,看似面向世界,很大程度上又是面向美国和美国盟友,只有它们,才有实力落实“二十二条”。

  2、资金的需要。表面上看,中国现在很有钱,中国不缺资本。然而,这只是表相,中国还很缺钱,大量企业想融资都想疯了,大量企业为融资不得不借高利贷,大量上市公司债台高筑危如累卵,不论是国企投资还是私营投资,举债,再举债,继续举债,已经成为全国性现象。某些企业,资金链断裂,本应该破产,被人为地强挺活着,有些公司,明明已达强平线,证监会不让平,法律法规都靠边站,就是怕出现骨牌效应。

  在中美发生贸易冲突的情况下,美国实际上是在有意逼资金流出中国,所谓的汇率战本质上应该是抽水战,水抽干了,鱼儿就活不了。为了应对资金面的需要,放出“二十二条”,其情可以理解。

  3、资产资本化的需要。资产资本化是未来改革的一个方向,没有资本的参与,这个改革进程会非常缓慢。四十年前,中国看准了外国资本的力量,把它们引进来,实现了几乎所有产业的资本控制,也激活了相当大的创业热情,让国内外非常多的投资者获利丰厚。在新时代,资本化改造要跃上新台阶,经济学家们当然会把目光盯向外资,这样做,既可以充盈国内蓄水池,进而养活更多的大鱼,还可以树立中国全方位接纳世界的开放形象,一举两得。

  事实上,中国经济基本面恐怕没有媒体反映的那样积极,资本市场的萧条可见一斑,十年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足以真实反映经济全局,现在,资本全域化已经让资本市场非常真实地反映出经济全局,中国人正用自己的“忍劲”对抗着“资本荒”。

  “二十二条”会不会导致中国经济新的殖民化?

  我认为它不会严重破坏中国经济的自主性。很多同志非常担心这一开放政策会把中国推向深渊,非常担心美欧会试图将中国产业殖民化。实际上,我们应该这样看:如果近四十年,大家认为中国产业没有被殖民化,未来也不可能殖民化,如果近四十年,中国产业已经殖民化,未来也只是加深一点而已。

  我为什么讲“二十二条”不会成为经济殖民化的新起点?因为中国的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

  1、中国的投资环境变了。过去,不管什么资本,一砸向中国,就能收获金砖。现在,没那么容易了,砸进来的钱,如果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能正常营运也就不错,想满地捡钱完全不可能,很有可能是长裤进来短裤回去。外国投资商的高度谨慎决定了外资蜂涌而入的现象不会发生,资本不会按中国政策设想急流进来,它们在中国已经找不到过去的那种洼地,不排除很多条款落空的可能性,只有金融资本的大流入更具可操作性。

  2、中国国企和私企的竞争力相对增强。从历史看,中国民族资本转变为买办资本的可能性是有的,并且很大。但今日中国已非解放前的中国,今日同胞的国家意识也不同于清末和民国时的国人,任何个人和企业在面对外资的时候都得慎之又慎,处理不当,不只是背上骂名,倾家荡产不是没有可能,具有民族担当和国际竞争力的私企不乏存在。至于国企,更是承担中外竞争重任的主力军,如果不出现颠覆性错判,量不至于一败涂地。

  3、国际投资热点在发生变化。中国曾经是国际资本的投资热点,现在仍算热点之一,未来是不是热点不确定。很多发展中国家正在不断地吸收国际资本,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东南亚国家和印度会不断地抢占中国市场,它们的资本吸入效应非常巨大,我们过去引以自豪的“产业链优势”也将不再可靠,新引资热点国家构建产业链并不困难。如果国际资本对中国的热情已过,想要重整当年盛况是非常困难的。

  4、知识产权的趋严会影响投资质量。中美贸易冲突中包含了非常大比重的知识产权之争,也就是美国对中国技术进步的防范,当然,日本和欧洲同样也抱着类似心态。中国想借“二十二条”升级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而优化供给侧改革。但是,美欧未必愿意把尖端产业布局到中国大陆,双方意愿的冲突决定了未来投资的技术含量不会太高,技术型投资会远低于金融投资,对美国投资商而言,他们会更重于“做空中国”,而不是“做实中国”。

  归根结底一句话:“二十二条”只是引资条款,不是新经济殖民条款,它付诸实施的空间不会很大,它的负面作用力不会超越原有政策。

  由特朗普挑起的带有世界影响的贸易冲突,看起来非常惨烈,但如果剥去表相看实质,其实也就是主要经济体间的撕闹,说到底还是特朗普要给世界一个新认识:旧的贸易规则需要改变,变的过程,可以谈判,也可以约架,直到新的秩序形成。

  回应:

  1、为何很久不发文章?答:非常感谢大家,被平台封禁了多天,不能一一回复,对不起了!我不怪平台,大势使然。

  2、有人讲我天天谈皿煮,是否还信仰马克思主义?答:信仰,这是大原则。从认识上讲,可能会有点差别。首先,我信奉马克思本人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是源点;其次,我信仰最具体、最现实、最有活力、毛泽东化的马克思主义;至于列宁化的马克思主义,我暂未深入学习,暂不敢逼迫自己信仰。马克思从不拒绝皿煮,所以,我常讲皿煮没有错。

  写于2018年7月7日星期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