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读书

《吴敬琏自选集》20年后的反思

2023-08-04 17:17:19  来源: 百韬网   作者:刘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吴“良心”为什么会变成“无良心”

  收录了吴先生从1980—2003年在这24年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共59篇,包括九个部分: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理论、改革战略和方案设计、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管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革、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论社会政治问题以及思想文论。

  早几年前,吴敬琏还被称为中国经济学家的“良心”。到今天事情竟坏到如此地步,8月29日,有境外媒体报道称,吴敬琏因涉嫌为美国担任间谍工作,被带离调查。紧接着,有关方面出面辟谣了。姑且相信吴老没有拿美国的钱吧,但有一事不解,不管官方如何澄清,还是有不少网友在发言中竟然相信他是美国间谍。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吴敬琏又号吴“市场”,以倡导市场化为己任。八十年代初,教育、医疗、住房、交通、金融还都是在计划体制中,国营企业还占生产的绝大部分,对外开放还刚刚开始,外来投资和商品都不能自由进入中国市场。在计划经济的大框架中,引进市场成份,引进竞争机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取得公认的改革成就。这时,市场的积极作用明显,而受计划框架约束,消极作用不容易发挥出来。相应地,吴敬琏还主要起着积极作用,亦因此受到人们尊敬。

  但到八十年代末,吴敬琏已经犯了一次重大错误。出于对市场机制的迷信,他竭力倡导放开市场、放开物价,结果导致八八年至八九年初的猛烈的通货膨胀。这是九十年代初期三角债的根本原因。而进入本世纪以来,教育市场化意味着上不起学;医疗市场化意味着看不起病;住房市场化意味着住不起房;国企改革意味着买断工龄,千百万职工的几十年的血汗积累转眼间落入个别“企业家”的腰包。

  吴敬琏说:“有些人说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误导了中国改革,扰乱了市场化的方向,造成了各种灾难,我有异议,我认为这个判断根本上说和基本上说都是不对的。” 可是,对于这一切,影响政策的主流经济学家难道可以推托自己应负的责任吗?正是这一切,而不是非主流经济学家的批评,使吴敬琏的“良心”形象向“王八蛋”转化。吴敬琏曾说:“不要动不动就向富人开枪”。这难道是一个“学者”应当做的事吗?中国历史上何曾听过指责穷人、而为富人张目的学者是“良心”?

  吴敬琏可能会说,那是坏的法治的市场经济,不是好的法治的市场经济。好的法治哪里来?是斗争出来的。正是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的巴黎公社,德国的社会民主党,美国的劳联产联,包括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迫使资产阶级作出让步,取消童工,缩短工时,提高工资,提供失业救济、养老保险,提供免费教育,提供低费或免费的医疗,提供廉租房或低价房。但是,这一切都意味着政府的“有形之手”握住了市场的“无形之手”,意味着市场不断退缩,计划不断增强,意味着市场不再纯粹,意味着经济体制变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垄断和竞争相结合、公有和私有相结合、开放与保护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好的法治的市场经济,恰恰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而这恰恰是吴敬琏竭力反对的经济体制,是非主流经济学家大力提倡的经济体制。

  实际上,提出“好的市场经济”,本身就要掩盖问题的实质。在公众心目中,好的市场经济往往是指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吴敬琏再不济,也不会不知道西方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是受到有形之手广泛调节的市场经济,因而其经济体制是混合经济体制。提混合经济体制,其学术内涵是清晰的,也是符合吴敬琏身份的。但是,这就意味着承认市场经济的根本缺陷,承认市场化方向的错误,承认自己一贯主张的错误。懂得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势和各自的缺陷,懂得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的政治条件和操作机制,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只懂得并迷恋计划经济,或者相反,只懂得并迷恋市场经济,都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而是计划原教旨主义者或者市场原教旨主义者。

  其实,在计划经济时代,吴敬琏是计划经济的原教旨主义者。那时他批判他的老师孙冶方,就是因为孙冶方提倡尊重价值规律。在改革开放年代,吴敬琏又一跃而成为市场经济原教旨主义者,以讨伐计划经济为己任。这样的人到底是社会良心?还是人民公敌?

  吴敬琏2005年3月说人民币应该在2006年之前升值10%,美国2005年5月便公开勒令中国必须在6个月内把人民币升值10%。两家不但方向一致,时间表一致,连具体幅度都一致。吴敬琏的主张是通过台湾工商时报发表的。也就是说,既不是在学术研究场合,也不是在政策研讨场合,而是通过台湾报刊直接向美国公开交底:第一,人民币可以升值,第二,升值幅度为10%,第三,升值时间为年内。而吴敬琏的官方身份这一事实本身则向美国传达了第四个信息:要让人民币如此如此,凭吴敬琏自己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外力支援,从外部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美国人立刻心领神会,所以才有了对待战败国的最后通牒式的“升值勒令”。

  汇率变动本来是国家的主权,机密中的机密,一旦泄露必然造成国家经济的极大损失。而明目张胆公开勒令它国限期限量变动汇率更是骇人听闻的敲诈勒索。吴敬琏这样的“精英”当然不会连这点常识都没有。明知故犯,就是要借用美国的力量强行实现自己的主张,借洋人之力逼中国政府就范,为此即使泄漏国家核心机密、即使丧失中国主权、即使会给中国造成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也在所不惜。没有吴敬琏之流的公开递点子,美国怎么可能突然给中国发出如此蛮横的“勒令”?什么叫“没有家鬼,引不来外鬼”?什么叫“里应外合”?什么叫“狼狈为奸”?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更足以证明“精英”们不择手段制造金融危机搞垮中国的总战略。

  所以,吴老在不在中情局的花名册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了什么,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照我看,中国的“精英”天生就是卖国的,他今天没有卖国,明天必然会卖国,这是中国“精英”的原罪。《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告诉孙权:众人皆可投降曹操,唯有你不可投降曹操。如今则是中国人人都怕“中国崩溃”,唯独“精英”们不怕“中国崩溃”。因为“中国崩溃”了“精英”们才有好日子过。首先没人反对“精英主义”了,“精英”高人一等的地位才可以彻底巩固。其次自己捞到手的不义之财全成了一笔乱帐,无人再能追究,从此算是稳了。另外浑水才能摸鱼,趁火才好打劫。天下大乱正好大捞一把。

  “精英”们个个留足了后路搞“改革”,显然一开始就没打算成功,计划的就是“中国崩溃”。如果中国不崩溃,那“精英”们反而睡不着觉。“精英”们同样心中有数:自己搞的只让自己一小撮人发财的诈骗式“改革”,已经把普通中国人整惨了。一旦大多数中国人觉悟过来,绝对饶不了自己,一定会把毛泽东从纪念堂里请出来跟自己“秋后算帐”。与其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不如学学曹操杀吕伯奢,也来个斩草除根,“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所以“精英”们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把中国搞垮。经过几十年的处心积虑,“精英”们已经成功地消灭了大多数国有企业,成功地通过“私有化”“空手套白狼”,把大量国有资产据为己有,成功地制造了中国社会惊人的贫富分化,成功地加剧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成功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现在正想方设法彻底瓦解中国人的凝聚力,力图把中国不仅重新变成一盘散沙,而且更进一步变成一桶火药。

  例如前《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诚曾说:“中国的改革需要牺牲一代人,只要让中国的农民和工人维持在能吃饱饭这个线就可以了。”他在《交锋》一书中用春秋笔法散布了许多蛊惑人心的谬论,《交锋》究竟与谁交锋?现在越来越清楚了,如今魏巍同志逝世了,马立诚又跳出来了,要讲述《交锋》背后的交锋,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臭遍大街了吗?

  可见凡是民贼,多半是汉奸,以此观察“精英”,屡试不爽。(百韬网络刘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