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化

卢培君:炮兵大院的团拜会

2024-02-13 09:02:58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卢培君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jpg

  春节就要到了。想起多年前春节团拜的活动很有回味。

  入伍前,每年的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一帮小辈成群结队跟在家族长辈后面走出家门,踩着发出喳喳声的鞭炮碎屑,走街串巷,给尊长、亲朋拜年,跪地磕头,道颂吉语。那时家家都很穷,因此也就没有“红包”一说,但大家都喜气洋洋。

  入伍后,在炮兵学院练习团第一次体验了“团拜”。在一排排雄伟火炮的炮场旁,全团数千人整齐列队,围成四方形的阵容。团首长站在一个高桌上,无话筒,无讲稿,发表慷慨激昂的新年贺词,给全团指战员拜年。接着,在值班员“立正”“敬礼”统一口令下,全团几千双大头鞋咔咔立正,各方队列齐唰唰举起右手向对面队列互行军礼,场面很震撼。对一个新兵来说,这种形式庄重、气氛热烈的拜年,真有一种破天荒的新鲜感,马上迸发出一股部队如家的暖流在瑟瑟寒风中涌动。

  后来,我调军委炮兵机关文化部工作,又体验到一种另味的年会。文化部全体同志,每人带一个自己认为有特点的菜来进行聚餐。记得朝鲜族画家曹奎一搬来一坛自家淹制的朝鲜泡茶,国画家张道兴拿来一盘其夫人烹制的南方口味烧排骨,体育教练戴正邦的土豆肉丁沙拉特受大家欢迎,还有的带鱼,有的带虾,很丰盛。当时还没有上饭店下馆子的说法,这种比现在AA制还朴实的聚餐,可谓一举多得,大家边吃边聊,真像一家人。那时我还单身,无美食可带,就只有带嘴的资格了。

  团拜,是毛主席在延安时倡导的,为了杜绝下属向领导送礼拜年影响工作,就把同志们召集到礼堂集体拜年,人手清茶一杯,既简单又经济。后来又有了秧歌、腰鼓、霸王鞭等助兴,军民同乐,其乐融融。

  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机关每年的大年初一,都在大操场组织全院居民参加的“团拜会”。

  在此前几天,机关领导都要分配我一项任务——为团拜活动绘制一幅色彩斑斓的巨幅宣传画。我多采用当年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的吉祥物邮票为蓝本,有黄永玉的“猴票”,韩美林的“猪票”,还有徐悲鸿的“奔马”等。活动当天,宣传画被摆放在大操场显眼位置,便吸引了大院男女老少的关注,纷纷在画前拍照留念。

  原军委炮兵首长,司政后领导,各部处领导和参谋干事,原总参炮兵部历任领导,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从四面八方纷纷来到大操场,操着各种口音,大家见面拱手作揖,互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吉祥安康!

  德高望重的炮兵副司令员、百岁老将军陈锐霆,百岁老将军廖鼎琳院长,近百岁的炮兵副司令员、首任炮兵部长文击将军,每年必到,与大家同乐,共祝新年。

  这时我又联想到已故归国华侨抗日英雄黄登保副司令员,在还没有团拜会时他与大家互拜新年的情景。北京的大年初一早晨,气温一般都在零下,别人都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或羽绒服,他却只穿一件单薄的的确良夏军装与大家拱礼拜年,朗朗闽语谈笑,毫无寒冷之意。平时也是这样,出操、锻炼,也是这般打扮,常见他身着白衬衫,手抱双肘或叉腰与穿羽绒服的熟人聊天,谈笑风生。

  一些年大体弱的老同志,平时很少下楼,今天也在子女的陪同下珊珊前来,足见其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看重与期盼。还有一些平时交往少,不很熟的同志,此时此地也互相拜年问候,彼此感情拉近了。

  大院的锣鼓队、秧歌队、太极队等靓装登场。锣鼓喧天,歌舞潮起,光彩熠熠,喜气洋洋,一片歌盛世庆祥和之气溢满大操场。

  游艺活动分别布局,更吸引大院的男女老少踊跃参与,他们是这次活动的主力军之一。穿红戴绿的娃娃们欢蹦乱跳,拄杖扶轮的翁媪们精神矍铄。

  猜谜语长廊下,人们伫足凝神,射底摘星;

  套圈队伍前,大家精瞄稳掷,老少争先;

  投篮球、掷飞镖、钓鱼、射击、保龄球等队前,都排起长长的队伍。

  各个项目的参与者成绩优者获发奖券,持券可到兑奖处换取生活小用品,有毛巾、肥皂、小瓷盆、塑料衣架等,这些奖品虽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却激励了大家踊跃参与的热情,我碰到一个小朋友异常兴奋地对我说:“爷爷,我今天遇到巧事了,猜的谜语是‘天天披衣晒太阳,身板还是瘦脊梁。赤膊休把太阳晒,免得越晒越遭殃’我猜是塑料衣架,果真是,得了奖。兑奖还真得了个塑料衣架。”我说你还真幸运,“大年初一逢巧事,一年四季都吉祥”呀!八十多岁的老杨拿着两块香皂一条毛巾说:这点奖品不值钱,但却证明我还能参与,新年吉祥呀!

  我认为,团拜会就其意义而言,可由以下几点体现:

  ◆热烈升腾了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大年”的气氛,场面壮观喜气。

  ◆由于工作忙,许多平时很少打交道的同志,在这次团拜中互相寒暄,加深了了解和友谊。

  ◆大院的全体居民通过参加游艺活动,难得欢聚今欢聚,紧张了一年的心情放松了。

  ◆许多老干部、老职工、争当志愿者,积极投入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无私奉献,热情满满。

  遗憾的是,这一年年举办,人人企盼的活动,在数年前戛然而止了,不知何故?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有经费、有天道、更有人为因素,不必赘述。

  鞭炮禁放了,团拜会停办了,又逢三年疫情,年味越来越淡了,特别是年轻人更不当一回事了,他们只晓得玩游戏、刷微信、点外卖、睡大觉,再就是对洋节念念于心,细思极恐。

  老年人越来越想家了。尤其是年关,乡亲、乡音、乡情、乡俗、乡景,一幕幕如在眼前,无不激起一种“乡愁”,真所谓“千里万里闭眼间”。

  炮兵大院的“团拜会”如今也成了人们的一种“乡愁”,久久不能忘怀。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东翠路军休所军休干部;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