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这群美国人反思了:如此对中俄,美国必败

2022-03-19 10:20:29  来源: 戎评   作者:戎评说策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最近翻了下西方对俄乌战争的看法,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在整个西方对俄罗斯口诛笔伐,各种制裁轮番上场之际,美国内部却出现了反思潮,几乎所有现实主义学派的精英都在一边倒地批评白宫的所作所为极其愚蠢:他们不该主张北约东扩,也不该激化乌克兰的局势,更不该在战争爆发后,不留丝毫回旋余地的对俄罗斯重拳出击,因为这只会把莫斯科彻底推向中国一边,从而导致美国在全球对抗中失败。

  美国现实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芝加哥大学国际安全政策项目主任约翰.米尔斯海默,近日在YouTube上对华盛顿狠批道。

  毫无疑问,美国应该为乌克兰危机负责,在世界重回美俄中大国竞争的时代,美国应当拉拢俄罗斯站在自己这边,然而,我们的领导者在东欧的愚蠢政策所作的是,令俄罗斯彻底倒向另一边,这违反了均势政治的原则

  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比如美国最后一任驻苏联大使Jack Matlock表示:=

  历史最终会证明,在苏联解体后的几十年里,北约为对付俄罗斯而东扩,是一个巨大的政策失误!

  米尔斯海默

  在现实主义学派的眼中,国际社会是一个残忍的角斗场,是你死我活的险恶环境,生存是大国的首要目标。为了生存,国家制定的政策需要以现实为一切对外战略的出发点,主张大国强权,因为只有在成为霸主后,国家才会感到满足和安全。

  为何现实主义的精英们视北约东扩以至于战争爆发为一种致命性战略失误呢?

  答案很简单——

  他们看见了美国注定悲剧的结尾:乌克兰战争后,美俄和解的可能性被撕得支离破碎,俄罗斯将完全站在美国的对立面。而历史上,在分庭抗礼的大国政治生态中,一个大国如果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展开全方位的对抗,无一例外均以扑街而告终。

  英国就是最典型的正面例子!

  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英国凭什么能称霸世界两百多年?

  很少人能理解两百多年这个数值有多夸张:美国从赢得冷战胜利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权,到旧秩序已摇摇欲坠的今天,不过三十来年光景而已。即便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算起,也仅有77年时间,而且就目前的情况看,过不了一百年的大坎儿。

  在戎评看来,原因有两点:

  第一、英国是最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家,对其他仍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形成了降维打击优势,这使得英国国力增长速度远超其他国家。如果说其他国家国力力增长单位是个数级的话,那英国国力增长单位则是几何级的。理论上,若一直能维持这种降维打击的优势,英国霸权则能永世长存。

  第二、正式取得霸权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永远不孤军奋战,他在任何时期都保持着至少与一个大国的同盟关系(大陆均势)。

  进攻性现实主义讲,但凡是大国就具备称霸的可能性,不论其是否存在称霸的意愿。因此大国间的矛盾是不可逆的,区别仅在于谁的威胁更大,对于守成的大国而言,尽管强大即存在威胁,但为保存自身实力,应当尽可能的联合威胁小的一方,共同对抗威胁大的一方。

  英国正是这么做的:他从来不管什么恩怨情仇,即便你是他的杀父仇人,只要能帮他打击更强大的对手,那都是好兄弟。

  论历史,英法矛盾一点也不比中日矛盾小。

  大家看下面这张图——

  千儿八百年前,西欧有大片领土全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但经过一场百年战争,直接被法国赶下海了,死了好几代精英不说,连带着几百年的土地财富损失得一干二净。更蛋疼的是,法国还长期资助北边的苏格兰跟英格兰干架,搞得英国几百年都没缓过劲来。

  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恢复元气后,二话不说,先后拉上普鲁士、沙俄、奥地利、瑞典等国,用七年战争和七次反法同盟战争,给法国干趴了。

  双方这梁子结得深吧?

  搁旁人谁不说一句,生生世世,老子跟你不共戴天。

  但英国人不在乎,十九世纪,俄罗斯帝国崛起并向地中海扩张,英国转手就跟法国勾肩搭背,兄弟长兄弟短,然后就在克里米亚半岛把尼古拉一世干得魂归西天。

  接着是德国崛起,英国又加入法俄同盟,用一场世界大战将德国击溃。

  而在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中,还有一招被现实主义学派奉为圭臬:即没有盟友那就创造盟友!

  俄罗斯帝国打输克里米亚战争后,继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决定避开英法奥同盟的锋芒,把扩张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并频繁在东北亚和中亚搞事,英国一下就炸毛了。

  中亚离克什米尔仅一步之遥,再往南走,则是英属印度——英国在南亚次大陆的殖民基石。同样,远东地区的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也被英国看作其传统势力范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但英国很快发现问题似乎并不简单,俄罗斯明显是有备而来。

  亚洲不同欧洲,后者列强林立,且各国矛盾犬牙相错的交织在一起,这给英国分而治之再联合的离岸平衡手段,提供了足够的政治操作空间。而亚洲没有这么混乱,相对独立的国家仅三个:中国、日本、泰国,且没有工业基础。

  这就意味着,英国想要在亚洲复制以盟友牵制俄罗斯的模式,必须得帮助被选定的国家发展工业,否则积贫积弱的农业国拿什么跟别人斗?

  首先可以排除泰国。

  毕竟身处东南亚,跟沙俄八竿子打不着一边,剩下只能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挑。

  扶持中国的好处在于,当时的中国是沙俄最大的陆地邻国,疆域跨度大,能同时在东北亚和中亚两个方向牢牢将其牵制住。但坏处是,帮助一个拥有4亿人口,GDP全球第一,且各种工业原材料丰富的国家发展工业,要不到二十年亚洲分分钟儒道一统你信不信?

  英国要的是看门狗,而非是一条游出浅滩飞天九霄的龙!

  日本就不同了,孤悬海外,所有原材料都得经海路进口,而英国又在新加坡等关键航道上布有重兵,捏着你命根子,不怕你不听话。于是,替英国在远东看家护院兼咬人的大任,便被日本叼去了。

  或许同是岛国出身的缘故吧,英国人对日本是真心不错。

  当其他地区的看门狗还舔着吃残羹剩饭的时候,远东这只反骨仔,年纪轻轻就吃上了进口高级狗粮。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开始大规模向日本输送工业。比如长崎、兵库、赤羽三大造船所,以及深川水泥厂,要么是英资贷款,要么有英国技术注入。再比如英国亲自操刀了日本海军的近代化改革,八八舰队的主力舰,全部由朴次茅斯造船厂生产。

  而随后的两件事,更是令日本的妖孽人生达到巅峰:

  第一件是中日甲午海战,其实那会儿日本财政空虚得很,跟中国开战,是真连底裤都赌上了。

  为筹集战争资金,日本在伦敦发行了1亿日元的战争债券,但前期根本没有人买,因为单从纸面实力的对比来看,中国有亚洲第一大水师,谁也不相信日本打得赢。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英国站了出来,率先认购7000万,使日本顺利渡过难关,最终战胜中国

  第二件则是日俄战争,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击败沙俄,完全取得在东北亚霸权和远东地区的部分霸权。

  可以说,这两百多年来,英国的战略家们只做了一件事:不是在给敌人找敌人就是在给敌人找敌人的路上。

  但正是因为这件事,让英国不用一次次押上全部国力跟敌人对抗,从而使得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仍能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起庞大的工业力量,将德国活生生拖垮。

  相反,要是英国像今天的美国这样,秉承着对凡是有潜力的大国统统干他丫的心态,别说两百年霸业了,今天世界上还有没有英国,都得另当别论,所以说你爹终归是你爹。

  这智商,富二代和约翰逊这群败家子永远也学不来。

  而德国、日本以及后来的苏联,则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作为英国这只老狐狸的徒弟,日本和德国这两个二愣子只学去了皮毛,精髓是一点也没把握住。

  他们以为结成攻守同盟,就天下无敌了,一个敢同时跟英国和苏联开战,一个敢同时跟中国和美国开战。

  结果咋样?

  跟英苏开战的,高地被一路平推,国土一分为二,百年家底赔得精光。

  跟中美开战的,挨了两颗原子弹,家是保住了,但直到今天,链子还在美国手里呢,地位连殖民地都不如

  事实上,日本能接连干赢中国和俄罗斯,德国能干碎法国,是因为英国是全球霸主,能在亚洲和欧洲调集大量的资源给予两国充分的支持。

  而日德同盟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两国地理位置相却甚远,且日本在欧洲没有势力范围,无法给德国太多有效支持;德国同样在亚洲没啥势力范围,也无法给日本什么有效支持。

  所以,这两个臭皮匠看似肩并肩作战,实则都是单兵作战一打二,妄图以蚍蜉之力撼动苍天大树。

  最后再来说说苏联。

  苏联的解体,应该是最能照见美国失败的前车之鉴了。

  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与核武器的出现,欧洲列强等小国土、小人口、小资源的三小国家退出大国对抗的核心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像美苏这种,拥有大国土、大人口、大资源的三大国家

  最初的时候,世界只有美苏两极,后来中国通过三个世界的划分,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极力量。

  而恰是中国这支生力军的出现,彻底改写了冷战时代的结局和人类的未来。

  七十年代,莫斯科通过友好合作条约先后把埃及、印度、伊拉克、越南、埃塞俄比亚纳入己方势力范围。兵锋直指美国海权重镇印度洋(承载全球一般的进出口贸易和能源运输),以及第二次美元霸权核心地区——中东,由此对美国国家利益形成空前挑战!

  这时苏联人觉得手下有一群小弟,外加印度这个体量不小的大国,连老美见了都得退避三舍,压根不把中国放在眼里了,对华政策也从以往的舆论之争和路线之争,调整为激进的军事压迫乃至侵略。

  说实话,那会我们说不慌肯定是骗人的。

  从1969年3月珍宝岛冲突爆发,到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这中间整整三年,我们是处于同时与两个顶级大国外加一个中型强国全面对抗的状态

  在北边,苏联百万钢铁洪流随时可能南下,地势平坦的东北、华北、西北无险可守;在东边,美军几百条战舰云集,封锁我东部富庶地带;在西边,印度也蠢蠢欲动想二次北上。

  这已经不叫腹背受敌了,而是除了站立的地面,头顶,身前,背后,全特么是敌人。

  毛主席意识到,再这样拖下去,咱迟早得出事儿。所以,当尼克松政府递出橄榄枝后,中国二话不说便接住了。就这样,在苏联傲慢与霸道的态度下,中美这对原本互相看不顺眼,恨不得抄着板砖就干他丫的仇人,竟然手牵着手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中美修好后,全球战略格局瞬间出现逆转。

  在地缘上:苏联面临着东西两边被包围的困境,突围迫在眉睫,而苏联的北边是没什么地缘价值的北冰洋;东边的中国和西边的欧洲又担心投入成本太高,代价太大而迟迟不敢动手。

  唯一的突破口只剩下南方:如果能接连拿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打通与新德里的陆地联系,那么不仅能把势力范围扩张至美国的海权重镇印度洋,还可以对石油美元霸权的大本营中东完成陆海两栖的全面封锁

  七十年代,美国进入中东的通道几乎被苏联势力包围,只剩下巴基斯这一个缺口,1971年,印苏签订同盟协议,印度打响第三次印巴战争,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帮助苏联堵住这个缺口,完成对中东全方位包围。但由于中国在东边给印度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印度在肢解东巴基斯坦后,不得不放弃继续进攻巴基斯坦本土的想法。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中美巴联手,在阿富汗搞得苏联是骑虎难下,每年巨额的战争开支和分别部署在欧洲与远东的重兵,使苏联的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据说苏联每年在中苏边境上的军费开支,高达千亿美元,相当于其年度财政开支的十分之一。

  在经济上:中国融入美国的全球化体系,一方面,东亚地区投资环境好转,中日韩等国愈发火热的进出口贸易,拉动了亚洲对美元的超大规模需求;另一方面,廉价且基数庞大的的中国制造将美国通胀率大幅拉低。至此,美国经济和产业进入战后以来最黄金的发展时代,在经济愈强军事潜力愈大的闭合循环下,美国对苏联的长远优势得以确立

  相较之下,苏联国力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步入下行阶段,大量基础生活物资依赖进口,而此时苏联又没有像中国这样能在背后兜底的国家,再加上星球大战的忽悠和同时应对中美的军费开支及阿富汗战争的持续放血,各种并发症之下,中央和各加盟国之间,民众和政府之间,日渐离心离德,最终苏联在七十年大寿的前夕,驾鹤西去,撒手人寰。

  假如苏联没有把中国逼到美国一边,又会有什么不同的结局呢?

  在经济上,当我们完成国防重工体系的建设后,肯定会发展制造业,届时我们在物资领域为苏联兜底,而没有后顾之忧的苏联完全可以轻装上阵,跟美国死磕到底。

  在地缘上,假如我们在印巴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处于苏联阵营,孤悬于海外的美国必然无法阻止苏联的攻势,美国的选择要么是冒着新一轮大战的风险亲自上阵杀敌,要么眼睁睁看着苏联完成对中东的合围。

  合围的下一步是什么?

  北非、南亚、高加索、东欧、中亚五路大军会师中东!

  苏联本身就是产油大国,要是中东的石油储备也被它收入囊中了,那苏联必然会通过控制全球原油价格充实其财政收入,然后再来他个三管齐下:一管武装国防实力,一管补贴民生福利,一管强化革命输出。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假设真走到这一步,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命根将彻底被苏联掌控,且绝无任何翻盘的希望。

  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苏联终是以生命的代价,诠释了什么叫人狂必有祸。

  总体而言,一个大国同时对付两个大国必败的逻辑,源于以下三点:

  第一、一个大国能调动的力量和资源始终是有限的;

  第二、两个抱团的大国往往会在不同的方向出击,迫使守成的大国在多线的疲于奔命中陷入慢性失血的状态;

  第三、地区强国在看见守成大国同时挑战两个大国后,会对其能否维持旧秩序的信心产生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地区强国们会趁着守成大国无暇他顾的间隙跃跃欲试,从而推动旧秩序更快的解体

  比如土耳其,这两年在埃苏丹的带领下,趁着美国全力围堵中俄之际,在北非、中东、地中海、高加索几个敏感方向频繁出击,把美国、欧盟、俄罗斯三巨头得罪了一个遍愣是屁事也没有,搁平时借他十个胆子,你看他敢不敢这么作死?

  然而,尽管前有日本、德国、苏联三大列强,前赴后继地用失败再失败的悲剧结尾给予后来者以鲜血淋漓的警示。

  但架不住美国人头铁啊!

  他自视不凡,偏不信这个邪,非要跟大势叫板,同时得罪中俄。

  很好,请保持这份桀骜。当初喜欢四处放毒的丁春秋也是这样目中无人,看谁都是垃圾,不照样被送进少林寺戒律院感化了?

  美国跟他很像嘛。

  同样狂,同样喜欢满世界放毒。

  不过到时候你想学老丁打输了,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滚,窗都没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