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中医属于科学吗?

2020-06-10 11:46:5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石本先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公元十九世纪中期,西方现代医学(西医)进入中国,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引发的中西医争论成了永恒的话题,特别是我国当前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中西医之争又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争论双方在社会上占有的资源力量对比来看,与其说是场争论,不如说是一场西医对中医的绞杀。因为争论的焦点,逐渐演变成"中医和西医哪一个是科学"的问题,而且西医早就预设好了一个埋伏,那就是"科学的才是先进的和正确的"。按照这个路子争论下去,中医之路只能越走越窄。

  中医到底属不属于科学?我的观点是:中医不属于科学。

  中医不属于科学。因为中医建立之初,是两千年之前的事。那时候还没有诞生物理学、化学,也没有诞生生物学、解剖学,科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中医理论在建立之初,注定得不到科学理论的支持。

  中医不属于科学。因为中医的"穴位、经络、气血运行"等基础理论,至今没有从生物学、解剖学上找到证据。中医的"拔罐""刮痧""针灸""方剂"等治疗手段,至今没能得到科学界的解释和支持。

  中医不属于科学。因为中医不依赖科学。不管科技发展得如何迅速,中医治病的道理始终不受影响,中医的治疗手段始终不变。"一根银针""一个砂罐""一把草药",都是自然界最原始最现存的材料。按照中医的观念:人和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疾病的"矛"出现,就一定有抵挡疾病的"盾"存在,根本不需要研究什么"新药"。

  中医不属于科学。因为中医不研究中药的微观组成,不管当今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基因学"如何发展,对中医不带来丝毫的影响。中医在"药方"里从来不写"分子式",中医从不关心几种、几十种中药放到砂锅中熬制,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生成了那些"有效成分"。中医只重视药"性",什么药性"温"呀、"凉"呀。这一大堆中医的道理,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也没法借用现代科学仪器检验探测。

  中医不属于科学。还因为中医对于经典的态度上。科学从不迷信经典,科学讲究创新发展,因为现今的每一个结论,终究要被将来的另一个结论所取代,所以西医处于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之中。而中医所讲究的道理却始终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要说变化,也是人们的悟性上,越"悟"越深、越"悟"越透。

  中医不属于科学。是不是意味着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错误的呢?否!中医的理论本身不但没有错误,相反,中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正好和西医形成互补。世界上若没有中医,医学就不完整。

  我曾经在《科学的,便是正确的?》这篇文章中阐述过这样的观点:科学的不一定正确,正确的不一定科学。

  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就象人们在攀登探索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两队不同的人马,在两个不同的侧面所行进的过程。探索的过程中都是正确的,结论之所以不同,只是因为探索的侧面不同。没必要相互否定。

  中医完全是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基础之上,是基于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哲学思考。

  中医将人当成一个整体,治病的过程,就是人和疾病斗争达到平衡的过程。所以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此消彼长""相生相克""祸福相依"。

  中医将人与自然当成整体,治病的过程,也是人适应自然的过程。所以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不仅仅是对疾病治疗过程的总结,更是对整个物质世界最一般规律的概括。

  中医是一种文化。研究中医的人,他不仅要读黄帝的《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中医经典,还要学《易经》,懂"阴阳五行"。这是中医文化的内涵。

  中医注重传承,他开出的每一付"方剂"都能引经据典。"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句话本是中医的医理,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民族传承给后人自强不息的文化古训?

  中医属于人文哲学。热爱中医的人们,如果硬要往中医身上套一件"科学"的外衣,只能给攻击中医的人提供"中医是伪科学"的口实。

  2020年6月修改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