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赵磊:普京赢了,泽连斯基输了

2022-03-08 15:09:43  来源: 乌有之乡   作者:赵磊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一、战事将进一步升级

  在俄方“停止军事行动”后不到一天,俄罗斯国防部公布了以下消息:

  ——俄国防部表示,俄武装力量恢复进攻。当地时间3月5日下午,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由于乌克兰方面无意对民族主义分子施加影响以及延长“静默状态”,俄武装力量从莫斯科时间18时起恢复进攻。

  ——俄国防部称,应乌克兰方面的要求,俄军从莫斯科时间5日10时起在马里乌波尔和沃尔诺瓦哈镇地区实行 “静默状态”,完全停止军事行动,以确保平民的撤离。但是这两地的居民被民族主义分子扣押,无法通过人道主义安全走廊离开,民族主义分子重新集结并加强其阵地。

  ——俄国防部还介绍了特别军事行动的最新进展:俄军沿着战线持续推进,5日控制顿巴斯地区多个村镇,摧毁乌克兰多个军事基础设施,并击落乌军数架飞行器。

  赵评:

  (1)俄方希望通过“安全走廊”尽量减少战争带来的人员伤亡,尤其是不愿看到乌方平民被新纳粹当作人质,成为战争炮灰——这也正是开战以来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一直保持极为克制的原因。可见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的态度,是善意和真诚的。

  (2)然而,乌方“停止军事行动”的目的不仅相当可疑,且乘机重新排兵布阵的做法只能进一步恶化和平谈判的进程。由于乌方既“无意对新纳粹分子施加影响”,也不愿意平民通过人道主义走廊撤离出去(把平民作为盾牌是新纳粹的行为逻辑),俄军的“静默状态”已经无法继续下去。

  (3)面对乌方口是心非的谈判态度,为了彻底摧毁乌方的抵抗能力,俄军不得不恢复进攻态势。我预计,乌方的做法将迫使俄方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升级,俄罗斯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必然在广度和深度上升级。

  二、“去军事化”基本实现

  针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于3月5日公布了如下最新战果:

  ——自俄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军已摧毁乌克兰军事基础设施的2119处目标,其中包括74个指挥所和通信中心,108套S-300、“山毛榉-M1”和“黄蜂”防空导弹系统以及68个雷达站。

  对于摧毁2000多处军事设施的战果,普京在3月5日给予的评价值得人们关注,他说:

  ——俄特别军事行动正按计划顺利进行,打击乌境内军事基础设施的任务已接近尾声,包括武器弹药库、防空系统在内的乌大部分军事基础设施被摧毁。

  赵评:

  (1)自开战以来到目前为止,俄方已经瘫痪2000多个乌克兰地面军事基础设施(相关数字还在增加)。普京对这样战果的定位是,“打击乌境内军事基础设施的任务已接近尾声”。窃以为,普京的这个定位,意味着俄方“去军事化”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2)既然普京强调“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那么后续的军事行动会不会因为“打击乌境内军事基础设施的任务已接近尾声”,而减弱下来呢?“去军事化”只是俄方军事行动的目的之一,我预计,俄方后续的军事行动不仅不会减弱,而且将围绕“去纳粹化”和“乌克兰中立化”很快展开。

  三、行动目的

  开战伊始,俄罗斯为特别军事行动所确立的目的有三个: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乌克兰中立化。

  有军事专家认为,在战事胶着的态势下,普京已无法全部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打折才能收场。有专家甚至断言,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已经成为烂尾楼工程,能否收场都是一个疑问。

  其实,这样的判断就如同单纯用GDP的多少来推演俄罗斯必败,是同样的轻率。

  直到目前为止,俄方既没有理由修正,实际上也并未修正上述三个行动目的。我的依据是:

  首先,如前所说,“去军事化”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不赘述。

  其次,从理论上说,“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紧密相关,但二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情。“去军事化”针对的主要是军事设施,“去纳粹化”针对的则应当是纳粹的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关的纳粹分子。

  在“去军事化”基本实现之后,“去纳粹化”的行动箭在弦上。据有关消息,新纳粹的军事组织“亚速营”已经被包围在马里乌波尔地区,随时有被全歼的可能。在目前压倒性的军事态势下,俄方没有任何理由会容忍这类“天怒人怨”的极右组织继续存在下去。

  最后,迫使“乌克兰中立化”的军事行动正在按计划推进。至于是否顺利,由于立场不同,各方判断的差异甚大。

  从国家和民族自身安全来看,俄罗斯此次军事行动的根本目的,是必须实现“乌克兰中立化”。不论俄方摧毁了乌克兰多少军事设施,若“乌克兰中立化”的目的没有达成,那么就意味着此次军事行动完全失败。所以,在“中立化”未能达成之前,俄罗斯绝不会鸣金收兵。

  有一条消息很能说明问题。当地时间3月6日,俄乌谈判乌方代表团成员、乌克兰人民公仆党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表示,未来5到10年间,北约并不准备讨论乌克兰加入该组织这一问题。他表示,乌方不会再致力于提交加入北约的申请,而是将讨论某种“非北约模式”。

  什么是“非北约模式”?这里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四、战略战术或发生变化

  在开战初期,不少军事专家分析认为,在闪击之后,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战略战术应当是这样子的:(1)通过在顿巴斯地区的军事行动,将乌克兰的重兵集团牵制在乌东地区或者合围于乌东地区。(2)通过对基辅和哈尔科夫这两个痛点的合围态势,迫使乌克兰重兵集团从乌东地区回援,俄方乘机实施围点打援,将其歼灭于运动战中。

  专家的分析与战争的历史经验以及战争规律十分吻合。

  现在看来,随着战事有克制的缓慢推进,俄方的军事行动似乎并未验证专家分析的那样“围点打援”,倒不如说是按照普京公布的“正按计划顺利进行”。至于普京的“计划”究竟是什么,那就见仁见智了。

  毛泽东同志说得好:“指导一切战争,都应当依据敌我情况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随着战局的变化,俄方的战略战术必将发生改变。

  在我看来,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既定目的不会有实质性变化,但实现其目的战略战术有可能会作出相应的修正:

  其一,如果“去军事化”的目的已经达成,那么除了臭名昭著的“亚速营”,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是否必须全歼乌东地区的重兵集团,就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对于基辅的命运,俄方很可能力争“北平模式”。

  我的理由是:由于俄方的军事行动始终有一个限制,就是不能伤及无辜平民,并且尽量减少战场上的伤亡,对“人道主义危机”心存敬畏和顾虑。所以我预计,俄方下一步行动的原则,很可能不是追求从肉体上消灭乌方的军事人员,而是要在军事上造成一种压力(比如“围而不歼”,“围而不打”,“围而小打”),迫使乌克兰政府坐下来谈判,最终与俄罗斯签订一个承诺中立化的协议。

  其二,对乌克兰的政治经济重点地区实施各个击破,并采取拿下赫尔松的做法,推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治理模式,逐渐将其纳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促成这种做法的基本原因,仍然在于俄方想尽量减少人员伤亡——不仅必须减少己方的人员伤亡,同时也要减少乌方的人员伤亡。因为俄方军事行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乌克兰中立化”,而不是将乌克兰推向敌对的西方阵营。

  总之,避免与乌克兰民众拉下世仇,是实现“乌克兰中立化”以及战后有效治理必须考虑的因素。正如俄方高级智囊杜金所说,“让我们把东斯拉夫人团结在一个政治联盟中”,“乌克兰人是我们的兄弟。他们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五、普京的决心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6日的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告诉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如若基辅停止战斗,并实现俄方要求,俄罗斯才可能停止在乌军事行动。

  不论俄方的战略战术发生什么变化,有一点我是不会怀疑的:俄方军事行动的目的和普京的决心不会改变。

  有消息报道,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已经部署在爱琴海北部。在我看来,美国此举既是在继续拱火,也有为俄乌战后加强在欧洲的影响提前布局。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基本判断:

  ——虽然俄罗斯军事行动短期(至少一个月之内)看不到结束的可能性,战事也会有胶着和反复,但在普京领导下,掌握着充足粮食和化石能源的俄罗斯不仅不会屈服于西方的经济制裁,而且也正在赢得这场战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