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张志坤:中国须发起反击,粉碎霸权的猖狂进攻

2020-11-18 10:04:47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张志坤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假如中美之间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一场战略斗争的话,那中国应该怎样与之斗争呢?

  如果仅仅止步在“不惹事、不怕事”层面,可能有所不足。因为这样的做法似乎单纯、简单,完全体现不出中国人积极能动的进取精神,似乎也无法展现中国人应有的战略智慧。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可以任人宰割的中国,中国人民根本不可能同意被任何强权拳打脚踢肆意凌辱而不发起反击,任何人不管在什么方面坑害中国、让中国吃了亏,中国都应该寻找机会在其他事情上找补回来,一报还一报,令其得不偿失、捡不到任何便宜。为此就需要主动惹事、善于惹事,积极发起反击,在战略上,这就叫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而不是别人打了自己而自己关起门来打自己的老婆孩子出气,或者像阿Q那样,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渡过难关。

  也不能把中美关系所努力的指向与希望寄托于“重回正轨”。且不说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现实可能性有多大,即便其能,那也得是在打得不可开交、难分胜负之后的事情,不大打一场就想“重回正轨”,未免太过天真幼稚。

  所以,在中美战略竞争刚刚开局的初始阶段就给自己设定“重回正轨”的目标,可能会严重的限制自己的战略想象力和路径办法等的具体设计能力,导致把主要注意力与资源聚焦于千方百计同美国搞好关系上来。如果这样,那就很难同绥靖区别开来,更无法展现中国应有的战略震慑力与强制力,所谓“平等竞争”也就无从谈起,更遑论“良性竞争”了。

  现在,面对美国强加于中国的所谓“战略竞争”,“藏”与“躲”的办法事实上已经宣告失灵失败,中国必须直面而不能回避了。也这是说,斗争已经无可避免。古往今来的战略经验告诉我们,不得不“斗”之下,被动一方最容易出现的大毛病就是不够坚决,而是犹犹豫豫、患得患失,总希望还能侥幸躲过对手的攻击,也寄希望于让出部分利益,实行实惠诱惑而化解对手的攻击,比如签订一个什么“条约”之类,还寄希望于“挨”与“挺”,念“忍”的诀,等等。凡此种种,窃以为,大概都属于消极怠工式的斗争,是一种相当消极的反抗行为,人们往往将此种行为称之为“消极抵抗”。历史经验证明,这样的斗争历来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标出发,中国要赢得同美国霸权的“战略竞争”,就必须立足于反击和粉碎霸权的猖狂进攻,就必须进行积极而坚决地斗争,坚决果断地施行战略防御阶段中的反击作战,只有接连打退和粉碎美国霸权所发起的围剿攻势,才能扭转日趋严峻的局面,才能在局部与部分范围上争取到应有的主动。以笔者估计,这里的这个“接连”恐怕至少需“三次”以上,非如此,则霸权针对中国的猖狂气焰将一发不可收拾。

  为此,首先必须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思想与精神上征服了相当一些中国人,这些人是那些高度西化的中国精英,他们对西方充满了崇拜、向往与跪服。尽管中国发展成就巨大,尽管最近一个时期霸权相当狂悖祸乱,但总体上仍然没有改变西方世界在这些人心目中的地位,西方世界仍然在他们心中“高大上”。对于同美国霸权之间的战略斗争,他们既不愿、也不敢,更没有取得胜利的信心。这些人活跃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十分消极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大的政治包袱,也是进行中美斗争最大的战略绊脚石。当年毛主席决定抗美援朝,就着实吓坏了一些中国的资产阶级人士,现如今的情形将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信心问题始终是对美战略斗争的头号问题。

  要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就必须从战略高度上向全体中国人民讲清,霸权帝国有强有弱,在其总体实力强大的背后,还有战线过长、力量分散;目标过多、野心太大;野蛮失道、矛盾重重等多方面不可克服的战略弱点,完全可以抓住机会战而胜之。打败霸权不是什么神话,也不是战略盲动与冒险,而是现实可行的实践。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印度支那人民战胜美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以及中东人民和古巴、委内瑞拉等国人民对霸权斗争的历史都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同霸权进行斗争肯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这是正义而高尚的事业。一些中国人坚信发财致富才是最高的和压倒一切的目的,而什么主权、民族、文化、历史之类统统一钱不值。对于这种人,我们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对霸权的进攻实行反击,还必须将直接反击与间接抗击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直接反击,就是在有些地方直面硬抗,比如台海、南海等地。目前,美国正在这里摆子布局,中国不能坐等美国准备到位后从容发难,而应该半渡而击。事实上,展望未来,台海也好,南海也罢,今后不会有平静日子,武装冲突在所难免;中国也好,美国也罢,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的战争准备,关键在于谁能打谁一个“措手不及”,抢得先机抢占主动。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如果中国继续贯彻被动应对的转态,今后局面将实在不容乐观;

  所谓间接反击,就是借力打力,支援反霸国家和反霸力量,打击美国的走狗与帮凶,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价值取向与思维路径,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这方面所该做、所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历史与战略欠账也实在太多了。

  最后,对霸权的进攻实行反击,还必须短期行动与长期谋划相结合

  从根本上说,中国同霸权的斗争是一场十分艰苦、十分漫长的战略斗争,较量的路程很长很长。在漫长战略斗争的道路上,中国必将遭受诸多挫折与失利,指望胜利一个接一个,前进一场接一场,那是天方夜谭、白日做梦。所谓反击,就是在要点和关键性的斗争中取得有利态势,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修复和弥补挫折与失利所造成的损失。为此,就要把短期的战术性反击建立在长期战略策划与设计的基础上,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有关中国对美斗争战略准备的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古往今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在战略斗争的初期,打出几场局部的胜利重要,这对于振奋民心鼓舞士气十分关键。正因为这样,所以抗战初期的平型关、台儿庄战役才意义重大。美国在珍珠港遭受惨重损失之后,搜肠刮肚、竭尽全力发动一场其实没什么实质战术成果的“杜立特”空袭,被日本方面讽刺为“do little”(意思是“成效甚微”),其意义也在于消除其国内的悲观和失败主义情绪。现在,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这种情绪在如今的中国也值得高度警惕。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