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赵磊:“做买卖”咋就做出了战争?

2018-08-12 11:50:1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赵磊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赵磊:“做买卖”咋就做出了战争?

  

(一)

 

  先讲一个故事。

  有个老太婆看足球赛,很困惑:“这群孩子真可怜,满世界乱窜,累个贼死,他们这是在干嘛呢?”

  旁人告诉她:“争抢那个足球呗”。

  老太婆更困惑了:“给他们每人发一个足球玩,不就OK了么?”

  旁人不干了:“人人都有一个足球玩,那还是足球赛吗?”

  不改变游戏规则,人人就会为了一个足球而争抢不已。

  

(二)

 

  回到中美贸易战的现实中来。

  问:“中美干嘛非打贸易战不可?”

  答:“杀敌1千,自损8百。不值当嘛!”

  问:“既然‘损人未必利己’,那为什么还非打得头破血流不可呢?”

  答:“这台面上的由头,就是某国‘少卖多买’了。”

  某国以此为理由,于是大打出手。

  不论是哪个国家,不论是主张‘贸易保护’还是倡导‘贸易自由’,只要启动了贸易战,敌我双方的攻击目标高度一致:我方尽可能地“少买多卖”,让敌方尽可能地“多买少卖”。

  “少买”敌方的产品和劳务,“多卖”我方的产品和劳务。

  贸易战的目标很明确:“少买多卖”。

  

(三)

 

  然而,“少买多卖”仅仅是现象,这现象背后的本质在于:人人殚精竭虑真正关心的,并不是自己的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而是产品是否能换回货币,是否能扩大“市场份额”,是否能获得利润——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

  一言以蔽之:产品“有啥用”并不重要,产品能“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占领市场,能不能获取利润。

  比如那艘倒霉的美国货轮飞马蜂号,载有价值超过1.5亿人民币的大豆,在海上狂奔了近18天,于2018年7月6日抵达大连港,还是没有赶上关税“开征前”的趟。

  据英国《卫报》8月8号报道:可怜的“飞马蜂号”已经在海上漫无目的地绕圈圈绕了一个月了。船上载的7万吨大豆没有进入中国海关通关,而是也在海上漂啊漂……

  大豆当然是中国民众生活所需的消费品,但是,如果价值超过1.5亿人民币的大豆被加征额外关税,卖家的损失将超过上千万。所以,看热闹的围观群众跟着起哄:“飞马蜂号只有把大豆倒入了海里了”。

  这虽是玩笑话,倒也符合市场经济的逻辑。

  

(四)

 

  从常识上看,各国殚精竭虑地要把产品销往国外,理由在于:(1)要么国内已经不需要这些产品了;(2)要么这些产品销往国外更能赚钱。

  其实,这些产品国内并非真的不需要了。之所以要舍近求远,答案是:国外市场有更高的利润。

  问题是,一旦贸易战开火,国外市场也就化为乌有。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国内市场更有利可图,产品还会销往国外么?

  专家支招说:“面向国内,扩大内需,国外损失国内补。”

  国内市场当然可以填补国外市场的空场,这是必须的。但是,资本没有祖国,资本家是天生的“国际主义战士”。在经济全球化的地球村里,资本家划分市场的标准绝不是“国界”,而是“利润率”!

  

(五)

 

  有教授出来论证:“未来,中国将不再继续追求对美贸易顺差。中国未来对外贸易战略将转向针对发达国家追求贸易平衡,针对不发达国家,如果可能的话,将用人民币逆差。这也是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基本内涵。”。

  换言之,只要对外贸易的买卖平衡了,每个国家既不“少买”也不“多卖”,既无“逆差”也无“顺差”,这全世界不就“和谐”了么?买卖和谐了,这世界还会有贸易战吗?

  要我说,这教授有点书生气。

  难道他不知道,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背景下,“贸易平衡”只是暂时的偶然现象,而“贸易不平衡”才是“做买卖”的必然结果,才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吗?

  再说了,追求什么战略,只能以资本利润率的马首是瞻,从来也不会以“贸易平衡”为皈依。

  贸易平衡买卖和谐,太平世界乾坤朗朗。这样的全球化愿景,美好倒是很美好滴,但也就是三流经济学家临摹出来的赝品而已——至于真迹在哪里?想必大家早已经忘了。

  可悲的是,近几十年,这类赝品在中国泛滥成灾,且价格一路走高。

  问题是,各国之间的“贸易平衡”了,那还是市场经济吗?人人都发一个足球玩,那还是足球赛吗?

  总之,一个以“贸易平衡”为目标的经济是不是计划经济,我不妄议,但肯定不是市场经济。

  同志们想想,如果人人都想“多卖少买”,如果每个国家都追求“多卖少买”,那么,这个世界的“贸易平衡”不就是一个童话故事么?

  同志们再想想,如果“贸易平衡”只是童话里的故事,那么,贸易战能避免么?

  

(六)

 

  回顾历史,贸易保护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交替进行,其中的自由贸易时期非常短暂。

  19世纪40年代之前,西方工业国都在实行贸易保护政策;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以后到19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主要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各国又开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二战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兴起,并成为各国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

  过去的以及今天的贸易战告诉我们,在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下,“贸易平衡”就是一个童话故事。所以,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辖区里“做买卖”,随时得有“准备打仗”的心理和预案。

  有人说我危言耸听:这“做买卖”和“准备打仗”扯得上么?

  必须扯上关系。其中的逻辑,先贤们早就说清楚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瞧瞧吧:中英鸦片战争是“做买卖”引发的,一战和二战的根源是“做买卖”孕育出来的,20世纪以来中东战乱的背后都有石油买卖的黑手,美伊战争就是冲着石油买卖来的(格林斯潘曾经坦承:“进攻伊拉克就是为了石油资源”)。

  自从资本主义统治这个地球以来,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有多少与“做买卖”无关呢?

  

(七)

 

  我不是说,“做买卖”就一定要“打打杀杀”——天天“打打杀杀”,怎么“做买卖”?

  我的意思是说,在弱肉强食的当今世界,如果没有“打打杀杀”的实力,“做买卖”的实力如何,那就得打一个问号了。

  (2018年8月10日)

  【赵磊,察网专栏学者,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常务副总编,博导,教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