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红色人物

《国家记忆》毕生奋勇 黄公略

2021-11-17 14:13:44  来源: 央视   作者:记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928年3月,刚刚从黄埔军校高级班毕业的黄公略,受时任国民党独立第5师第1团团长彭德怀之邀,来到南县与彭德怀商议筹办随营学校之事。

  晚饭后,彭德怀叫来几个人召开秘密会议。会上,黄公略为了试探彭德怀等人的革命立场,刻意与彭德怀唱反调,说出赞颂蒋介石的话,差点被彭德怀的手下弟兄用毛巾勒死。幸亏黄公略身上藏有广州市委开具的一封共产党员证明信,才使彭德怀等解除误会。

  同年4月,独立第5师随营学校成立,黄公略任副校长。首批145名学员,日后绝大部分都成为了红军骨干。

  1928年7月,黄公略、彭德怀先后率部起义,并在平江胜利会合,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

  10月,彭德怀、滕代远率主力部队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4军会师;黄公略留守湘鄂赣边区,肩负起保卫和扩大湘鄂赣根据地的重任。

  1930年1月,江西红军组建红6军,黄公略担任军长兼军委书记。他率领红6军在赣西南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1930年底,赣西南已有34个县建立红色政权,原来零星的红色割据政权由此发展成为有统一领导、连成一片的大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时任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的鲁涤平在给蒋介石发去的电报中,无奈地写道:“赣西南的80岁老翁到3岁小孩都是共匪”。

  这年7月,毛泽东在从汀州向长沙的行军途中,亲眼目睹了赣西南苏区红红火火的革命氛围,挥笔写下了《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以“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词句,激情讴歌了欣欣向荣的赣西南苏区,高度评价了黄公略的革命功绩。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多人,发动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12月25日,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在江西罗坊召开了联席会议。毛泽东提出“诱敌深入”的主张,但很多人不理解,担心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据地遭到损失,主张到赣江西岸的敌占区去打。黄公略总结了打长沙的教训,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使“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得以通过。最终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活捉了敌18师师长张辉瓒。

  不久,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又纠集20万大军,由军政部长何应钦指挥,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围剿”。

  面对强敌,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一方面军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秘密集结于东固地区,耐心等待战机的出现。

  5月15日,国民党军公秉藩第28师从富田出发,大摇大摆地进入了红军伏击圈。霎那间,随着一声信号枪响,数千颗手榴弹从天而降,轻重机枪和步枪交叉猛击。黄公略一声令下,上万名红军战士跳出掩体,如猛虎般冲向敌阵。惊慌失措的敌军根本来不及部署抵抗,全师一万余人悉数被歼灭。

  战后,毛泽东写下《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以“飞将军自重霄入。”的诗句赞颂黄公略率领红军战士英勇杀敌的雄姿。

  在此后半个月的时间里,红一方面军主力横扫700里,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第二次“围剿”。

  1931年6月,刚刚惨败而归的蒋介石再次调集30万重兵,自任“围剿”军总司令,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

  1931年9月15日,标志着第三次反“围剿”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最后一战——方石岭战斗刚刚结束,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追歼逃敌凯旋之后,率领部队向瑞金转移。

  下午3时左右,当部队行至东固六渡坳小憩时,突然三架敌机从山后飞了出来。黄公略立刻从隐蔽的土房里冲出,指挥红军官兵就地隐蔽,同时命令机枪手对空射击。很快,敌机发疯似地冲向黄公略,伴随着一阵“哒哒哒”的扫射声,黄公略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之中。

  当晚7时,黄公略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毛泽东亲笔写下挽联:“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黄公略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