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红色中国 > 理想园地

173年前,一本改变世界的小册子诞生了

2021-03-01 11:51:57  来源: 央视国家记忆   作者:央视国家记忆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

  在欧洲徘徊。”

  《共产党宣言》的开篇之句,

  大概是人类书籍中,

  影响最广泛的开头之一。

  173年前的今天,

  1848年2月24日,

  《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这本书对整个世界的面貌和格局

  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01

  《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

  同年11月底,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出席。

  大会委托他们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这个党纲,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共产党宣言》。

  1847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回到布鲁塞尔,进一步研究《宣言》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拟定《宣言》大纲。

  12月底,恩格斯赴巴黎,马克思继续从事《宣言》的写作。

  1848年1月,《共产党宣言》写作完成。 这时,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 正式出版 。

  《宣言》的核心思想有两个: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

  ▼图:《共产党宣言》 现存于世的唯一一页手稿 ,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之后,它几乎被翻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范围很广。

  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的各种版本写了 7篇序言 。

  在1872年德文版的序言中,他们强调指出:“尽管25年来,情况发生了多么大变化,但是《共产党宣言》阐明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

  迄今为止,《共产党宣言》已经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过1000多次,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02

  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 一群人改变了中国命运

  1840年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1900年庚子事变,这一系列事件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这张时局图绘制的就是当时的中国被列强共同宰割沦为半殖民地的悲惨局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

  孙中山、梁启超、李大钊等人都曾研究过《共产党宣言》,但《共产党宣言》一直缺乏全文翻译,成为当时很多先进知识分子急盼解决之事。

  最终,翻译的重任落在了29岁的陈望道的肩上。

  陈望道早年曾留学日本,精通日文、英文。他的国文素养也很好,精通语言修辞,同时又具有马克思主义学识。

  1920年早春时节,陈望道回到了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老宅。

  简陋的柴屋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一块铺板、两条长凳。凭借着一本日文版、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他夜以继日地翻译。

  《共产党宣言》全篇译文不足两万字,但陈望道花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

  由于过于投入,有一次竟将母亲送来的粽子蘸着墨汁吃了,但是他浑然不觉,还连声说“可甜了可甜了”,于是留下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个有名的典故。

  1920年4月底,陈望道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他将译稿带到上海,交给陈独秀等人校对。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完整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初版时印了1000本,很快销售一空。

  ▼图:1920年8月上海出版的第一个完整《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在中国传播最早、影响最大的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制定了一份《中国共产党宣言》的文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

  《共产党宣言》这本只有56页的32开小书,在中国这片土地扎根发芽,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点燃了新的希望,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毛泽东: 《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

  毛泽东同志曾说,有三本书特别铭刻在他的心中,使他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之一就是《共产党宣言》。

  据统计,毛泽东一生读的次数最多的书,就是《共产党宣言》,早在1939年年底他就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

  周恩来: 我就把《共产党宣言》当作“贴身伙伴”

  周恩来在1922年8月旅欧期间,就在《少年》杂志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著名论文。

  1975年1月,周恩来对《共产党宣言》中文版本首译者陈望道先生深情地说,当年长征的时候他就把《共产党宣言》当作“贴身伙伴”。

  邓小平: 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

  邓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开始学习《共产党宣言》,正是这本书使他由工业救国的爱国青年逐步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满怀深情地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刘少奇: 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曾回忆说:“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

  其他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都是读着《共产党宣言》走上革命道路、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

  一群人改变了中国命运。

  回望《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3年,

  人类社会见证了种种思潮的激荡,

  经历了无尽的风云变幻,

  始终不变的是对和平美好幸福的追求。

  跨越百年,

  仍能听见真理的回响……

  本文综合来源:中国之声、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