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钟建民:从社会生产力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力性质和特点

2024-04-19 17:17:4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钟建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今日看到《屈炳祥:<资本论>与马克思生产力社会属性的思想》一文。作者谈到,“生产力并不只是一种纯自然的经济范畴,它还是一种社会范畴,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生产力本身又有一个‘姓资’‘姓社’的问题。之所以如此,这是由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及其所依赖的社会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生产力,本来就是一个简称。生产力的全称是社会生产力。因此,生产力本来就是社会生产力。

  但是,社会生产力也只是一个抽象的范畴。当我们进一步考察社会生产力时,需要把这个社会生产力具体到某个社会生产力,例如,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等等。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明白,我们发展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而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弄清社会主义生产力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要求。如果你连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要求都不知道,天天喊着发展生产力,那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真问题。

  一,经济学界的一个重大偏差,就是把生产力仅仅理解为物质生产力,而没有理解为社会生产力。

  屈炳祥先生在文章中谈到:“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以来,人们的思想深处就一直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生产力只有一种自然属性,或物的属性。因为生产力,所指的就是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能力,它反映的只是人同自然之间的一种物质变换关系。”

  现代社会生产的物质产品,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商品存在着两重性,那么形成商品生产的能力是不是也存在着严重性呢?类似的还有,生产商品的过程是不是具有两重性?生产商品的企业是不是具有两重性?作为企业制度是不是具有两重性?即使从这些常识来理解,我们也应该知道生产力本身也是具有两重性的。

  从商品生产的角度看,形成使用价值的生产力属性,表现为生产力的自然属性,而形成价值的生产力,表现为生产力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生产力,它都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着眼于生产诸要素结合的形式、关注生产力结构、规模、布局、时序和运筹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制订最合理最有效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这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是生产力满足人类需要方面的运动性质和特点,它的内容表现为生产力基本的结构特征和发展要求。在特定的社会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决定了相应的生产方式,即必然的生产主体及利益要求所规定的生产过程的实质及特殊的成果形态。

  把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当作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这是理论界的一个重大误区。

  二,认识社会生产力,要形成明确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概念。

  生产劳动和生产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两个基本方面,其相互关系决定了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从而也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特点和性质。

  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在这里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理解为劳动阶级社会。

  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是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一一即生产资料居于主要地位并起决定作用,活劳动只是资产增殖的手段。相反,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则相反,是劳动者居于主要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生产资料只是满足劳动者消费需要的手段。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本质区别,不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而是表现为生产力的结构特征上,表现在生产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相互关系的特征上。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即生产资料,“活的劳动”即生产劳动。活劳动成为资产增殖的手段,而资产增殖一一即剩余价值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我们也可以称为剩余价值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力。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一一即生产资料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很显然,这里的生产目的已经变成了消费价值一一满足全体员工消费需要的价值量。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我们也可以称为消费价值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本质上是消费价值生产力。

  是的,当我们说到劳动力,说到生产资料时,从自然属性看,它们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形成使用价值的生产能力。但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决定了生产主体和生产目的的区别,从而也决定了社会生产性质的区别。在当代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具体结合方式的区别,使社会生产力的两个方面一一生产劳动和生产资料的相互关系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当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时,社会生产力本质上表现为剩余价值生产力;当生产劳动居于支配地位时,社会主义生产力本质上表现为消费价值生产力。

  三,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力性质和特点,还必须形成消费价值生产力观念

  有位网友认为生产力本身没有阶级性,因而没有什么社会主义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区别。他说:

  “生产力,即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三要素:1,劳动者,2、劳动工具,3,劳动对象。还有人把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合并,统称“生产资料”。这样生产力变成了二要素,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这两种说法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内容与含义也是差不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动力。它们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具体一点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不存在什么社会主义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区别的。”

  “先说,劳动者,即使用生产工具进行生产劳动的人。那些不不进行生产劳动的人。就不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了。劳动者在进行生产劳动中,是没有阶级性的。如那个富士康公司,招工生产手机,电脑。无论是在什么国家,是在中国,在美国,还是在印度等等,工人的安排,生产工序,流水线等等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性质的变化。中国人可以到美国去打工,美国人也可以在中国找工作,没有什么区别。可见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是没有什么阶级性的。中国的工人,美国的工人。在工厂里是一样的。而且经常的是干一样的活。”

  “然后我们再说生产资料。即劳动工具与原材料。就更谈不上阶级性了。日本的机床,汽车,美国的电脑,手机。到中国来,其本身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如果我们说日本的机床,汽车是资本主义的机床,到了中国就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机床。美国的手机,在美国是资本主义手机,到中国就变成了社会主义手机能这样说吗?显然是不能机床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其本身的结构变化发生任何变化的。可见生产工具本身也是没有任何阶级性的。如果有什么变化的话,就是劳动者,生产工具被谁拥有,生产出产品被谁占有。而这些变化就不是生产力的变化了,而是生产关系的变化了。”

  “生产资料和劳动处于什么地位,本身就是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性质,这里还是混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的界限,混同了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

  首先,“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这两句话中的活劳动是工人或劳动者,是正在进行的劳动,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是生产资料,或者说是“死劳动”。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状态,是不是生产力具体的存在状态呢?如果是生产力的具体状态,怎么不能说是生产力自身的关系呢?难道社会生产力不是生产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而形成的生产产品或商品的能力?难道生产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是生产力本身形成的特点表现?

  商品生产过程是有二重性:它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又是价值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过程,从使用价值的形成过程看,它是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生产对象而形成特定使用价值的过程;从价值形成过程看,它是生产资料吸取剩余劳动形成剩余价值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过程,从使用价值的形成过程看,它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使用价值形成过程是没有区别的,而从价值形成过程看,它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参与生产过程形成消费价值的过程。因此,从物质生产力的角度看,社会主义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力没有什么区别,其性质和特点因形成使用价值的不同而不同;而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力本质上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力,而社会主义生产力本质上表现为消费价值生产力。

  其次,生产力与任何其它事物一样,既可以从其发展水平的角度来考察,也可以从其构成要素或方面的结构特征来考察。

  这位朋友谈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处于什么地位,本身就是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性质,这里还是混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的界限,混同了两类不同性质的事物”。这个说法显然也是错误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关系,本身是生产力中人的方面与物的方面的相互关系,它是生产力结构特征的体现,至于这种结构特征同时也决定着相应的生产关系,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特征,这样表述才是恰当的。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由于生产商品的过程是二重性,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又是某种价值的生产。从物质生产力的角度看,企业所形成的生产力的性质没有区别的,它体现的是社会生产的自然属性,但是从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企业所形成的生产力是有明显的性质区别的。譬如同样是工程师,在富士康和华为工作,他们所形成的生产力性质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从企业生产结果看,富士康作为产权型企业,其生产成果是归老板的利润,因而企业的生产性质上属于剩余价值的生产,企业所形成的生产力,即为剩余价值生产力;华为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企业的生产成果是按照员工的责任结果和贡献进行分配的,作为企业生产成果的企业盈余性质上属于消费价值。因此,华为企业所形成的生产力,叫做消费价值生产力。

  四,社会主义要发展的不是资本的生产力,而是工本的生产力。

  当我们以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考察对象时,它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力。例如,当我们说到资本主义生产力时,它就是以生产资料的资产者所有制与劳动者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为前提条件的。在这样一种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是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形成的。资本家或股东投入货币资产,购买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后通过组织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就是资本的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制。因此,人格化的资产者消灭了,因而劳动者成为了唯一的生产主体。同时也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劳动者是唯一的生产主体,而且其利益要求也表现为劳动所有权。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形成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的,即通过劳动者按照报酬劳动的方式与公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的生产力。由于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劳动者只能在保值的前提下使用公有资产,因此,社会主义生产力是作为劳动者工本的生产力存在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就是工本的生产力。

  现在我们用股份制企业模式与生产队模式作一比较,就立即明白资本生产力与工本生产力的区别了:

  股份制企业的生产主体或老板是谁?股东。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目标呢,那就是资产增殖,更通俗一点说,就是每股收益的不断增长。股东取得股利的本是什么?资本,即股东投入企业的资产量占企业资产总量的比例,即占股比。一个股东的股份数量占有企业股份总量的比例越大,他受益也就越大,因此,占股比就是股东资本的量化体现。

  那建立工分制的生产队的生产主体或老板是谁?社员。生产队的经营目标呢?就是社员收入最大化。更通俗一点说,就是工分单价的不断提高。那社员取得收入的本是什么?工本,即社员投入生产队的劳动量占劳动集体劳动总量的比例,即工分比。一个社员的工分占生产队工分总量的比例越大,他的收益也就越大,因此,工分比就是社员工本的量化体现。

  资本生产力的发展是以股东资产的增殖状态为衡量标准的。股东的资产增殖幅度越大,那么说明资本生产力的水平越高。它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中心,一切以服从股东们的财富增长为目的。其动力机制就是资本投入、资产增殖,资产的扩大投入,资产的进一步增殖,如此不断循环;工本生产力的发展是以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的扩大、丰富和提高为目的的。其动力机制是工本的投入、劳动者的消费价值水平的提高,劳动投入能力增强并再投入,一切以扩大、丰富和满足劳动者消费需要为中心,如此不断循环。

  资本的生产力是以资产者为主体,它表现资产者利用自己占有的资产吸收劳动者剩余劳动的能力;工本的生产力是以劳动者为主体,它表现劳动者发挥自己劳动潜力的状态。

  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可以说明工本生产力与资本生产力的性质区别:

  在人民公社时期,一对夫妇两个劳动力,除了要负担一、两老人的生活需要之外,有三、四个孩子是几乎普遍的情况。而社员所以愿意生养三、四、五个孩子,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负担这些孩子从出生到成家的生活需要基本不成问题。这是在我国农业还仅仅是在以体力和畜力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的水平上的情景。

  现在,50年过去了。夫妇两个劳动力,那怕都是打工,有了一个孩子之后,就不再或者不愿再生第二胎了。原因很现实,因为生不起,你不能确定自己能够负担两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家的生活需要,你不能确定自己的收入能够负担孩子之后读书、买房、结婚等所需要的支出。

  谁都知道这50年来的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为什么现在的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夫妇两个劳动力至少要能够负担两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家的生活需要才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难以维持呢?

  因为过去和现在的生产力事实上有资本生产力和工本生产力的区别。当改革之后我们把主要的方向和精力放在资本的生产力发展上时,工本生产力就处于萎缩状态。这也是有14亿人口的我国进入负增长的根本原因所在。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要发展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只是一个简称,生产力本来就是社会生产力。如果你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物质生产力的认识水平上,那说明你还在读小学。从物质生产力的认识上升到社会生产力的认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入门基础。

  而一旦我们进一步来认识社会生产力时,我们会发现,这社会生产力仍然只是一个抽象的、一般的名称。现实中没有脱离个别的一般,所谓的社会生产力只是具体社会生产力的抽象而已,例如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等等。只有当我们面对具体的社会生产力,例如封建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力时,我们才真正地摸到了社会生产方式的门前。

  当我们说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实际上我们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力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特点和发展要求,由此,我们才能真正知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涵,从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大门;一是要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特点和发展要求,由此,我们才能真正怎样建立适合中国生产力性质和特点的生产关系,从而进入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大门。

  【文/钟建民,红歌会网专栏作者。原载个人公众号:钟建民的理论思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