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辩证唯物论之我见

2021-01-25 19:49:5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士心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辩证唯物论三支柱:1.世界统一为物质2.存在客观自然的辩证法3.主观能动性决定于自然

  对此笔者提出相对质疑。

  第一,有思维意识的人该如何归属?如果归于物质运动的结果,为什么只有人‘存在’思维意识,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物质,其它动物只有狭隘的生命意识,只能简单的利用自然?人的‘特殊存在’是物质运动的结果,还是人自己造成的?

  人的思维意识成为行动的先导,驾驭了自己的生活,是物质统一了人的思维吗?

  第二,自然是否存在辩证法现象是人的认知问题,属于思维意识。而自然外界是人的认知对象,不依赖于人的物质实存,与思维意识是两个不同质的‘存在’,不能互相取代。

  自然的辩证法源自黑格尔辩证法。黑格尔把认知活动当做人的唯一本质,错把人类物质活动结果当成认知收获。其辩证法把人类物质本质也视作思维的混乱体系,不能对人类历史和本质正确解读,把这样的辩证法应用到物质自然上,势必造成扭曲错误的认知。

  黑格尔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其核心的辩证法也包含对自然的抽象总结。因而不能排除自然中存在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现象。但如果把这种混乱辩证法当做普遍规律和永恒发展,则是重蹈黑格尔覆辙,把主观意向当做物质自然实际。

  人可以认知外部世界,对其规律的认知一定是运动现象展开之后。物质自然是运动的,只能对其展现部分进行总结。把其未来运动固定在‘对立统一’的永恒上,并不比黑格尔高明。自然辩证法作为研究方式是个人自由,但规定唯一的自然认知途径则是禁锢的方式,这是不利于人们对自然的探索。(规律认知在现象之后,观点来自毛泽东1960年初的长篇谈话。)

  文章针对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或有一般哲学基础和思维的读者。为了广大的、遗忘的读者,在此特意重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人必须吃喝穿住才能维持生命,为此人类采取了创造生活物质的方式存继。在生产过程的配合中产生语言,用来交换思维意识。在百万年的积累和传承后思维意识以文字形式得以保留。语言文字是思维意识的胞衣,甚至是思维意识的直接表现。

  人类在创造生活物质的这种对象活动中,呈现了自己的物质和思维本质。人的原初来自外界物质自然,其肉体和思维意识不是现在形态,看看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看到了人类旧新石器前后的人猿模样。这还是人类经过几十万年征程的状况。结合人的历史和现实,我们有了如此结论:人类的劳动创造了自己。原初点的人,只是动物的同类,从外形到思维还不具备人的本质。人是自己特殊的活动方式造就的,不是物质一般运动产生的。物质直接产生精神的结论则是抹杀了人类百万年的发展历程,意味着背叛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学说。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是物质生产,而不是物质。人的存在本质之一和原初来自外界的物质自然,这是马克思与唯物论的共同点。但人的物质身体和思维意识是人类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是人的本体运动。到了当下的社会实践,一点都脱离不了思维意识及其传承。文明社会后的社会物质生产,也无法离开思维意识,且思维意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当我们的哲学,脱离了‘劳动创造’学说,也就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轨道,劳动的正义何在,劳动者求解封的阶级斗争还有理论支撑吗?通过自然回转社会,以自然的无意识客观,消解了人类文明社会主观意志的对立。这是自然辩证法的重大缺陷,在这样的辩证法上认识问题,不可能透视社会的根本问题,只能造成混乱的、呆滞的认知。

  关键分歧,内外因问题。混淆了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自然与社会的特殊分界点。如果搞不清一般与特殊,具体和抽象,还要展开普遍原理研究,这就像不会走就要跑。最起码的常识:马克思的本体论高于黑格尔的,其辩证法是人类全面本质上展开的。拿黑格尔片面辩证法去解析马克思研究的范畴,这就是管窥蠡测。科学与哲学的区别,什么是马克思的本体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论的区别,什么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二者的主体了和本体论的区别,本质上的一致在哪。这些问题没搞清楚,就不会知道马克思辩证法的内容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

  第三、对3.的质疑复杂一些,因为其表述相对前两点复杂,以前两点为基础如下“自然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的基础,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依据;自然界不是人类理性的一部分,而人类理性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人的能动性不是根源于人的精神,而是根源于认识客观规律性。因此,实践不可能是世界的本体。”

  文明社会后,由于根本分工的产生,即私有制的形成,思维与物质劳动分离,劳动演化为思维和物质行动两种形式。衡量两种劳动的标志是创造,这也是劳动转化为实践的标尺。而抽象的实践,只表达了人的物质行动,没有思维的内容,也没有创造的本质表达。把这样没有实践主体、没有指导思想的‘抽象实践’,作为本体论,有违马克思的本义。只有表达出实践的创造性,实践的物质与思维的自由结合才是马克思本体论的最终意义,也就是劳动异化转向劳动同化,实现劳动者的全面本质。而这就是劳动者阶级斗争的目的,解放自己乃至解放全人类。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哲学:劳动者和认成劳动创造论者,把自己作为现实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对象活动者,他就是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而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路线,必须得先成为自然科学家,学习科学认知,然后才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为什么说‘有可能’?

  那是因为20世纪初,交替相继完成的“物理学革命”,打破了人们习惯地从“实体”方面认同物质的传统观念。在推动新的工业革命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世界存在和科学属性的思想混乱;当时一大批科学家倒向了唯心主义哲学,成为列宁所说的“伟大的科学家、渺小的哲学家”。

  历史证明,具有唯物自然观的科学家遇到科学的重大发现,会转成唯心主义者。原因:他们不是把物质自然作为认知的对象,而是作为已知认知的派生,超出此范畴就导致他们无所适从,寻求上帝等神灵的安慰。唯物论不是铲除宗教和唯心主义的火炉,反而成为他们最后的避难所。

  拜物教是唯物论发展的倾向,把这个归属于唯心论那是置历史事实和现实而不顾,睁眼说瞎话。宗教和唯心论从不教人崇拜社会物质和财富。前者这样做,高级管理者就会断了物质来源,无人奉献。后者这样做,有违宗旨,难以修行涨见识,他们也成就不了唯心论者。从中国封建社会2000年历史看,唯心论者比唯物论者更主张社会正义,尤其是孟子的主张,充满下层民众的呼声。

  物质自然研究除了上面所说缺陷,还要注意到物质自然没有人类的思维意识,也就没有人类的正义、平等要求。而人类社会自从进入文明社会,这两项呼声从没中断过。物质自然研究解决不了人类社会的对立矛盾。第二,物质自然研究继承了人类对物质外界的认知‘自然状态’,有着人类的一致利益性,即客观性。而文明社会,从来不存在利益一致性。而物质生产以人的自然认知为基础,以社会的组织伦理为前提,进行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是自然研究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即有科学的客观,又有人类的主观目的,这里不存在纯粹的客观性。在根本分工、异化劳动存在情况下,生产的全过程就不存在自然研究的‘客观’一致性。离开主观的‘生产伦理’,就不会有劳动秩序,哪还有现代化生产?我不知道哲学界的‘大人们’要阐述何等的‘客观’?

  马克思哲学的宗旨:改变现实,实现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全人类的解放。这是自然研究能得出的结论吗?‘大人们’说:‘人的能动性不是根源于人的精神,而是根源于认识客观规律性。’我怎么觉得是代自然的宣言,而不是人话。如果考虑到前面的一句:‘自然界不是人类理性的一部分,而人类理性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就更加坚定了我的判断。

  “自然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的基础,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依据;···”立论者认为自然存在辩证法,是客观规律,人们的主观意志‘辩证法’得服从‘客观辩证法’,谁是客观辩证法的代言人?解释权不在你我之间,大约属于42年前的《唯一论》,我们要什么哲学、理性,乖乖的跟着走就是了。下场和未来,我们愿意看到社会两极分化延续下去吗?

  20世纪初的历史前景在21世纪初似乎正在重演。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科学发现和创新层出不穷。试图用最新科学证明存在着“灵魂”,存在着“生命轮回”,存在着非物质的“幽灵空间”,成为西方一些科学家热衷的事情,成为时尚的哲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将颠覆人的自然观。至于一些有违科学道德的所谓“科学实验”,科学的发现及其运用需要道德制约。科学不能抛弃反思的哲学,从自然方面看世界看社会,并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哲学不能抛弃了价值观。

  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斯大林明确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为了论证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中的“推广”与“应用”,斯大林进行了一系列从自然到社会的逻辑推演:“既然自然现象的联系和相互制约是自然界发展的规律,那么由此可见,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和相互制约也同样不是偶然的事情,而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既然我们关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知识是具有客观真理意义的、可靠的知识,那么由此应该得出结论: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也同样可以认识,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成果是具有客观真理意义的、可靠的成果”;“既然自然界、存在、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而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是这一客观实在的反映,那么由此应该得出结论: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的存在,也是第一性的,而社会的精神生活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是这一客观实在的反映”,如此等等。这就是说,在斯大林那里,从辩证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自然存在到社会存在的逻辑运行过程。

  简单的说,混淆了自然与社会界限,自然是无思维意识的物质运行,而文明社会的人类都是追求自己目的活动,在当代表现为阶级斗争。马克思把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作为复数的群体,把自然作为自己的生活对象,改造成为人的生活物质。自然在人的眼中是客观存在,人们对自然的索取改造要求,人们研究自然规律‘存在’一致性和客观性。在文明社会,思维与物质劳动动分离,管理者与劳动者分离,异化劳动的根本原因就是私有制。

  当自然研究转入文明社会里的生活物质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的生产方式以私有伦理为基础,没有有一致的‘客观’可言,科学应用为技术,充满阶级矛盾。客观规律的深刻本质,就是利用新科学、新技术对劳动群体进行新的压榨方式。把私有剥削阶级更新的压榨方式,说成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们不觉得荒谬吗?对于私有统治阶级是客观的,劳动阶级意识如果也认为是‘客观’‘客观规律’,那么搞什么阶级斗争,乖乖的出卖劳动力,等待资产阶级多分给一块面部屑,多给点残羹剩饭就行了。把生产力决定论说成是马克思的主张,等于说他30岁后过着微薄的物质生活,艰辛的研究劳动者解放的理论,就是为了出卖自己的灵魂,走向相反的道路。这是耸人听闻的捏造和污蔑。

  关于唯物论自然观到社会的唯心论,杨耕先生称之为‘翻板’。他没有继续分析下去,否则会掀翻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因为唯物论的世界观,是以人的抽象赋予自然,这种物性的本质是观者自己的思维意识,自己以为抓住了物质自然的本质,也就抓住了人的本质,人的思维是物质运动的高阶运动形式。经过这样的逻辑演绎,人的思维就归属了物质自然。上面的过程是人的思维过程,不代表物质自然的‘实际存在’运行轨迹。

  尽管把黑格尔唯心论颠倒了,但是还没搞清,思维意识与物质自然是两个不同质的存在。与唯心论一样,没搞清思维意识不是动物意识的简单扩大,而是物质生产、劳动创造的产物。不从劳动者的现实存在入手,追究劳动的现实和历史本质,就不会搞清思维意识的本质。一元论的唯物主义,他们的世界观和本体论与唯心论有一致性,把思维意识抽象的物性赋予物质自然。唯心论认为物质是思维意识的演绎物,唯物论认为相反,二者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都是片面的思维,片面的世界观。唯物一元论只能走马克思以前哲学的老路,重蹈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覆辙,从自然走向社会,必然踏上唯心主义的翻板。杨先生和他的老师在14年前的论文都承认人的思维和物质二重本质,我的哲学道路受过他们的启发,但不知何故,他们改弦更张了。

  马克思从不充当物质自然界的代言人,他承认物质自然是人的生活对象,无机身体,人不能离开物质自然。马克思把自然作为人的感性对象人之外的对象存在。让科学研究人的感性、感性对象,哲学接受科学的进展,研究好社会问题,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他采取的是这种现实的感性经验态度面对物质自然。他从黑格尔哲学研究中看出了‘对自然抽象’的物性弊端,这是1844年马克思研究的收获。他的世界观,历史观是一致的‘劳动创造人类’学说,超越了唯心论和唯物论的一元理性弊端。把马克思哲学说成是唯物论,这是历史的偏差和误会。

  从19世纪初到现在的200多年,科学晕头转向已经有了三次,第一次就在马克思建立其新哲学的年代。马克思以何样的思维剖析此等事件呢?这也是马克思看待人与物质,人与自然历史的相互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大家对照我所阐述的是否符合。不合之处,欢迎大家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14年版54页):“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自然界与人的关系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14年版89-90页):

  “既然你提出自然界和人的创造问题,那末你也就把人和自然界抽象掉了。你假定它们是不存在的,然而你却希望我向你证明它们是存在的。那我就对你说:放弃你的抽象,那末你也就放弃你的问题,或者,你要坚持自己的抽象,那末你就要贯彻到底,如果你设想人和自然界是不存在的,那末你就要设想你自己也是不存在的,因为你自己也是自然界和人。不要那样想,也不要那样向我提问,因为你一旦那样想,那样提问,你就会把自然界和人的存在抽象掉,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许你是一个假定一切都不存在,而自己却想存在的利己主义者吧?

  你可能反驳我说:我并不想假定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我是问你自然界是如何产生的,正像我问解剖学家骨骼如何形成等等一样。

  但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无神论,作为对这种非实在性的否定,已不再有任何意义,因为无神论是对神的否定,并且正是通过这种否定而肯定人的存在;但是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已经不在需要这样的中介;它是把人和自然界看作本质这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认识开始的。社会主义是人的不再以宗教的扬弃为中介的积极的自我意识,正像现实生活是人的不再以私有财产的扬弃即共产主义为中介的积极的现实一样。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说来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