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人民健康 > 保健

肾虚的根本是气虚,别乱补,否则越补越虚!中医教你正确补气!

2023-05-14 11:05:04  来源: 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者:九龙湖社区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中医认为,气乱则病,气虚则症,气绝则亡。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如果将人比做一棵树,气就是树根,而身体是树干和树叶。根深才能叶茂,气长才会命久。

  老百姓把死亡叫断气,说的是人活一口气,人死则气散。人体气衰则气血不畅,阴阳不调,百病入侵。男人气虚指的是肾气虚,西医所讲的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就是肾气虚,也就是常说的肾虚。

  通常,人们对肾虚和气虚的区别不甚明白,一旦出现气短多汗、体虚乏力、房事不行就想到肾虚,接下来就是补肾壮阳。但想过没有,肾虚从何而来的呢?肾虚从气虚开始,气虚才是肾虚的根源,这就是为何阳痿、性功能障碍患者都会浑身乏力、气短多汗、腰酸腿软、整天像差口气似的原因。

  有位患者,眼睑浮肿,面色苍白,自觉腿酸乏力,睡眠非常不好,房事更是一塌糊涂,刚到五十,已经有心无力了。于是,药酒天天喝,人参虫草没断过,可还是虚弱,小便淋漓不尽,舌苔赤黄厚腻。

  气虚患者肾精不足,若通过补肾以行房事,犹如池塘抽水,越抽越干。补肾为了性,补气为了命,治疗应以补气为主,先让尿路畅通,再行补肾,这才是正确治疗途径。

  肾虚先补气,否则越补越虚

  肾虚先补气,否则越补越虚,因为肾虚的病根是气虚,气不足肾精难平。就如汽车的引擎出了毛病,你加再多的汽油,也跑不了多远。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饮食要加以节制,坚持体育锻炼,加快身体的气息流动,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肥胖多肾虚,中年肥胖男子控制体重尤为重要。

  气虚早期症:气短乏力、自汗频繁、头胀头昏、注意力难集中、少话懒言、眼干口苦、腰酸腿软、便秘或者腹泻、尿黄热痛、房事兴趣不高、手脚冰凉、体胖怕冷、食欲欠佳、睡眠不安等,出现四种以上症状即可确定为气虚早期症。

  气虚症:气粗胸闷、浑身无力、精神萎靡、头痛易怒、眩晕耳鸣、上腹饱胀、下腹坠感、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尽、举而不坚、阳痿早泄、失眠脱发、四肢麻木、关节抽搐、盗汗梦多、思维紊乱等,出现三种以上症状即可诊断为气虚症。

  人有三种气,气虚到底该怎么补?

  中医一般把气分成三个方面:

  一是元气,就是受之于父母、先天的气,这是与生俱来的;

  另一个是水谷之气,就是我们通过吃饭、喝水得到的气,是通过人的脾胃运化食物得到的;

  还有一个是肺脏吸入的清气,大约相当于我们通常说的空气,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人体的健康与这三个气密切相关,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生命都会失去动力。

  气出了问题,直接的表现就是气虚。生活中常见一些久病之人、重病之人、劳累过度的人、后天失养的人、年老体弱的人,由于脏腑机能衰退而气不足,他们少气懒言、声音低微、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一系列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

  以下是元气不足的七个表现:

  ①、手脚容易冰冷,尤其是在冬季。

  ②、子宫、卵巢、乳房易生囊肿、肌瘤、肿瘤。

  ③、易脱发。

  ④、尿急尿频,进入40岁以后,严重的会有小便失禁。

  ⑤、易得静脉曲张、腿肿、脚肿,或风湿、腰痛、骨质增生、耳鸣耳聋等。

  ⑥、出现精神恐惧、睡眠不安,凌晨腹泻等。

  ⑦、过早进入更年期。

  怎样保养我们的气?

  注意三个重要的穴位:气海、膻中穴、足三里,百用百灵。

  1、气海穴

  功效:顾名思义,就是人体元气的海洋,具有极高的补益元气的功能,中医经典上认为气海能够治疗脏气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所以补气首选气海。

  位置:气海是任脉上的穴位,位置很好找,在肚脐眼(神阙穴就是指肚脐眼)正下方1.5寸。你把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从肚脐处向下量,四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一半就是1.5寸,或者如上图两指也是1.5寸。

  手法:气海是全身非常重要的强壮穴,用艾灸的方法最好。可以用艾柱灸5~14壮,或者用艾条灸20~30分钟。经常灸一灸气海,可以培元固本,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2、膻中穴

  功效:有上气海之称,主要的功能是调益肺气,能调一身之气,尤其对肺脏的保健功效很好。用膻中配气海,一上一下,既能补元气,又能调肺气,气机调顺了,人体就不会产生淤滞,身体自然安然无恙。

  位置:膻中很好找,在人的胸口位置,两个乳头之间的中点就是。

  手法:可以经常按摩膻中进行保健,也可以用艾条灸20~30分钟。人们悲伤的时候往往捶胸顿足,捶胸的地方就是膻中的位置。这也很有科学道理:捶胸其实就是对膻中进行按摩,从而使肺气顺畅,排解了抑郁。同时,捶胸能刺激胸部的胸腺,有免疫调节作用。

  3、足三里

  功效:足三里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元气。上文说过,水谷之气是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靠脾胃运化而来,所以补气用足三里是必不可少的。

  位置:足三里怎么找呢?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正坐着的时候,小腿和大腿成直角了,我们从外膝眼往直下取4横指的距离,也就是你的同身寸的3寸,然后再往胫骨前缘量1横指(中指)。第二个方法:站着的时候,把同侧的手掌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

  手法:用足三里保健,最好是艾灸,每次用艾条灸20~30分钟,可以经常灸它。

  现在你可以看出用气海、膻中、足三里大补元气的奥妙了吧?用气海补元气,用膻中调肺气,用足三里补脾胃之气,这样先天之气、水谷之气、清气三气同补,生命的原动力强了,身体想不好都难。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用气海、膻中、足三里补元气的这个方法,可以作为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基本方法,常用它,能够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另外, 便秘、排尿困难、经常感冒、免疫力低下等问题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治。

  气虚体质要吃什么中成药呢?

  1、十全大补丸

  为气血双补剂,具有温补气血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本品为棕揭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甘而微辛。口服。水蜜丸一次30粒(6克),一日2—3次。

  方中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四味即四君子汤,能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当归、熟地黄、白芍药、川芎四味即四物汤,能养血滋阴,补肝益肾;黄芪大补肺气,与四君子同用,则补气之功更优,又用肉桂补元阳,暖脾胃。诸药合用,共奏温补气血之功。

  2、香砂六君子丸

  共研细末,每料用生姜、枣子各30克,煎汤代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300克。每日二次,每次6克,食后开水吞服。

  含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每次6-9克,一日2次。益气健脾,和胃。

  3、桂附地黄丸

  为补益剂,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主治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本品为黑棕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辛。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小蜜丸一次9克,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本方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泻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肉桂、附子温补命门真火。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

  4、芪苓益气颗粒

  益气固本。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腰膝酸软。

  开水冲服,一次3克,一日3次。一月为一疗程。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以上就是四款可以补气、调理气虚的中成药,大家在服用中成药前最好来九龙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

  气虚应该吃什么食物好呢?

  1、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

  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2、红枣

  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

  《别录》说它补中益气,强力。唐代食医孟诜亦云:大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所以,气虚者宜用大枣煨烂服食为佳。

  3、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图说》称花生补中益气,不仅如此,花生还有补脾和补肺的作用,这对气虚而兼有肺虚或脾虚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为妥。

  4、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一种补气血果品,除有益气作用外,古代医药文献还认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如《本经》说它益气倍力。《滇南本草》认为葡萄大补气血。《随息居饮食谱》亦记载: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所以,凡气虚伴有肾虚、肺虚和脾虚者,皆宜食之。

  5、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为中医最常用的有力的补气中药,也是众人皆知的补气食物,它能大补元气。

  《药性论》中说它补五脏气不足。《医学启源》还认为,人参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元气。气虚者食用人参,颇有功效,对气虚兼有阳虚或脾虚或肺虚者,食之更宜。

  同样的道理,党参和太子参也有人参相同的作用,也适宜气虚体质服食。《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故气虚者宜食。由于西洋参性偏凉,且有养肺阴和降虚火作用,所以,对气虚而兼有肺阴不足者更为适宜。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