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迎春:印钱分红是个“馊主意”——评《印钱分红、乡村振兴、降息,或将解开一个死结》

2022-06-13 10:43:5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迎春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网上发的《印钱分红、乡村振兴、降息,或将解开一个死解》(以下简称《印钱》)文章,用通俗的说法是一个“馊主意”,用科学的语言,是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是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论述我国经济的文章。说文章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只讲长官意志、政策,不讲经济的本质、规律,不分“姓资”“姓社”,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等。

  一,不分析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讲长官意志、经济政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资产阶级经济学根本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则是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经济学。无产阶级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反映经济的本质、规律;而现代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学,代表的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因此,必然千方百计掩盖经济本质、规律,不可能成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反映的是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第一卷 第11页)列宁进一步指出:“唯物主义继续深入分析-----只有关于思想的进程取决于事物的进程的唯物主义结论,才是唯一可与科学的心理学相容的结论”,“---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做可按长官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都是一样)随意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列宁选集》第一卷 第8、10页)可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要揭示经济的客观性质、发展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基础,也是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区别。不讲经济的客观性质、发展规律,只讲长官意志、政策、措施,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

  《印钱》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建成,庞大国有资产面临着资本化、市场化和货币化。于是,我们进行了改G开F,造成了80年代内需拉动的十年繁荣、90年代出口拉动的繁荣以及90年代末起投资拉动的繁荣,如今成了GDP世界第二。中国经济的资本化、市场化和货币化任务都已完成”。所谓的“资本化、市场化、货币化”,就是发展雇佣劳动经济。不论是引进外资,发展“民营企业”,还是国营经济的改革,实行的都是雇佣劳动。这种经济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必然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客观必然。

  我国经济在与国际资本主义经济“接轨”的过程中,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发展不平衡规律发挥了作用,使我国的经济一度高速发展。2008年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后,经济急速掉头下滑,从国内生产总值由两位数增长,下滑到增长8%、6%,疫情爆发以来,下滑的趋势更加剧烈,人们的主观意志根本不可能“克服”和“化解”。

  马列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周期性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规律、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等等。而《印钱》却根本不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这些规律,大讲长官意志、经济政策,如印钱分红、降息等,还妄图通过这些政策措施,“解开”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死结”。可见,它宣传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是现代西方经济学。

  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必然造成“消费不足”。《印钱》引用了刘元春的话,说我国不是投资不足,而是消费不足。消费不足,是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必然,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雇佣劳动经济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出卖劳动力商品的价格,仅仅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生产的主要成果被资本家占有。因此,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论》第三卷 第548页)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长官意志、政策不可能“克服”、“化解”经济危机。

  自上世纪20年代末的大危机爆发以来,至今将近一百年,资产阶级学家、政客,运用凯恩斯主义理论,采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滥发纸币,大量发行债券,反复“克服”、“化解”危机,妄图“熨平”经济周期,但是,始终也没有能够“克服”、“熨平”得了,只不过使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改变了形式,表现为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和债务危机。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就是最近的一次危机。《印钱》不顾历史事实,在那里主观设想一套方案,要“解开”资本主义经济的“死结”,是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

  当前我国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是雇佣劳动经济制度。不论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也包括国营企业,大量劳动者都是雇佣工人,另一方面是私营企业的老板、股东等等;老板与工人之间是雇佣关系,需要时就雇佣工人,不需要时就解雇。《印钱》分析我国经济,就是不涉及当前我国经济的性质,不涉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完全不涉及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凭主观想象提出:“怎样提高人均收入,尤其是农民的人均收入?靠增加劳动报酬在收入中的比例,不仅不可行,而且未来趋势是这个比例的大幅降低。怎么办?全民分红发行货币,让老百姓增加制度性的财产收入。哪怕每人每月分红五百元,也能保障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第一、大幅提高了6亿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了他们的消费水平,大规模消除贫困。第二、大幅提高了国人的消费基金,促进消费走强,带动产业繁荣。第三、大幅促进就业。”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实际上是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本质和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必然性,避开实行公有制的马克思主义道路,让人们跟着他的“印钱分红”、“降息”,来“解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死结”,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完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

  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的指引,沿着发展公有制的康庄大道,我国的经济才能够阔步前进!

  二,有关货币与纸币

  《印钱》提出:“怎样提高人均收入,尤其是农民的人均收入?靠增加劳动报酬在收入中的比例,不仅不可行,而且未来趋势是这个比例的大幅降低。怎么办?全民分红发行货币,让老百姓增加制度性的财产收入。哪怕每人每月分红五百元,也能保障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这纯粹是唯心主义的主观想象。

  1,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全民分红发行货币”,“每人每月分红五百元”。首先是混淆了货币与纸币(人民币)之间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货币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政治经济学词典》许涤新主编 上 第370页)“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资本论》第一卷 第107页)“纸币 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政治经济学词典》 第399页)

  货币是金(或银),纸币不是货币,是货币符号,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国家发行的是纸币,是货币符号。货币是生产物,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不能发行,只能生产,是商品生产关系的结晶。

  纸币的发行权只能是国家。美联储发行美元,不能发行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只能发行人民币,不能发行其他国家的纸币。纸币是货币(金)的符号,因此,不用再“锚定”其它商品。

  《印钱》说:“全民分红发行货币”,“每人每月分红五百元”。显然是指分发人民币,国家也没有那么多金银发给老百姓。这里掩盖了货币(金或银)与人民币(纸币)之间的本质区别。

  人民币(纸币)作为货币符号,它的发行也要受客观规律制约,不是长官们想发多少就发多少。马克思指出:“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资本论》第一卷 第147页)

  改革以来,我国曾经因为滥发人民币,物价一度急剧上涨:1988、1989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涨18.8%、18%;1993、1994、1995年又分别上涨了14.7%、24.1%和17.1%,(《中国统计摘要》2021 46页)一度出现了抢购风潮,有的地方连转不动的电风扇也被抢购一空,不仅成为尖锐的经济问题,而且会发展为政治问题。当前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也成为经济生活中的尖锐矛盾。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危机,就是滥发纸币的结果。可见,不是长官们“想发多少就发多少”,纸币的发行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正因为国家银行发行的是纸币,因此,可以脱离货币(金或银)滥发。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发展最高阶段的社会,“----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恩选集》第一卷 第253页)资产阶级国家在纸币上下足了功夫:一会儿滥发纸币,一会儿又发行债券,一会儿又用纸币回购债券;一回儿是加、减息;一回儿又是“降准”(准备金率)等等,总之是在纸币上“玩花样”。但是,滥发纸币始终也不可能摆脱通货膨胀、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摆脱不了“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论》第一卷 第831-832页)的历史命运!

  《印钱》说:“要从需求端、货币端着眼对经济进行变革”,“让老百姓增加制度性的财产收入”“哪怕每人每月分红五百元,也能保障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国家给全民每人每月发五百元纸币,能够增加“制度性的财政收入”?“能保障经济長期稳定增长”?不可能!实行雇佣劳动经济制度,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而国家债务累累、依靠出卖土地维持财政的条件下,没有掌握更多的物质财富,滥发纸币,直接给老百姓发人民币,不仅不能给老百姓增加“制度性的财产收入”、“保障经济長期稳定增长”,反而会再次出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那样的恶性通货膨胀、疯狂抢购商品的狂潮。相反,毛泽东时期实行公有制,一方面不断扩大就业面,逐步提高工人工资,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又稳定了物价,促进了生产的高速发展。可见,要真正的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根本途径还是回归毛泽东时期的公有制经济!

  当前我国经济学界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根本不知道马克思的科学货币理论。

  马克思早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就明确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资本论》第一卷 第107页)《资本论》又再次详尽地论述了货币的本质以及与纸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了纸币的流通规律等。但是,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就是不学马克思的经济学,反而把现代西方经济学奉若神明,普遍学习、宣传现代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说:“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交换的媒介,是支付食品、电影、汽车、学费的手段。”(《经济学》12版 萨谬尔森等著 第95页)

  货币(金或银)和人民币(纸币),都是“交换的媒介”,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区别、界限被抹杀,当然更不存在什么纸币的流通规律了;于是什么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等概念以及各种错误的货币理论都涌出来了。按照这种“交换媒介”的理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都成为了货币。我国有的金融学家就认为比特币是货币。

  近几十年来,我国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习现代西方经济学,跟着“现象走”,搞不清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运动规律,甚至于把纸币收入当作生产,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等等。经济学界连货币、资本、生产、经济等基本概念都不懂了,整个经济学就成了“一盆浆糊”。

  如果说当前有一些学科的教材,塞进了一些有毒的内容,叫做“毒教材”,引起了公愤。经济学领域则完全摒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经济学,采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更是彻头彻尾的“毒教材”,遗患无穷。

  2,经济关系决定金融关系

  《印钱》说:“我国基于制度的财富一般,白送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了,这是人民币外汇发行造成的:美国把一堆叫美元的废纸,当做‘世界货币’(结算货币和外汇储备)商品卖给中国,人民银行首先承认这堆废纸为货币,通过外汇牌价给这堆废纸赋值,使之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然后发行等值的人民币来收购它。这样,我国基于制度的财富一般就白送给美西了。我们不曾发现这个缺陷-----有了全民分红发行货币,就可以终结人民币外汇发行,-----与世界进行平等、独立、自主的经济合作的、货币发行制度上的保障,有了它我们才能与美西平起平坐。”

  是经济制度决定金融,而不是金融决定经济。要终结所谓的“人民币外汇发行”,必须改变经济发展的道路。

  我国决定走“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必然不断扩大美元外汇储备,实行所谓的“人民币外汇发行”。

  引进外资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外资企业带进我国的设备、流动资金等等,都是以外币计算。而无论是美元、欧元,在我国都不能流通,必需转换成为人民币;大量外资、内资企业生产出口产品,发展对外贸易,必然采用外币主要是美元结算,这是当前国际经济实力对比决定的。因此,必然储备大量美元等外币。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必然储备大量美元,而不是因为储备了大量美元,才决定发展外向型经济。

  《印钱》说:“显然,有了全民分红发行货币,就可以终结人民币外汇发行,堵死我国基于制度的财富一般的制度漏洞。”这显然是颠倒了因果关系。走“外向型”经济的道路,即使实行“全民分红发行货币”,也不可能“终结人民币外汇发行”。

  总之,要解决我国当前的严重经济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彻底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重走毛泽东时期发展公有制经济的道路,沿着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共产主义大方向前进!

  【文/迎春,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