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子午:制造共识还是制造分裂?再评朱主任电话录音事件

2022-04-08 16:07:3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子午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身处上海的余亮先生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他所住的小区做志愿者,在他的个人公众号“壹寸灰”里,记录了他昨天亲眼目睹的一幕:

  十来个小区居民“围着防疫人员,控诉某楼道有阳性病人没有被拉走,而且在家不戴口罩,那家里人肯定都传染了,给楼道居民造成极大威胁。”

  事情的起因是4月3日这家有老人测出来阳性,女儿认为老人身体差,有糖尿病,需要注射胰岛素,不信任方舱的条件,坚决不同意集中隔离。居委会及民警均劝说无效,最终……拒绝成功!

  姑且不去说老人明明只有70多岁却被女儿谎报成80岁的事,老人女儿的说法与4月2日广泛传播的浦东疾控主任“朱主任”电话录音的说法如出一辙:“去方舱条件很糟也没啥治疗”、“方舱条件差,你不肯去,那你就在家里隔离呀”……

  “共存派”接力传播朱主任的电话录音,把朱主任塑造成“敢于讲真话”、“为民请命”的上海亲民官员形象,把电话录音说成是某地专家、基层官员、老百姓的“共识”。

  我们从余亮记述的这件事可以看到,朱主任的电话录音似乎是替这户居民的老人女儿“说了话”、“出了气”、“撑了腰”,代表了这户人家的意见;那么,这个小区大多数居民的意见和“共识”谁来代表?居委会、社区民警的意见和“共识”谁来代表?

  上海阳性感染者已达10万,这就可能涉及10万个家庭、30万人口。且不说电话录音能否代表这30万人口的“共识”,上海还有2500万未被感染的人群,他们的“共识”呢?还有全国其他省市近14亿人的“共识”呢?

  余亮所在的小区居民担忧有没有道理呢?

  2020年初武汉初期轻症居家隔离的做法导致大面积社会传播这是已经发生的惨痛事实,气溶胶传播确实是存在;

  阳性老人在家不戴口罩,正常活动,家人有被感染的风险,而老人家人每天还要在小区里面活动,这更增加了小区其他居民被感染的风险;

  有阳性病例居家隔离,就意味着这个小区可能迟迟不能解封,小区绝大多数居民迟迟不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最后“撑不住”了,只能逼着全上海在有大量阳性感染者的情况下直接解封,其他省市的近14亿老百姓怎么办?

  上海处于目前的防疫管控措施当中,还在发生大量感染者外溢其他省市的事,真要是放开了、“共存”了会是什么后果?

  昨天杭州通报了一起奇葩案例:4月5日早上,上海一对阳性母女关掉手机,借用上海南站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绿码乘车到杭州,然后逛遍了半个杭州,购物、吃饭、喝咖啡,一路还不戴口罩,直到晚上才被杭州警方寻获。

  被防疫人员寻获时这对母女还在很得意地笑

  这样的行为不就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表现吗?笔者不知道她们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如果是故意的,实质上不就等于在向杭州“投毒”吗?如果是无意的,她们或许就是因为听信了某些网红专家的话,认为这就是个“大号流感”,在“用脚抗议”吧。但是,站在杭州老百姓的角度,这还是在投毒啊。

  这起案例处处透着诡异,不讨论这对母女的想法和动机,就问她们是怎么“借”到绿码顺利坐上高铁,又怎么顺利从杭州出站的?这不处处都是漏洞吗?

  杭州的案例并非个例。成都这几天搞得风声鹤唳、本土病例连续几天两位数增长,起因同样是来自上海的旅游者一落地就专找人多的商圈,一个900多人聚集的酒吧最终成了此轮成都病毒扩散的爆点;三亚同样遭遇了两位旅游者一落地就去人群密集的景点导致病毒扩散的事;合肥刚刚也通报了一起类似案例,旅游者深夜出火车站,立即到合肥最繁华的步行街逛街……

  豆瓣上,某个网友突发奇想:招募上海博主去全国景点打卡。虽然只是“奇想”,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奇想”呢?

  笔者就不去猜测什么“行走的50w”了,这是某些部门应该去调查的事;而且这些旅行者大多可能也并非什么“50w”,即便如此,他们以及支持他们行为的网民不正是“共存派”鼓动的结果吗?——这就是一个“大号流感”,搞什么“动态清零”?你要“动态清零”,我偏偏让你清不了零。

  最近,有不少上海市民在网上爆料自己接到境外“机器人语音”电话,鼓动上海人民放弃抗疫:

  从美国的中文媒体、英国的中文媒体一直到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最近一直在为“动态清零下不堪重负的魔都百姓”代言,呼吁中国放弃清零搞“共存”,“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关心中国人民的生存问题了?这无关什么阴谋论,别忘了,美国前总统奥马巴在10多年前对着公开媒体讲:“如果10多亿中国人都过上了和美国与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而国际垄断资本正在操纵媒体和专家不断制造着这样的伪学术“共识”:他们拿奥密克戎表现最好的英格兰和流感表现最差的新西兰对比,言之凿凿地宣称奥密克戎就是普通流感,死亡率还比不上流感,所以应该全面放开防疫管控;对于新冠后遗症的研究,他们一概斥为不严谨;他们宣称Modena和辉瑞有最好的疫苗,宣称辉瑞有有效率高达89%的口服药,足以让感染者待在家里自愈……

  他们忧心忡忡中国始终不肯接受这样的“共识”,于是鼓动起中国的某些官员、专家、自媒体一起在中国制造着这样的“共识”,最终演绎成了发生在上海的一幕幕。

  而这样的现象又不是孤立的。远的不说,就说同样关乎人民健康的问题,如福岛核废水“保证安全”、转基因食品“实质等同”,不都是国际垄断资本“制造共识”的结果吗?

  美国学者赫尔曼和乔姆斯基有一本专著就叫《制造共识》,通过对数十年间的一系列案例研究分析,详细描述了美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操控舆论、欺骗民众,维护对国内社会、国家以及全球秩序起主导作用的精英阶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议程。

  这些被制造出来的“共识”不仅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社会,也影响到了中国社会,如“资本全球化”就已经成为中国主流精英的共识。

  具体到这场持续了两年多的新冠大流行,一方面是坚持“动态清零”的中国在GDP增长率上的较好表现,让急于转嫁危机的跨国资本如坐针毡;另一方面是辉瑞、Modena这样的跨国药企巨头,急于让中国彻底转变防疫政策,以便它们在新冠预防、治疗领域尽快撬开庞大的中国市场的大门。这才是它们竭尽全力联合起中国的某些专家、官僚以及媒体,在中国推广欧美“共识”的根本原因。

  而中国实行的“动态清零”+中医药主导治疗的措施,阻碍了它们的这个意图,于是中国人民便看到了铺天盖地的“中医黑”的舆论轰炸,看到了就是要让你无法清零的舆论鼓动和行为“倒逼”。

  “动态清零”能否顺利执行,不仅依赖于行政系统的组织协调能力,更依赖于人民群众的配合以及群众路线的贯彻。只要破坏中国社会原有的“共识”,制造新的“共识”,瓦解人民群众的团结斗志,“动态清零”就将难以为继。所以,回过头来看,某些媒体人将电话录音热捧为“xx共识”,究竟是在“制造共识”,还是在“制造分裂”呢?

  当然,“动态清零”绝非没有代价的,而且这个代价的确主要在由底层百姓承担。如管控导致的小生产者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以及这个过程中资本垄断化趋势的加剧,如管控措施导致无法工作、房贷还不上,如买菜难、买菜贵,如其他疾病的急症得不到救治,甚至真如朱主任所讲的,某些隔离点没有提供医疗服务……这样的状况的出现,既有基层组织混乱低效的问题,也有市场配置资源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均、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核心本质其实都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

  而即便没有这场大流行,这些问题就已经在显著发生着了,大流行只是加剧了这些问题。“动态清零”想要坚持和继续下去,就不得不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放弃“动态清零”对精英阶层来讲其实是非常容易转变,甚至可以由此转嫁原有的问题,但对于绝大多数没有足够医疗资源的底层百姓来讲,绝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对现实困难,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去积极战胜困难,例如哪个隔离点没有医疗介入,那就投诉、解决啊,绝不应该是倒退选择一种更加糟糕的方式去躲避困难、制造更新更大的问题。

  由此,我们其实可以设想另一个问题。

  笔者在昨天的文章《朱主任一句话就抹杀了中医人的付出!》分析了,奥密克戎之所以在中国的死亡率远低于流感,一方面是“动态清零”下少量出现的病例可以得到充足的医疗资源进行“免费”的救治;另一方面就是中医药的全面介入、提前介入、治疗前移。试想,如果患了别的流行性疾病的底层群众都能得到这样的免费救治,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以及健康程度又将得到一个大幅的提升,这也是笔者一直为“免费医疗”主张说话的重要原因。

  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绝不应该看成所谓的“社会负担”。(共存的美国治疗新冠要民众自费)在《魔都那个能算“现代”模式的精准防控吗?》中,笔者介绍了毛泽东时代抓革命促卫生,抓卫生促生产的历史。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低成本方式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平,将会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短短二十多年人均寿命翻一番、从落后农业国跻身世界六大工业强国的历史经验。

  在今天的生产力水平下,这个事情本来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但上海白领体检结果异常率超98%的结果又是恰恰相反的。而这最终又回归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上来了……

  中国人民的确需要共识,但这个共识绝不应该是服膺于跨国医药资本利益、罔顾民众生命的“欧美共识”,而应该是更加稳妥、更加可持续的服务于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积极抗疫共识。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子夜呐喊”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