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国际观察

利比亚迎来乱象丛生时期

2011-11-13 10:35:22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焦翔 李勇 青木 陈一 王晓雄 柳直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基地”组织的旗帜10月31日公然飘扬在利比亚的国土上,它当然不是为了欢迎北约——当天是北约正式结束在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日子,西方正为获得的胜利“自豪”。轻微的牺牲和重大的成果,让北约在利比亚的行动被称为“圆满结束”的一个典范。作为冷战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北约在阿富汗的泥潭中挣扎得太久了,而这场迅速获得胜利、并果断脱身的行动让北约有了自我表扬的机会。当天突访利比亚检阅成果的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说,此次行动“是北约历史上最成功的使命之一”。同日,利比亚选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科学家”当临时总理,似乎在给北约的圆满成功献礼。但“基地”旗帜扎眼地向北约炫耀,而“一夫多妻”的争论也增添了这个民主样板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德国《新威斯法伦报》感叹说,“北约走了,风险来了”。

                              北约大胜,欧盟出丑

    西方媒体上对于北约充满了夸赞声音。美联社1日报道称,北约星期一结束了对利比亚为期7个月的空袭,行动以胜利告终,使利比亚走上一条民主道路。随着北约撤出利比亚,利比亚领导层开始朝着建立一个民主制度迈进,两年内要进行大选。全国过渡委员会已经选出了一名新总理——在美国留学和生活的电器工程师阿卜杜勒•凯卜,他将组成一届新政府为实现全国选举铺路。在过去7个月里,北约战机出动2.6万架次,包括9600次空袭任务,摧毁了超过1000辆坦克和车辆。
    美联社在报道中也承认,北约拒绝了利比亚提出的再延长几周保护时间的要求,明显急于撤出利比亚,结束这场在财政紧缩时期代价昂贵的军事行动。
    为肯定这场军事行动的意义,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突然到访利比亚。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拉斯穆森表示,利比亚军事行动是北约最成功的行动之一,北约对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评论称,北约急于用“圆满结束”了结,拉斯穆森大谈“北约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行动”,在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结束对利军事行动决议的背景下,北约的军事行动已失去意义,尽管“过渡委”曾多次要求北约至少将军事行动维持到年底,但很显然北约已无心恋战。
    对北约而言,这场胜利来得很及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说,在利比亚相对快速地取得胜利对于这个冷战时期结成的军事同盟来说起到了重大凝聚作用,因为北约已经深陷于10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在科索沃执行了12年的任务,而且在索马里海岸线附近执行的反海盗任务看来永远也不会终结。
    从军事角度来看,北约的胜利只遭遇很少的质疑,但在涉及政治时,这种胜利就大打折扣。德国《莱茵邮报》1日说,正是北约的介入,卡扎菲最后才以死亡结束,才防止昂贵的消耗战。利比亚战争标志着北约从美国的独家优势发展出新的力量分布,比如法国和英国的股份,这似乎是北约的新时代。
    法国《非洲看板》的文章称,从军事上看北约赢得太轻松:只损失一架F-15C,死亡仅1人(1名英军士兵死于交通事故),最多再加上一些坠毁的无人机。这是建立在不对称作战和绝对空中优势基础上的,但北约宣称的“保护平民”正当性,却因平民目标的屡屡被摧毁而显得苍白。
    德国电视1台1日以“不是杰作”为题报道说,北约七个月的活动不能申请为“杰作”,最多只是“完成任务”。“德国之声”广播电台1日报道称,28个北约成员国中只有12个国家直接参与到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当中,虽然它是一次军事上的成功,但是从政治上看又是另外一回事,它让欧盟出丑,因为欧盟各国并没有统一口径,“对一场在自家门前爆发的冲突,欧盟无力做出回应”。
    “德国之声”的报道还拒绝把这次行动视为“未来的典范”,因为“不是所有的使命都可以由相对风险较小的空军来完成,而不需要地面部队”。

                            “北约走了,风险来了”

    法国电视一台评论称,利比亚问题并不因北约军事行动的结束而解决,在卡扎菲死后不长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弥漫的政治报复和仇杀,重建工作所必需的社会妥协与和解似乎变得越来越渺茫。在西方世界曾十分普遍存在的、对新利比亚前途的美好憧憬,和对“过渡委”的良好印象,如今已迅速消退,这些都加速了北约的抽身,以免被更深地卷入这些是非之中。
    德国《新威斯法伦报》1日以“北约走了,风险来了”为题说,北约撤出的速度过快,卡扎菲的死亡才过去11天,利比亚还处于分裂状态中,沙漠存储着毒气,国家机器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警察部队,谁能保证这个沙漠国家的未来。
    像是验证这类担心似的,“基地”旗帜扎眼地出现在利比亚。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法院楼顶同时升起执政当局与“基地”组织的旗帜。“基地”组织旗帜在班加西法院楼顶清晰可见,旗帜写着一句阿拉伯文,文字的下面是一轮满月。当媒体记者拍摄旗帜的照片时,遭到看起来像撒拉族人卫兵的恐吓。卫兵说:“这面旗帜是伊斯兰教真主的旗帜。”班加西市民还声称,极端分子在夜间驾驶崭新的SUV,高举“基地”组织的黑色旗帜,在班加西大街上招摇而过,并高呼“伊斯兰!伊斯兰!不东,也不西。”《每日电讯报》评论说,“基地”的旗帜增加了人们的担心,利比亚会不会突然转向伊斯兰极端主义。
    《国际先驱论坛报》则在头版报道了西方的另一个担忧——利比亚要实行无限制的一夫多妻制。报道称,卡扎菲时期的法律禁止一夫多妻,现在利“过渡委”领导人贾利勒表示要废除这些违反伊斯兰教的法律,贾利勒说,在获得自由的利比亚,任何同伊斯兰教冲突的法律都将被废除。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贾利勒还宣布未来银行条例也要符合伊斯兰法律,禁止放贷获取利息。有专家分析说,利比亚新领导层似乎在讨好势力强大的伊斯兰势力,对未来的政治走向并不明确。
 “俄罗斯之声”电台称,北约虽然声称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达到目的,但留给利比亚的却是一个烂摊子。目前利比亚“过渡委”没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宁与稳定,部族争端不断,而失业的年轻人手持大量武器,“未来利比亚的命运将徘徊于战火、暴君或者伊斯兰教之间”。

                          北约会不会推广“利比亚模式”

    北约创造了一个“利比亚模式”,尽管拉斯穆森在的黎波里再次拒绝把这一模式套到叙利亚身上,但有很多分析认为,世界将不断看到这一模式被北约反复运用。
    《赫芬顿邮报》10月31日的文章说,利比亚历史全新一页从今天开始,北约正式宣布结束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现在,美国人不得不进行思考:我们的利比亚模式是否是美国今后将继续执行的模式?答案是肯定的,原因之一是北约军事行动强调的是集体行动,而在全球机制中构筑共识已经成为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另外,此次利比亚行动还是十分高效的,美国仅花费十几亿美元,与伊拉克战争比相差许多。文章说:“无论如何,利比亚行动应该被解读为可以被广泛应用的模式,尤其是在火药味十足的中东地区。”
    德国《柏林日报》说,利比亚战争显示了北约的巨大优越性和低风险。虽然北约没有宣布打击叙利亚,但在世界大环境中,只要哪里出现类似事件,只有北约才能“摆平”。北约的行动已经给利比亚和阿拉伯世界带来新的政治气候,那里将是世界变革最大的地区。
    阿拉伯“联合”网站也刊出著名专栏作家杜尼鲁恩的文章说,在寻求改变的阿拉伯国家,北约的胜利成为一个“光鲜的榜样”,北约国家的联合行动证明了美国领导下的全球军事联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杜尼鲁恩认为,北约的此次胜利表明,美国正在试图建立并加强其在全世界的安全联盟,如在亚洲和欧洲,其清晰的战略就是美国在全球的直接参与,这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共同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加强传统合作,也使其军事投放能力可以更加快捷、平稳,还可以减轻美国的负担。文章说,鉴于此次在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成功,北约便有了进一步扩大军事能力的口实,据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明年五月在芝加哥召开北约峰会,届时将就增加投入以进一步扩大其应对现代化战争能力的需求游说各成员国。
    国际社会对利比亚模式的质疑同样强烈。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称,北约这一残酷的军事同盟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进行压迫的阴险的工具”。伊朗总统内贾德通过伊朗半官方通讯社表示,目前利比亚民众应该开始长期的反殖民主义斗争,因为“占领者”正在分割利比亚的革命成果与财富,他们希望通过战争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实现自己专制的目的。
    11月6日《亚洲周刊》(提前出版)的文章说,美国鼓励利比亚展开内战,而禁飞区的实质是让反对派可以攻击政府军,政府军完全没有还手的机会。强国无论直接武力入侵,或制造不对等的内战,弱国都只有被宰割的命运!文章说,在利比亚发生的事情表明,今天的世界已进入国际行为野蛮化的新阶段,现代的新帝国主义已垄断了一切,不只经济与武力,甚至垄断了全世界的理由。这是一种完全的支配,弱国已毫无自主的空间,弱国的苟存之道乃是绝对避免成为反西方的先锋,在一定限度内竭力忍耐,扮演先锋一定先死。

《环球时报》 2011年11月2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