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事财经

警惕!合成毒品黑手伸向青少年

2012-07-03 18:33:48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警惕!合成毒品黑手伸向青少年

2012-06-27 10:26:5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合成毒品滥用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以青少年为消费主体,以追求刺激为目的的合成毒品滥用问题发展很快。

  

  6月25日,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皇姑分局警员向皇姑区黄河小学学生讲解毒品的危害性。新华社发(蔡冰摄)

  相对主要取材于天然植物鸦片、海洛因的传统麻醉毒品而言,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近二十年来,多在娱乐场所出现滥用,又被称为“新型毒品”或“俱乐部毒品”。

  面对合成毒品犯罪,我们怎么办?

  合成毒品犯罪日渐突出

  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全国共破获制造合成毒品案件529起,同比上升20%;内地除甘肃、西藏外的29个省、市、区均查获制毒案件。全年共破获冰毒(片剂)犯罪案件4.15万起、氯胺酮犯罪案件6255起,同比分别上升25.8%、14.8%,全国22个省(区、市)冰毒(片剂)缴获总量均超过海洛因缴获总量。

  与此对应的,合成毒品吸食滥用人群低龄化趋势明显。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发现58.7万人滥用合成毒品,占全国吸毒人员总数的32.7%;全国新增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4.6万名,同比上升22.7%。在新发现登记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4.9%。

  “近年来,我国合成毒品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总体呈现入境、非法制造和消费人群全面增多的态势。”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由于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制造冰毒、氯胺酮等合成毒品犯罪逐步向小规模、分段式加工转变。制毒分子利用互联网等平台交易和传播制毒经验,制毒方法不断翻新,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境外,周边毒源地国家特别是“金三角”地区的合成毒品通过陆路、水路、航空渠道等方式不断向国内渗透。

  严厉打击合成毒品违法犯罪

  合成毒品违法犯罪正在成为当前毒品违法犯罪的主要趋势,各级公安机关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严厉措施,坚决予以遏制。在公安部禁毒局的统一指挥下,铁路、交通运输、民航公安机关、海关缉私以及公安禁毒、边防等相关部门和警种积极完善“陆海空邮”立体查缉网络体系,不断加大对重要海关口岸、机场、港口、火车站、邮递枢纽等重点节点的毒品查缉力度,最大限度地堵截合成毒品入境和内流。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打击制贩毒集团、网络、毒枭,坚持“破大案”和“打零星”相结合,严厉打击合成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在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机制的牵引下,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开展联合侦查,密切配合,深度经营,先后破获了“2·24”海上走私冰毒案、“8·20”特大系列跨区域制贩毒案等一系列合成毒品犯罪大要案件,摧毁了一批合成毒品犯罪团伙和网络。

  青少年预防教育刻不容缓

  在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中,全民是基础,青少年学生是重点。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敢于尝试,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和侵害。数据显示,2008年公安机关掌握的“90后”吸毒人员为1.7万人,2009年迅速增至3.7万人,其中半数左右有复吸查获记录,他们中80%以上滥用的是冰毒和氯胺酮等合成毒品。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相当多的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合成毒品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调查显示,六成多的被调查者认为合成毒品不是毒品,没有成瘾性。这种错误认识不改变,滥用合成毒品问题快速上升的势头就难以遏制。

  “如果不加强预防教育,未来10年,‘90后’很可能成为国内涉毒人员的主体。”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担忧地说,“多年来,我们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并持续宣传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严重危害,已取得明显效果。当前重点是要突出加强对毒品犯罪尤其是合成毒品的打击力度,增强宣传教育的说服力和社会公众的认同感,坚决遏制住合成毒品快速蔓延的势头。” (光明日报记者 王昊魁 北京6月26日电)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