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李旭之:“说文解字”来话“腐”

2015-08-06 11:40:1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李旭之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今天中国人大多数是不大研究文字学了,一是受外语的挤兑,二是文字从文言文转向白话文,语言与文字统一起来了以后,文字都向语言靠拢,文字的典雅和丰富已日渐没落。今日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更增大了人对文字的忽略,使用的仅是文字的信息转载意义,看完即过,看完即删。其实从文字的发展历史上讲,中国文字走到今天,跟古代的文字学早已经不能相比,不知道该是进步还是退化?很明显的一点,人们不大注重文字的研究和使用了。

  如果认真地研究一下中国古文里的词汇,感觉古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高,在文章、诗词歌赋中,用语用词非常准确、非常精妙,其意境是今天的我们所不能通达。例子很多,也有很多古人遣词造句的经典故事,比如“一字师”、“推敲”等等。比之于古人,今天的我们在语言表达上已经很窘涩了,多数人只会使用多数人都在使用的一般词语,超出一般的词汇,不仅不会,而且更不知道还有更丰富的词语存在,由此带来的一个困难就是,如果还想要表达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和独特、微妙的意境,就只能憋红了脸用头去撞墙了,因为他实在无法表达出来。

  自然,语言文字的表达,是需要天赋的,鲁迅先生在还没有白话文的世界里,用他的语言文字天赋,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大厦的基础,开拓出了崭新的白话文世界。我们普通人比不了鲁迅先生等人,我们只能在他们开拓创建下的白话文世界里享用着他们的成就,但是并不能由此我们就不再前进了。

  可怜的是,我们不但没有将中国的语言文字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反而却在不断糟践我们曾经多么辉煌灿烂的语言文字,更有很多人在使用语言文字时,也根本不去想用的对不对,合适不合适,而只是凭着自己那点粗浅的理解,随意调用出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我注意到,有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有中央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也有一些大学教授,也有日常生活的接触中,常有人将“夜以继日”说成“日以继夜”,其意思易懂,形容干事日夜不停,日不足,以夜继之。“夜以继日”符合人的作息规律,而“日以继夜”则违背人的作息规律,如果上夜班的,倒也无妨借用“夜以继日”而作“日以继夜”,但“日以继夜”并不是规范用语,而我也没有看出他们使用“日以继夜”有什么特殊的情节,可见只是乱用。中国市场经济里,广告铺天盖地,虽有不少有创意、优秀的广告用语,但可悲的是,另有很多广告语竟然是将我们优秀的成语篡改成广告了,比如:“咳不容缓”(为一种咳嗽药作的广告语,用成语刻不容缓篡改而成。)乱用和篡改,正说明我们的语言已经相当贫乏了,不得不用一种耍小聪明的办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现在的反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大老虎”已经撂倒了一批,中央大员周永康、令计划已经被查了,中央军委的两个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的腐败被查,更值得关注,因为军队,国之重器,容不得有腐败藏身,否则,一旦战争起,腐败的军队怎能保家卫国?三十多年的腐败滋生长大,已经危及到党、国存亡的地步了。

  腐败引发的问题,不由联想到这样几个带有“腐”字的词语——腐败,腐朽,腐烂,还有腐蚀,腐化。真佩服我们古人的语言能力,如果认真琢磨这些词的意思,便会察觉到这些词之间的某种区别以及它们内在的某种联系。另外,更重要的一点,研究一下这几个词,对于我们常说的腐败和反腐败,也许会有某种方面上的更使人清醒的认识吧。

  “腐”字,依照《说文解字》,“烂也”。《广韵》,“朽也”。但朽烂是个过程,在朽烂的过程中,前后不同的时间,生物体的朽烂程度和状态是不同的,前者轻,后者重,为了能准确表述这种区别,我认为这几个带有“腐”字的词语,恰好比较完整地描述了这个过程。请看:

  腐败:一般指有机生物体,比如动物尸体,植物,食物等等,由于外部的微生物的侵入和滋生,引起生物体内部的质变,生物体组织的抵抗初败于了微生物的侵蚀,有机体的生物组织遭到破坏,但还不特别严重,是朽烂过程的初期,是外部侵蚀在积累量变,有的局部已生质变,从外部看,很难察觉到内部的这种变化,往往被人所忽视,而如果认真察看,比如观察颜色、辨别气味等,还是能察觉到这种微妙的变化的。如果因此引起警觉,能防止进一步恶化,否则,就会转向下一个更严重的状态。

  腐朽:外部侵蚀加大,是由量变积累引起质变比较明显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已经能从外部的观察中看到物体已经变了,颜色不对了,气味更不对了,有机生物体的内部组织基本坏掉,但比较明显的是生物体的还能最后保持一种整体性的形状而未散,但已是空有其表,已经败絮其中了。《礼记·月令》说:“气若有若无为朽”,即是这种状态。

  腐烂:这是最严重的一种状态,生物体的内部组织遭到最彻底的外部侵蚀,已经完全坏掉,连其形也不能再保持,生物体已经被彻底氧化,生成大量的水,在水的浸泡中,成为一堆烂泥状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俗说的“烂掉”了。

  这三个过程,都是一个生物体被破坏的过程,古人同样给出了一个词语——腐化,化者,《荀子·七法篇》曰:“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而外部微生物的侵入是引起一系列过程的开始,古人谓之曰“腐蚀”。腐蚀和腐化,是从外部引起腐败的角度上给出的词语,那么腐败、腐朽、腐烂则是对生物体自身的变化而言的。

  现在不妨将这个过程列明公式如下:

  生物体—(腐蚀)→腐败—(腐化)→腐朽—(腐化)→腐烂

  生物体腐烂之后呢?被腐化后的生物体有机组织遭到分解,水分肯定也会蒸发掉,无非原来好好的有机生物最后变成了一堆简单的碳水化合物而已。再最后,风吹日晒也好,雨淋践踏也好,总之在大自然力量的消蚀和变迁中,最后化为尘土,消于无形。

  再将以上公式加上这个共同的归宿,完善如下:

  生物体—(腐蚀)→腐败—(腐化)→腐朽—(腐化)→腐烂—(自然化)→消亡。

  这就是自然的规律。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保存下来的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多,何也?除却火灾焚毁的,先人们建造的土木结构建筑,逃不开这一规律的左右。曾经叱诧天下的帝王将相们,起陵造墓,还想在地下做英雄,同样也逃不开这一规律的左右。中国走马灯式的王朝更迭,不也同样无形中在这一规律的左右之下运行着么?

  有谁能逃得开呢?既然无法逃开,人力所能做到的,无非就是延长这一规律作用的时间,从杜绝腐蚀开始,也许是人力所能拿到的最准确的办法吧。

 

  八月六日  北京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