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史读书 > 文艺

跟着电影看抗美援朝(3):《英雄儿女》

2024-02-04 16:21:43  来源: 搜狐   作者:老姜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部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故事片。

  那一年,我才出生。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记忆里是七十年代初期,在丹东的友谊电影院,由姑姑领着,好像是她们学校包场,领着我去,很不情愿。

  电影的情节,起初记得并不清晰,只是记得姑姑那个年龄段的姑娘们都在热议电影中的王芳如何漂亮,这相当于今天的追星,那个年代也有“粉丝”。

  以后,究竟看了多少遍《英雄儿女》,已经记不清了。也有这个电影的连环画册,买过,总看。影片中的故事记得很牢。

  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巴金可是顶尖级的大文豪,1960年4月,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1981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1952年冬天,巴金率领一个由17人组成的全国文联访问团前往朝鲜前线,朝鲜停留了七个月。1953年作家巴金在朝鲜又采访了五个月,两次采访,仅在志愿军65军194师生活了两个多月。其中,在582团6连就生活了近一个月。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了一场著名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为三角山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战役。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

  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国侵略者之间的一场硬仗。最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据有关报道,巴金在 6连所在团采访,582 团团长张振川向巴金详细介绍了战斗经过和赵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迹,巴金听后非常感动,小说《团圆》中王成的形象有了雏形。

  电影主题歌《英雄赞歌》,至今仍然是主旋律晚会里的一首大歌,听了让人激奋。

  王成更是成为表现战争题材文艺作品中的经典人物。

  小说《团圆》不是巴金在朝鲜时的即时作品,而是回国后,经过七八年的沉淀,于 1961年才写出的 中篇小说。小说发表在1961年8月号的《上海文学》上。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王芳亲生父亲、师政委王文清的扮演者田方是延安时期的老干部,时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副局级干部在剧组做普通演员,在今天也是一段佳话。

  田方也是著名电影导演田壮壮的父亲,他的妻子于蓝是岫岩人,也是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当时,岫岩是安东市的辖县,是地地道道的家乡人。

  这部电影主要是在讲述父女在朝鲜战场上团圆,但是,今天只要是提到这部电影,马上就会想起王成,想起王成那句经典的台词,“向我开炮!”

  王成这个人物塑造的极尽完美,已经难分辨出来是现实中的英雄、还是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了。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